大乘论·第1187部
十地经论十二卷
天亲菩萨造元魏三藏法师菩提流支奉诏译
· 经名 · 卷数 · 跋序
· 品名 · 品数 · 译作者

  十地经者。盖是神觉之玄苑。灵慧之妙宅。亿善之基舆。万度之纲统。理包群藏之秘。义冠众典之奥。积渐心行。穷忍学之源。崇广住德。极道慧之府。所以厚集肇虑。朗成圆种。离怖首念。赫为雷威。其为教也。微密精远。究净照之宗。融冶莹练。尽性灵之妙。自寂场启旭。固林辍晖。虽复圣训充感。金言满世。而渊猷冲赜。莫不网罗于其中矣。至于光宣真轨。融畅玄门。始自信仁。终泯空寂。因果既周。化业弥显。默耀大方。影焕八极。岂直日月丽天。洞烛千象。溟壑带地。混纳百川而已哉。既理富瀛岳。局言靡测。廓明洪旨。寔系渊儒。北天竺大士。婆薮槃豆。魏云天亲。挺高悟于像运。拔英规于季俗。故能徽踪马鸣。继迹龙树。每恨此经文约而义丰。言迩而旨远。乃超然遐慨。邈尔悠想。慕释迦之余范。追刚藏之遗轨。诚复岁踰五百。处非六天。人梵乖辽。正像差迥。而妙契寰中。神协靡外。通法贯玄。莫愧往烈。遂乃准傍大宗。爰制兹论。发趣精微。根由睿哲。旨奥音殊。宣译俟贤固以义嘱中兴。时凭圣代。大魏皇帝。俊神天凝。玄情汉远。扬治风于宇县之外。敷道化于千载之下。每以佛经为游心之场。释典为栖照之囿。搜隐访缺。务乎昭扬。有教必申。无籍不备。以永平元年岁次玄枵四月上日。命三藏法师北天竺菩提留支。魏云道希。中天竺勒那摩提。魏云宝意。及传译沙门。北天竺伏陀扇多。并义学缁儒一十余人。在太极紫庭。译出斯论十有余卷。斯二三藏并以迈俗之量。高步道门。群藏渊部。罔不研揽。善会地情。妙尽论旨。皆手执梵文。口自敷唱。片辞只说。辩诣蔑遗。于时皇上。亲纡玄藻。飞翰轮首。臣僚僧徒毗赞下风。四年首夏。翻译周讫。洋洋斖斖。莫得其门。义富趣玄。孰云窥测。刚藏妙说。更兴于像世。天亲玄旨。再光于季运。忝厕末筵。敢窃只记。

  说此法门者  及诸劝请法
  分别义藏人  受持流通等
  法门等最胜  顶礼解妙义
  欲令法久住  自利利他故

  十地法门。初地所摄八分。一序分。二三昧分。三加分。四起分。五本分。六请分。七说分。八校量胜分。

  经曰。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成道未久第二七日。在他化自在天中自在天王宫摩尼宝藏殿。与大菩萨众俱。一切不退转。皆一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他方佛世界俱来集会。此诸菩萨一切菩萨智慧境界悉得自在。一切如来智慧境界悉皆得入。勤行不息善能教化一切世间。随时普示一切神通等事。于刹那中皆能成办具足。不舍一切菩萨所起大愿。于一切世一切劫一切国土常修一切诸菩萨行。具足菩萨福德智慧。如意神足而无穷尽。能为一切而作饶益。能到一切菩萨智慧方便彼岸。能令众生背世间道向涅槃门。不断一切菩萨所行。善游一切菩萨禅定解脱三昧神通明慧。诸所施为善能示现。一切菩萨无作自在。如意神足皆悉已得。于一念顷能至十方诸佛大会。劝发咨请受持一切诸佛法轮。常以大心供养诸佛。常能修习诸大菩萨所行事业。其身普现无量世界。其音遍闻无所不至。其心通达明见三世。一切菩萨所有功德具足修习。如是诸菩萨摩诃萨功德无量无边。于无数劫说不可尽。其名曰金刚藏菩萨。宝藏菩萨。莲华藏菩萨。胜藏菩萨。莲华胜藏菩萨。日藏菩萨。月藏菩萨。净月藏菩萨。照一切世间庄严藏菩萨。智慧普照明藏菩萨。妙胜藏菩萨。栴檀胜藏菩萨。华胜藏菩萨。俱素摩胜藏菩萨。优钵罗华胜藏菩萨。天胜藏菩萨。福德胜藏菩萨。无碍清净智藏菩萨。功德藏菩萨。那罗延德藏菩萨。无垢藏菩萨。离垢藏菩萨。种种乐说庄严藏菩萨。大光明网照藏菩萨。净明胜照威德王藏菩萨。大金山净光明威德王藏菩萨。一切相庄严净胜藏菩萨。金刚焰胜胸相庄严藏菩萨。焰炽藏菩萨。宿王光照藏菩萨。虚空库无碍智藏菩萨。无碍妙音远藏菩萨。陀罗尼功德持一切世间愿藏菩萨。海庄严藏菩萨。须弥胜藏菩萨。净一切功德藏菩萨。如来藏菩萨佛胜藏菩萨。解脱月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量。无有分齐不可说。不可说种种佛国土集。金刚藏菩萨。而为上首。

  论曰。时处等校量显示胜故。此法胜故。在于初时及胜处说。此处宫殿等胜是名处胜。何故不色界说。此处感果故。何故不初七日说。思惟行因缘行故。本为利他成道。何故七日思惟不说。显示自乐大法乐故。何故显己法乐。为令众生于如来所增长爱敬心故。复舍如是妙乐悲愍众生为说法故。何故唯行因缘行。是因缘行显示不共法故。何故菩萨说此法门。为令增长诸菩萨力故。何故唯金刚藏说。一切烦恼难坏。此法能破。善根坚实犹如金刚故。不异名说。何故名金刚藏。藏即名坚。其犹树藏。又如怀孕在藏。是故坚如金刚。如金刚藏。是诸善根。一切余善根中。其力最上犹如金刚。亦能生成人天道行。诸余善根所不能坏故。名金刚藏。已说序分。次说三昧分。

  经曰。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入菩萨大乘光明三昧。

  论曰。入三昧者。显示此法非思量境界故。已说三昧分。次说加分。

  经曰。尔时金刚藏菩萨。入是菩萨大乘光明三昧。即时十方过十亿佛土微尘数等诸佛世界。有十亿佛土微尘数诸佛。皆现其身。同名金刚藏。是诸佛如是赞言。善哉善哉。金刚藏乃能入是菩萨大乘光明三昧。复次善男子。如是十方十亿佛土微尘数等诸佛。皆同一号。加汝威神。此是卢舍那佛本愿力故加。

  论曰。何故多佛加。显法及法师。增长恭敬心故。何故同号金刚藏。加本愿力故。何故如来作如是愿。显示多佛故。此三昧是法体。本行菩萨时皆名金刚藏。同说此法。今成正觉亦名金刚藏。故不异名加。又是菩萨闻诸如来同己名已增踊悦故。何故不言过无量世界。方便显多佛故。何故定言十亿佛土。为说十地故。此经如是多说十数。彼佛先作是愿。今复自加。后余佛加故言卢舍那佛本愿力故加。何故加。为说此法故加。复云何加。

  经曰。又一切菩萨不可思议。诸佛法明说令入智慧地故。摄一切善根故。善分别选择一切佛法故。广知诸法故。善决定说诸法故。无分别智清净不杂故。一切魔法不能染故。出世间法善根清净故。得不可思议智境界故。乃至得一切智人智境界故。又得菩萨十地始终故。如实说菩萨十地差别方便故。念随顺一切佛法故。观达分别无漏法故。善择大智慧光明方便故。令入具足智门故。随所住处正说无畏辩才明故。得大无碍智地故。忆念不忘菩提心故。教化成就一切众生界故。得通达分别一切处法故。

  论曰。此二十句。依一切菩萨自利利他故加。如是初十句依自利行。后十句依利他行。是中一切菩萨者。谓住信行地。不可思议诸佛法者。是出世间道品。明者见智得证。说者于中分别。入者信乐得证。智慧地者谓十地智。如本分中说。此是根本入。如经又一切菩萨不可思议诸佛法明说令入智慧地故。此修多罗中说依根本入有九种入。一者摄入。闻慧中摄一切善根故。如经摄一切善根故。二者思议入。思慧于一切道品中智方便故。如经善分别选择一切佛法故。三者法相入。彼彼义中无量种种知故。如经广知诸法故。四者教化入。随所思义名字具足善说法故。如经善决定说诸法故。五者证入。于一切法平等智见道时中善清净故。如经无分别智清净不杂故。菩萨教化众生即是自成佛法。是故利他亦名自利。六者不放逸入。于修道时中远离一切烦恼障故。如经一切魔法不能染故。七者地地转入。出世间道品无贪等善根净故。如经出世间法善根清净故。复有善根能为出世间道品因故。八者菩萨尽入。于第十地中入一切如来秘密智故。如经得不可思议智境界故。九者佛尽入。于一切智入智故。如经乃至得一切智人智境界故。是诸入为校量智义差别次第转胜。非根本入。一切所说十句中。皆有六种差别相门。此言说解释应知除事。事者谓阴界入等。六种相者。谓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总者是根本入。别相者余九入。别依止本满彼本故。同相者入故。异相者增相故。成相者略说故。坏相者广说故。如世界成坏。余一切十句中随义类知。第二十句所谓得菩萨十地始终故。此根本始终。是中始者信欲亲近等。终者念持诸地。复有阿含及证。如是次第依初相。应知依根本始终。有十种始终。一者摄始终。思慧智随所闻义受持说故。如经如实说菩萨十地差别方便故。二者欲始终。令证一切佛法故。如经念随顺一切佛法故。三者行始终。观分时中无漏道品分别修相觉故。如经观达分别无漏法故。四者证始终。见道时中法无我智方便故。如经善择大智慧光明方便故。是中善择者。择中最胜。最胜者。法无我智故。大智慧者。过小乘故。光明者。对治无明故。此事中彼时中皆善知故。五者修道始终。出世间智智力得入法义故。如经令入具足智门故。此处菩萨于菩提有五种障。一者不能破诸邪论障。已说正义他言能坏。复眷属离散。二者不能答难障。于他问中茫然无对。设有言说人不信受。三者乐着小乘障。自不能得大菩提。复舍利益众生。四者化众生懈怠障。于中舍利他行。不助他善。复自善根不增长故。五者无方便智障。不能善化众生。复自菩提行不满足故。对治是障有五始终。一者能破邪论障始终。随彼所著显己正义。对治邪执无畏辩才性不闇故。如经随所住处正说无畏辩才明故。二者能善答难始终。证大无碍智地故。如经得大无碍智地故。三者乐着小乘对治始终。大菩提愿大菩提念不忘失故。如经忆念不忘菩提心故。四者化众生懈怠对治始终。利益众生无疲倦故。如经教化成就一切众生界故。五者无方便智对治始终。于五明处通达分别故。如经通达分别一切处法故。已说何故加。复云何加。谓口意身加。云何口加。

  经曰。复次善男子。汝当辩说此诸法门差别方便法故。承诸佛神力如来智明加故。自善根清净故。法界净故。饶益众生界故。法身智身故。正受一切佛位故。得一切世间最高大身故。过一切世间道故。出世间法道清净故。得一切智人智满足故。

  论曰。此十句中。辩才者。随所得法义忆持不忘说故。诸法门者。谓十地法。差别者。种种名相故。此法善巧成。是故名方便。依根本辩才有二种辩才。一者他力辩才。二者自力辩才。他力辩才者。承佛神力故。云何承佛神力。如来智力不闇加故。如经承诸佛神力如来智明加故。自力辩才者有四种。一者有作善法净辩才。如经自善根清净故。二者无作法净辩才。如经法界净故。三者化众生净辩才。如经饶益众生界故。四者身净辩才。是身净中显三种尽。一者菩萨尽有二种利益。二者声闻辟支佛不同尽。三者佛尽。菩萨尽者。法身离心意识唯智依止。如经法身智身故。二种利益者。现报利益。受佛位故。后报利益。摩醯首罗智处生故。如经正受一切佛位故。得一切世间最高大身故。二乘不同尽者。度五道复涅槃道净故。如经过一切世间道故。出世间法道清净故。佛尽者。入一切智智满足故。如经得一切智人智满足故。自力辩才校量转胜上上故。已说口加。云何意加。

  经曰。尔时诸佛与金刚藏菩萨真实无畏身。与无障碍乐说辩才。与善净智差别入。与善忆念不忘加。与善决定意方便。与遍至一切智处。与诸佛不坏力。与如来无所畏不怯弱。与一切智人智无碍分别法正见。与一切如来善分别身口意庄严起故。

  论曰。此十句意加。无畏身者有二种。一者与无上胜威德身。如王处众自在无畏。二者与辩才无畏身。前色身胜后名身胜。是名身有九种。一者不着辩才。说法不断无滞碍故。如经与无障碍乐说辩才故。二者堪辩才。善净堪智有四种。一者缘二者法三者作四者成。善知此义成不成相故。如经与善净智差别入故。三者任放辩才。说不待次言辞不断处处随意不忘名义故。如经与善忆念不忘加故。是不忘加意力加故。四者能说辩才。随所应度种种譬喻能断疑故。如经与善决定意方便故。五者不杂辩才。三种同相智常现前故。如经与遍至一切智处故。六者教出辩才。得佛十力不坏于可度者令断烦恼故。如经与诸佛不坏力故。七者不畏辩才。得佛决定无畏于他言说不怯弱故。如经与如来无所畏不怯弱故。八者无量辩才。于一切智随顺宣说修多罗等法六种正见故。如经与一切智人智无碍分别法正见故。九者同化辩才。得一切佛无畏身等三种教化。随所度者显示殊胜三业神化故。如经与一切如来善分别身口意庄严起故。又诸佛有力有慈悲。何故以十种无畏身唯加金刚藏而不加余者。

  经曰。何以故。以得菩萨大乘光明三昧法故。亦是菩萨本愿起故。善净深心故。善净智圆满故。善集助道法故。善修本业故。念持无量法故。信解清净光明法故。善得陀罗尼门不坏故。法界智印善印故。

  论曰。以是菩萨得大乘光明三昧法余者不得故。得三昧法有二种。一者本愿成就现前故。如经亦是菩萨本愿起故。二者三昧身摄功德故。此三昧身摄功德有八种。依自利利他故。一者因净。深心趣菩萨地尽清净故。如经善净深心故。深心者信乐等。复是一切善法根本故。二者智净。趣菩萨地尽修道真如观智故。如经善净智圆满故。此真如观内智圆满普照法界。犹如日轮光遍世界故。三者身转净。生生转胜善行成满故。如经善集助道法故。四者心调伏净。善断烦恼习故。如经善修本业故。五者闻摄净。堪能受持一切如来所说秘密法故。如经念持无量法故。六者通净。得胜通自在故。如经信解清净光明法故。以决定信力摄取通故。七者辩才净。善知陀罗尼门不相违故。如经善得陀罗尼门不坏故。于中所有初章字者是陀罗尼门。一一字门摄持无量名句字身故。不坏者前后不相违故。八者离慢净。谓真实智教授不异故。如经法界智印善印故。于中三昧身摄功德有四种依自利因。善净深心故。善净智圆满故。善集助道法故。善修本业故。此修多罗中四句次第说。精进因。不忘因。势力因彼不染因。复依利他因有四种。念持无量法故。断疑因。信解清净光明法故。敬重因。以神通力示现不思议处。令诸见者决定信入故。善得陀罗尼门不坏故。转法理因。法若坏时假余尊法诵持故。法界智印善印故。教授出离因。如是化者得自利不忘故。已说意加。云何身加。摩顶觉故。

  经曰。尔时十方诸佛。不离本处以神通力皆申右手。善摩金刚藏菩萨摩诃萨顶。

  论曰。不离本处而摩此者。显示殊胜神力。若来此处则非奇异。是如意通力非余通等。已说加分。云何起分。

  经曰。诸佛摩金刚藏菩萨顶已。尔时金刚藏菩萨即从三昧起。

  论曰。即从三昧起者。以三昧事讫故。又得胜力。说时复至定无言说故。已说起分。云何本分。

  经曰。起三昧已告诸菩萨言。诸佛子。是诸菩萨愿善决定无杂不可见。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覆护一切众生界。佛子。是诸菩萨乃能入过去诸佛智地。乃能入未来诸佛智地。乃能入现在诸佛智地。诸佛子。此菩萨十地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今说当说。我因是事故如是说。何等为十。一名欢喜地。二名离垢地。三名明地。四名焰地。五名难胜地。六名现前地。七名远行地。八名不动地。九名善慧地。十名法云地。诸佛子。此菩萨十地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今说当说。佛子。我不见有诸佛世界是诸如来不叹说此菩萨十地者。何以故。此是菩萨摩诃萨增上胜妙法故。亦是菩萨光明法门。所谓分别十地事。诸佛子。是事不可思议。所谓菩萨摩诃萨诸地智慧。

  论曰。何故不请而说。若不自说众则不知为说不说。又复不知欲说何法。愿善决定者。如初地中说发菩提心。即此本分中愿应知。善决定者。真实智摄故。善决定者。即是善决定。此已入初地。非信地所摄。此善决定有六种。一者观相善决定真如观一味相故。如经无杂故。二者真实善决定。非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故。如经不可见故。三者胜善决定。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如经广大如法界故。大胜高广一体异名法相义故。一切法法尔故。复法界大真如观。胜诸凡夫二乘智等净法法尔故。复法界大方便集地。谓说大乘法法尔故。复法界大白法界善法法尔故。四者因善决定有二种。一成无常爱果因善决定。是因如虚空。依是生诸色。色不尽故。如经究竟如虚空故。二常果因善决定。得涅槃道。如经尽未来际故。五者大善决定。随顺作利益他行。如经覆护一切众生界故。次前善决定。此愿世间涅槃中非一向住故。六者不怯弱善决定。入一切诸佛智地不怯弱故。如经佛子是诸菩萨乃至入现在诸佛智地故。复此十地生成佛智住持故。如经诸佛子此菩萨十地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今说当说故。于中善决定者是总相。余者是别相。同相者善决定。异相者别相故。成相者是略说。坏相者广说故。如世界成坏。何故定说菩萨十地。对治十种障故。何者一障。一者凡夫我相障。二者邪行于众生身等障。三者闇相于闻思修等诸法忘障。四者解法慢障。五者身净我慢障。六者微烦恼习障。七者细相习障。八者于无相有行障。九者不能善利益众生障。十者于诸法中不得自在障。何故十地初名欢喜。乃至十名法云。成就无上自利利他行。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离能起误心犯戒烦恼垢等。清净戒具足故名离垢地。随闻思修等照法显现故名明地。不忘烦恼薪智火能烧故名焰地。得出世间智方便善巧能度难度故名难胜地。般若波罗蜜行有间大智现前故名现前地。善修无相行功用究竟能过世间二乘出世间道故名远行地。报行纯熟无相无间故名不动地。无碍力说法成就利他行故名善慧地。得大法身具足自在故名法云地。如是受法王位。犹如太子于诸王子而得自在。是处有微智障故不自在。对治此障故说佛地。又如怀孕在藏。菩萨十地亦复如是。以诸地有障故。如子生时。佛时亦尔。事究竟故。又如生时诸根觉了。佛亦如是。于一切境界智明了故。藏有十时。一者陀罗婆身时。二者捭罗婆身时。三者尸罗他身时。四者坚身时。五者形相似色身时。六者性相似身时。七者业动身时。八者满足身时。于中有三种根满足时。男女相别满足时。广长诸相满足时。如是十时诸地相似故。佛子我不见有诸佛世界是诸如来不叹说此菩萨十地者。显此胜法为令时众增渴仰故。佛世界者。于中成佛。喻如稻田。往作佛事者。亦名佛世界。叹说者。于中有二种。一者为说阿含义。二者为证入义。摩诃萨者。有三种大。一愿大。二行大。三利益众生大。胜妙法者。诸法门中最殊胜故。光明者。此大乘法显照一切余法门故。法门者。名为法故。分别十地事者。显示世间智所知法故。是事不可思议。所谓菩萨摩诃萨诸地智慧者。显示出世间智故。此非世间分别地智能成菩萨清净道故。已说本分。云何请分。

  经曰。尔时金刚藏菩萨。说诸菩萨十地名已。默然而住。不复分别。是时一切菩萨众闻说菩萨十地名已。咸皆渴仰欲闻解说。各作是念。何因何缘。是金刚藏菩萨说诸菩萨十地名已。默然而住。不更解释。时大菩萨众中有菩萨名解脱月。知诸菩萨心深生疑已。即以偈颂问金刚藏菩萨曰。

  何故净觉人  念智功德具
  说诸上妙地  有力不解释
  决定此一切  菩萨大名称
  何故说地名  而不演其义
  此众皆乐闻  佛子智无畏
  如是诸地义  愿为分别说
  此众皆清净  离懈怠严净
  安住坚固中  功德智具足
  迭共相瞻住  一切咸恭敬
  如蜂欲熟蜜  如渴思甘露

  论曰。何故默然住。欲令大众渴仰请说故。复增菩萨尊敬法故。何故解脱月菩萨初请。彼众上首故。余问则乱众调伏故。何故偈颂请。少字摄多义故。诸赞叹者多以偈颂故。此五偈说何等义。显示说者听者无诸过故。若有过者则不应说。是中显示说者净觉无过故。复显听者同法决定故。有乐闻故。复示余者净心故。又显此众皆堪闻法故。偈言迭共相瞻住故。云何叹说者。偈言。

  何故净觉人  念智功德具
  说诸上妙地  有力不解释

  何故唯叹净觉。净觉是说因故。觉名觉观。是口言行有净说因何故不说。叹净觉有二种。一摄对治。二离诸过。是中念智具者。摄对治故。所治有二种。一者杂觉。二者杂觉因忆想分别故。念者四念处。对治杂觉故。智者真如无相智。对治杂觉因忆想分别故。余者显示离诸过。是过有三种。有三过者则不能说。何者为三。一悭嫉。二说法懈怠。三不乐说。悭者其心吝法。嫉者忌他胜智。功德具者。不嗔等功德具。示无初过故。说上地者。示无第二过故。有力者。示无第三过故。如是二种净觉叹说者已。次叹听者。偈言。

  决定此一切  菩萨大名称
  何故说地名  而不演其义

  决定者。黠慧明了故。决定有三种。一上决定。愿大菩提故。二名闻决定。他善敬重故。三摄受决定。彼说者善知故。偈言。菩萨故。大名称故。说地名故。如是次第应知。虽有决定堪受法器。心不欲闻亦不得说。偈言。

  此众皆乐闻  佛子智无畏
  如是诸地义  愿为分别说

  决定者。是中有阿含决定非证决定。有非现前决定无现前决定。如是决定法器不满足故不能听受。示现此众具足决定故能听受偈言佛子智无畏故。智有二种。一证法故。二现受故。如是善知法器满足请金刚藏。如是诸地义。愿为分别说。已叹同法众决定乐闻功德。次复叹异众。偈言。

  此众皆清净  离懈怠严净
  安住坚固中  功德智具足

  清净者不浊故。浊有六种。离此诸浊故言清净。何者为六。一不欲浊。二威仪浊。三盖浊。四异想浊。妒胜心破坏心故。五不足功德浊。善根微少故。是故于彼说中心不乐住。六痴浊。谓愚闇等故。此对治有六种不浊。安住坚固者。于所说法修行坚固。如是次第相对。离懈怠者。对不欲浊。严者对威仪浊。净者对盖浊。坚固者对异想浊。功德具者对不足功德浊。智具者对痴浊。此六句示现是二偈显同生众净。次一偈显异生众净。后一偈显二众清净。偈言。

  迭共相瞻住  一切咸恭敬
  如蜂欲熟蜜  如渴思甘露

  迭共相瞻者。示无杂染心故。咸恭敬者。示敬重法。非妒心故。下半偈喻敬法转深。此偈迭共相瞻是总相。一切咸恭敬是别相。如是余偈初句总相。余句别相。同异成坏如上所说。偈曰。

  大智无所畏  金刚藏闻已
  欲令大众悦  即时说颂曰
  难第一希有  菩萨所行示
  地事分别上  诸佛之根本
  微难见离念  非心地难得
  境界智无漏  若闻则迷闷
  持心如金刚  深信佛智慧
  心地无我智  能闻智微细
  如彩画虚空  如虚空风相
  智如是分别  难见佛无漏
  我念佛智慧  第一世难知
  难信希有法  是故我默然

  论曰。此初偈中。欲令大众悦是总正詶答相。詶答有二种。一堪詶答。二不怯弱詶答。偈言大智故。无所畏故。离不堪答。离不正答。此二示现自他无过故。何者是正答相。此法难说复难闻故。云何难说。偈言。

  难第一希有  菩萨所行示
  地事分别上  诸佛之根本

  难者难得故。难有二种。一最难。二未曾有难。偈言。第一故希有故。此二示现所说难。何者是难。偈言菩萨所行示地事分别上。菩萨行者。是出世间智。示者。显示故。地事者。谓诸地菩萨行事。分别上者。说胜故。何者菩萨行。偈言。诸佛之根本。佛者觉佛智故。已说难说复说所以难。何者是难。彼菩萨行事义住不可如是说。云何彼义住。偈言。

  微难见离念  非心地难得
  境界智无漏  若闻则迷闷

  此偈中。难得者是总。余者是别。难得者难证故。是难得有四种。一微难得。二难见难得。三离念难得。四非心地难得。微难得者。非闻慧境界故。粗事不须思惟。难见难得者。非思慧境界故。离念难得者。非世间修慧境界故。示现三界心心数法分别。世间修道智非境界故。非心地难得者。示现报生善得修道智非境界故。此示现心境界者是心地此谁境界。偈言智境界。何者是智见实义故。何故非余境界。无漏故。无漏者。出世间义。是义非世间智境界。如是甚深义。如是可解。如是不可说。若闻则迷闷者。云何迷闷。随闻取着故。闻者即闻非是不闻。已辩难说。复显难闻。偈言。

  持心如金刚  深信佛智慧
  心地无我智  能闻智微细

  如金刚者。坚如金刚。坚有二种。一决定信坚。二证得坚。此三句示现坚者是总。余者是别。云何深信佛智慧。唯佛所知。非我境界。佛菩提无边。佛化众生所说法门种种信故。何者是心地。云何无我智。心地者。随心所受三界中报。又随心所行一切境界亦名心地。无我智者有二种。我空法空。如实知故。能闻智微细者。难知。如是微细如前所说。复以譬喻显微细义。偈言。

  如彩画虚空  如虚空风相
  智如是分别  难见佛无漏

  此偈示现如空中画色如壁。是中不住故不可见。如空中风如树叶。是中不住故不可见。此动作者。非不空中有是二事。如是虚空处事不可说处。是画风如说。以非自性不可得见。是不住故。以其客故。非不于中有此言说。如是佛智言说显示地校量胜分别难见。画者。喻名字句身。何以故。依相说故。风者以喻音声。说者以此二事说。听者以此二事闻。若如是可说。如是可闻。如是难见。何故不说。

  我念佛智慧  第一世难知
  难信希有法  是故我默然

  难知者难证故。难信者难生决定心故。此偈示现有证有信可说可闻。世间难得证信故。我不说。

  经曰。尔时解脱月菩萨闻说此已。请金刚藏菩萨言。佛子。是大菩萨善净众集。善清净深心。善清净诸念。善集诸行多亲近诸佛。善集助道法。具足无量功德。离痴疑悔无有染污。善住深心信于佛法中不随他教。善哉佛子。敷演此义。是诸菩萨于是深法皆能证知。

  论曰。圣者解脱月何故复叹此众。上言世间证信者难得。示现此众有堪能故。善净深心者是总。此善净深心有二种。一阿含净。二证净。是阿含净有五种。一者欲净。随所念阿含得方便念觉净。如经善清净诸念故。二者求净。得随顺身口敬行。如经善集诸行故。三者受持净。于无量世多闻忆持不谬故。如经多亲近诸佛故。四者生得净。愿得上上生胜念胜。如经善集助道法故。五者行净。求善证法习少欲头陀等成就多功德。如经具足无量功德故。证净者有四种。一者得净。现智善决定故。如经离痴疑悔故。二者不行净。修道中一切烦恼不行故。如经无有染污故。三者无厌足净。不乐小乘得上胜悕望心。如经善住深心信故。深心者悕欲故。信者决定故。复念持彼功德故。四者不随他教净。趣尽道中自正行故。如经于佛法中不随他教故。

  经曰。尔时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虽此菩萨众善清净深心善清净诸念善集诸行多亲近诸佛善集助道法具足无量功德离痴疑悔无有染污善住深心信于佛法中不随他教。其余乐小法者。闻是甚深难思议事多生疑惑。是人长夜受诸无利衰恼。我愍此等。是故默然。

  论曰。是圣者金刚藏领彼解脱月菩萨所叹众清净功德已。于所说法中不见法器闻增疑惑。是故不说。于一法中有二种过。疑者正行相违犹豫义故。惑者心迷义故。能坏善法远离善法故。如是显示不受行因受行退因。

  经曰。尔时解脱月菩萨请金刚藏菩萨言。善哉佛子。重请此事。愿承佛神力。善分别此不可思议法佛所护念事。令人易信解。所以者何。善说十地义。十方诸佛法应护念。一切菩萨护是智地勤行方便。何以故。此是菩萨最初所行成就一切诸佛法故。佛子。譬如一切书字数说。皆初章所摄。初章为本。无有书字数说不入初章者。如是佛子。十地者。是一切佛法之根本。菩萨具足行是十地。能得一切智慧。是故佛子。愿说此义。诸佛护念加以神力。令人信受不可破坏。

  论曰。圣者解脱月何故复重请。示彼疑惑此不可避。若不说者有多过咎。不得成就一切佛法故。以是义故重请金刚藏菩萨。若诸佛有力能令生信。何故众生于彼法中犹起谤意。有二种定。一感报定。二作业定。此二种定。诸佛威力所不能转。最初所行者。依阿含行故。成就一切佛法者。谓是证智。书者是字相。如嘶字师子形相等。字者恶阿等音。数者名句。此二是数义。说者是语。一切书字数说等。皆初章为本。

  经曰。尔时诸菩萨众。一时同声以偈颂请金刚藏菩萨言。

  上妙无垢智  堪无量义辩
  演说美妙言  真实义相应
  念坚清净慧  为十力净心
  无碍分别义  说此十地法
  定戒深正意  离我慢妄见
  此众无疑心  唯愿闻善说
  如渴思冷水  如饥思美食
  如病思良药  如众蜂依蜜
  我等亦如是  愿闻甘露法
  善哉清净智  说胜地无垢
  具十力无碍  尽说善逝道

  论曰。初偈叹证力辩才成就。第二偈上句叹阿含力辩才成就。以证力阿含力故能有所说。是故赞叹。上者是总。又复上者显证力辩才胜故。叹辩才有三种。一真实智二体性三者果。真实智者是无漏智。胜声闻缘觉智等。偈言妙无垢智故。体性者成就无量义辩才。偈言堪无量义辩故。果者字义成就。复是滑利胜上字义成就。偈言演说美妙言真实义相应故。第二偈上句叹阿含力。偈言。

  念坚清净慧  为十力净心
  无碍分别义  说此十地法

  念坚者受持显说故。是菩萨于阿含中净慧无疑故。如是叹证力阿含力已。次令听者入证入阿含。是故请说。云何入证。已入地者令得佛力故。未入地者令得入地故。偈言为十力故为净心故。云何为入阿含。无碍分别义令受持十地法故。如是叹说者成就证力阿含力已。次复叹听众堪受阿含及证力故。偈言。

  定戒深正意  离我慢妄见
  是众无疑心  唯愿闻善说

  此偈中唯愿者是总。唯愿有二种。一求阿含。二求正证。有二种妄想不堪闻阿含。一我二慢。以我慢故于法法师不生恭敬。复有二种妄想不堪得证。一见二疑。见者颠倒见故。疑者于不思议处不生信故。妄者谓妄想见中同使故。有二种对治堪闻阿含。一定二戒。定者心调伏故。戒者善住威仪故。次有二种对治堪能得证。一正见二正意。正见者善思义故。正意者得欢喜故。深者细意善思惟故。复以诸喻显示大众求法转深。偈言。

  如渴思冷水  如饥思美食
  如病思良药  如众蜂依蜜
  我等亦如是  愿闻甘露法

  此四喻者喻四种义门。示现正受彼所说义。何等为四。一受持。二助力。三远离。四安乐行。此义云何。如水不嚼随得而饮。如是闻慧初闻即受随闻受持。如食咀嚼身力助成。如是思慧嚼所闻法智力助成。如服良药药行除病。如是具闻思慧随顺正义如法修行。远离一切烦恼习患。如蜜众蜂所依乐行住处。如是闻思修慧果圣所依处。现法爱味受乐行故。如是赞叹说者听者请说已。次叹所说法利益咸皆共请。偈言。

  善哉清净智  说胜地无垢
  具十力无碍  尽说善逝道

  善哉者所说法中善具足故。善哉有三种。一所依二体性三果。所依者谓净慧。体性者谓说诸地未曾说法。胜地者地挍量胜。无垢者说不违义。违义说者有三种垢。一者倒说。二谤如来。三诳闻者。果者谓具十力无障碍佛菩提故。如是请已犹故不说。何故不说请不满故。

  论曰。此菩萨前同生众上首请。次大众请。复待诸佛法王加请。何以故。为增敬重法故。

  经曰。尔时释迦牟尼佛。从眉间白毫放菩萨力明光焰阿僧祇阿僧祇光以为眷属。放斯光已。普照十方诸佛世界靡不周遍。照已还住本处。三恶道苦皆得休息。一切魔宫隐蔽不现。悉照十方诸佛众会。显现如来境界不思议力。是光遍照十方世界。加一切如来所。加说法者及诸菩萨众。于上虚空中成大光明云网台而住。彼十方诸佛亦复如是。从眉间白毫相放菩萨力明光焰阿僧祇阿僧祇光以为眷属。放斯光已。普照十方诸佛世界靡不周遍。照已还住本处。三恶道苦皆得休息。一切魔宫隐蔽不现。悉照十方诸佛众会。显现如来境界不思议力。是光遍照十方世界加一切如来所。加说法者及诸菩萨众。显现如来境界不思议力。并照释迦牟尼佛大会之众。及金刚藏菩萨身。于上虚空中亦复成大光明云网台而住。尔时释迦牟尼佛从眉间放白毫光明。照彼十方世界诸佛大会诸菩萨身及师子座。此诸大众皆悉现。见彼十方世界诸佛从眉间放白毫光明。照此三千大千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大会。并金刚藏菩萨身及师子座。彼诸大众皆悉现见。时大光明云网台中诸佛神力故。而说颂曰。

  论曰。何故如来现神通力放光同请。是如来前已意加未身口加异于余佛。是故今欲具身口加。何故不以常口常身加。为重法故。不轻自身故。此光有八种业二种身。云何八种业。一者觉业。是光照诸菩萨身已。自觉如来力加。如经放菩萨力明光焰故。二者因业。阿僧祇光皆有无量光明眷属。如经阿僧祇阿僧祇光以为眷属故。三者卷舒业。舒则遍至阿僧祇世界。卷则还入常光。如经放斯光已普照十方诸佛世界靡不周遍。照已还住本处故。四者止业。除灭一切恶道种种苦恼。如经三恶道苦皆得休息故。五者降伏业。令一切魔宫威光不现惊怖恐惧不能坏乱可化众生。如经一切魔宫隐蔽不现故。六者敬业。现不思议佛神力故。如经悉照十方诸佛众会显现如来境界不思议力故。七者示现业。加十方世界诸佛所加菩萨大会令此众见。如经是光遍照十方世界加一切如来所加说法者及诸菩萨众故。八者请业。发声说偈。如经时大光明云网台中诸佛神力而说颂曰故。云何二身。一如流星身往他方世界故。二如日身处于虚空。如经于上虚空中成大光明云网台而住故。于一切处一时遍照故。如是彼此诸众生迭互相见。犹如一会听说亦尔。是名身加。何者口加。偈曰。

  诸佛无等等  功德如虚空
  十力无畏等  无量诸众首
  释迦姓法生  天人上作加
  承诸佛神力  为开法王藏
  诸地上妙行  分别智地义
  是诸如来加  护于诸菩萨
  此人能闻持  如是微妙法
  诸地净无垢  渐次而满足
  证佛十种力  成无上菩提
  虽在于大海  及劫尽火中
  决定信无疑  必得闻此经
  诸地胜智道  入地住展转
  渐次而演说  无量行境界

  论曰。是初二偈半显能加者及加所为。此二加示现何义故加。若请非尊者法非殊胜圣者则不说。云何初偈显能加者。偈言天人上作加故。何者天人上。谓诸佛如来。此有何义。法王义故。云何知彼是法王。成就四种胜故。一自在胜。二力胜。三眷属胜。四种姓胜。何者诸佛自在胜。于烦恼障智障得解脱自在。彼于此处心智无碍随意所受无上乐故。此云何知。偈言诸佛无等等故。谓一切智故。复如虚空世间法不能染。无明烦恼习气灭故。无等者。诸佛比余众生彼非等故。等者此彼法身等故。何故不但说无等。示现等正觉故。何者诸佛力胜。具足十力故。能伏一切邪智坏魔怨故。此云何知。偈言十力无畏等故。何者诸佛眷属胜。具摄菩萨声闻诸众故。此云何知。偈言无量诸众首故。彼菩萨是初众故。无量者阿僧祇故。诸众首者。佛于世间最胜上故。何者佛种姓胜。谓家姓胜故。此云何知。偈言释迦姓法生故。何故唯叹此佛种姓。以现见故。复以法为家非但生家。法家者如法中住故。作加者是总相。加有二种。一具身加。依法身故。二具果加。证佛果故。天人上者亦总亦别。余者唯别。云何第二偈显加所为。此菩萨彼诸佛法王。为开现法藏义故加。偈言。

  承诸佛神力  为开法王藏
  诸地上妙行  分别智地义

  叹此法藏有二种。一义藏成就。二字藏成就。云何义藏。偈言诸地上妙行。行者诸菩萨行。所谓助道法故。妙者真实智故。上者神力胜故。如是显示深妙胜上故。云何字藏。偈言分别智地义。分别者说十地差别故。此偈中何故显承佛神力说。或有众生于如来所生轻慢想已。自不能请他而说。为遮此故。如是请说法已。次显说法利他有三时益。于中有三偈。三时益者。一闻时益。二修行时益。三转生时益。何者闻时益。偈言。

  是诸如来加  护于诸菩萨
  此人能闻持  如是微妙法

  菩萨闻持者佛力加故。是名闻时益。何者修行时益。偈言。

  诸地净无垢  渐次而满足
  证佛十种力  成无上菩提

  渐次满十地自身得十力成无上菩提故。是名修行时益。何者转生时益。偈言。

  虽在于大海  及劫尽火中
  决定信无疑  必得闻此经

  恶道善道难处生必得闻此法。龙世界长寿亦得闻此经。偈言虽在于大海故。虽在色界光音天等亦得闻此经。偈言及劫尽火中故。闻此法者为皆得利益有不得者不也。何者能得决定不疑。信此法者是人能得。偈言决定信无疑必得闻此经故。如是显示请说利益已。上言分别智地义者。此所说法有三种渐次。第六偈教分别此事。偈言。

  诸地胜智道  入地住展转
  渐次而演说  无量行境界

  何者三渐次。一观渐次。二证渐次。三修行渐次。第一第二第四句皆说渐次。胜智道者。谓十地胜智道。说此十地若观若依止能生诸地智故。入者入地故。住者未转向余地故。展转者地地转所住处故。行者谓入住展转成就故。境界者此行种种异行境界故。渐者次第故。说者授与故。如是教说何义故显一切因如来能有所说生后正信义故。

  经曰。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观察十方。欲令大众重增踊悦生正信故。以偈颂曰。

  微难知圣道  非分别离念
  难得无垢浊  智者智行处
  自性常寂灭  不灭亦不生
  自体本来空  有不二不尽
  远离于诸趣  等同涅槃相
  非初非中后  非言辞所说
  出过于三世  其相如虚空
  定灭佛所行  言说不能及
  地行亦如是  难说复难闻
  离念及心道  智起佛境界
  非阴界入说  心意所不及
  如空中鸟迹  难说不可见
  十地义如是  不可得说闻
  我但说一分  慈悲及愿力
  渐次非心境  智满如净心
  是境界难见  难说自心知
  我承佛力说  咸共恭敬听
  如是智入行  亿劫说不尽
  今如是略说  如实满足住
  一心恭敬待  承佛力善说
  说上法妙音  喻相应善字
  是言说甚难  无量佛神力
  光焰入我身  是力我能说

  论曰。何故观察十方。示无我慢无偏心故。欲令大众重增踊悦深生正信。是故说偈示说正地。增益闻者堪受义故。踊悦者心清不浊故。踊悦有二种。一义大踊悦为得义故。二说大踊悦因此说大能得彼义故。是中前五偈显义大踊悦。云何义大。彼义深故。何者深义。偈言。

  微难知圣道  非分别离念

  此偈依何义说。依智地故。云何知依智地。上来所说皆依智地。后复所说亦依智地。第四偈言智起佛境界故。微者云何微。偈言难知圣道故。云何难知谓说时难知。复云何难知。大圣道难知。大圣者所谓诸佛。是故言微。道者是因。修行此道能到圣处故。言难知圣道。此微有二种。一说时甚微。二证时甚微。如是次第何故复难知。偈言非分别离念故。非分别者离分别境界故。离念者自体无念故。如是圣道名为甚微。何故甚难得。难得者难证故。是名甚微。何故复甚难得。偈言。

  难得无垢浊  智者智行处
  自性常寂灭  不灭亦不生

  无垢浊者。智中无无明故。有无明杂智是名为浊。智者智行处者。自证知故。自证知者依彼生故。于中智者见实谛义故。复增上善解法故。增上善寂灭故。复有世间智随闻明了知故。自性常寂灭者。自性离烦恼故。非先有染后时离故。不灭者非一往灭为不舍利益众生故。不生者出世间故。如是此智不住涅槃世间中故。如是观行甚微依止甚微清净甚微功德甚微故。言甚难得。于中第一甚微不同世间三昧故。第二第三不同外道自言尊者故。第四不同声闻辟支佛故。于此偈中微者是总。二种微是别。复显难得得时甚微是总。余四种甚微是别。此甚微智复有何相。偈言。

  自体本来空  有不二不尽
  远离于诸趣  等同涅槃相
  非初非中后  非言词所说
  出过于三世  其相如虚空

  是智相有二种。所谓同相不同相。是中同相者。云何相彼智相故。偈言自体本来空智自空故。云何同相一切诸法如说自体空。自体空者可如是取如兔角耶不也。可如是取异此空智更有异空耶不也。可如是取有彼此自体彼此转灭耶不也。云何取此自体空。有不二不尽如是取。此句显离三种空摄。一离谤摄。二离异摄。三离尽灭摄。有二种颂。一有不二不尽。二定不二不尽。此颂虽异。同明实有。若非实有不得言定。此云何定。此定能灭诸烦恼故是名同相。何者不同相。谓净相解脱。此复有二种。一何处得解脱。二云何解脱。何处得解脱者。偈言远离于诸趣。此显诸道解脱远离烦恼业生故。云何解脱者。偈言等同涅槃相。世间涅槃平等摄取故。非如声闻一向背世间故。此智尽漏为初智断为中为后。非初智断亦非中后。偈言非初非中后故。云何断如灯焰非唯初中后。前中后取故。如是解脱可同他音声观耶不也。云何观。偈言非言辞所说离语言故。可同世间智依世间耶不也。云何依。偈言出过于三世。转依止依止常身故。非如无常意识智依止无常因缘法。如修多罗中决定说此解脱可同声闻缘觉智有障解脱得解脱耶不也。云何解脱。偈言其相如虚空无一切烦恼障碍故。如是观智如是断烦恼如是观观如是依止。依止如是解脱得解脱。如是说已。于中自体空是总。三种空是别。解脱是总。五种解脱是别。偈言。

  定灭佛所行  言说不能及
  地行亦如是  难说复难闻

  此偈云何彼智已显方便坏涅槃。复示性净涅槃。偈言定灭故。定者成同相涅槃自性寂灭故。灭者成不同相方便坏涅槃。示现智缘灭故。此智是谁证。偈言佛所行故。谁说谁听无说无听。偈言言说不能及故。言说者。以音言导。谓名句字身。何故不但说无言。示现依言求解故。彼智既如是。地行复何相。偈言地行亦如是难说复难闻。地者境界。观行者智眷属。智眷属者谓同行。同行者谓檀等诸波罗蜜。何故复难说难闻。偈言。

  离念及心道  智起佛境界
  非阴界入说  心意所不及

  此偈示现思慧及报生识智是则可说。此智非彼境界以不同故。偈言智起佛境界故。如阴界入可说。此智不尔。离文字故。是故不可说。偈言非阴界入说故。非耳识所知非意识思量是故不可闻。偈言心意所不及故。智者是地。智起者以何观以何同行能起此智。云何可证而不可说而不可闻。今复以喻证成此义。偈言。

  如空中鸟迹  难说不可见
  十地义如是  不可得说闻

  此偈示何义。如鸟行空中。迹处不可说。相亦不可见。何以故。虚空处鸟迹相不可分别故。非无虚空行迹。如是鸟迹住处名句字身住处。菩萨地证智所摄。不可得说不可得闻。何以故。非如声性故。非无地智名句字身。此中深故。示义大踊悦。何故我复说此。汝等不应如声取义。随声取义有五种过。一不正信。二退勇猛。三诳他。四谤佛。五轻法。大众自知无此五过已说深义。复显说大令生正信。次说五偈。

  我但说一分  慈悲及愿力
  渐次非心境  智满如净心
  是境界难见  难说自心知
  我承佛力说  咸共恭敬听
  如是智入行  亿劫说不尽
  今如是略说  如实满足住
  一心恭敬待  承佛力善说
  说上法妙音  喻相应善字
  是言说甚难  无量佛神力
  光焰入我身  是力我能说

  前言十地义。如是不可得说闻。今言我但说一分。此言有何义。是地所摄有二种。一因分二果分。说者谓解释。一分者是因分于果分为一分故。言我但说一分。此说大有三种。一因成就大。二因渐成就大。三教说修成就大。何者因成就大。偈言慈悲及愿力故。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愿者发心期大菩提故。此慈悲愿长夜熏修不同二乘故。何者因渐成就大。偈言渐次故。渐者说闻思慧等次第乃至能生出世间智因故。何者教说修成就大。有二种。一满足修。二观修。满足修者偈言非心境故。非心境者。此句示现闻思慧等心境界处。唯是智因能生出世间智。而此不能满彼出世间智地。偈言智满如净心故。如净心者。如出世间清净心。能满彼地智故。观修者偈言。

  是境界难见  难说自心知
  我承佛力说  咸共恭敬听

  此偈显何义。是境界难见。自心清净可见。此境界不可说。如是教说修成就已。于说法中有二种过。不能得证。一说者过二听者过。说者过有二种。一佛不随喜说。二不平等说。听者亦有二种过。一见诤过。我法是彼法非如是执着种种诸见。二于说法者不生恭敬。于中示现说者自身无过。我非诸佛不随喜说。偈言。我承佛力说咸听故。次教听者防二种过。偈言。共恭敬听故。如是次第如是许说。而众未知广说略说。不可广说唯许略说。地义满足。如第三偈说。

  如是智入行  亿劫说不尽
  今如是略说  如实满足住

  智入者。此所说地法众生以智入。云何入如实满足摄取。入如行修故。如行修满足故。示彼广说义摄取故。住者如来家决定住故。我如是说前言恭敬听不说云何恭敬是故示现。偈言。

  一心恭敬待  承佛力善说
  说上法妙音  喻相应善字

  一心恭敬待者有二种。一身正恭敬待。如威仪住堪受说法故。二心正恭敬待。如心决定堪能忆持故。此句劝诫二种恭敬待。所谓身心故。善说者示己无谄无有憍慢故。承佛力者示己无增上慢故。下半偈说上法妙音喻相应善字。示现何事以何事云何事依止何事。示现何事者所谓上法。以何事者谓妙音声。云何事者譬喻相应。依止何事者谓依止善字。我一切善说。又相应者譬喻共相应。善字者有二种相。一随方言音善随顺故。二字句圆满。不增不减与理相应故言善字。前言承佛神力。未说云何力。第五偈示现佛神力事。偈言。

  是言说甚难  无量佛神力
  光焰入我身  是力我能说

  已说请分。自此以后正说初地。此说分中说何等事。分别有三。一住二释名三安住。住中有四种。依何身为何义以何因有何相。彼心生时即住初地。是名为住。于中诸佛子善集善根故。如是等四十句说此住事。初说依何身生如是心。

  经曰。诸佛子若有众生厚集善根故。善集诸善行故。善集诸三昧行故。善供养诸佛故。善集清白法故。善知识善护故。善清净心故。入深广心故。信乐大法好求佛智慧故。现大慈悲故。如是众生乃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论曰。如是十句说依何身。此集有九种。一者行集善作眷属持戒。如经善集诸善行故。二者定集善作眷属三昧。如经善集诸三昧行故。三昧行者观行增上故。三者亲近集善习闻慧智。如经善供养诸佛故。四者聚集思慧智善思量波罗蜜等诸善法。如经善集清白法故。五者护集修行实证善得教授。如经善知识善护故。六者净心集得出世间正智。如经善清净心故。七者广集深心作利益一切众生。如经入深广心故。八者信心集求一切智智。如经信乐大法好求佛智慧故。九者现集多行慈悲。如经现大慈悲故。于中慈念依苦苦坏苦悲依行苦。是中初二种集显增上戒学增上定学。行集善作眷属持戒故。定集善作眷属三昧故。次有四集显增上慧学。亲近集善习闻慧智故。聚集思慧智善思量波罗蜜等诸善法故。护集修行实证善得教授故。净心集得出世间正智故。后三集显胜声闻辟支佛等故。广集深心作利益一切众生故。信心集求一切智智故。现集多行慈悲故。此十句中厚集善根是总。余九种是别。集者是同相。别者是异相。成者略说故。坏者广说故。已说依何身生如是心。次说为何义故生如是心。

  经曰。为得佛智故。为得十力力故。为得大无畏故。为得佛平等法故。为救一切世间故。为净大慈悲故。为得十方无余智故。为得一切世界无障净智故。为得一念中觉三世事故。为得转大法轮无所畏故。菩萨摩诃萨生如是心。

  论曰。于中佛智者。谓无上智知断证修故。此佛智有九种业差别。为求彼故生如是心。一者力佛智问记业。此如来是处非处智力问记故。如修多罗中说。如经为得十力力故。二者无畏佛智破邪说业。如经为得大无畏故。三者平等佛智得人法无我教授众生证入业。如经为得佛平等法故。四者救佛智以四摄法化众生业。如经为救一切世间故。五者净佛智是净为救摄因业。如经为净大慈悲故。六者无余智佛智常以佛眼观世间众生业。如经为得十方无余智故。七者无染佛智一切世界无障无染自然应化令信作业。智心无碍。如经为得一切世界无障净智故。八者觉佛智于一念中知三世众生心心数法业。如经为得一念中觉三世事故。九者转法轮佛智解脱方便善巧业故。于百亿阎浮提同时转大法轮。如经为得转大法轮无所畏故。生如是心者。即是本分中说诸佛子是菩萨愿善决定故。何故唯言生心不言生智及余心数法。心中即摄知断证修一切助道法故。已说为何义故生如是心。次说以何因生如是心。

  经曰。是心以大悲为首。智慧增上方便善巧所摄。直心深心淳至。如来力无量。善决定众生力智力。随顺自然智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

  论曰。此大悲为首。于中悲大有九种。一者增上大细苦智增上生故。如经智慧增上故。智者因果逆顺染净观故。慧者自相同相差别观故。二者摄大救苦众生方便善巧所摄。如经方便善巧所摄故。三者淳至大向时许乃至尽众生界作利益众生悲心增上。如经直心深心淳至故。四者无量大摄取如来无量力。如经如来力无量故。五者决定大上妙决定信深智胜对治。如经善决定众生力智力故。六者随顺大随顺菩提正觉。如经随顺自然智故。七者正受大能取大胜法教授众生。如经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故。八者最妙大摄受胜妙功德。如经广大如法界故。九者住尽大无量爱果因尽涅槃际。如经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故。已说以何因生如是心。次说是心生时有何等相。

  经曰。菩萨生如是心。即时过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在佛家。种姓尊贵无可讥嫌。过一切世间道入出世间道。住菩萨法中住在菩萨正处。入三世真如法中。如来种中。毕定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住如是法名住菩萨欢喜地。以不动法故。

  论曰。过凡夫地者以过凡夫地故。示现得出世间圣道。此过有八种。一者入位过初成出世间心。如始住胎相似法故。如经入菩萨位故。二者家过家生相似法故。如经生在佛家故。三者种姓过子相似法大乘行生故。如经种姓尊贵无可讥嫌故。四者道过世间出世间道不摄摄故。异道生相似法故。如经过一切世间道入出世间道故。五者法体过以大悲为体于作他事即是己事自身体相似法故。如经住菩萨法中故。六者处过不舍世间方便不染善巧住故。住处相似法故。如经住在菩萨正处故。七者业过顺空圣智生命相似法故。如经入三世真如法中故。八者毕定过佛种不断究竟涅槃道成就相似法故。如经如来种中毕定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如是示现凡夫生菩萨生。入胎不相似。有烦恼无烦恼故。如是次第家不相似种姓不相似道不相似体不相似处不相似生业不相似成就不相似如是说住此地中是名为住。如经菩萨住如是法名住菩萨欢喜地。以不动法故。已说住义次说释名。云何说多欢喜故示名欢喜。以何欢喜。此地中菩萨欢喜复以何念。初说十句后说二十句。

  经曰。诸佛子。是菩萨住菩萨欢喜地中。成就多欢喜多信敬多爱念多庆悦多调柔多踊跃多堪受多不坏他意多不恼众生多不嗔恨。

  论曰。欢喜者名为心喜体喜根喜。是欢喜有九种。一者敬欢喜于三宝中恭敬故。如经多信敬故。二者爱欢喜。乐观真如法。如经多爱念故。三者庆欢喜。自觉所证挍量胜。如经多庆悦故。四者调柔欢喜。自身心遍益成就。如经多调柔故。五者踊跃欢喜。自身心遍益增上满足。如经多踊跃故。六者堪受欢喜。自见至菩提近。如经多堪受故。七者不坏欢喜。自心调伏论义解说时心不扰动。如经多不坏他意故。八者不恼欢喜。教化他摄取众生时慈悲调柔。如经多不恼众生故。九者不嗔欢喜。见诸众生不如说修行威仪不正时忍不嗔故。如经多不嗔恨故。已说多欢喜。次说以何念故欢喜成是第二十句第三十句说。是念有二种。一念当得二念现得。何者念当得。

  经曰。诸佛子菩萨住是欢喜地中。念诸佛故生欢喜心。念诸佛法故生欢喜心。念诸菩萨摩诃萨故生欢喜心。念诸菩萨所行故生欢喜心。念诸波罗蜜清净相故生欢喜心。念诸菩萨地挍量胜故生欢喜心。念诸菩萨力不退故生欢喜心。念诸如来教化法故生欢喜心。念能利益众生故生欢喜心。念入一切如来智行故生欢喜心。

  论曰。云何念。如佛所得我亦当得。如是念。此念佛有九种。一者念佛法。如经念诸佛法故生欢喜心。二者念佛菩萨。如经念诸菩萨摩诃萨故生欢喜心。三者念佛行。如经念诸菩萨所行故生欢喜心。四者念佛净。如经念诸波罗蜜清净相故生欢喜心。五者念佛胜。如经念诸菩萨地挍量胜故生欢喜心。六者念佛不退。如经念诸菩萨力不退故生欢喜心。七者念佛教化。如经念诸如来教化法故生欢喜心。八者念佛利益。如经念能利益众生故生欢喜心。九者念佛入如经念入一切如来智行故生欢喜心。于中初二念共念佛。如佛所得我亦当得故。念佛法念诸佛法故。佛佛法二故。念佛菩萨二念诸菩萨故。念佛行念诸菩萨行故。如是次第余有六句。念佛净念诸波罗蜜清净相故。念佛胜念诸菩萨地挍量胜故。念佛不退念诸菩萨力不退故。念佛教化念诸如来教化法故。念佛利益念能利益众生故。念佛入念入一切如来智行故。随所显彼菩萨行。以何显如是诸念应知。复何显彼波罗蜜净。显云何显彼菩萨行地挍量胜转去故地尽去故。于中余者得教化法故。作利益众生行不虚故。入如来地行故。是中念佛行者亦总亦别。已说念当得故生欢喜心。次说念现得故生欢喜心。

  经曰。诸佛子。菩萨复作是念。我转离一切世间境界故生欢喜心。近入如来所故生欢喜心。远离凡夫地故生欢喜心。近到智慧地故生欢喜心。断一切恶道故生欢喜心。与一切众生作依止故生欢喜心。近见一切诸佛故生欢喜心。生诸佛境界故生欢喜心。入一切菩萨真如法故生欢喜心。我离一切怖畏毛竖等事故生欢喜心。

  论曰。我转离一切世间境界者。转离一切凡夫取着事。此转离有九种。一者入转离。如经近入如来所故生欢喜心。二者远转离。如经远离凡夫地故生欢喜心。三者近至转离。如经近到智慧地故生欢喜心。四者断转离。如经断一切恶道故生欢喜心。五者依止转离。如经与一切众生作依止故生欢喜心。六者近见转离。如经近见一切诸佛故生欢喜心。七者生转离。如经生诸佛境界故生欢喜心。八者平等转离。如经入一切菩萨真如法故生欢喜心。九者舍转离。如经我离一切怖畏毛竖等事故生欢喜心。于中入转离者。显事不相似故。远转离近至转离者。示自身不相似故。余有六句。断转离依止转离近见转离生转离平等转离舍转离。如是次第行不相似故。迭相依止不相似故。他力不相似故。处不相似故。生业不相似故。成就不相似故。怖畏者不爱疑虑忧想共心相应故。复身相差别谓毛竖等事。次说何者是怖畏。云何怖畏因。远离此因无怖畏故。

  经曰。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得欢喜地已。所有诸怖畏即皆远离。所谓不活畏恶名畏死畏堕恶道畏大众威德畏。离如是等一切诸畏。何以故。是菩萨离我想故尚不贪身。何况所用之事。是故无有不活畏。心不悕望供养恭敬。我应供养一切众生供给一切所须之具。是故无有恶名畏。远离我见无我想故无有死畏。又作是念。我若死已生必不离诸佛菩萨。是故无有堕恶道畏。我所志乐一切世间身心无与等者何况有胜。是故无有大众威德畏。诸佛子菩萨如是离诸怖畏毛竖等事。

  论曰。此五怖畏是初地障。复说地利益胜。是五怖畏第一第二第五依身口意。第三第四依身。依身者爱憎善道恶道舍得依身故。何故但说五怖畏。打缚等诸畏皆五所摄故。此怖畏因略有二种。一邪智妄取想见爱着故。二善根微少故。此对治如经离我想故。尚不贪身乃至无有大众威德畏故。怖畏毛竖等事。何故二处说。前说身怖畏。后说异身怖畏故。

  经曰。诸佛子。是菩萨以大悲为首。深大心坚固转复勤修一切善根成就故。

  论曰。深大心坚固者。烦恼小乘不能坏此观故。转复勤修一切善根成就者。诸所说善根此地摄受故。云何勤修。于中有三种成就。一信心成就二修行成就三回向成就。有三十句示现。初十句说信心成就。

  经曰。所谓信心增上故。多恭敬故。信清净故。多以信分别故。起悲愍心故。成就大慈故。心无疲懈故。以惭愧庄严故。成就忍辱安乐故。敬顺诸佛教法信重尊贵故。

  论曰。信心增上者。随所有事于中信增上成就。此信增上有九种。一者敬信增上尊敬三宝。如经多恭敬故。二者净信增上自证真净智。如经信清净故。三者分别信增上令他证净智。如经多以信分别故。四者悲信增上。五者慈信增上教化众生。如经起悲愍心故。成就大慈故。悲者除苦相决定救济故。慈者与乐相永与无量乐故。起者转复现前故。六者不疲惓信增上。教化无量众生久处世间能利益故。如经心无疲懈故。七者惭愧信增上不着世间故。于悭等波罗蜜障法深惭愧故。如经以惭愧庄严故。八者安乐信增上于同法者不恼乱故。如经成就忍辱安乐故。九者敬法信增上增益敬信殊胜心故。如经敬顺诸佛教法信重尊贵故。后三句示修何等行波罗蜜行故。谁为等侣同事安乐故。入何法中谓诸佛教法故。如是信心成就。云何修行成就。

  经曰。日夜修集善根无厌足故。亲近善知识故。常爱乐法故。求多闻无厌故。如所闻法正观故。心不贪着故。不着利养名闻恭敬故。不求一切资生之物故。常生如宝心无厌足故。

  论曰。此十句说修行成就。云何修行成就。集诸善根无休息故。如经日夜修集善根无厌足故。此集有八种。一者亲近集不忘诸法。如经亲近善知识故。二者乐法集。于问答中论义解释心喜心乐故。如经常爱乐法故。三者多闻集。如经求多闻无厌故。四者正观集。如经如所闻法正观故。五者不着集。如经心不贪着故。向说多闻集等三句。是闻思修慧如是次第。不著者于三昧中无爱着故。六者不贪集。七者不求集。于已得利养不贪。未得利养不求。障菩萨戒退菩萨戒。如经不着利养名闻恭敬故。不求一切资生之物故。八者如宝心集。出世间心念念现前。如经常生如宝心无厌足故。如是修行成就。云何回向成就。

  经曰。求一切智地故。求诸佛力无畏不共法故。求诸波罗蜜无著法故。离诸谄曲故。如说能行故。常护实语故。不污诸佛家故。不舍菩萨戒故。不动如大山王生萨婆若心故。不舍一切世间事成就出世间道故。集助菩提分法无厌足故。常求上上胜道故。诸佛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净治地法。名为安住菩萨欢喜地。

  论曰。求一切智地等说何等事示现回向成就故。求一切智地是总。求如来力等于一切智地是别。一者观求一切智地。二者无障求一切智地。三者离求一切智地故。四者如说能行求一切智地。五者护求一切智地。六者不污求一切智地。七者不舍求一切智地。八者不动求一切智地。九者不舍成就求一切智地。十者集求一切智地。十一者常求求一切智地。于中求何等事。求一切智地故。以何观求。观诸佛力无畏不共法故。云何求。求诸波罗蜜无著法故。此三求者是家依家无障求故云何求求诸波罗蜜无著法故此无障求差别异求于中檀波罗蜜有二种垢。一者谄曲见乞求者。诈设方便无心许与。二者不随先言许而不与。对治是垢。如经离诸谄曲故。如说能行故。尸波罗蜜有一种垢。不护实语违本所受犯已覆藏。对治是垢。如经常护实语故。羼提波罗蜜有一种垢污如来家。云何菩萨污如来家。恼乱他业故。利益他业即是如来家。是故菩萨生此家者。恼乱他业非善事故。对治是垢。如经不污诸佛家故。毗梨耶波罗蜜有一种垢。菩萨戒无量劫数长远难持难行生退转心。对治是垢。如经不舍菩萨戒故。禅波罗蜜有二种垢。一者乱心。二不能调伏忆想分别。对治是垢。如经不动如大山王生萨婆若心故。般若波罗蜜有三种垢。一无善巧方便。世间涅槃一向不现现故。二不修集出出世间道故。三于胜上证法中愿欲心薄故。如是次第对治是垢。如经不舍一切世间事成就出世间道故。集助菩提分法无厌足故。常求上上胜道故。如是回向成就。是名勤行具足成就。是勤行有四种。一信二欲三精进四方便。初十句示现信增上成就。是信增上即摄受欲。第二十句。日夜修集善根无厌示现精进。第三十句。求一切智地示现方便故。是名此地说中安住。何以故。如经诸佛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净治地法。名为安住菩萨欢喜地故。如是说分讫。

  论曰。已显说分。次说挍量胜分。云何挍量胜。菩萨住此地中。胜声闻辟支佛故。挍量胜有三种。一愿胜。二修行胜。三果利益胜。何者愿胜。所谓十大愿。

  经曰。菩萨如是安住菩萨欢喜地。发诸大愿起如是大方便。如是大行成就。所谓无余一切诸佛一切供养一切恭敬故。一切种具足上深信清净。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数一切佛成道数。大供养恭敬无有休息。

  论曰。是初大愿无余者有三种。一者一切佛无余。二者一切供养无余。三者一切恭敬无余。一切佛者有三种佛。一应身佛。二报身佛。三法身佛。一切供养者有三种供养。一者利养供养。谓衣服卧具等。二者恭敬供养。谓香花幡盖等。三者行供养。谓修行信戒行等。一切恭敬者有三种恭敬。一给侍恭敬。二迎送恭敬。三修行恭敬。是故作愿供养恭敬。如经所谓无余一切诸佛一切供养一切恭敬故。一切种具足者。无量种种复有胜事等供养故。上深信清净者。增上敬重故。愿回向菩提决定信故。广大如法界者。一切余善根中胜故。究竟如虚空者。无常爱果无量因故。尽未来际者。此因得涅槃常果故。一切劫数一切佛成道数大供养恭敬无有休息故。此初愿中有六种大名为大愿。一者福田大。如经所谓无余一切诸佛一切供养一切恭敬故。二者供事大。如经一切种具足故。三者心大。如经上深信清净故。四者摄功德大。如经广大如法界故。五者因大。如经究竟如虚空故。六者时大。如经尽未来际故。

  经曰。又发大愿。所谓一切诸佛所说法轮皆悉受持故。摄受一切佛菩提故。一切诸佛所教化法皆悉守护故。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数一切佛成道数。摄护正法无有休息。

  论曰。第二大愿有三种法。一切诸佛所说法轮皆悉受持者。谓教法修多罗等。书写供养读诵受持为他演说故。摄受一切佛菩提者。所谓证法证三种佛菩提法。摄受此证法教化转授故。一切诸佛所教化法皆悉守护者。谓修行法于修行时有诸障难摄护救济故。复名三种成就。一者于诸佛所说修多罗等阿含次第令法轮不断成就故。二者证三种正觉得证成就故。三者修行乃至如实修行正觉成就故。是名三种成就。三种佛菩提者。声闻辟支佛亦名为佛故。

  经曰。又发大愿。所谓一切成佛无余一切世界住处从兜率天来下。入胎及在胎中。初生时出家时成佛道时请转法轮时示入大涅槃。我于尔时尽往供养摄法为首。一切处一时成一时转故。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数一切佛成道数。尽往摄法无有休息。

  论曰。第三大愿。一切成佛无余一切世界住处者。一切应佛无边遍满一切世界住处故。随何等世界诸佛住处应感相顺众生见故。从兜率天来下乃至示入大涅槃。我于尔时尽往供养摄法为首者。随彼众生供养佛方便。以如来所说摄法方便。集功德智慧助菩提法故。一切处一时成一时转者示非前后故。何故示现彼处住。不在色无色处。此难处来不为我故。起于轻心不生恭敬。为遮此等故。何故不住他化自在天等。如来有力能胜处生舍而不生。为念众生故来生兜率。如是生大恭敬心故。何故人中舍上天乐愍我等故。来生人中生增上敬重心故。何故处胎示现同生增长力故。何故自成正觉。示非余佛教化现丈夫力。成就非因他得菩提故。何故示入大涅槃。为令懈怠众生勤心修道故。

  经曰。又发大愿。所谓一切菩萨所行广大无量不杂诸波罗蜜所摄。诸地所净生诸助道法。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说一切菩萨所行如实地道。及诸波罗蜜方便业。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长故。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数行数增长无有休息。

  论曰。第四大愿心得增长者。以何等行令心增长。一切菩萨所行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长故。彼菩萨行有四种一种种二体三业四方便。以此四种教化令其受行。何者是菩萨行种种世间行有三种。广者从初地乃至六地。大者七地。无量者从八地乃至十地。不杂者法无我平等观出世间智故。如经一切菩萨所行广大无量不杂故。体者如经诸波罗蜜所摄故。业者如经诸地所净生诸助道法故。方便者如经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故。说一切菩萨所行如实地道及诸波罗蜜方便业故。

  经曰。又发大愿。所谓无余一切众生界。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无想非想非非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三界所系杂入六道一切生处名色所摄。为教化成就一切众生界令信入诸佛法故。断一切世间数道故。令住一切智智处故。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数一切众生界数。教化一切众生无有休息。

  论曰。第五大愿教化众生故。何者是众生为何义故。化一切众生有六种差别。一粗细差别。二生依止差别。三不净净处差别。四苦乐差别。五自业差别。六自体差别。何者粗细差别。粗者有色细者无色。色中粗者有想细者无想。无色中粗者非无想细者非想非非想。是名粗细差别。如经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无想非想非非想故。生依止差别者。如经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故。化生者云何依止依止业生故。不净净处差别者。如经三界所系故。苦乐差别者。种种身故。如经杂入六道故。自业差别者如经一切生处故。自体差别者。如经名色所摄故。是名众生。为何义化者为三义故。一者为信入诸佛所说法中。如经为教化成就一切众生界令信入诸佛法故。二者已入佛法中令入二乘菩提故。如经断一切世间数道故。三者已入二乘菩提令入无上菩提故。如经令住一切智智处故。

  经曰。又发大愿。所谓无余一切世界广大无量。粗细乱住倒住正住如帝网差别。十方世界无量差别入皆现前知故。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数一切世界数。信入无有休息。

  论曰。第六大愿。无余一切世界者有三种相。随入如是世界智皆现前知。一者一切相二者真实义相。三者无量相。一切相者。如经广大无量乃至正住故。广大无量者一千世界二千世界三千世界故。细者随何等世界意识身故。粗者随何等世界意色身故。乱住者非次第住故。倒住者不造舍宅住故。正住者造舍宅住故。是名一切相。如帝网差别者。真实义相故。如业幻作故。无量相者。十方世界无量差别入故。无量相故。真实义相者。唯智能知。余相者可现见故。

  经曰。又发大愿。所谓一切佛土一佛土。一佛土一切佛土。一切国土平等清净。一切佛土神通庄严光相具足。离一切烦恼成就清净道。有无量智慧众生悉满其中。入佛上妙平等境界故。随诸众生心之所乐而为示现故。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数佛国土数。清净一切佛土无有休息。

  论曰。第七大愿净佛国土相有七种。一者同体净。如经一切佛土一佛土。一佛土一切佛土故。二者自在净。如经一切国土平等清净故。三者庄严净。如经一切佛土神通庄严光相具足故。光明庄严众宝等庄严故。四者受用净。如经离一切烦恼成就清净道故。五者住处众生净。如经有无量智慧众生悉满其中故。六者因净。如经入佛上妙平等境界故。七者果净。如经随诸众生心之所乐而为示现故。显智神力等故。

  经曰。又发大愿。所谓一切菩萨同心同行故。共集善根无怨嫉故。一切菩萨平等一观故。常亲近诸佛菩萨不舍离故。随意能现佛身故。自于心中悉能解知诸佛神力智力故。得不退随意神通故。悉能游行一切世界故。一切佛会皆现身相故。一切生处普生其中故。成就不可思议大乘故。具足行菩萨行故。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数一切行数。入大乘道无有休息。

  论曰。第八大愿不念余乘故。如经一切菩萨同心同行故。菩萨行有十种。一者共集善根无怨嫉故。二者一切菩萨平等一观故。三者常亲近诸佛菩萨不舍离故。四者随意能现佛身故。五者自于心中悉能解知诸佛神力智力故。六者得不退随意神通故。七者悉能游行一切世界故。八者一切佛会皆现身相故。九者一切生处普生其中故。十者成就不可思议大乘故。具足行菩萨行故。于中初句显功德行故。第二住寂静等观故。第三聚集解说论佛法故。第四随心示现成佛故。第五自发胜心念如来法身故。第六得常不退神通故。余四者以通业得名。一往余世界。二自余异身示现。三同生往故。四入不可思议大乘故。

  经曰。又发大愿。所谓乘不退轮行菩萨行故。身口意业所作不空。众生见者即必定佛法故。闻我音声即得真实智慧故。心喜恭敬即断烦恼故。得如药树王身故。得如如意宝身故。行大菩萨行故。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数一切行数。所作利益不空无有休息。

  论曰。第九大愿显不空行菩萨行。复行菩萨行。显乘不退轮行菩萨行故。于中不空有二种。一作业必定不空。身口意业所作不空故。如是次第三句说应知。众生见者即必定佛法故者。明身业不空。闻我音声即得真实智慧者。明口业不空。心喜恭敬即断烦恼者。明意业不空。二作利益不空。一切众生有二种苦。一种种诸苦。二贫穷苦。对治是二。如经得如药树王身故。得如如意宝身故。

  经曰。又发大愿。所谓于一切世界处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于一凡夫道不离一切凡夫道处。示身初生坐道场成佛道转法轮度众生。示大涅槃。现诸佛境界大神通智力。随一切众生界所应度者于念念中示得佛道度诸众生灭苦恼故。以一三菩提遍知一切法如涅槃性故。以一音说令一切众生心皆欢喜故。示大涅槃而不断菩萨所行故。示大智慧地发起一切法故。法智通如意神通幻通遍一切世界故。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数成三菩提数。求大智慧大神通等。无有休息。诸佛子菩萨如是安住菩萨欢喜地。发诸大愿起如是大方便。如是大行以十愿门为首生如是等。满足十百千万阿僧祇大愿。是菩萨住菩萨欢喜地。起如是等愿。

  论曰。第十大愿起大乘行。云何大菩提。云何作业。大菩提者。如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作业者有七种。一示正觉业。二说实谛业。三证教化业。四种种说法业。五不断佛种业。六法轮复住业。七自在业。初业者于一凡夫道不离一切凡夫道处乃至示大涅槃故。一凡夫道者。一阎浮提义。阎浮提凡夫道者。可化众生住处名为凡夫道。第二业者。现诸佛境界大神通智力故。随一切众生界所应度者于念念中示得佛道度诸众生灭苦恼故。随诸世界一切可化者随心示现佛身。示现佛身者。除诸难处彼彼胜处生。示除苦断集证灭修道。第三业者。以一三菩提观法无我一切法性净涅槃令众生信解故。第四业者。以一音声随种种信解可化众生一时皆令心欢喜故。第五业者。示现大涅槃而不断菩萨所行力故。第六业者复佛智地一切修多罗等。所说法轨则不失故。第七业法智通者。观一切法无性相故。如意神通者。自身现生住灭修短随心自在故。幻通者。转变外事无不随意故。初法智通不住世间故。如意神通幻通不住涅槃故。何故唯说此十大愿。初愿功德行满足故。第二愿智慧行满足故。次五愿为教化众生故。一以何身。二以何心。三何者众生。四众生住何处。五自身住何处能教化众生。后三愿显自身。一得地挍量胜故。二得菩萨地尽挍量胜故。三得一切地尽究竟故。此三示现如实教化众生故。发诸大愿者。随心求义故。起如是大方便者。成彼所作方便勇猛故。如是大行者。彼所作行成就故。菩萨住此地渐次久习起此三行非一时故。何以故。此十大愿一一愿中有百千万阿僧祇大愿以为眷属故。如经诸佛子菩萨如是安住菩萨欢喜地发诸大愿。起如是大方便如是大行。以十愿门为首。生如是等满足十百千万阿僧祇大愿是菩萨住菩萨欢喜地起如是等愿故。何故名大愿。光明善根转胜增广故。此挍量菩萨愿胜有二种。胜声闻辟支佛。一常勤修习无量行故。二与一切众生同行故。同行者十尽句示现。

  经曰。以十尽句成诸大愿。何等为十。所谓一众生界尽。二世界尽。三虚空界尽。四法界尽。五涅槃界尽。六佛出世界尽。七如来智界尽。八心所缘界尽。九佛境界智入界尽。十世间转法转智转界尽。如众生界尽我愿乃尽。如世界尽。如虚空界尽。如法界尽。如涅槃界尽。如佛出世界尽。如佛智界尽。如心所缘界尽。如佛境界智入界尽。如世间转法转智转界尽。若彼界尽我愿乃尽。如是众生界尽不尽。我此善根亦不可尽。世界尽不尽。虚空界尽不尽。法界尽不尽。涅槃界尽不尽。佛出世界尽不尽。如来智界尽不尽。心所缘界尽不尽。佛境界智入界尽不尽。世间转法转智转界尽不尽。我此诸愿善根亦不可尽。

  论曰。于中众生界尽是总。世界尽乃至智转界尽是别。何等是众生界众生界尽故。何处住世界尽故。所有虚空界虚空界尽故。说何法教化法界尽故。随化众生置何处涅槃界尽故。佛出世界尽故。以何方便善巧如来智界尽故。复随所缘心缘界尽故。复随以何界佛境界智入界尽故。此事已说。尽者示现不断尽。非念念尽故。此九种尽略说三种。三转示现此十尽句增上力故。诸佛以此力常为众生作利益故。如是已说愿挍量胜。云何行挍量胜。

  经曰。诸佛子。菩萨决定发如是诸大愿已。则得调顺心柔软心。如是则成信者。信诸佛如来本所行入。集诸波罗蜜而得增长。善成就诸地具足无畏力不共佛法不坏故。不可思议佛法无中无边。如来境界起无量行门诸如来境界入。信成就果。举要言之。信一切菩萨行。乃至得如来智地说加故。

  论曰。发如是诸大愿已。则得调顺心者。彼诸善根中得自在胜故。柔软心者得胜乐行故。如是则成信者。于中本行入者。从菩萨行入乃至成菩提觉故。于中信菩萨行所摄本行入有二种相。一云何菩萨行。二云何次第成。如经集诸波罗蜜而得增长故。善成就诸地故。此菩提所摄本行入有六种胜。是故信胜。一者外道魔怨声闻缘觉对治等胜。如经具足无畏力不共佛法不坏故。二者不思议神通力上胜。如经不可思议佛法故。三者不杂染胜。如经无中无边如来境界起故。四者一切种智胜。如经无量行门诸如来境界入故。五者离胜。一切烦恼习常远离故。如经信成就果故。复略说彼菩萨本行入示现。如经举要言之信一切菩萨行乃至得如来智地说加故。说者所说。加者得证故。此菩萨三种观于诸众生起大慈悲。一远离最上第一义乐。二具足诸苦。三于彼二颠倒。云何远离最上第一义乐。

  经曰。诸佛子。彼菩萨作是念。诸佛正法如是甚深。如是寂静。如是寂灭。如是空。如是无相。如是无愿。如是无染。如是无量。如是上。此诸佛法如是难得。

  论曰。诸佛正法如是甚深者有九种。一寂静甚深。二寂灭甚深。三空甚深。四无相甚深。五无愿甚深。六无染甚深。七无量甚深。八上甚深。九难得甚深。寂静者离妄计实有故。妄计正取故。寂灭者法义定故。空无相无愿者。三障对治解脱门观故。何者三障。一分别二相三取。舍愿故。无染者离杂染法观故。无量者不可算数不可思量生善根观故。上者依自利利他增上智观故。难得者三阿僧祇劫证智观故。云何具足诸苦。

  经曰。而诸凡夫心堕邪见。为无明痴闇蔽其意识常立憍慢幢堕在念欲渴爱网中。随顺谄曲林常怀嫉妒而作后身生处因缘。多集贪欲嗔痴。起诸业行嫌恨猛风吹罪心火常令炽燃。有所作业皆与颠倒相应。随顺欲漏有漏无明漏。相续起心意识种子。

  论曰。而诸凡夫心堕邪见者。邪见有九种。一者蔽意邪见。如经为无明痴闇蔽其意识故。二者憍慢邪见。如经常立憍慢幢故。三者爱念邪见。如经堕在念欲渴爱网中故。四者谄曲心邪见。如经随顺谄曲林故。五者嫉妒行邪见。如经常怀嫉妒而作后身生处因缘故。六者集业邪见。如经多集贪欲嗔痴起诸业行故。七者吹心炽燃邪见。如经嫌恨猛风吹罪心火常令炽燃故。八者起业邪见。如经有所作业皆与颠倒相应故。九者心意识种子邪见。如经随顺欲漏有漏无明漏相续起心意识种子故。是中蔽意邪见憍慢邪见爱念邪见。此三邪见依法义妄计如是次第。谄曲心邪见嫉妒行邪见。此二邪见于追求时心行过故。嫉者于身起邪行故。妒者于资财等。是故生生之处堕卑贱中。形貌鄙陋资生不足故。第六集业邪见。受诸受时憎爱彼二颠倒境界故。第七吹心炽燃邪见。于怨恨时互相追念欲起报恶业故。第八起业邪见。于作恶时迭相加害故。第九心意识种子邪见。于作善业时所有布施持戒修行善根等业皆是有漏故。

  经曰。于三界地复有芽生。所谓名色共生。不离此名色增长已成六入聚。成六入已。内外相对生触。触因缘故生受。深乐受故生渴爱。渴爱增长故生取。取增长故复起后有。有因缘故有生老死忧悲苦恼。如是众生生长苦聚。是中皆空离我我所。无知无觉如草木石壁又亦如响。然诸众生不知不觉而受苦恼。

  论曰。是中因缘有三种。一自相从复有芽生。乃至于有。二同相谓生老病死等过。三颠倒相离我我所等。自相者有三种。一者报相。名色共阿黎耶识生。如经于三界地复有芽生。所谓名色共生故。名色共生者。名色共彼生故。二者彼因相。是名色不离彼依彼共生故。如经不离故。三者彼果次第相。从六入乃至于有。如经此名色增长已成六入聚。成六入已内外相对生触。触因缘故生受。深乐受故生渴爱。渴爱增长故生取。取增长故复起后有。有因缘故有生老死忧悲苦恼。如是众生生长苦聚故。是中离我我所者。此二示现空。无知无觉者。自体无我故。彼无知无觉示非众生数动不动事。如经如草木石壁又亦如响故。因缘相似相类法故。云何于彼二颠倒。如经然诸众生不知不觉而受苦恼故。

  经曰。菩萨如是见诸众生不离苦聚。是故即生大悲智慧。是诸众生我应教化令住涅槃毕竟之乐。是故即生大慈智慧。

  论曰。云何具诸苦聚。云何远离最上第一义乐。此先已说。示现大悲慈等故。

  经曰。诸佛子菩萨摩诃萨。随顺如是大慈悲法住在初地。以深妙心于一切物无所吝惜。以智求佛大妙智故。修行大舍。即时所有可施之物皆悉能舍。所谓一切财谷库藏等舍。或以金银摩尼真珠琉璃珂贝车磲马瑙生金等舍。或以宝庄严具璎珞等舍。或以象马车乘辇舆等舍。或以寺舍园林楼观流泉浴地等舍。或以奴婢僮仆等舍。或以国土聚落城邑王都等舍。或以妻子男女等舍。或以一切所爱之事皆悉能舍。或以头目耳鼻支节手足一切身分等舍。如是一切可舍之物而不贪惜。唯求无上佛智慧故。而行大舍。如是菩萨摩诃萨住于初地能成大舍。

  论曰。即时所有可施之物皆悉能舍者。求佛无上大妙智故。是中一切物者。略有二种。一外二内。外者复有二种。一所用二贮积。如经所谓一切财谷库藏等故。如是次第于中广有八种。从金银等乃至一切所爱之事。内者自身所摄。是外事舍中。初舍是总。余九舍是别。依二种喜。一藏摄喜二利益喜。藏摄喜者。谓金银等。利益喜者复有八种。一者严饰利益喜。谓宝庄严等。二者代步利益喜谓象马等。三者戏乐利益喜。谓园林楼观等。四者代苦利益喜。谓奴婢等。五者自在利益喜。谓国土聚落等。六者眷属利益喜。谓妻子等。七者坚着利益喜。谓一切所爱等。八者称意利益喜。谓头目耳鼻等。

  经曰。菩萨如是以大施心救一切众生故。转转推求世间出世间利益胜事。彼推求利益胜事时心不疲惓。是故菩萨成不疲惓心。成不疲惓已。于一切经论心无怯弱。是名成一切经论智。如是成一切经论智已。善能筹量应作不应作。于上中下众生随宜随宜而行。随力随感。是故菩萨成就世智。成世智已知时知量惭愧庄严修习自利利他之道。是故菩萨成惭愧庄严。如是行中精勤修行得不退不转力。如是菩萨成坚固力。得坚固力已勤行供养诸佛。随所闻法如说修行。诸佛子是菩萨悉知生起如是清净诸地法。所谓信悲慈舍不疲惓。知诸经论善解世法。惭愧坚固力供养诸佛如说修行。

  论曰。是中依此世智随宜随宜而行者。如论中说随自己力随彼能受故。依惭愧知时知量者。示三种时。一者念时。二者日夜时。三者所作必得不断时。依坚固力如是彼行中者如上所说。信等故。精勤修行者有二种。一不退力不舍行故。二不转力精进不息故。供养诸佛如说修行者有二种。一利养供养。二修行供养。此十种行显二种胜成就。一深心成就谓信悲慈等。二修行成就谓舍不疲惓。知诸经论善解世法惭愧坚固力供养诸佛如说修行等。于中依自利行。谓信能信菩萨行及诸佛法。求必能得故。依利他行。所谓悲慈能安隐与乐心故。舍者以财摄他行故。不疲惓者。自摄法行故。知诸经论善解世法者。以法摄他行故。余有三行摄护信等。一者不着行。以惭愧对治障。信等不着行故。二者不动行。有坚固力信等不可动故。三者修行。彼垢清净依止行供养诸佛。摄信等善根故。是中依二种供养故。得二种身。一者上妙身。所可见者心生敬重利益不空故。二者调柔心。自性善根成就乐行法故。前所说三十句。从信增上等乃至常求上上胜道。是清净地法。今此十句从信等乃至供养诸佛。尽是障地净法。是名修行挍量胜。云何果利益挍量胜。

  经曰。诸佛子是菩萨住此菩萨欢喜地已。多见诸佛以大神通力大愿力故。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百千那由他佛多亿佛多百亿佛多千亿佛多百千亿佛多百千亿那由他佛。以大神通力大愿力故。是菩萨见诸佛时。以上心深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供具悉以奉施。以诸菩萨上妙乐具供养众僧。以此善根皆愿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因供养诸佛故。成教化利益众生法。是菩萨多以二摄摄取众生。所谓布施爱语。后二摄法但以信解力行未善通达。是菩萨十波罗蜜中檀波罗蜜增上。余波罗蜜非不修集。随力随分是菩萨随所供养诸佛。教化众生皆能受行清净地法。如是如是彼诸善根皆愿回向萨婆若。转复明净调柔成就随意所用。诸佛子譬如金师善巧炼金数数入火。如是如是转复明净调柔成就随意所用。诸佛子菩萨亦复如是。如是如是供养诸佛教化众生。皆能修行清净地法。正修行已。如是如是彼诸善根皆愿回向萨婆若。转复明净调柔成就随意所用。

  论曰。果利益挍量胜有四种。一调柔果利益胜。二发趣果利益胜。三摄报果利益胜。四愿智果利益胜。调柔果利益胜者。金相似法。信等善法犹如真金数数入火者。有三种入。一功德入。供养佛僧故。二悲心入。教化众生故。三无上果入。愿回向大菩提故。以大神通力见诸佛者。以胜神通力见色身佛。大愿力者以内正愿力见法身佛。多百佛乃至百千亿那由他佛者。方便善巧示现多佛。显多数故。供养者有三种。一恭敬供养。谓赞叹等显佛功德故。二尊重供养。谓礼拜等。三奉施供养。谓花香涂香末香幡盖等。以诸菩萨上妙乐具者。是诸菩萨所有世间不供之物。具足奉施一切众僧故。云何发趣果利益胜。

  经曰。复次诸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菩萨欢喜地。于初地中诸相得果。应从诸佛菩萨善知识所推求请问成地诸法无有厌足。如是菩萨住初地中。应从诸佛菩萨善知识所推求请问。第二地中诸相得果成地诸法无有厌足。如是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地中诸相得果。应从诸佛菩萨善知识所推求请问。成十地法无有厌足。是菩萨善知诸地障对治。善知地成坏。善知地相。善知地得修。善知地清净分。善知地地转行。善知地地住处。善知地地挍量胜智。善知地得不退转。善知一切菩萨地清净转入如来智地。诸佛子菩萨如是善起地相。发于初地不住意成乃至转入十地。无障碍故。以得十地智慧光明故。能得诸佛智慧光明。诸佛子譬如善巧导师。多将人众向彼大城。未发之时应先问道中利益诸事。复问道中退患过咎。复问道处中间胜事。复问道处中间退患过咎。具道资粮作所应作推求请问。未发初处。是大导师乃至善知到彼大城。未发初处。此导师能以智慧思惟筹量。具诸资用令无所乏。正导众人乃至得到大城。于崄道中免诸患难。身及众人皆无忧恼。诸佛子菩萨摩诃萨善巧导师亦复如是。住于初地善知地障对治。乃至善知一切菩萨地清净转入如来智地。尔时菩萨具大福德助道资粮善择智慧助道。欲将一切众生向萨婆若大城。未发初处应先问地道功德。复问诸地退患。复问地道处中间胜事。复问地道处中间退患。具大功德智慧资粮作所应作。应从诸佛菩萨善知识所推求请问。未发初处。是菩萨善知地障对治。乃至善知能到萨婆若大城。未发初处。菩萨如是智慧分别。具大功德智慧资粮。将一切众生如应教化。出过世间崄难恶处。乃至令住萨婆若大城。不为世间生死崄过所染。身及众生无诸衰恼。诸佛子是故菩萨摩诃萨常应心不疲惓勤修诸地业胜智本行。诸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入初菩萨欢喜地门。广说则有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事。

  论曰。诸相者随诸地中所有诸障及对治相故。得者证出世间智故。果者因证智力得世间出世间智故。成地诸法者。所谓信等为满足彼故。有五种方便。一观方便二得方便三增上方便四不退方便五尽至方便。观方便者。障对治成坏善巧。如经是菩萨善知诸地障对治故。善知地成坏故。十种地障对治故。名为十地。如本分中说。如是次第集故成散故坏。得方便者。欲入方便已入方便彼胜进方便。如经善知地相故。善知地得修故。善知地清净分故。增上方便者。地地转行地地住处地地增长善巧。如经善知地地转行故。善知地地住处故。善知地地挍量胜智故。不退方便者。如经善知地得不退转故。尽至方便者。菩萨地尽入如来地善巧。如经善知一切菩萨地清净转入如来智地故。诸佛子譬如善巧导师多将人众向彼大城者。令得正行故。于中导师者有二种方便。一者不迷道方便。于道路中是利是退患。于道路处是胜是过咎。皆善巧知。如经先问道中利益诸事故。复问道中退患过咎故。复问道处中间胜事故。复问道处中间退患过咎故。二者资具利益方便。如经具道资粮作所应作故。云何摄报果利益胜。

  经曰。菩萨摩诃萨住此初地。多作阎浮提王豪贵自在常护正法。能以大施摄取众生。善除众生悭贪妒嫉之垢。常行大舍而无穷尽。所作善业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是诸福德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不离念诸菩萨。不离念菩萨行。不离念诸波罗蜜。不离念十地。不离念不坏力。不离念无畏。不离念佛不共法。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常生是心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大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为导为将为师为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诸佛子。是菩萨摩诃萨。若欲舍家勤行精进。于佛法中便能舍家妻子五欲。得出家已勤行精进。于一念间得百三昧得见百佛。知百佛神力能动百佛世界。能入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佛世界众生。能住寿百劫。能知过去未来世各百劫事。能善入百法门。能变身为百。于一一身能示百菩萨以为眷属。

  论曰。摄报果利益胜者有二种。一在家果。二出家果。在家果复有二种。一者上胜身。阎浮提王等。如经菩萨摩诃萨住此初地多作阎浮提王豪贵自在常护正法故。二者上胜果。善巧调伏悭贪嫉妒等。如经能以大施摄取众生善除众生悭贪嫉妒垢等。能以大施摄取众生者。自行布施善劝他施。摄取众生善转众生悭嫉之垢。方便善巧以四摄法摄取众生故。不离念佛等者。示现不离念自利益事。如是诸念于事中行已。成大恭敬除诸妄想。此念略有四种。一者上念。念三宝故。二者同法念。念诸菩萨故。三者功德念。念自身他身菩萨行自体转胜故。四者求义念。念诸力等此是真实究竟故。何者是上念。念佛等。念佛法等故。于施者受者财物及菩提不生分别不取着故。如是一切所作业中作者不着。境界不着。作事不着。果报不着。以此一切诸行皆愿回向大菩提故。为首者有二种。一者胜首。光明功德故。二者大首。独无二故。胜者有二种。一者妙智。自在胜故。二者微妙。离一切烦恼自在胜故。大者有二种。一者上。无与等故。二者无上。无能过故。如是显示自体功德故。导者于阿含中分别法义正说故。将者令他证得义灭诸烦恼故。师者教授令入正道故。乃至一切智智依止者。以大菩提道教化故。是名在家菩萨摄报果利益胜。复次出家菩萨禅定胜业。胜业有二种。一者三昧胜。所谓于一念间得百三昧。得三昧自在力故。二者三昧所作胜。谓见百佛等以得是三昧力故。于十方诸佛及佛所加诸菩萨所修习智慧故。能动百佛世界者。令可化众生生正信故。能入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佛世界众生者。往至及见正化众生故。能住寿百劫者。摄取胜生故。能知过去未来世各百劫事者。化诸众生作离恶上首说善恶业道故。能善入百法门者。为增长自智慧思惟种种法门义故。能变身为百。于一一身能示百菩萨以为眷属者。作多利益速疾行故。云何愿智果利益胜。

  经曰。若以愿力自在胜上。菩萨愿力示现过于此数。示种种神通。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声或行或庄严或加或信或业。是诸神通乃至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不可数知。

  论曰。于中身者。是一切菩萨行根本所依故。依彼身故有光明及神通。依光明有天眼。以有天眼见前境界。一切眼有五种应知。依神通有音声及行庄严加等。音声者应彼言说故。行者遍至十方故。庄严者作种种应现故。加者神力加彼故。信者依三昧门现神通力。随众生信利益成就故。业者依慧眼所摄陀罗尼门现说法故。略说一切诸地各有因体果相应知。

  论曰。菩萨如是已证正位依出世间道因清净戒说第二菩萨离垢地。此清净戒有二种净。一发起净。二自体净。发起净者说十种直心。

  经曰。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言。诸佛子。若菩萨已具足初地。欲得第二地者。当生十种直心。何等为十。一直心。二柔软心。三调柔心。四善心。五寂灭心。六真心。七不杂心。八不悕望心。九胜心。十大心。菩萨生是十心得入第二菩萨离垢地。

  论曰。十种直心者。依清净戒直心性戒成就。随所应作自然行故。直心复有九种。一者柔软直心。共喜乐意持戒行故。二者调柔直心。自在力故。性善持戒烦恼不杂故。三者善直心。守护诸根不误犯戒。犹如良马性调伏故。四者寂灭直心。调伏柔软不生高心故。五者真直心。能忍诸恼如真金故。六者不杂直心。所得功德不生厌足。依清净戒更求胜戒乐寂静故。七者不悕望直心。不愿诸有势力自在故。八者胜直心。为利益众生不断有愿故。九者大直心。随顺有果而不染故。自体净者有三种戒。一离戒净。二摄善法戒净。三利益众生戒净。离戒净者谓十善业道。从离杀生乃至正见亦名受戒净。摄善法戒净者。于离戒净为上。从菩萨作是思惟。众生堕诸恶道。皆由十不善业道集因缘。乃至是故我应等行十善业道。一切种清净故。利益众生戒净者。于摄善法戒为上。从菩萨复作是念。我远离十不善业道。乐行法行乃至生尊心等。

  经曰。诸佛子。菩萨住菩萨离垢地。自性成就十善业道。远离一切杀生。舍弃刀杖无嗔恨心。有惭有愧具足怜愍于一切众生生安隐心慈心。是菩萨尚不恶心恼诸众生。何况于他众生起众生想故起重心身行加害。

  论曰。说十善业道远离一切杀生者。示现远离胜利益胜故。依离杀生有三种离。一者因离。如经舍弃刀杖无嗔恨心有惭有愧具足怜愍故。二者对治离。如经于一切众生生安隐心慈心故。三者果行离。如经尚不恶心恼诸众生。何况于他众生起众生想故。起重心身行加害故。于中杀生有二种因。一受畜因。二起因。受畜因有二种。所谓刀杖。刀者斫截事。杖者捶打事。如经舍弃刀杖故。乃至咒术诸药能杀之具悉皆远离。起因有二种。所谓贪嗔。为财利故造诸恶业。乃至没命心无耻悔。对治是等。如经有惭有愧故。为贪众生捕养笼系令生苦恼。对治是等。如经具足怜愍故。离此二种故言因离。对治离有二种。一者安隐心于一切众生而作利益。以善法教化令住善道涅槃因故。二者慈心令彼众生得人天报涅槃乐果故。如经于一切众生生安隐心慈心故。如是于因果中不颠倒求。离愚痴心杀生祭祀等。对治者即名为离。故名对治离。彼能离故。言众生者。示诸众生非常非断随命根因缘。乃至现得寿命住世。死则依业烦恼力未来还生故。果行离有二种。一者微细心念害故。二者粗重身行恼害故。如经是菩萨尚不恶心恼诸众生。何况于他众生起众生想故起重心身行加害故。于中粗行有五种。一者身。如经他故。二者事。如经众生故。三者想。如经众生想故。四者行。如经故起重心故。五者体。如经身行加害故。

  经曰。离诸劫盗资生之物常自满足。不坏他财。若物属他他所用事他守护想不生盗心。是菩萨乃至草叶不与不取。何况其余资生之具。

  论曰。依离劫盗有三种离。一因离。二对治离。三果行离。因离者。自资生不足此对治。如经资生之物常自满足故。对治离者。所谓布施。于自资生舍而不着。以无贪故。不坏当来资生。如经不坏他财故。果行离者有二种。一者微细物不与不取。二者粗重物不与不取。此五种示现。一者身。如经若物属他故。二者事。如经他所用事故。三者想。如经他守护想故。四者行。盗心取故。如经不生盗心故。五者体。所谓微粗。如经乃至草叶不与不取。何况其余资生之具故。

  经曰。离于邪淫自足妻色不求他妻。他守护女人及以他妻姓亲标护戒法所护。是菩萨乃至不生贪求念想之心。何况彼此二形从事。况复非处。

  论曰。依离邪淫有三种离。一因离。二对治离。三果行离。因离者自妻不足。此对治。如经自足妻色故。对治离者。现在梵行净故。不求未来妻色。如经不求他妻故。果行离者有二种。一者微细。所谓心中。二者粗重。谓身相。中身相有三种。一不正。二非时。三非处。不正者。他守护女共不共等。共者他守护故。不共者他妻故。如经他守护女人及以他妻故。姓亲标护者。所谓父母亲族姓护。及已许他标识所护故。如经姓亲标护故。女人者。示现远离非众生数女名故。非时者。谓修梵行时。如经戒法所护故。非处者。谓非道行淫。如经况复非处故。细粗者。谓意业身业二种远离故。如经乃至不生贪求念想之心。何况彼此二形从事故。

  经曰。离于妄语常作实语谛语时语。是菩萨乃至梦中不起覆见忍见无心欲作诳他语。何况故妄语。

  论曰。依离妄语有二种离。一对治离。二果行离。对治离者即是因离。何以故。彼身业有二种离。妄语中无外事故。复无异因故。如离杀生中受畜因有二种。谓刀杖外事如彼中说。离弃舍刀杖故。离妄语中无彼身业二种外事故。无异因者。杀生因贪嗔痴等。妄语因者。谓诳他心远离彼故。即实语成如是实语对治诳他心即是因离。依彼生此故言无异因。如是对治离即是因离。复对治离有三种。一者随想语。如经常作实语故。二者善思量。如事语。如经谛语故。三者知时语。不起自身他身衰恼故。如经时语故。果行离者。一细。二粗。如经是菩萨乃至梦中不起覆见忍见无心欲作诳他语何况故作妄语。梦中者是细故。作者是粗。覆见忍见易解。智见名为见。

  经曰。离于两舌。无破坏心不恐怖心不恼乱心。此闻不向彼说此坏故。彼闻不向此说彼坏故。不破同意者。已破者不令增长。不喜离别心。不乐离别心。不乐说离别语。不作离别语。若实若不实。

  论曰。依离两舌有二种离。一对治离。二果行离。对治离者。谓不破坏行。一者心。二者差别。随其所闻往异处说。此二种用心受忆持口业言说破坏心故。如经此闻不向彼说此坏故。彼闻不向此说彼坏故。差别者有三种。一身坏。二心坏。三业坏。身坏有二种。一未坏。二已坏。此对治。如经不破同意者。已破者不令增长故。心坏亦有二种。一未破者欲破。二已破者随喜。此对治。如经不喜离别心故。不乐离别心故。业坏亦有二种。一细。二粗。实不实语。此对治。如经不乐说离别语不作离别语若实若不实故。

  经曰。离于恶口。所有语言侵恼语粗犷语苦他语。令他嗔恨语现前语不现前语鄙恶语不断语。不喜闻语闻不悦语嗔恼语心火能烧语心热恼语不爱语不乐语不善自坏身亦坏他人语。如是等语皆悉舍离。所有语言美妙悦耳。所谓润益语软语妙语喜闻语乐闻语入心语顺理语多人爱念语多人喜乐语和悦语心遍喜语能生自心他心欢喜敬信语。常说如是种种美妙语。

  论曰。依离恶口有二种离。一果行离二对治离。果行离者。谓损他语能令他嗔。如经侵恼语粗犷语若他语令他嗔恨语故。此句次第以后释前。此等义一名异。复有相对语不相对语粗恶语常行语故。如经现前语不现前语鄙恶语不断语故。于中现前语者粗而不断。不现前语者微而有断。如是说者与戒相违能生他苦令他嗔故。如经不喜闻语闻不悦语故。作不利益语因嗔妒心起。令他戒相违。如经嗔恼语故。令他嗔恼有二种无饶益事。一未起嗔者能令生嗔。闻时忆时不爱不乐胸心闭塞故。如经心火能烧语心热恼语不爱语不乐语故。二者已有同意乐事自身失坏令他失坏。如经不善自坏身亦坏他人语故。离如是等恶语故。言果行离。对治离者。谓润益语。于中有二种。一者不粗不疾语。二者可乐语。如经软语妙语故。是中不粗不疾者。戒分所摄受行不断故。喜者名为可乐故。可乐有二种。一者乐可乐。二者安隐可乐。乐者随顺人天故。安隐者随顺涅槃城。如经喜闻语乐闻语入心语顺理语故。又复怨亲中人闻时忆时能生欢喜。如经多人爱念语多人喜乐语故。此语如是能作二种利益。一者他未生嗔恨令其不生生欢喜故。复能生三昧故。二者未生亲友令生故。自身现作故。令他现作故。如经心和悦语心遍喜语能生自心他心欢喜敬信语。常说如是种种美妙语故。

  经曰。离于绮语。常善思语时语实语义语法语顺道语毗尼语随时筹量语善知心所乐语。是菩萨乃至戏笑尚不绮语。何况故作绮语。

  论曰。依离绮语有二种离。一对治离。二果行离。对治离者。善知言说时。依彼此语劝发忆念。修行时若见非善处众生令舍不善安住善法。彼时教化语故。如经常善思语故。时语故。复不颠倒语依展转教诲随顺修行时义言法言故。如经实语义语法语故。复依展转举罪灭诤学行时如法语及阿含语。如经顺道语毗尼语故。复依摄受语说法摄受修行时如威仪住语故。譬喻顺义语故。如经随时筹量语善知心所乐语故。果行离有二种。一细。二粗。远离此二故。言果行离。细粗者。如经是菩萨乃至戏笑尚不绮语。何况故作绮语故。

  经曰。离于贪心。于他所有一切财物。他所用财不生贪心。不求不愿不生贪心。

  论曰。依不贪有三种。一事。二体。三差别。事者摄受用。于中有二种。一已摄受用。二摄护想。如经于他所有一切财物故。体者有二种。一所用事。谓金银等。二资用事。谓饮食衣服等。如经他所用财故。不贪性者对治贪心故。如经不生贪心故。此差别对治三种贪。三种贪者。一欲门行。二得门行。三夺门行。对治是等。如经不求不愿不生贪心故。于中初二细第三粗。

  经曰。离于嗔心于一切众生常起慈心安隐心怜愍心乐心利润心摄饶益一切众生心。所有嗔恨妒害妄想垢等悉皆远离。所有一切随顺慈悲善修成就一切行故。

  论曰。依离嗔障对治。为五种众生说。一于怨仇所生慈愍心。如经常起慈心故。二于恶行众生所。如经生安隐心故。三于贫穷乞丐及苦众生所。如经生怜愍心乐心故。四于乐众生所烦恼染着处。如经利润心故。五于发菩提心众生所。无量利益行中勤劳疲惓故。如经摄饶益一切众生心故。此慈心等有六种障。此非分别亦非一一对。于未生怨者能生。已生者随顺增长。未生亲者令不生。已生者令不增长。于自身中善法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令灭。于不善法未生者能生。已生者令增长。于他身中不爱事未生者令生。已生者令增长。爱事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不令随顺。如经所有嗔恨妒害妄想垢等皆悉远离故。此修多罗文句次第说此嗔恨等无量恶行根本故。言等彼悉舍离故。余随所念一切尽以慈心利益。如经所有一切随顺慈悲善修成就一切行故。

  经曰。离于邪见随顺正道。舍于种种占相吉凶。离恶戒见修正直见。不奸欺不谄曲。决定诚信佛法僧宝。菩萨如是日夜常护十善业道。

  论曰。依正见有七种见对治。何者七种见。一者异乘见。此对治。如经随顺正道故。二者虚妄分别见。三者戒取净见。此对治。如经舍于种种占相吉凶离恶戒见故。恶戒见者。自取所见故。四者自谓正见。此对治。如经修正直见故。五者覆藏见。六者诈现不实见。此对治。如经不奸欺不谄曲故。七者非清净见。谓世间见。此对治。如经决定诚信佛法僧宝故。如是已说一切种离戒。

  复说离戒增上清净。不断不阙常护持故。如经菩萨如是日夜常护十善业道故。如是具足一切种离戒性成就故。复示不断不阙故。次说摄善法戒净。谓菩萨作是思惟等修多罗次第说。

  经曰。菩萨作是思惟。一切众生堕诸恶道。皆由不离十不善业道集因缘故。是故我当先住善法。亦令他人住于善法。何以故。若人自不行善不具善行。为他说法令住善者。无有是处。

  论曰。堕诸恶道者有三种义。一者乘恶行往故。二者依止自身能生苦恼故。三者常堕种种苦相处故。何故言十不善业道。谓摄到一切恶果数故。言十不善业道。摄到一切恶果数者。说十不善业道故。数者摄取十名故。恶者不善故。果者堕地狱畜生饿鬼等可毁故。到者摄取业故。集因者受行故。菩萨如是远离无因颠倒。因善解众生自行恶业。住非法处不能远离。菩萨思惟深寂静已。欲救彼众生自知堪能。复观察障及对治不善业道及果。善业道及果。及上上清净起增上心。求学修行摄善法戒清净行故。

  经曰。是菩萨复深思惟。行十不善业道集因缘故。则堕地狱畜生饿鬼。行十善业道集因缘故。则生人中。乃至生有顶处。又是上十善业道与智慧观和合修行其心狭劣故。心厌畏三界故。远离大悲故。从他闻声而通达故。闻声意解成声闻乘。

  论曰。智慧观者实相观故。恶道者是苦。不善业道是集。彼离是灭。彼对治是道。又善道者是苦。善业道是集。离彼使是灭。彼对治是道。智慧同观修行无分别。声闻有五种相。一因集。二畏苦。三舍心。四依止。五观。如是狭劣等是声闻心。因集者修行微少善根故。但依自身利益。如经其心狭劣故。畏苦者如经心厌畏三界故。舍心者舍诸众生。如经远离大悲故。依止者依师教授故。观者念音声故。何者音声。我众生等但有名故。如是彼者从音声解故。入众生无我非法无我。如经从他闻声而通达故。闻声意解成声闻乘故。

  经曰。又是上十善清净业道不从他闻故。自正觉故。不能具足大悲方便故。而能通达深因缘法成辟支佛乘。

  论曰。辟支佛有三种相。一者自觉。二不能说法。三观少境界。不假佛说法及诸菩萨唯自觉悟。如经不从他闻故。自正觉故。不起心说法。不堪说法故。如经不能具足大悲方便故。观微细因缘境界行故。如经而能通达深因缘法成辟支佛乘故。因集畏苦舍众生。辟支佛亦有此法。所有胜事此中已说。

  经曰。又是上上十善业道清净具足其心广大无量故。于诸众生起悲愍故。方便所摄故。善起大愿故。不舍一切众生故。观佛智广大故。菩萨地清净波罗蜜清净入深广行成。

  论曰。菩萨有四种相。一者因集。二者用。三者彼力。四者地依。一切善根起行故。依一切众生利益行故。大乘心广无量故。此是因集。如经又是上上十善业道清净具足其心广大无量故。见诸众生习行苦因及受苦时起悲愍心。依彼众生作利益是菩萨用。如经于诸众生起悲愍故。彼力者。谓四摄法。如经方便所摄故。地者有三种。一者净深心地。十大愿得名。如经善起大愿故。二者不退转地。得寂灭行已不舍解脱众生。如经不舍一切众生故。三者受大位地。是故求证佛广大智。如经观佛智广大故。菩萨地清净波罗蜜清净入深广行成。此中但说菩萨地广成便足。何故复说地净波罗蜜净。有上上清净故。第一法清净故。显示菩萨深广行成。第一义者波罗蜜义故。

  经曰。又是上上十善业道。一切种清净十力力故。集一切佛法令成就故。是故我应等行十善业道修行一切种令清净具足。

  论曰。上上者。有四种义显上上事。一者灭。二者舍。三者方便。四者无厌足。不善业道共习气灭故。善业自在成就故。声闻辟支佛舍故。方便者于菩萨乘善巧故。余残无厌足故。一切智中得自在智故。一切种令清净故。如经又是上上十善业道一切种清净故。十力力故。集一切佛法令成就故。是故我应等行十善业道修行一切种令清净具足故。降伏魔怨小乘作增上故。显示力佛法。应知。次上依大悲利益众生戒增上。有五种义。一者智。二者愿。三者修行。四者集。五者集果。智者有三种相。一者时差别。二者报果差别。三者习气果差别。

  经曰。是菩萨复作是思惟。此十不善业道。上者地狱因缘。中者畜生因缘。下者饿鬼因缘。于中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劫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妇不贞良。二者二妻相诤不随己心。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恒为多人所诳。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得破坏眷属。二者得弊恶眷属。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声。二者所有言说恒有诤讼。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所说正语人不信受。二者所有言说不能辩了。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贪财无有厌足。二者多求恒不从意。嗔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为他人求其长短。二者常为他所恼害。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生邪见家。二者心恒谄曲。诸佛子。如是十不善业道。皆是众苦大聚因缘。

  论曰。时差别者。依不善业道因果上中下差别。如经是菩萨作是思惟。此十不善业道。上者地狱因缘。中者畜生因缘。下者饿鬼因缘故。前总观不善业道因。今别观报果一切诸恶处。如经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乃至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故。习气果者。人中一一各有二种果。如经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乃至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生邪见家。二者心恒谄曲故。是中时报差别者。示现苦深重故。云何示现。下者饿鬼中深故。中者复转深故。上者转转重深故。习气果差别者。随顺至善道中故。总别合观恶道中无量大苦。如经诸佛子如是十不善业道皆是众苦大聚因缘故。云何为愿。

  经曰。菩萨复作是念。我当远离十不善业道乐行法行。

  论曰。愿者复乐行大乘法。作利益众生义故。摄善法故。如经菩萨复作是念乃至乐行法行故。云何修行。

  经曰。菩萨远离十不善业道。安住十善业道。亦令他人住于十善业道。

  论曰。修行者。自住善法远离彼障。修行对治亦令众生住善法故。如经菩萨远离十善业道。乃至亦令他人住于十善业道故。云何为集。

  经曰。是菩萨复于一切众生中生安隐心乐心慈心悲心怜愍心利益心守护心我心师心生尊心。

  论曰。集者依增上悲。复为念众生故生十种心。复次此心为八种众生故生。一者于恶行众生欲令住善行故。如经安隐心故。二者于苦众生欲令乐具不尽故。如经乐心故。三者于怨憎众生不念加报。如经慈心故。四者于贫穷众生欲令远离彼苦。如经悲心故。五者于乐众生欲令不放逸。如经怜愍心故。六者于外道众生欲令现信佛法故。如经利益心故。七者于同行众生欲令不退转。如经守护心故。八者于一切摄菩提。愿众生取如己身是诸众生即是我身。如经我心故。生余二心者。观彼众生乘大乘道进趣集具足功德。如经师心故。生尊心故。集果者胜悲所摄欲胜。

  复次依增上颠倒为首于三种众生。一欲求。二有求。三梵行求。欲求众生者有二种。一受用时。二追求时。受用有三种。一受不共财。二受无厌足财。三受贮积财。追求有二种。一追求现报。习恶行故。二追求后报。习善行故。有求众生亦有二种。一者道差别。二者界差别。梵行求众生亦有二种一者邪见诸外道等。二者正见同法小乘等。彼诸众生趣如是道。随顺对治令住如所应处。云何颠倒为首。

  经曰。菩萨复作此念。是诸众生堕于邪见恶意恶心行恶道稠林。我应令彼众生行真实道。住正见道如实法中。

  论曰。邪见者谓四颠倒。此颠倒者二倒名为恶意。专念行故。二倒名为恶心。非专念行。谓我净想故。彼非正道稠林行因。非正道者是诸烦恼。稠林者烦恼使故。如经菩萨复作此念。是诸众生堕于邪见恶意恶心行恶道稠林故。彼诸众生随顺对治妙法正念正见出世间法。如经我应令彼众生行真实道。住正见道如实法中故。云何受不共财。

  经曰。是诸众生共相破坏。分别彼我常共斗诤。日夜嗔恨炽然不息。我应令彼众生住于无上大慈中。

  论曰。受不共财者互相破坏。破坏有二种。一对怨于心中。二斗诤于言中。如是破坏思念作报增长行炽。如经是诸众生共相破坏乃至日夜嗔恨炽然不息故。对怨于心中分别彼我。此言示现斗诤于言中。常共斗诤。此言示现思念作报增长行炽。日夜嗔恨炽然不息。此言示现彼诸众生随顺对治与大慈益。如经我应令彼众生住于无上大慈中故。云何受无厌足财。

  经曰。是诸众生心无厌足常求他财邪命自活。我应令彼众生住于清净身口意业正命法中。

  论曰。受无厌足财者有二种。一贪于心中。二于身口中。斗秤妄语等方便夺故。如经是诸众生心无厌足常求他财邪命自活故。彼诸众生随顺对治清净身口意业正命自活。如经我应令彼众生住于清净身口意业正命法中故。云何受贮积财。

  经曰。是诸众生因随逐贪欲嗔恚愚痴。常为种种烦恼炽火之所烧然。不能志求出要方便。我应令彼众生灭除一切烦恼大火。安置清凉无畏之处。

  论曰。受贮积财者。贪等因体过彼染着故。于彼散用起嗔心故。彼宝玩受用中多乐境界。数为烦恼火之所烧然过。不见彼过无求出意。如经是诸众生因随逐贪欲嗔恚愚痴常为种种烦恼炽火之所烧然。不能志求出要方便故。彼诸众生随顺对治。除一切烦恼置清凉处。如经我应令彼众生灭除一切烦恼大火。安置清凉无畏之处故。云何追求现报习诸恶行。

  经曰。是诸众生常为愚痴闇冥妄见厚曀。无明黑闇所覆入大黑闇稠林。远离智慧光明。堕大黑闇处。随其所见到种种险道。我应令彼众生得无障碍清净慧眼。以是眼故知一切法如实相。得不随他一切如实无障碍智。

  论曰。追求现报习恶行者。既有愚痴闇冥妄见厚曀黑闇所覆过妄见乐故。不见未来实果报过故。亦不见现在实果报过故。如经是诸众生常为愚痴闇冥妄见厚曀无明黑闇所覆故。又愚痴者。多为闇冥故。妄见者。颠倒乐见故。厚曀者不见未来实果报过故。黑闇者不见现在实果报过故。是愚痴因满足使事是过及远离无漏智处故。彼善行障顺不善行故。如经入大黑闇稠林故。远离智慧光明故。稠林者是愚痴因使故。大者满足故。受至大对过患。如经堕大黑闇处故。是中对者黑闇示现。如闇中行处处障碍如是相似法故。受大对事成至诸恶趣。是故名堕多作罪因。于临终时见恶报相心生悔见过。如经随其所见到种种险道故。见险道者悔见故。见本罪相不能集彼对治正见。随其所见者于死时故。彼诸众生随顺对治。以如实法令得无障碍清净慧眼。如经我应令彼众生得无障碍清净慧眼。以是眼故知一切法如实相。得不随他。一切如实无障碍智故。云何追求后报习诸善行。

  经曰。是诸众生随顺世间生死险道。将坠地狱畜生饿鬼深坑。随顺入恶见网中。为种种愚痴稠林所覆。随逐虚妄道行颠倒行。常盲冥故远离有智导师。非出要道处谓出要想。随逐魔道怨贼所摄。远离善巧导师入魔意稠林远离佛意。我应拔济彼诸众生种种诸苦度于世间险道艰难安置无畏处。令住萨婆若大城。

  论曰。追求后报习善行者。随顺险道过。如经是诸众生随顺世间生死险道故。彼险道有三种。一自体。二障碍。三者失。自体者世间乏少善根本故。障碍者有八种。一者求出而随顺世间堕三恶趣。如经将坠地狱畜生饿鬼深坑故。二者入网。于苦果中妄生乐故。如经随顺入恶见网中故。三者黑暗稠林所覆彼彼痴使所覆故。为说苦因而不知觉。如经为种种愚痴稠林所覆故。四者行颠倒道舍真实乐妄行邪道故。如经随逐虚妄道行颠倒行故。五者盲冥得果贪着爱欲所盲故。如经常盲冥故。六者远离导师生恶道中。及放逸等过。虽值佛世而不见不闻故。如经远离有智导师故。七者怖求涅槃而趣彼异处。谓梵天等梵世间等。以为出世正见。如经非出要道处谓出要想故。八者怨贼行魔境界。贪着诸欲劫功德尽令不集故。如经随逐魔道怨贼所摄故。失者有三种。一者离善导师依不善地。如经远离善导师故。二者依止怨地。如经入魔意稠林故。三者远离作善知识地。如经远离佛意故。彼诸众生随顺对治以如实法令出世间住一切智地。如经我应拔济彼诸众生种种诸苦。度于世间险道艰难。安置无畏处。令住萨婆若大城故。云何道差别。

  经曰。是诸众生为大瀑水波浪所没。随顺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随顺世间漂流没大爱河在大驶流。不能正观。常有欲觉嗔觉恼觉恶行广故。爱见水中罗刹所执顺入欲林。回复求欲事中深爱着故。我慢陆地之所燋枯无能救者。于六入聚落不能动发。自离善行无正度者。我应于彼众生生大悲心以善根力而拔济之。令得无畏不染寂静离诸恐怖住于一切智慧宝洲。

  论曰。有求众生道差别者。没在大河过。如经是诸众生为大瀑水波浪所没故。彼大瀑水波浪有三种。一自体。二起难。三者失。自体者有五种相。一者深无量水故。如经随顺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故。二者流随顺世间常流不断。如经随顺世间漂流故。三者名爱水所没。如经没大爱河故。四者漂。念念不住不见岸故。如经在大驶流不能正观故。五者广随顺欲等念觉广故。如经常有欲觉嗔觉恼觉恶行广故。起难有四种。一者执着我我所窟宅不能动离故。如经爱见水中罗刹所执故。二者入回先舍欲已还复转入欲念中故。如经顺入欲林回复故。三者中着。于受用时求欲等乐着故。如经求欲事中深爱着故。四者洲。于用事时中我等最胜。三种我慢自高轻彼。如经我慢陆地之所燋枯故。失者有三种。一者无救失。处恶道中无人济拔。如经无能救者故。二者无出意失。处善道中无出离心。如经于六入聚落不能动发故。三者异处去失。生诸难处不值佛世。如经自离善行无正度者故。彼诸众生随顺对治。以如实法令住一切智洲。如经我应于彼众生生大悲心以善根力而拔济之。令得无畏不染寂静。离诸恐怖住于一切智慧宝洲故。云何界差别。

  经曰。是诸众生闭在世间牢狱之处。众多患苦多恼妄想爱憎系缚忧悲共行爱锁所系。入于三界无明稠林所覆。我应令彼众生远离一切三界所著。令住离相无碍涅槃。

  论曰。有求众生界差别者。闭在牢狱过。如经是诸众生闭在世间牢狱之处故。此牢狱过有五种随逐应知。一苦事。二财尽。三爱离。四者缚。五障碍。此示五种难差别。一者无病难。多种病苦妄想愁恼。如经众多患苦多恼妄想故。二者资生难。于爱不爱事中憎爱所缚。如经爱憎系缚故。三者亲难。亲爱离坏忧悲增长。如经忧悲共行故。四者戒难。虽生色无色中暂离犯戒。不免戒行相违爱欲使缚。如经爱锁所系故。五者见难。得世间智彼相违无明使之所覆蔽。如经入于三界无明稠林所覆故。彼诸众生随顺对治。以如实法令住离相无碍涅槃。如经我应令彼众生远离一切三界所著。令住离相无碍涅槃故。云何邪见诸外道等。

  经曰。是诸众生深着我相。于五阴巢窟不能自出。行四颠倒。依六入空聚常为四大毒蛇之所侵恼。为五阴怨贼之所杀害。受此一切无量苦恼。我应令彼众生离一切障碍。令住空无我智道。所谓涅槃灭一切障碍。

  论曰。邪梵行诸外道等者。执取我相过。此余见根本。如经是诸众生深着我相故。彼诸众生欲趣涅槃城。以有我故于五阴舍不能动发。如经于五阴巢窟不能自出故。欲行正道以颠倒故。行彼邪道。如经行四颠倒故。依恃我想欲趣涅槃。虚妄我见住六入聚。如经依六入空聚故。受老病死等诸苦。意欲远离而不得离。恒随己身。如经常为四大毒蛇之所侵恼故。阴怨随逐而不放舍。如经为五阴怨贼之所杀害故。常为种种诸苦随逐。如经受此一切无量苦恼故。彼诸众生随顺对治。以如实法离一切障。令住涅槃。如经我应令彼众生离一切障碍。令住空无我智道。所谓涅槃灭一切障碍故。云何正梵行同法小乘等。

  经曰。是诸众生小心狭劣不求大乘。其心远离无上一切智智。等有出行而乐声闻辟支佛乘。我应令彼众生安住微妙无上佛法深广大意。诸佛子。菩萨如是随顺持戒力。善能广起方便行故。

  论曰。正行梵行求小乘过。此小乘意有二种。一者小心。佛法微妙广大无量。其心退没而不能证故。二者狭心。于无量众生作利益懈怠故。如经是诸众生小心狭劣不求大乘法故。复依小乘心愿过。愿小乘故。如经其心远离无上一切智智故。修行过。不定聚众生实有大乘出法而修行小乘。如经等有出行而乐声闻辟支佛乘故。彼诸众生随顺对治。以如实法令住微妙无上佛法广大心故。如经我应令彼众生安住微妙无上佛法深广大意故。依持戒行故。得此戒力能作善法。善巧起诸善行故。如经诸佛子菩萨如是随顺持戒力善能广起方便行故。

  经曰。诸佛子是菩萨。住此菩萨离垢地已。多见诸佛。以大神通力大愿力故。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百千那由他佛多亿佛多百亿佛多千亿佛多百千亿佛多百千亿那由他佛。以大神通力大愿力故。是菩萨见诸佛时。以上心深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供具悉以奉施。以诸菩萨上妙乐具供养众僧。以此善根皆愿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诸佛所。生上恭敬心。复受十善法。受善法已。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终不中失。是菩萨于无量劫无量百劫无量千劫无量百千劫无量亿劫无量百亿劫无量千亿劫无量百千亿劫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远离悭嫉破戒垢心。习行布施持戒清净。诸佛子。譬如成炼真金置矾石中煮已离一切垢转复明净。诸佛子。菩萨住此离垢地中亦复如是。于无量劫乃至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远离悭嫉破戒垢心。成就布施持戒清净。菩萨尔时于四摄法中爱语偏多。十波罗蜜中戒波罗蜜增上。余波罗蜜非不修集随力随分。诸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二菩萨离垢地。菩萨住是地中。多作转轮圣王。得法自在七宝具足。有自在力能除一切众生破戒等垢。以善方便令诸众生修行十善业道。所作善业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是诸福德皆不离念佛念法念僧念菩萨念菩萨行念波罗蜜念十地念不坏力念无畏念不共佛法。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常生是心。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大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为导为将为师为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诸佛子。是菩萨摩诃萨。若欲舍家勤行精进。于佛法中便能舍家妻子五欲。得出家已勤行精进。于一念间得千三昧。得见千佛。知千佛神力。能动千佛世界。能入千佛世界。能照千佛世界。能教化千佛世界众生。能住寿千劫。能知过去未来世各千劫事。能善入千法门。能变身为千。于一一身能示千菩萨以为眷属。若以愿力自在胜上。菩萨愿力过于此数。示种种神通。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声或行或庄严或加或信或业。是诸神通乃至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不可数知。

  论曰。此中果利益挍量胜事者。如初地说。此地亦如是。有者同无者应知。此中胜事者。于无量劫远离悭嫉破戒垢心。成就布施持戒清净等诸事胜故。于初地中戒未净故。施亦未净。若尔何故初地中说檀波罗蜜增上余者不如。然彼檀波罗蜜等此地中转胜清净故。以离悭嫉破戒等垢。是故此地释名离垢。初地中金但以火炼除外贪等粗垢故。说炼金清净。今于此地复置矾石中煮除自体明垢故。自性真净故。说性戒清净义。

  论曰。依第三明地差别有四分。一起厌行分。二厌行分。三厌分。四厌果分。起厌行者。谓十种深念心。厌行者。观一切行无常乃至未入禅。厌者四禅四空三摩跋提。厌果者。四无量等净深心应知。

  经曰。诸佛子。菩萨善清净心行第二地已。欲得第三菩萨地。当起十种深念心。何等为十。一净心。二不动心。三厌心。四离欲心。五不退心。六坚心。七明盛心。八淳厚心。九快心。十大心。菩萨以是十种深念心得入第三地。

  论曰。是中十种深念心者。一依彼起净深念心。如经净心故。二依不舍自乘。如经不动心故。三志求胜法起善方便。此能厌患当来贪欲。四依现欲不贪。如经厌心故。离欲心故。五依不舍自乘进行。如经不退心故。六依自地烦恼不能破坏。如经坚心故。七依三摩跋提自在。如经明盛心故。八依禅定自在有力。虽生下地而不退失。如经淳厚心故。九依彼生烦恼不能染。如经快心故。十依利益众生不断诸有。如经大心故。已说起厌行分。次说厌行分。厌行有三种。一修行护烦恼行。二修行护小乘行。三修行方便摄行。修行护烦恼行者。观一切行无常无有救者。此二十句示现云何观一切行无常。

  经曰。诸佛子。是菩萨住第三菩萨地已。正观有为法一切行无常。苦不净无常败坏不久住。念念生灭不从前际来。不去至后际。现在不住。如是正观一切诸行。

  论曰。是中命行不住故。总明无常观。如经正观有为法一切行无常故。云何此无常。何者是无常。如是正观。云何此无常者。依身转时力生三种苦。如经苦故。依饮食力形色增损等。如经不净故。依不护诸恶力横夭寿等。如经无常故。依世界成力灭坏故。如经败坏故。资生依主无有定力一处不住。如经不久住故。何者是无常者。无常有二种。一者少时。如经念念生灭故。二者自性不成。实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中。不生不转不住。如经不从前际来不去至后际现在不住。如是正观一切诸行故。如是观一切有为法。无常行中无有救者。

  经曰。是菩萨如是真实观见一切行。无有救者无所依止。共忧共悲共热恼。憎爱所系忧恼转多。无有停积。常为贪嗔痴火所然。见身无量病苦增长。

  论曰。是菩萨如是真实观见一切行无有救者。第二十句说此无救有九种。一者于无常未至中无所依告。如经无所依止故。二者无常既至无能救者。以无常至故多共忧苦。如经共忧故。三者中间同悲。如经共悲故。四者同苦恼事中忧悲随逐。其力虚弱转增热恼。如经共热恼故。五者追求资生时。欲所爱事不欲不爱。如是妄想爱憎常缚。如经憎爱所系故。六者受用时中乐少苦多。如经忧恼转多故。七者于身老时中少壮盛色不可复集。如经无有停积故。八者于少壮时具三种受贪等常烧。如经常为贪嗔痴火所然故。九者于年衰时无量病苦增长。如经见身无量病苦增长故。后三句皆明身患事。何故不在初说。示身数数患事故。云何修行护小乘行。

  经曰。是菩萨见如是已。于一切行转复厌离。趣如来智慧。是菩萨见如来智慧不可思议。无等无量难得无杂。无恼无忧。能至无畏安隐大城不复转还。见能救无量苦恼众生。

  论曰。修行护小乘者。于一切有为行生厌离已。趣向佛智慧。依如来智有二种大。一摄功德大。二清净大。摄功德大者有五种。一者神力摄功德大。如经是菩萨见如来智慧不可思议故。二者无比摄功德大。无有敌对。如经无等故。三者大义摄功德大。广能利益无量众生。如经无量故。四者无讥嫌摄功德大。希有难得。如经难得故。五者不同摄功德大。诸外道不杂。如经无杂故。清净大者。离烦恼使苦得涅槃故。离烦恼使者。离烦恼习无明不杂。如经无恼故。离苦者。苦根本尽忧悲随尽。如经无忧故。得涅槃者。如经能至无畏安隐大城故。菩萨至涅槃城不复退还。而能利益众生。得世间出世间涅槃胜事。如经不复转还故。见能救无量苦恼众生故。依无救众生起十种殊胜心。

  经曰。菩萨如是见如来智无量。见一切有为行无量苦恼。复于一切众生转生殊胜十心。何等为十。所谓众生可愍孤独无救生殊胜心。恒常贫穷生殊胜心。三毒之火炽然不息生殊胜心。闭在三有牢固之狱生殊胜心。常为烦恼诸恶稠林所覆生殊胜心。无正观力生殊胜心。远离善法心无喜乐生殊胜心。失诸佛妙法生殊胜心。而常随顺世间水流生殊胜心。失涅槃方便生殊胜心。是名生殊胜十心。

  论曰。是中无救者以孤独故。孤独无救有九种。一恒常贫穷孤独无救。二三毒之火炽然不息孤独无救。三闭在三有牢固之狱孤独无救。四常为烦恼诸恶稠林所覆孤独无救。五无正观力孤独无救。六远离善法心无喜乐孤独无救。七失诸佛妙法孤独无救。八而常随顺世间水流孤独无救。九失涅槃方便孤独无救。是中依欲求众生心无厌足。于他资财求无休息。此二应知。如经恒常贫穷生殊胜心故。三毒之火炽然不息生殊胜心故。依有求众生六道世间轮转故。彼因烦恼所覆故。常生难处故。如是三句次第应知。如经闭在三有牢固之狱生殊胜心故。常为烦恼诸恶稠林所覆生殊胜心故。无正观力生殊胜心故。依梵行求众生不起胜念者。怀增上慢者。无入涅槃心者。妄行外道者。如是四句次第应知。如经远离善法心无喜乐生殊胜心故。失诸佛妙法生殊胜心故。而常随顺世间水流生殊胜心故。失涅槃方便生殊胜心故。次说救度众生精进行发此十心。

  经曰。是菩萨见诸众生界如是具受种种苦恼。已发大精进行。是诸众生我应救我应解。应令清净应令得脱。应着善处。应令安住。应令欢喜。应知所宜。应令得度。应令涅槃。

  论曰。何处救度以何救度云何救度成。此分别救度众生差别。何处救度者。于业妄想中烦恼妄想中生妄想中。如经我应解故。应令清净故。应令得脱故。如是次第我应救度故。以何救度者。授三学摄取故。劝置持戒处故。劝住定慧处故。如经应着善处故。应令安住故。如是次第三昧地故。定慧合说。复劝置持戒处有二种。一除疑网令信戒故。如经应令欢喜故。二已入戒者令心乐住安固不动。如经应知所宜故。复劝住定慧处灭除掉没随烦恼使。如经应令得度故。云何救度成者。令得二种涅槃界。如经应令涅槃故。是名修行护小乘行。云何修行方便摄行。

  经曰。菩萨如是善厌离一切有为行已。深念一切众生界。趣一切智智无量利益。即时依如来智慧救度众生。作是思惟。此诸众生堕在大苦烦恼业中。以何方便行而拔济之令住涅槃毕竟之乐。

  论曰。是中厌离深念利益。示现三种因。一者远离妄想因。善厌离一切有为行故。二者不舍世间因。深念一切众生故。三者发精进因。趣一切智智无量利益故。于中趣利益处者。能修行彼道故。深念者能善化众生故。依如来智慧救度众生。此言示现发起方便摄行。如经作是思惟。此诸众生堕在大苦烦恼业中。以何方便行而拔济之令住涅槃毕竟之乐故。堕在大苦烦恼业中者。苦者生妄想。烦恼者烦恼妄想。业者业妄想。涅槃毕竟乐者。无上涅槃故。是中方便摄行有三种。一证毕竟尽。二起上上证毕竟尽。三彼起依止行。

  经曰。是菩萨作如是念。不离无障碍解脱智处。彼无障碍解脱智处。不离一切法如实觉。彼一切法如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如是智慧光明。不离禅方便决定智慧观。彼禅方便决定智慧观。不离闻慧方便。

  论曰。证毕竟尽者。住无障碍解脱智中。如经是菩萨作如是念。不离无障碍解脱智处故。彼尽以如来所说一切法随顺如实觉起。以此如实觉起彼无障碍解脱智。如经彼无障碍解脱智处不离一切法如实觉故。此自相同相无分别行慧。如经彼一切法如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故。如是智慧光明不离禅方便决定智慧观者。彼慧此中名光明。依是光明故名明地。彼菩萨于禅定中方便决定智慧观。如经彼禅方便决定智慧观不离闻慧方便故。彼禅方便者。得胜进禅故。决定者。于他决定故。智慧观者。自智慧观故。是名起上上证毕竟尽。彼如是智慧观依闻慧方便得。此是彼起依止行。闻慧方便是起所依。是故修行是名彼起依止行。是中行者。日夜求法闻法。如是次第依教依义。

  经曰。菩萨如是正观知已。转复勤修求正法行。日夜常求。闻法喜法乐法依法随法益法思法究竟法归依法随顺行法。

  论曰。是中求正法行者。依经教依义如前说。日夜常求闻法喜法乐法者。无慢心无妒心无折伏他心问义故。依法者。依大乘教法自见正取不忘失故。随法益法思法者。依读诵依为他说依静处思义故。究竟法者。依定修行故。归依法者。依出世间智故。随顺行法者依解脱。于诸佛解脱法随顺彼行故。是中求正法行常求闻法。此初二句示现常勤行故。喜法等九句示现正修行故。彼常勤行以何为因。示现恭敬重法毕竟尽故。彼菩萨以财为首。于财宝中及王位处。或生天处。世间净中及以己身以法为重。

  经曰。菩萨如是方便求佛法故。无有诸财钱谷仓库宝藏等事而不能舍。于此物中不生难想。但于说法者生难遭想。是菩萨为求佛法故。无有所用外财而不能舍无有内财而不能舍。无有所作供给尊事而不能行。无有憍慢我慢大慢等而不能舍。质直柔软故。无有身苦而不能受。是菩萨得成就胜财心。若闻一句未曾闻法。胜得满三千大千世界珍宝。是菩萨得闻一偈正法生上财想。胜得转轮圣王位。复得胜财心。若得未曾闻法能净菩萨行。胜得释提桓因梵天王处无量劫住。是菩萨若有人来作如是言。我与汝佛所说法一句能净菩萨行。汝今若能入大炽然火坑受大苦者。当以相与。是菩萨作如是念。我受一句佛所说法能净菩萨行故。尚于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从梵天投下。何况入小火坑。我等法应尽受一切诸地狱苦犹应求法。何况人中诸小苦恼。菩萨如是发精进行。修诸正法。随所闻法。于寂静处悉能正观。

  论曰。彼菩萨为重法故。能舍一切财物。如经菩萨如是方便求佛法。乃至但于说法者生难遭想故。彼财所得处田宅等外财彼亦能舍。如经是菩萨为求佛法故。无有所用外财而不能舍故。及彼财所为内法此亦能舍。如经无有内财而不能舍故。及彼所为是亦能舍。身行恭敬奉给等。如经无有所作供给尊事而不能行故。谁于此物能得能舍。彼高大意此亦能舍。如经无有憍慢我慢大慢等而不能舍质直柔软故。所应护者彼亦能舍。种种身苦而无不受。如经无有身苦而不能受故。于得众多胜妙财宝然不爱乐。重法心成故。如经是菩萨得成就胜财心。乃至胜得满三千大千世界珍宝故。是名于财中胜。云何王位等中胜。是菩萨得法转生喜心成就。胜得转轮王位释梵天王等。如经是菩萨得闻一偈正法生上财想。乃至胜得释提桓因梵天王处无量劫住故。为求法故投身满三千大千世界炽然火中。及地狱中久受苦恼。如经是菩萨若有人来作如是言。我与汝佛所说法一句。乃至何况人中诸小苦恼故。是中闻一句法者。谓闻字句法。得闻一偈法者。谓闻偈法故。能净菩萨行者。谓闻义故。此正修行以何为因。示现依寂静处思惟正观故。如经菩萨如是发精进行。乃至悉能正观故。云何厌分。是菩萨闻诸法已。知如说修行乃得佛法。入禅无色无量神通彼非乐处。于中不染必定应作故。

  经曰。是菩萨闻诸法已。降伏其心于空闲处心作是念。如说行者乃得佛法。不可但以口之所言而得清净。是菩萨住此明地因如说行故。即离诸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行。是菩萨灭觉观内清净心一处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二禅行。是菩萨离喜行舍忆念安慧身受乐诸贤圣能说能舍念受乐入三禅行。是菩萨断苦断乐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四禅行。是菩萨过一切色想。灭一切有对想。不念一切别异想。知无边虚空即入无边虚空处行。是菩萨过一切无边虚空想。知无边识即入无边识处行。是菩萨过一切无边识想。知无所有即入无所有处行。是菩萨过一切无所有处。知非有想非无想安隐。即入非有想非无想处行。但随顺法行故而不乐着。

  论曰。以何义故。入禅无色无量神通。为五种众生故。一为禅乐憍慢众生故入诸禅。二为无色解脱憍慢众生故入无色定。三为苦恼众生令安善处永与乐故。应解彼苦令不受故。入慈悲无量。四为得解脱众生故。入喜舍无量。五为邪归依众生故。入胜神通力。令正信义故。此地得不退禅故。名为三昧地。前地非无三昧此地胜故。是中禅无色差别有四种。一离障。二修行对治。三修行利益。四彼二依止三昧。是初禅中离诸欲恶不善法是名离障。如经即离诸欲恶不善法故。有觉有观是名修行对治。如经有觉有观故。喜乐是名修行利益。如经离生喜乐故。入初禅行是名彼二依止三昧。如经入初禅行故。第二禅中灭觉观是名离障。如经灭觉观故。内净是名修行对治灭觉观障。如经内清净心一处无觉无观故。心一处者。修无漏不断三昧行一境故。定生喜乐是名修行利益。如经定生喜乐故。入二禅行是名彼二依止三昧。如经入二禅行故。第三禅中离喜是名离障。如经离喜故。行舍忆念安慧是名修行对治。如经行舍忆念安慧故。身受乐是名修行利益。如经身受乐故。入三禅行是名彼二依止三昧。如经入三禅行故。第四禅中断苦断乐先灭忧喜是名离障。如经断苦断乐先灭忧喜故。舍念清净是名修行对治。如经舍念清净故。不苦不乐是名修行利益。如经不苦不乐故。入四禅行是名彼二依止三昧。如经入四禅行故。无色三摩跋提亦有四种。一离障。二修行对治。三修行利益。四彼二依止三昧。过一切色想者。过眼识想故。灭一切有对想者。耳鼻舌身识和合想灭故。不念一切别异想者。不念意识和合想故。意识分别一切法故。说别异想是名离障。如是对治过色等境界想。不分别色等境界见无我故。是名修行对治。知无边虚空者。是名修行利益。即入无边虚空行者。是名彼二依止三昧。过一切无边虚空想者。是名离障。如是对治过彼无边虚空见外念粗分别过患是名修行对治。知无边识者。是名修行利益。即入无边识行者。是名彼二依止三昧。过一切无边识想者。是名离障。如是对治过彼无边识见粗事念分别过患。是名修行对治知无所有者。是名修行利益。即入无所有行者。是名彼二依止三昧。过一切无所有想者。是名离障。如是对治过彼无所有见粗念分别过患。是名修行对治。知非有想非无想安隐者。是名修行利益。即入非有想非无想行者。是名彼二依止三昧。已说厌分。

  云何厌果。谓四无量五神通等。云何四无量。

  经曰。是菩萨慈心随顺广大无量不二。无嗔恨无对无障无恼害。遍至一切世间处法界世间最究竟虚空界。遍覆一切世间行。如是菩萨悲心随顺喜心。随顺舍心。随顺广大无量不二。无嗔恨无对无障无恼害。遍至一切世间处法界世间最究竟虚空界。遍覆一切世间行。

  论曰。无量有三种。一众生念。二法念。三无念。众生念者。有四种相差别。一与乐。二障对治。三清净。四摄果。云何与乐。与三种乐。一与欲界乐。二与色界同喜乐。三与不同喜乐。彼离苦离喜故。不二者。亦是广大无量。如经是菩萨慈心随顺广大无量不二故。云何障对治。与不爱者与爱此障对治。如经无嗔恨无对故。云何清净。正断身心不调睡眠掉悔诸盖等。如经无障故。云何摄果。欲色界中受正果习果无苦事故。如经无恼害故。云何法念。遍一切处所有欲色无色界凡夫。有学无学众生等法。及众生所有分别作者皆能念知。如经遍至一切世间处故。无念者有二种。一自相无念。观法无我世间中最。如经法界世间最故。二遍至无尽观。如经究竟虚空界故。一切世间者。一切世界普行故。如经遍覆一切世间行故。诸神通者。四通明智第五明见。初一神通身业清净。天耳他心智二通口业清净。宿命生死智二通意业清净。一身通能到众生所。天耳他心二通能知说法音声义故。以知他心故。随种种言音皆能尽知。依于此义种种异名说随众生用故。去来二通尽知众生过去未来所应受化故。云何身通。

  经曰。是菩萨现无量神通力能动大地。一身为多身多身为一身。现没还出石壁山障皆能彻过如行虚空。于虚空中加趺而去犹如飞鸟。入出于地如水无异。履水如地。身出烟焰如大火聚。身中出水犹如大云。日月有大神德有大威力而能以手扪摸摩之。身力自在乃至梵世。是菩萨以天耳界清净过人。悉闻人天二种音声若近若远乃至蚊虻蝇等悉闻其声。是菩萨以他心智如实知他众生心及心数法。有贪心如实知有贪心。离贪心如实知离贪心。如实知有嗔心离嗔心有痴心离痴心。如实知有染心离染心小心广心大心无量心摄心不摄心住定心不住定心解脱心不解脱心求心不求心。上心如实知上心。非上心如实知非上心。如是以他心智如实知他众生心及心数法。是菩萨如实念知无量宿命诸所生处。亦能念知一生二三四五乃至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亦能念知百生。念知无量百生无量千生无量百千生。念知成劫坏劫及成坏劫无量成坏劫。乃至念知百劫千劫百千劫亿劫百亿劫千亿劫百千亿劫。乃至念知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我本在某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生如是色如是饮食如是寿命如是久住。如是受苦乐。我于彼死生于此间。于此间死生于彼间。如是过去世种种相貌。说姓相等皆能念知。是菩萨天眼界清净过人。见诸众生若生若死形色好丑善行不善行贫贱富贵。是诸众生随所造业皆如实知。是诸众生成就身恶业。成就口恶业。成就意恶业。谤诸贤圣成就邪见。及邪见业因缘故。身坏命终必堕恶道生地狱中。是诸众生成就身善业。成就口善业。成就意善业。不谤贤圣成就正见。及正见善业因缘故。身坏命终必生善道及诸天中。如是菩萨天眼界清净过人。相貌姓名。见诸众生若生若死形色好丑善行不善行贫贱富贵。是诸众生随业受报皆如实知。是菩萨于禅解脱三昧三摩跋提能入能出。而不随禅解脱力生。随见能满菩提分法处。以愿力故而生其中。

  论曰。身通者。得胜自在应知。自在有三种。一世界自在。能动世界大地。如经是菩萨现无量神通力能动大地故。二身自在。彼能散合隐显。如经一身为多身多身为一身现没还出故。三作业自在。作业有八种。一者傍行无碍。如经石壁山障皆能彻过如行虚空故。二者上行。如经于虚空中加趺而去犹如飞鸟故。三者上下行。如经入出于地如水无异故。四者涉水不没。如经履水如地故。五者其身炽然。如经身出烟焰如大火聚故。六者身能注水。如经身中出水犹如大云故。七者身能摩扪。如经日月有大神德有大威力而能以手扪摸摩之故。八者自在。乃至梵世间器世间。随意转变得自在故。如经身力自在乃至梵世故。天耳通者。随能闻所闻如实示现清净谛闻故。过人者。远闻故过人。声者下乃至阿鼻地狱等声悉能闻故。如经是菩萨以天耳界清净过人故。随人天等所作音声现闻明了。乃至蚊虻蝇等微细音声亦能闻故。如经悉闻人天二种音声若近若远乃至蚊虻蝇等悉闻音声故。他心通者。他心差别有八种。一随烦恼。二使。三生。四学三昧行。五得三昧。六得解脱。七妄行正行。八余凡夫增上慢。随烦恼者。与贪嗔等和合。如经是菩萨以他心智如实知他众生心及心数法有贪心如实知有贪心乃至离痴心故。使者。有烦恼离烦恼等。如经如实知有染心离染心故。生者。人中小欲天中广色天中大。无色二解脱中无量。如经小心广心大心无量心故。学三昧行者。散心不散心。如经摄心不摄心故。得三昧者。入定不入定时及在定起时。如经住定心不住定心故。得解脱者。有缚无缚。如经解脱心不解脱心故。妄行正行者。于名闻中现起悕望顺不顺故。如经求心不求心故。余凡夫增上慢者。粗细习行故。如经上心如实知上心。非上心如实知非上心故。宿命智通者。谁能念智能念故。如经是菩萨如实念知无量宿命诸所生处故。念何等事。如经亦能念知一生乃至念知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故。云何念因名字差别。如经我本在某处如是名故。家差别。如经如是姓故。贵贱差别。如经如是生故。好丑差别。如经如是色故。供膳差别。如经如是饮食故。业行差别。如经如是寿命如是久住故。衰利成坏差别。如经如是受苦乐我于彼死生于此间于此间死生于彼间故。是中家差别者。谓父母差别。贵贱差别者。刹利婆罗门等差别。业行差别者。命差别时非时死故。是中种种相貌者。一切诸相差别。如经种种相貌故。说者名称。如经说故。姓相者家姓等故。如经姓相等皆能念知故。复有异义亦能念知一生二生。如是等是名相貌。说者。名等故。相者。我于彼死生于此间。如是等皆能念知故。生死智通者。谁能见。以天眼见故。清净者审见故。过人者远见故。如经是菩萨以天眼界清净过人故。见何等事。谓众生生死等。如经见诸众生若生若死乃至随所造业皆如实知故。云何见。如经是诸众生成就身恶业乃至随业受报皆如实知故。余者如前二地中说。善恶业报此亦如是应知。是中禅者四禅。解脱者四无色定。三昧者四无量。三摩跋提者五神通。能入能出者。即生心时随心用现在前故。而不随禅解脱力生者。彼淳厚深念心此成就示现。随见能满菩提分法处者。与诸佛大菩萨共生一处故。如经是菩萨于禅解脱乃至以愿力故。而生其中故。

  经曰。是菩萨住菩萨明地已多见诸佛。以大神通力大愿力故。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百千那由他佛多亿佛多百亿佛多千亿佛多百千亿佛多百千万亿那由他佛。以大神通力大愿力故。是菩萨见诸佛时。以上心深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供具悉以奉施。以诸菩萨上妙乐具供养众僧。以此善根皆愿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诸佛所生上恭敬心专心听法。闻已受持如说修行。是菩萨观一切法不生不灭因缘而有。

  论曰。一切法不生不灭者。于清净法中不见增。于烦恼妄想中不见减。因缘集生故。彼清净中。无一法可增。彼烦恼妄想中无一法可减。然依对治因缘故。离烦恼妄想。转胜清净般若现前。如经观一切法不生不灭因缘而有故。

  经曰。是菩萨一切欲缚转复微薄。一切色缚一切有缚一切无明缚皆悉微薄。诸见缚者先已除灭。是菩萨住菩萨明地已。无量百劫无量千劫无量百千劫无量百千那由他劫无量亿劫无量百亿劫无量千亿劫无量百千亿劫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不复现集断于妄贪。不复现集断于妄嗔。不复现集断于妄痴。是菩萨彼诸善根转增明净。诸佛子。譬如本真金巧师炼治秤两等住转更精好光明倍胜。诸佛子。菩萨亦复如是。住菩萨明地已。无量百劫乃至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不复现集断于妄贪。不复现集断于妄嗔。不复现集断于妄痴。彼诸善根转增明净。是菩萨忍辱安乐心转复明净。同和心柔软心不嗔心不动心不浊心不高下我心众生所作不悕望心有所施作不望报心不谄曲心不稠林心转复清净。是菩萨四摄法中利益增上。十波罗蜜中忍辱波罗蜜增上。余波罗蜜非不修习随力随分。诸佛子。是名略说菩萨第三菩萨明地。

  论曰。一切欲缚转复微薄者。断一切修道欲色无色界所有烦恼。及彼因同无明习气。皆悉微薄远离故。诸见缚者。于初地中见道时已断。如经是菩萨一切欲缚转复微薄。乃至诸见缚者先已除灭故。不复现集断于妄贪等者。断不善根使习气行。非断粗烦恼。粗烦恼前地已断。如经是菩萨住菩萨明地已无量百劫乃至彼诸善根转增明净故。真金喻者。示现不减秤两等住故。菩萨住明地。厌离世间胜于前地自在不失故。如经诸佛子譬如本真金乃至彼诸善根转增明净故。是菩萨忍辱安乐心转复明净者。他人加恶心能忍受善护他心。如经是菩萨忍辱安乐心转复明净故。加恶不改善护他心。分别示现作恶怀疑。现同伴侣爱语诲诱。如经同和心故。柔软心故。加恶不嗔闻骂不报不生忧恼。如经不嗔心故。不动心故。不浊心故。过去不憍慢自与善语。如经不高下我心故。心不悕望他人恭敬。如经众生所作不悕望心故。于所作事心不求报。如经有所施作不望报心故。非不实心作利益行。及无偏心等作利益故。如经不谄曲心故。微细隐覆垢心皆悉远离。如经不稠林心转复清净故。

  经曰。菩萨住是地中。多作忉利天王得法自在。能除众生贪欲等诸烦恼垢。以善方便力拔济众生诸欲淤泥。所作善业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是诸福德皆不离念佛念法念僧念菩萨念菩萨行念波罗蜜念十地念不坏力念无畏念不共佛法。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常生是心。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大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为导为将为师为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复从是念发精进行。以精进力故。于一念间得百千三昧。得见百千佛。知百千佛神力。谓动百千佛世界。能入百千佛世界。能照百千佛世界。能教化百千佛世界众生。能住寿百千劫。能知过去未来世各百千劫事。能善入百千法门。能变身为百千。于一一身能示百千菩萨以为眷属。若以愿力自在胜上菩萨愿力过于此数。示种种神通力。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声或行或庄严或加或信或业。是诸神通乃至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不可数知。

  论曰。此地摄报果愿智力果。如初地中释。

  论曰。第四焰地依彼净三昧闻持如实智净显示故。此地差别有四分。一清净对治修行增长因分。二清净分。三对治修行增长分。四彼果分。清净对治修行增长因者。谓十法明入。

  经曰。尔时金刚藏菩萨言。诸佛子若菩萨得第三菩萨地具足清净明已欲得第四菩萨地者。当以十法明入得入第四地。何等为十。一思量众生界明入。二思量世界明入。三思量法界明入。四思量虚空界明入。五思量识界明入。六思量欲界明入。七思量色界明入。八思量无色界明入。九思量胜心决定信界明入。十思量大心决定信界明入。菩萨以此十法明入。得入第四地。

  论曰。法明入者。得证地智光明。依彼智明入如来所说法中。彼智名法明入。彼所说法正观思量如实知。二处顺行故。此思量有十种差别。思量分别众生界假名差别。如经思量众生界明入故。依住分别。如经思量世界明入故。染分别。如经思量法界明入故。无尽分别。如经思量虚空界明入故。染净依止分别。如经思量识界明入故。烦恼使染分别。如经思量欲界明入故。思量色界明入故。思量无色界明入故。净分别。如经思量胜心决定信界明入故。思量大心决定信界明入故。是中烦恼使染者谓三界。净者后二句。一依烦恼不染。二依不舍众生声闻等同不同义故。云何清净分。即于如来家转有势力故。

  经曰。诸佛子。是菩萨得菩萨焰地。即于如来家转有势力。得彼内法故。以十种法智教化成熟故。何等为十。一不退转心故。二于三宝中决定恭敬毕竟尽故。三分别观生灭行故。四分别观诸法自性不生故。五分别观世间成坏故。六分别观业有生故。七分别观世间涅槃故。八分别观众生世界业差别故。九分别观前际后际差别故。十分别观无所有尽故。诸佛子。菩萨如是。十种法智教化成熟。即于如来家转有势力。得彼内法故。

  论曰。云何即于如来家转有势力。依止多闻智究竟故。除灭智障摄胜故。此如是净胜如来家。是故名得彼内法。如来自身所有诸法。以是诸法显示如来。谓十种法智教化成熟故。此法明入同时得应知。彼复四种智教化故。名法智教化成熟。四种智者。一自住处毕竟智。如经不退转心故。二同敬三宝毕竟智。如经于三宝中决定恭敬毕竟尽故。三真如智。如经分别观生灭行故。分别观诸法自性不生故。四分别所说智。如经分别观世间成坏故。分别观业有生故。分别观世间涅槃故。分别观众生世界业差别故。分别观前际后际差别故。分别观无所有尽故。菩萨自住处者。谓大乘法。是中初二法者。不退转心于三宝中决定恭敬毕竟尽心。是初二智。自住处毕竟智。同敬三宝毕竟智。教化成熟故。次二法分别观生灭行。分别观诸法自性不生。是真如智。谓众生法无我观。如是次第分别应知。余者是分别所说智。彼复依烦恼染净故。随烦恼染。以何烦恼染。所有净。随所净。云何随烦恼染顺器世间故。如经分别观世间成坏故。众生世间生同因受生故。如经分别观业有生故。何者烦恼染谓世间。何者所有净。谓涅槃。如经分别观世间涅槃故。云何随所净。诸佛世界中教化众生自业成熟故。如经分别观众生世界业差别故。烦恼染及净。谓前际后际。如经分别观前际后际差别故。彼前际后际不损不益。如经分别观无所有尽故。于染法中不见一法可减。于净法中不见一法可增故。云何对治。修行增长有二种。一修行护烦恼染。二修行护小乘。何者护烦恼染。修行菩提分法故。

  经曰。诸佛子。是菩萨住此菩萨焰地已。观内身循身观。精勤一心除世间贪忧。观外身循身观。精勤一心除世间贪忧。观内外身循身观。精勤一心除世间贪忧。如是观内受外受内外受。如是观内心外心内外心。如是观内法循法观。精勤一心除世间贪忧。观外法循法观。精勤一心除世间贪忧。观内外法循法观。精勤一心除世间贪忧。是菩萨未生诸恶不善法为不生故。欲生勤精进发心正断。已生诸恶不善法为断故。欲生勤精进发心正断。未生诸善法为生故。欲生勤精进发心正行。已生诸善法为住不失修满增广故。欲生勤精进发心正行。是菩萨修行四如意分欲定断行成就。修如意分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精进定断行成就。修如意分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心定断行成就。修如意分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思惟定断行成就。修如意分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是菩萨修行信根。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精进根。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念根。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定根。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慧根。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是菩萨修行信力。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精进力。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念力。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定力。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慧力。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是菩萨修行念觉分。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择法觉分。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精进觉分。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喜觉分。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猗觉分。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定觉分。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舍觉分。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是菩萨修行正见。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正思惟。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正语。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正业。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正命。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正精进。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正念。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正定。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

  论曰。云何修行护小乘。不舍一切众生故。修行助菩提分法。

  经曰。是菩萨以不舍一切众生心故行。以本愿起淳至故。大悲为首故。大慈成就故观一切智智故。为起庄严佛国故。为具佛诸力无畏不共佛法相好庄严具足妙声故。为求上上胜行故。为随顺闻甚深佛法解脱故。为思惟大方便故行。

  论曰。不舍一切众生心者。此不舍众生心有四种。一始二益三悕四行。始者本愿故。如经以本愿起淳至故。益者怜愍故。如经大悲为首故。大慈成就故。悕者求佛智故。如经观一切智智故。行者修行故。修行有五种。一者修净土行。如经为起庄严佛国故。二者修起佛法行。如经为起如来力无畏不共佛法相好庄严具足妙声故。妙声者法蠡声故。三者修彼地方便无厌足行。如经为求上上胜行故。四者修入不退转地行。如经为随顺闻甚深佛法解脱故。五者修教化众生行。如经为思惟大方便故行。是名对治修行增长分。云何对治修行增长果分。

  经曰。是菩萨所有身见为首。我人众生寿命。阴界入我慢所起出没等事思惟多观。治故我故护故。贪着处故。是菩萨如是等事。皆悉断灭。

  论曰。对治修行增长果者。我知大知我修是我所修。如是等出没等事皆悉灭故。出者三昧起义故。没者三昧灭义故。彼复有五种。一本二起三行四护五过。是中本者依身见为本故。众生我慢法我慢如是差别。如经是菩萨所有身见为首。我人众生寿命阴界入我慢。所起出没等事故。起者起不正思惟。如经思惟故。行者令他知。如经多观故。护者数数观故。起我想故。受持故。如经治故我故护故。过者心安处诸事等。如经贪着处故。如是学行事中出没等皆悉远离。如经是菩萨如是等事皆悉断灭故。此是依烦恼染生远离果。

  经曰。是菩萨所有不可作业。如来所呵诸烦恼染。一切不行。所有可作业随顺菩萨行。如来所赞一切正修行。

  论曰。所有不可作业者。有二种事故不应作。一不尊敬如来佛不赞叹故。二畏恶名闻生烦恼故。如经是菩萨所有不可作业。乃至一切不行故。所有可作业者有二种事。是故应作。一见无恶名利随顺菩萨行故。二尊敬如来佛赞叹故。如经所有可作业乃至一切正修行故。此是依业染生远离果。是菩萨转复随所随所方便智所起修行助道分。如是如是成润益心。如是等四十句显示四种果。一者于胜功德中生增上欲心。二者彼说法尊中起报恩行。三者彼方便行中发勤精进。四者彼增上欲本心界满足。云何于胜功德中生增上欲心。

  经曰。是菩萨转复随所随所方便智所起修行助道分。如是如是成润益心软心调心安隐乐心不染心。转求上上胜行心。转求胜智心。救一切世间心。恭敬诸师随顺受教心。随所闻法修行心。

  论曰。是中随所随所方便智所起修行者不舍一切众生修行故。如前说。助道分者。谓一切菩提分法道支故。如是如是成润益心者。深欲爱敬故。彼润益心有三种相。一乐行胜。如经软心故。二三昧自在胜。如经调心故。三离过对治胜。如经安隐乐心故。彼过复有六种。一为食过。或说法中妒心过。此对治。如经不染心故。二少欲功德过。不乐多布施头陀等。此对治。如经转求上上胜行心故。三少欲智过。不好求胜智。此对治。如经转求胜智心故。四懈怠过。不勤化众生。此对治。如经救一切世间心故。五自见取过。于尊教法心不随顺。此对治。如经恭敬诸师随顺受教心故。六舍为首过。不随说行。此对治。如经随所闻法修行心故。如是成润益心。此十句是名于胜功德中生增上欲心果。云何彼说法尊中起报恩行。

  经曰。是菩萨如是成知恩心知报恩。心转柔和。同止安乐。直心软心。无稠林行。无有谄曲。无有我慢。善受教诲得说者意。如是善心成就。如是寂灭心成就。如是善寂灭心成就。

  论曰。彼说法尊中起报恩行。彼知恩心第二十句示现。是中彼成知恩心者。随顺行报恩行。报恩行者有九种。依尊起报恩心。如经知报恩故。依同法者。起将护心。如经心转柔和故。同止安乐故。依法行随顺受教发事能忍。如经直心故。软心故。依受用食于施主所自过不覆。不妄说己德。如经无稠林行故。无有谄曲故。依自胜功德不起高心。如经无有我慢故。依教正受语。如经善受教诲故。依教不颠倒受。如经得说者意故。菩萨如是于彼尊所修报恩行。成如是善心成就者。是对治修行增长故。如是寂灭心成就者。是初对治。修行增长力故。如是善寂灭心成就者彼果。前二句显是名彼说法尊中起报恩行果。云何彼方便行中发勤精进。

  经曰。是菩萨如是成不休息精进。不杂染精进。不退精进。广精进。无边精进。光明精进。无等精进。不坏精进。教化一切众生精进。善分别是道非道精进。

  论曰。彼方便行中发勤精进。成不休息精进。第三十句示现不休息精进有九种。一彼精进行平等流注。如经不杂染精进故。杂染者。共懈怠共染若过若不及故。二自乘不动。如经不退精进故。三广念。如经广精进故。四为无量众生作利益愿摄取故。如经无边精进故五常至心顺行。如经光明精进故。六修习过余精进。如经无等精进故。七一切魔烦恼行不能破坏。如经不坏精进故。八摄取故。如经教化一切众生精进故。九能断疑惑降伏他言。正修习故。如经善分别是道非道精进故。是名彼方便行中发勤精进果。云何彼本心界满足。

  经曰。是菩萨深心界转清净深心界不失。信解界转明利。生善根增长。远离世间垢浊。断诸疑心。无有疑网现前具足。成就喜乐。如来现前加。无量深心现前成就。

  论曰。彼心界转清净第四十句示现。心界者依菩提分心初句示现。心界清净有九种。一彼道心修行增益。如经深心界不失故。二于胜上证中转生决定心。如经信解界转明利故。三彼因对治增长。如经生善根增长故。四灭除诸障。如经远离世间垢浊故。五除此地秘密疑事。如经断诸疑心故。六以断疑故。于余处决定。如经无有疑网现前具足故七依胜乐行。如经成就喜乐故。八依化众生力。如经如来现前加故。九依现无量三昧心智障清净。如经无量心现前成就故。是名本心界满足果。

  经曰。是菩萨住菩萨焰地。已多见诸佛以大神通力大愿力故。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百千那由他佛多亿佛多百亿佛多千亿佛多百千亿佛多百千万亿那由他佛。以大神通力大愿力故是菩萨见诸佛时。以上心深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供具悉以奉施。以诸菩萨上妙乐具供养众僧。以此善根皆愿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诸佛所生上恭敬专心听法。闻已受持随力修行。于诸佛法中出家修道。是菩萨深心决定信。解转复明净。是菩萨住此菩萨焰地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深心决定信解平等清净。彼诸善根转胜明净。诸佛子。譬如本真金巧师炼治作庄严具。成就不失。余非庄严具真金所不能及。诸佛子。菩萨如是住此菩萨焰地中。彼诸善根成就不退下地善根所不能及。诸佛子。譬如摩尼宝珠生光。清净光轮能放光明。成就不坏。余宝光所不能夺。一切风飘雨渍水浇光明不灭。诸佛子。如是菩萨住此菩萨焰地中。下地菩萨所不能及。一切众魔及诸烦恼皆不能坏。是菩萨四摄法中同事偏胜。十波罗蜜中精进波罗蜜增上。余波罗蜜非不修习随力随分。诸佛子。是名略说菩萨第四菩萨焰地。若菩萨住此地中。多作须夜摩天王。所作自在破诸众生身见等事。方便善巧令诸众生住正见等事。所作善业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是诸福德皆不离念佛念法念僧念菩萨念菩萨行念波罗蜜念十地念不坏力念无畏念不共佛法。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常生是心。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大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为导为将为师为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复作是念。发精进行。以精进力故。于一念间得亿三昧。能见亿佛。能知亿佛神力。能动亿佛世界。能入亿佛世界。能照亿佛世界。能化亿佛世界众生。能住寿亿劫。能知过去未来世各亿劫事。能善入亿法门。能变身为亿。于一一身能示亿菩萨以为眷属。若以愿力自在胜上。菩萨愿力过于此数。示种种神通。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声或行或庄严或加或信或业。是诸神通。乃至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不可数知。

  论曰。是菩萨深心决定信解平等清净。彼诸善根转胜明净者。如余净地诸菩萨。真金作庄严具譬者。喻阿含现作证智庄严。示现得证智故。如经譬如本真金巧师炼治作庄严具成就不失故。摩尼宝生光明喻者。彼证智法明摩尼宝光中。放阿含光明。入无量法门义光明智处普照示现。以是义故。此地释名为焰。如经诸佛子譬如摩尼宝珠生光。清净光轮能放光明成就不坏。余宝光明所不能夺故。生光者。有光明具足故。清净光轮者。光明圆满无垢故。所作自在者。破诸众生身见等事故。是中作者所作故。自在者能力故。余如前说应知。

  论曰。第五地中分别有三。一胜慢对治。二不住道行胜。三彼果胜。云何胜慢对治。

  经曰。尔时金刚藏菩萨言。诸佛子。若菩萨得第四菩萨地善满诸行已。欲入第五菩萨地。当以十平等深净心得入第五地。何等为十。一过去佛法平等深净心故。二未来佛法平等深净心故。三现在佛法平等深净心故。四戒净平等深净心故。五心净平等深净心故。六除见疑悔净平等深净心故。七道非道智净平等深净心故。八行断智净平等深净心故。九思量一切菩提分法上上净平等深净心故。十化度一切众生净平等深净心故。诸佛子。菩萨以是十种平等深净心。得入第五菩萨地。

  论曰。胜慢对治者。谓十平等深净心。同念不退转心故。前已说解法慢对治。今此地中说身净分别慢对治。是中平等深净心者。于平等中心得清净。此深净心分别有十种。十种深净心者。是诸佛法及随顺诸佛法。彼分别应知。何者是诸佛法。谓三世力等。如经过去佛法平等深净心故。未来佛法平等深净心故。现在佛法平等深净心故。如是三世佛法力等已说。次说随顺诸佛法。彼诸佛法云何得成。因戒定智及化众生故。是中依戒净。如经戒净平等深净心故。依定净。如经心净平等深净心故。依智净。如经除见疑悔净平等深净心故。道非道智净平等深净心故。行断智净平等深净心故。思量一切菩提分法上上净平等深净心故。是中行断智者。思量一切菩提分法上上转胜故。依教化众生。如经化度一切众生净平等深净心故。

  经曰。诸佛子。是菩萨住第五菩萨地已。善修行菩提分法故。善深净心故。转求上胜行故。随顺如道行故。得大愿力故。以慈悲心不舍一切众生故。修习功德智慧行故。不休息诸行故。起方便善巧故。照见上上地故。正受如来加故。得念意去智力故。成就不退转心故。

  论曰。是中善修行菩提分法。乃至随顺如道行者。皆是正修诸行。善修行菩提分法者。第四菩萨地中修菩提分法善清净深心故。彼深净心等悕求胜行。如是不住道行胜破彼慢故。随顺如道行者。彼平等中深净心不退转心现成就故。随彼平等清净法住。如是菩萨深心安住名为随顺如道行故。是中随顺如道行有八种。一修习菩提心。如经得大愿力故。二不疲惓。如经以慈悲心不舍一切众生故。三得善根力。如经修习功德智慧行故。四不舍众行。如经不休息诸行故。五正修行。如经起方便善巧故。六无厌足。如经照见上上地故。七得他胜力。如经正受如来加故。八自身得胜力故。胜念等三慧故。如经得念意去智力故。成就不退转心故。去者修慧观。无障碍义故。云何不住道行胜。不住道行胜有二种观。一所知法中智清净胜。二利益众生勤方便胜。以是二法故。不住世间不住涅槃。云何所知法中智清净胜。

  经曰。是菩萨如实知。是苦圣谛是苦集谛是苦灭谛。如实知是至灭苦道圣谛。是菩萨善知世谛。善知第一义谛。善知相谛。善知差别谛。善知说成谛。善知事谛。善知生谛。善知尽无生智谛。善知令入道智谛。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及善知集如来智谛。是菩萨随众生意令欢喜故。善知世谛。通达一切法一相故。善知第一义谛。觉法自相同相故。善知相谛。觉法差别故。善知差别谛。觉分别阴界入故。善知说成谛。觉身心苦恼故。善知事谛。觉诸道生相续故。善知生谛。毕竟灭一切热恼故。善知尽无生智谛。起不二行故。善知令入道智谛。正觉一切法相故。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及善知集如来智谛。以信解力故。知非得一切究竟智知。

  论曰。彼所知法中智清净胜有二种。一实法分别如实知四谛。如经是菩萨如实知苦圣谛乃至如实知至灭苦道圣谛故。二化众生方便差别十谛差别方便智。如经是菩萨善知世谛乃至及善知集如来智谛故。是中实法分别者。有佛无佛苦集二谛果因差别体是妄想染故。灭道二谛果因差别体是净法故。化众生方便差别者。所化众生差别故。方便差别应知。所化众生有七种。小乘可化有六种。一为根未熟众生故。知世谛方便。二为根熟众生故。知第一义谛方便。三为疑惑深法众生故。知相谛方便。四为谬解迷惑深法众生故。知差别谛方便。五为离正念众生故。知说成谛方便。六为正见众生义故。知事谛方便。知生谛方便。知尽无生智谛方便。知令入道智谛方便。事谛等四谛苦谛等所摄。七为大乘可化众生故。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方便及善知集如来智谛方便。如经是菩萨随众生意令欢喜故。善知世谛乃至非得一切究竟智知故。是中菩萨地次第者。地地中间如自地次第入。应知一切生处身心受苦恼故。知事谛苦者。所有受者皆是苦事故。起不二行者一行故。正觉一切相者。五明论处善巧知故。信解力故。知者镜像观智力。非成就观智力故。如是所知法中智清净胜已说。云何利益众生勤方便胜。以知一切有为法虚妄相故。起怜愍众生念。

  经曰。是菩萨如是善起诸谛智已。如实知一切有为行。皆是虚妄诳诈诳惑凡夫。菩萨尔时复于众生中大悲转胜而现在前。及生大慈光明。

  论曰。是菩萨如是善起诸谛智已。乃至及生大慈光明者。是中妄想常等不相似无故虚。常作我想慢事故。妄世法尽坏故。诳世法牵取愚痴凡夫故。诈常等相无非有似有故。虚事中意正取我想慢事正取故。妄事是患世法利尽故。诳事牵心世法愚痴凡夫牵取故。诈事相现故言诳惑凡夫。此诸句义应知。凡夫者。依止彼正取我慢身。大悲大慈者怜愍彼众生。胜利益示现胜彼前地悲故。言大悲不住道行胜故。救众生方便智成就故。言大慈光明。

  经曰。是菩萨得如是智慧力。不舍一切众生。常求佛智慧。如实观一切有为行。先际后际。知诸众生从先际无明有爱故生。流转世间归五阴家。不能动发增长苦阴聚。是中无我无寿命无众生离我我所。皆如实知。后际亦如是。此无所有虚妄贪着分段。尽出有无。皆如实知。

  论曰。是菩萨得如是智慧力者如前说。不舍一切众生者。大悲大慈光明亦如前说求佛智慧者。救一切众生义故。如实观一切有为行。先际后际者。随彼大悲观示二种相。一如实观苦因缘集故。如经知诸众生从先际无明有爱故生。乃至有无皆如实知故。是中从先际无明有爱故生者。此显凡夫生非菩萨生。菩萨以善巧方便生。何故不言余因缘分。无明有爱是有分根本故。彼生者。说有三种众生欲求众生。妄梵行求众生有求众生。乃至依有顶五阴苦聚。是无我事是中自身无我。及彼无我事第一义故无。然后无我依命根力住。数数受生。众生身心相续。非常非断故。说有命有众生。破彼慢取意故。说无命无众生。远离能取所取我慢意故。说离我我所前际。以何因随所有众生随所有苦行。彼正观已。后际亦如是。随彼苦因。无明爱事尽者名灭。胜世间灭故。出者名道。无亦如实知。有亦如实知。是名一种大悲正观因缘集念如实苦故。次说第二种大悲正观深重苦无量世随逐及种种苦事。

  经曰。菩萨尔时作如是念。此诸凡夫甚为可怪。愚痴无智有无量无边阿僧祇身。已灭今灭当灭。如是尽灭已。不能于身生厌离想。转更增长机关苦身。常随世间漂流不能得返。归五阴舍不能舍离。不畏四大毒蛇。不能拔出我慢见箭。不能灭除贪恚痴火。不能破坏无明黑暗。不能干竭爱着大河。不求十力大圣导师。常入魔意稠林。于生死海中。常为诸恶觉观所转。

  论曰。大悲正观深重苦者。无量世随逐种种苦故。有无量无边阿僧祇身灭者。无量世随逐故。云何种种苦观。生苦故。彼集故。离彼灭道故。如是观老病死苦故。彼集故。离彼灭道故。是中此身依因缘有机关苦身者。生苦示现。常随世间漂流不能得返者。集爱示现。归五阴舍不能舍离者。离彼灭道示现。不畏四大毒蛇者。谓病苦彼增损生故。妄梵行求众生欲求众生受欲者。行恶行者。有求众生者。不能拔出我慢见箭示现。不能灭除贪恚痴火。不能破坏无明黑暗。不能干竭爱着大河。如是次第彼集示现趣无畏处。不求十力大圣导师。远离彼灭示现。常入魔意稠林。随顺怨道。远离彼道示现。于生死海中常为诸恶觉观所转者。一切三界心心数相虚妄分别应知。次说上大慈光明观行。

  经曰。我见彼诸众生受如是苦恼。孤独无救。无有依者。无有舍者。无有洲者。无究竟者。盲无目者。无明翳藏所缠。愚痴所覆。为此众生发如是心。唯我一人独无等侣。修集功德智慧助道。以是功德智慧助道资粮令一切众生得住毕竟清净。乃至使得佛十力无障碍智尽。

  论曰。彼受如是苦恼者。如前所说。孤独者。于彼苦中无救拔故。复次孤独者。于已受苦未受苦中故。言无救无依者。离善知识故。言无有舍者。离闻正法故。言无有洲者。离寂静思惟故。言无究竟者。离于正见故。言盲无目者。彼障诸旧烦恼及客尘烦恼常起。邪念不闻正法等故。言无明翳藏所缠愚痴所覆。唯我一人独无等侣者。显示勇猛胜事。修集功德智慧助道者。显示修行增长。依彼教化众生作人天因乃至涅槃因故。毕竟清净者。胜世间清净故。得佛十力者。降伏诸魔怨故。无障碍智尽者。胜声闻辟支佛净智故。

  经曰。菩萨如是善观起智慧力。所修诸善。发愿为救一切众生故。为一切众生作利益故。为一切众生得安乐故。愍念一切众生故为令一切众生无苦恼故。为令一切众生得解脱故。为摄一切众生故。为一切众生心清净故。为调伏一切众生故。发愿为一切众生令入大涅槃故。

  论曰。是中善观起智慧力者。以正观智调伏众生故。皆为救度一切众生者。拔一切苦恼故。救度有九种。一住不善众生令住善法。如经为一切众生作利益故。二住善法众生令得乐果。如经为一切众生得安乐故。三住贫乏众生与一切资生之具。如经愍念一切众生故。四住病苦及诸外缘所恼众生皆令除断。如经为令一切众生无苦恼故。五世间系闭众生令得出离。如经为令一切众生得解脱故。有四种相令诸外道信解正法。如经为摄一切众生故。疑惑众生善决定断疑。如经为一切众生心清净故。已住决定众生劝修三学。如经为调伏一切众生故。已住三学众生令得涅槃。如经发愿为一切众生令入大涅槃故。此九种救苦中。初二句为救未来。余句为救现在亦救未来。是名不住道修行胜。次说不住道修行胜果。有四种相。一摄功德胜。二修行胜。三教化众生胜。四起随顺世间智胜。云何摄功德胜。摄闻戒智胜故。

  经曰。是菩萨住此第五菩萨难胜地已。名为念者。不忘诸法故。名为意者。善决定智慧故。名为去者。知经书意次第故。名为有惭愧者。自护护彼故。名为坚心者。不舍持戒行故。名为觉者。善思惟是处非处故。名为随智者。不随他故。名为随慧者。善分别诸法章句是义非义故。名为得神通者。善修禅定故。名为善方便者。随世间法行故。

  论曰。摄闻胜者。摄闻思修慧胜故。云何慧胜。如经名为念者不忘诸法故。名为意者善决定智慧故。名为去者知经书意次第故。是中念者闻慧胜故。意者思慧胜故。去者修慧胜故。此诸句次第复有异释。闻持胜故名为念者。法智甚深胜故名为意者。意甚深智胜故名为去者。此略说成就二种善巧法善巧义善巧故。戒摄胜者有二种。忍辱柔和胜。及戒无缺胜。如经名为有惭愧者自护护彼故。名为坚心者不舍持戒行故。摄智胜者有五种。一者因缘集智无因颠倒因邪见对治。如经名为觉者善思惟是处非处故。二者证智魔事对治。如经名为随智者不随他故。三者知妄说智异说对治。善知是句义非句义杂句义。如经名为随慧者善分别诸法章句是义非义故。四者神力智邪归依行对治。如经名为得神通者善修禅定故。五者化众生智方便摄取故。如经名为善方便者。随世间法行故。是名摄功德胜。云何修行胜。

  经曰。名为无厌足者。善集功德行助道故。名为不休息精进者。常求智慧行助道故。名为无疲惓者。集大慈悲行助道故。名为常念佛法者。求佛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佛法故。名为善念修行者。起庄严佛国故。名为具足修行种种善业者。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故。名为常行精进者。求庄严佛身口意故。名为乐大恭敬法者。亲近供养一切菩萨及法师故。名为善起愿自在者。大方便善入世间故。名为日夜远离余心者。常乐教化一切众生故。

  论曰。是中修行胜有十种。一增长因行。如经名为无厌足者善集功德行助道故。二依止因行。如经名为不休息精进者。常求智慧行助道故。三化众生不疲惓行。如经名为无疲惓者集大慈悲行助道故。四起佛法行。如经名为常念佛法者求佛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佛法故。五起净佛国土行。如经名为善念修行者起庄严佛国故。云何庄严。无烦恼染得坚固智慧。众生住在其中及佛法庄严故。六依佛法身起行。如经名为具足修行种种善业者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故。七依佛所作起行。如经名为常行精进者求庄严佛身口意故。八敬重法行。如经名为乐大恭敬法者亲近供养一切菩萨及法师故。九愿取有行。如经名为善起愿自在者大方便善入世间故。十离小乘心行。如经名为日夜远离余心者常乐教化一切众生故。是名修行胜。云何教化众生胜。

  经曰。是菩萨成就如是行时。以布施教化众生。又以爱语利益同事教化众生。又以色身示现教化众生。又以说法教化众生。又广示菩萨行神通事教化众生。又说诸佛大事教化众生。又示世间过恶教化众生。又说诸佛智慧利益教化众生。又现大神通庄严相。亦说种种行教化众生。是菩萨如是教化众生。方便成就。身心常趣佛智而不退失。诸善根行常勤修行转胜道故。

  论曰。是中教化众生胜者。以四摄法教化。如经是菩萨成就如是行。时以布施教化众生。又以爱语利益同事教化众生故。为同事随顺众生应化自众。如经又以色身示现教化众生故。为疑惑众生可说法成就。如经又以说法教化众生故。为于菩提无方便众生。如经又广示菩萨行神通事教化众生故。为于大乘疲惓众生。如经又说诸佛大事教化众生故。为乐世间众生。如经又示世间过恶教化众生故。为不信大乘众生。如经又说诸佛智慧利益教化众生故。为无智众生现神通庄严。示种种行。以一身示无量身如是事令生决定信。如经又现大神通庄严相。亦说种种行教化众生故。是菩萨如是教化众生方便成就者如前说。身心常趣佛智者。为教化众生求胜力故。而不退失诸善根行者。随所得功德智慧皆不退失故。常勤修行转胜道者。彼所修诸行欲令增胜故。是名教化众生胜。云何起随顺世间智胜染障对治。

  经曰。是菩萨为利益众生故。善知世间所有书论印算数石性等论。治诸病方。所谓治干枯病。治颠狂病。治鬼着病。治蛊毒病等。损害众生者皆悉能治。谓咒药等。作论经书伎乐戏笑欢娱等事。国土城邑聚落室宅。河泉池流园观花果。药草林树等。金银琉璃摩尼真珠珊瑚琥珀车磲马瑙诸宝性等。日月星宿地动梦想吉凶入等遍身诸相。持戒行处禅定神通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凡诸不恼众生事。能利益安乐众生事。怜愍众生故出渐令信入无上佛法故。

  论曰。随顺世间智者。染障对治。如经是菩萨为利益众生故。善知世间所有一切书论等。是中书等有四种障对治。四种障者。一所用事中忘障。取与寄付闻法思义。作不作事。已作未作事。应作不应作事。此对治故书。二邪见软智障。以因论声论对治此二故论。三所取物不守护障。此对治故印。四取与生疑障。此对治故算数。数者一一为二。二二为四。如是等。算者一纵十横。如是等。石性等论者。贫事障对治故。治诸病方者。四大不调众生毒相病障对治故。干枯颠狂病者。四大不调相故。鬼着病等。是众生相。蛊毒病者。亦四大不调。亦众生相病因及死因。此对治谓咒药等。日月星宿地动梦想吉凶入等。遍身诸相者。是中唯有日月等相见故。日等曜等摄故。入者入八业果故。遍身诸相者。爱不爱果行故。持戒行处等者。是中持戒行处。禅定神通四无量心四无色定等。如是次第破戒染。贪欲染。邪归依染。妄行功德染。妄修解脱染。如是次第说。如经石性等论乃至咒药等故。作论经书伎乐戏笑欢娱等者。忧恼障对治故。国土城邑乃至药草林树等者。此不喜乐障对治故。金银琉璃乃至诸宝性等者。系闭等障此对治故。日月星宿乃至遍身诸相等者。所得报分过作恶因障此对治故。持戒行处乃至无色定者五种染对治。何者五种染。破戒染乃至妄修解脱染故。此起世间智具四种相。一异障中无障故。如经凡诸不恼众生事者。二与无过乐。如经能利益安乐众生事故。三发起清净。如经怜愍众生故出。四所用清净。如经渐令信入无上佛法故。

  经曰。诸佛子。是菩萨住此菩萨难胜地已多见诸佛。以大神通力大愿力故。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百千那由他佛多亿佛多百亿佛多千亿佛多百千亿佛多百千万亿那由他佛。以大神通力大愿力故。是菩萨见诸佛时。以上心深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供具悉以奉施。以诸菩萨上妙乐具供养众僧。以此善根皆愿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诸佛所生上恭敬专心听法。闻已受持随力修行。于佛法中出家。得出家已于诸佛所听受经法而为法师说法利益。得转胜多闻陀罗尼成就法师。是菩萨尔时住此菩萨难胜地中。无量百劫彼诸善根转胜明净。无量千劫无量百千劫无量百千那由他劫无量亿劫。无量百亿劫无量千亿劫无量百千亿劫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彼诸善根转胜明静。是菩萨成就如是教化众生法。诸佛子。譬如本真金以车磲摩莹光色转胜明净诸佛子。菩萨住此菩萨难胜地中。彼诸善根以方便智思量力故转胜明净。彼智慧善根成就不退思量转胜。下地善根所不能及。诸佛子。譬如日月星宿诸天宫殿光轮圆满成就不坏风不能动。如是诸佛子。菩萨住此菩萨难胜地中。彼诸善根以方便智思量力故成就不退。一切声闻辟支佛世间善根所不能及。是菩萨十波罗蜜中禅波罗蜜增上。余波罗蜜非不修习随力随分。诸佛子。是名略说菩萨第五菩萨难胜地。若菩萨住此地中。多作兜率陀天王。所作自在摧伏一切外道邪见。能令众生住实谛中。所作善业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是诸福德皆不离念佛念法念僧念菩萨念菩萨行念波罗蜜念十地念不坏力念无畏念不共佛法。乃至不离念一切种一切智智。常生是心。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大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为导为将为师为尊。乃至为一切智依止者。复从是念发精进行。以精进力故。于一念间得千亿三昧。见千亿佛。知千亿佛神力。能动千亿佛世界。能入千亿佛世界。能照千亿佛世界。能化千亿佛世界众生。能住寿千亿劫。能知过去未来世各千亿劫事。能善入千亿法门。能变身为千亿。于一一身能示千亿菩萨以为眷属。若以愿力自在胜上菩萨愿力过于此数示种种神通。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声或行或庄严或加或信或业。是诸神通乃至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不可数知。

  论曰。得转胜多闻陀罗尼成就法师者。非得义陀罗尼以平等清净心甚难得故。又乐出世间智现世间智最难故。得闻持陀罗尼。此地智光明真如事示现。如经诸佛子譬如本真金乃至下地善根所不能及故。日月光轮者。依阿含增长智慧光明胜于前地智故。如经诸佛子譬如日月星宿。乃至世间善根所不能及故。

  论曰。如五地中三分差别胜慢对治不住道行胜及彼果胜。第六地亦如是。应知转胜故。云何胜。第四地中已说众生我慢解法慢对治。第五地中已说身净分别慢对治。今第六地中说取染。净法分别慢对治。以十平等法故。

  经曰。尔时金刚藏菩萨言。诸佛子。若菩萨已善具足第五地道。欲入第六菩萨地。当以十平等法得入第六地。何等为十。一者一切法无相平等故。二者一切法无想平等故。三者一切法无生平等故。四一切法无成平等故。五一切法寂静平等故。六一切法本净平等故。七一切法无戏论平等故。八一切法无取舍平等故。九一切法如幻梦影响水中月镜中像焰化平等故。十一切法有无不二平等故。是菩萨如是观一切法相除垢故。随顺故。无分别故。得入第六菩萨现前地。得明利顺忍未得无生法忍。

  论曰。取染净法分别慢对治者。谓十平等法。是中一切法无相乃至一切有无不二平等者。是十二入一切法自性无相平等故。复次相分别对治有九种。一十二入自相想。如经一切法无想平等故。二念展转行相。如经一切法无生平等故。三生展转行相。如经一切法无成平等故。四染相。如经一切法寂静平等故。五净相。如经一切法本净平等故。六分别相。如经一切法无戏论平等故。七出没相。如经一切法无取舍平等故。八我非有相。如经一切法如幻梦影响水中月镜中像焰化平等故。九成坏相。如经一切法有无不二平等故。除垢者远离障垢故。随顺者随顺平等真如法故。无分别者。不生分别相故。明利者。微细慢对治故。前二地中粗中慢对治故。得软中忍顺者。随顺无生法忍故。未得无生法忍者。此忍顺无生法忍非即无生忍故。是名取染净法分别慢对治。云何不住道行胜。

  经曰。是菩萨如是观一切法相随顺得至。复以胜大悲为首故。大悲增上故。令大悲满足故。观世间生灭故。

  论曰。是菩萨如是观一切法相随顺得至者。得至不住道行胜故。不住道行胜者。不舍众生过去现在未来大悲摄胜故。一切所知法中智净故。一切种微细因缘集观故。不住世间涅槃故。如经复以大悲为首。乃至观世间生灭故。

  经曰。是菩萨观世间生灭已。作是念。世间所有受身生处差别皆以贪着我故。若离着我则无世间生处。菩萨复作是念。此诸凡夫愚痴所盲贪着于我。无智闇障常求有无。恒随邪念妄行邪道。集起妄行罪行福行不动行。以是行故起心种子。有漏有取想故。起未来生老死身复生后有。业为地无明覆蔽。爱水为润我心溉灌。种种见网令得增长。生名色牙生已增长。名色增长已成诸根。诸根成已迭互相对生触。触相对生受。受后所悕生爱。以有爱故生取。取增长已生有。有成已生五阴身。五阴身增长已。于五道中渐渐衰变名为老。衰老变灭名为死。死后生诸热恼。因热恼故生一切忧悲苦恼聚。是因缘集。无有集者自然而集。无有灭者自然而灭。是菩萨如是随顺观因缘集。

  论曰。是中世间所有受身生处差别者。五道中所有生死差别是名世间所有差别。此因缘集有三种观门应知。一成答相差别。二第一义谛差别。三世谛差别。云何成差别。初明唯因缘集释无我义。成一切世间所有受身生处。皆以贪着我故。若离着我则无世间生处。即无我义成。若第一义中实有我相者。着我之心即是第一义智。不应在世间受身生处生。又复若第一义中实有我相者。若离着我则应常生世间。显示此义。如经世间所有受身生处差别皆以贪着我故。若离着我则无世间生处故。云何答差别。若实无我云何着我。此中应有是难。即自答言。愚痴所盲贪着于我。此示现如经菩萨复作是念。此诸凡夫愚痴所盲贪着于我故。如是实无有我有。何次第贪着于我。得有生间受身生处。成此示现。如经无智闇障常求有无故。如是答难差别。是中无智有无者悕求常断。此示无明有爱是二有支根本故。恒随邪念妄行邪道集起妄行罪行福行不动行。恒随邪念者。示无明因故。妄行邪道者。示于解脱处不正行故。集起妄行者。示菩萨胜义故。菩萨虽行于有不名妄行。以是行故起心种子。有漏有取想乃至随顺观因缘集。是中起心种子者。示生老死体性。复生后有者。随顺摄取成就罪福等行业为地故。前说无智闇障无明覆蔽故。常求有无爱水为润故。如是往如是生心我是我所我我想是慢我生不生如是等种种见网。自然而灭者性自灭故。非智缘灭。如是答难因缘集释无我义成已。云何相差别。若因缘无我以何相住因缘集行。

  经曰。是菩萨复作是念。不如实知诸谛第一义故名为无明。无明所作业果是名为行。依行有初心识。与识共生有四受阴名为名色。名色增长有六入。根尘识三事和合生有漏触。触共生故有受。受染着故名爱。爱增长故名取。从取起有漏业名有。有业有果报名生。生阴增长衰变名为老。老已阴坏名为死。死别离时愚人贪着心热名为忧发声啼哭名为悲。五根相对名为苦。意根相对名为忧。忧苦转多名为恼。如是但有苦树增长无有作者。菩萨作是念。若有作者则有作事。若无作者则无作事。第一义中无有作者无有作事。

  论曰。是中无明所作业果者。所谓名色于中识者彼依止故。名色与识共生故。识名色迭互相依故。若无作者于中分别作事亦无。此说因缘集有分。自体无作事故。是名有分次第因缘集观。应知云何第一义谛差别。如是证第一义谛则得解脱彼观故。

  经曰。是菩萨作是念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

  论曰。但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转故。云何世谛差别。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一义谛。此观有六种。一何者是染染依止观。二因观。三摄过观。四护过观。五不厌厌观。六深观。是中染依止观者。因缘有分依止一心故。

  经曰。如来所说十二因缘分皆依一心。所以者何随事贪欲共心生。即是识事即是行。行诳心故名无明。无明共心生名名色。名色增长名六入。六入分名触。触共生名受。受已无厌足名爱。爱摄不舍名取。此有分和合生有。有所起名生。生变熟名老。老坏名死。

  论曰。此是二谛差别。一心杂染和合因缘集观。因观者有二种。一他因观。二自因观。云何他因观。

  经曰。是中无明有二种作。一者缘中痴令众生惑。二者与行作因。行亦有二种作。一者生未来世果报。二者与识作因。识亦有二种作。一者能令有相续。二者与名色作因。名色亦有二种作。一者互相助成。二者与六入作因。六入亦有二种作。一者能缘六尘。二者与触作因。触亦有二种作。一者能触所缘。二者与受作因。受亦有二种作。一者觉憎爱等事。二者与爱作因。爱亦有二种作。一者于可染中生贪心。二者与取作因。取亦有二种作。一者增长烦恼染缚。二者与有作因。有亦有二种作。一者能于余道中生。二者与生作因。生亦有二种作。一者增长五阴。二者与老作因。老亦有二种作。一者令诸根熟。二者与死作因。死亦有二种作。一者坏五阴身。二者以不见知故而令相续不绝。

  论曰。是中坏五阴身以不见知而令相续不绝者。坏五阴能作后生因。以不见知故能作后生因。是名他因观。云何自因观。无明等自生因观缘事故。何者是无明等因缘行不断助成故。

  经曰。是中无明缘行者。无明因缘令行不断助成行故。行缘识者。行因缘令识不断助成识故。识缘名色者。识因缘令名色不断助成名色故。名色缘六入者。名色因缘令六入不断助成六入故。六入缘触者。六入因缘令触不断助成触故。触缘受者。触因缘令受不断助成受故。受缘爱者。受因缘令爱不断助成爱故。爱缘取者。爱因缘令取不断助成取故。取缘有者。取因缘令有不断助成有故。有缘生者。有因缘令生不断助成生故。生缘老死者。生因缘令老死不断助成老死故无明灭故则行灭。无明因缘无行灭不助成故。行灭故则识灭。行因缘无识灭不助成故。识灭故则名色灭。识因缘无名色灭不助成故。名色灭故则六入灭。名色因缘无六入灭不助成故。六入灭故则触灭。六入因缘无触灭不助成故。触灭故则受灭。触因缘无受灭不助成故。受灭故则爱灭。受因缘无爱灭不助成故。爱灭故则取灭。爱因缘无取灭不助成故。取灭故则有灭。取因缘无有灭不助成故。有灭故则生灭。有因缘无生灭不助成故。生灭故则老死灭。生因缘无老死灭不助成故。

  论曰。是中无明缘行无明因缘令行不断助成行故者。无明有二种。一子时二果时。是中子时者。令行不断有二种义故。缘事示现。如是余因缘分自生因二种义缘事应知。自因观者。不相舍离观故。离前支无后支观故。不离无明则成行观。若不离无明有行者。不应言无明缘行。若离无明有行成者异则不成。是故偈言。

  众缘所生法  是则不即因
  亦复不异因  非断亦非常

  自生因缘观如前说。无明有二种。一子时二果时。行乃至老死亦如是。先际后际灭中际亦无是故不说。云何摄过观。所谓三道摄苦因苦果故。

  经曰。是中无明爱取三分不断是烦恼道。行有二分不断是业道。余因缘分不断是苦道。先际后际相续不断故。是三道不断。如是三道离我我所。但有生灭故犹如束竹。

  论曰。云何护过观。若言因缘生者。分别有三种过。一者一切身一时生过。何以故。无异因故。二者自业无受报过。何以故。无作者故。三者失业过。何以故。未受果业已灭故。此三种过以见过去世等异因答故。受生报等差别故。

  经曰。无明缘行者。是见过去世事。识名色六入触受是见现在世事。爱取有生老死。是见未来世事。于是见有三世转。无明灭故诸行灭。名为断因缘相续说。

  论曰。无明缘行即是见过去世事者。现在生是过去作故。现在果即是当来即是见过去世因义。识乃至受是见现在世事者。过去世中随所有业彼业得现在识等果报。复能得未来果报。爱取有是见未来世事者。复有生一往定故。于是见有三世转者。复有后世生转故。此说何义。有三种义故。过去业不得报。或有未作或已作未得报。或得对治断故。是中无明缘行是作示现。行缘识乃至触受。此作已得报示现。爱取有不断此不得对治示现。若断爱取虽有作业则无明缘行不能生有。是故诸业有已作未作。有得果未得果。有已断未断。若如是则无一切身一时生过。若尔非一切业即当来受。亦非不受亦非一时。若自作业果报不失。非他身受故。若如是则无自业不受报过他不作故。离彼三事业。定得果不失。若如是则无失业过。是名护三种过示现。云何不厌厌观。厌种种微苦分别。所有受皆是苦故。及厌种种粗苦故。

  经曰。十二因缘分说名三苦。是中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名为行苦。触受名为苦苦。余因缘分名为坏苦。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生灭故老死灭。名为断三苦相续说。

  论曰。云何深观。

  经曰。无明因缘行生因缘能生行余亦如是。无明灭行灭行无余亦如是。无明因缘行是生缚说余亦如是。无明灭行灭是灭缚说余亦如是。无明因缘行是随顺有观说余亦如是。无明灭行灭是随顺无所有尽观说余亦如是。

  论曰。深观者有四种。一者有分非他作自因生故。二者非自作缘生故。如经无明因缘行生因缘能生行余亦如是。无明灭行灭行无余亦如是故。三者非二作但随顺生故。无知者故。作时不住故。如经无明因缘行是生缚说余亦如是。无明灭行灭是灭缚说余亦如是故。四者非无因作随顺有故。如经无明因缘行是随顺有观说余亦如是。无明灭行灭是随顺无所有尽观说余亦如是故。若无因生生应常生非不生以无定因故亦可恒不生。何以故。无因生故。此非佛法所乐。若尔随顺有观有因非无因故。若无因不得言随顺有。是名十种因缘集观相谛差别观已说。

  经曰。是菩萨如是十种逆顺观因缘集法。所谓因缘分次第故。一心所摄故。自业成故。不相舍离故。三道不断故。观先后际故。三苦集故。因缘生故。因缘生灭缚故。随顺有尽观故。

  论曰。复有二种异观。一大悲随顺观。二一切相智分别观。大悲随顺观者有四种。一愚痴颠倒。二余处求解脱。三异道求解脱。四求异解脱。云何愚痴颠倒。随所著处愚痴及颠倒此事观故。以着我故。一切处受生远离我故。则无有生。云何愚痴无明闇故。如经是菩萨观世间生灭已作是念世间所有受身生处差别皆以贪着我故。若离着我则无世间生处故。愚痴所盲贪着于我。如是颠倒及有相支中疑惑颠倒。如经菩萨复作是念此诸凡夫愚痴所盲贪着于我无智闇障尝求有无如是等故。云何余处求解脱。是凡夫如是愚痴颠倒常应于阿梨耶识及阿陀那识中求解脱。乃于余处我我所中求解脱。此对治。如经是菩萨作是念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乃至老坏名死故。云何异道求解脱。于颠倒因中求解脱。颠倒因有三种。性因自在天因苦行因及无因。不应如是求。何以故。因缘有支二种业能起因缘事故。如经是中无明有二种作。一者缘中痴令众生惑。二者与行作因如是等故。自生因故。如经是中无明缘行者无明因缘令行不断助成行故。如是等故。烦恼业妄想因故。非乐因故。如经是中无明爱取三分不断是烦恼道。如是等故。先中际因故。及中后际因故。中际前后二际故。如经是中无明因缘行者是见过去世事。如是等故。若无如是事则种种众生亦无。云何求异解脱真解脱者有四种相。离一切苦相。无为相。远离染相。出世间相。彼诸行苦事随逐乃至无色有缚。如经十二因缘分说名三苦。无明行乃至六入名为行苦。如是等故。如是因缘生故。如经是中无明因缘行因缘能生行余亦如是等故。如是复染生缚。如经是中无明缘行是生缚说余亦如是等故。如是随顺有求无色有解脱。如经无明因缘行随顺有观说余亦如是等故。如是大悲随顺观因缘集已说。一切相智分别观者。是中有九种。一染净分别观。着我慢离我慢染净故。如经是菩萨观世间生灭已作是念世间所有受身生处差别皆以贪着我故若离着我则无世间生处故。二依止观。此因缘集依何等法。如经是菩萨复作是念不如实知诸谛第一义故名为无明。如是等故。三方便观。因缘有支二种业能起因缘事故。如经是中无明有二种作。一者缘中痴令众生惑。二者与行作因如是等故。四因缘相观。有支无作故。如经是中无明缘行无明因缘令行不断助成行故。如是等故。五入谛观。三道苦集谛故。如经是中无明爱取三分不断是烦恼道。行有二分不断是业道。余因缘分不断是苦道故。六力无力信入依观。先中后际化胜故。如经无明缘行者是见过去世事。如是等故。七增上慢非增上慢信入观。不如实知微苦我慢故。如经是中无明行乃至六入名为行苦。如是等故。八无始观。中际因缘生故。后际生随顺缚故。如经无明因缘行因缘能生行余亦如是无明因缘行是生缚说余亦如是故。九种种观。随顺有观故。欲色无色爱等。如经无明因缘行随顺有观说余亦如是故。如是不住道行胜已说。次说彼果胜有五种相。一得对治行胜及离障胜。二得修行胜。三得三昧胜。四得不坏心胜。五得自在力胜。云何得对治行胜。谓三解脱门。

  经曰。是菩萨如是十种观因缘集已。无我无寿命无众生自性空离作者受者。如是观时空解脱门现前生。是菩萨观彼有支自性灭故。常解脱现前。见因缘处无少法相可生。如是不见少法相故。无相解脱门现前生。是菩萨如是入空入无相不生愿乐。唯除大悲为首教化众生。如是无愿解脱门现前生。是菩萨修行是三解脱门。离彼我相离作者受者相。离有无相。

  论曰。是中空解脱门有三种相说。一见众生无我。二见法无我。三彼二作无见无作者故。如经是菩萨如是十种观因缘集已。无我无寿命无众生自性空离作者受者。如是观时空解脱门现前生故。见众生无我者。无我无寿命无众生。此句示现见法无我者自性空。此句示现彼二作无者。见众生及法无作事等。以无作者作事亦无。不见作者故。离作者受者。此句示现无相解脱门。亦三种相说。一灭障。二得对治。三念相不行。如经是菩萨观彼有支自性灭故。常解脱现前。见因缘处无少法相可生。如是不见少法相故。无相解脱门现前生。是中灭障者。观彼有支自性灭故。此句示现得对治者常解脱现前。此句示现念相不行者。见因缘处无少法相可生。此句示现无愿解脱门亦三种相说。一依止二体三胜。如经是菩萨如是入空入无相不生愿乐唯除大悲为首教化众生如是无愿解脱门现前生故。是中入空入无相是名依止。以依止入空入无相故。能成无愿不生愿乐不生愿乐是名无愿体。大悲为首教化众生者是名为胜。声闻亦有不生愿乐。无愿体远离大悲不乐教化众生故。灭障胜者离三种相故。如经是菩萨修行是三解脱门离彼我相离作者受者相。离有无相故如是次第于五地中远离平等深净心故四地中远离出没等相。此六地中远离法平等故。云何得修行胜。

  经曰。是菩萨大悲转增以重悲故。勤行精进未满助菩提分法欲令满足。菩萨作是念。有为和合故。行离和合故。不行众缘具故。行不具故不行。唯我知有为法多过。不应具和合因缘。亦不毕竟灭有为法。为教化众生故。诸佛子。菩萨如是知有为法多过。离自性不生不灭自性观。是菩萨作如是观已。起大悲故。不舍一切众生故。即时得无障碍智门现前。名般若波罗蜜行光明现前。是菩萨成就如是般若波罗蜜行光明现前照已。为满助菩提分法因缘而不与有为法共住。观有为法性寂灭相。亦不住其中。欲具足无上菩提分法故。

  论曰。得修行胜者有二种修行。一发勇猛修行。二起丈夫志修行。发勇猛修行者。知有为法多过。远离生业烦恼同缚。作胜利益众生。如经是菩萨大悲转增以重悲故。勤行精进未满助菩提分法欲令满足。菩萨作是念。有为和合故。行离和合故。不行众缘具故。行不具故不行。唯我知有为法多过。不应具和合因缘。亦不毕竟灭有为法。为教化众生故。起丈夫志修行者。厌对观见多过观故。灭对故。自性同相无观故。如经诸佛子菩萨如是知有为法多过离自性不生不灭自性观故。修行胜者。智及大悲胜随顺故。依不住道行无障碍智门现前。般若波罗蜜行光明现前。知有为法及涅槃平等证故。彼不共住故。彼助道行不满故。如经是菩萨作如是观已起大悲故。不舍一切众生故。即时得无障碍智门现前名般若波罗蜜行光明现前。是菩萨成就如是般若波罗蜜行光明现前照已。为满助菩提分法因缘而不与有为法共住。观有为法性寂灭相亦不住其中。欲具足无上菩提分法故。无障碍智者。谓如来智。然此未成就名为光明现前。云何得三昧胜。有十空三昧门同为上首。及彼眷属故。

  经曰。是菩萨住此菩萨现前地中。得信空三昧性空三昧第一义空三昧第一空三昧大空三昧合空三昧起空三昧如实不分别空三昧不舍空三昧得离不离空三昧。是菩萨得如是等十空三昧门上首。百千万空三昧门现在前。如是十无相三昧门上首。百千万无相三昧门现在前。如是十无愿三昧门上首。百千万无愿三昧门现在前。

  论曰。此空三昧有四种差别。一观二不放逸三得增上四因事。除第四三昧有五三昧。是名为观。一观众生无我。如经得信空三昧故。二观法无我。如经性空三昧故。三取彼空观。如经第一义空三昧故。四依彼阿黎耶识观。如经大空三昧故。五观转识。如经合空三昧故。不放逸者。第四三昧分别善修行故。修行无厌足故。如经第一空三昧故。得增上者。第七三昧得增上功德。如经起空三昧故。因事者。余三种三昧智障净因事。如经如实不分别空三昧故。教化众生因事。如经不舍空三昧故。愿取有因事。如经得离不离空三昧故。如是愿取有远离烦恼染而随顺诸有故。名离不离。云何得不坏心胜。

  经曰。是菩萨住菩萨现前地中。复转满足不坏心决定心真心深心不退转心不休息心净心无边心求智心满足方便智行心。

  论曰。不坏心者。坚固不退故。是不坏心有九种。一信观不坏。如经决定心故。二堪受调柔不坏。如经真心故。三于密处不惊怖不坏。如经深心故。四自乘不动不坏。如经不退转心故。五发精进不坏。如经不休息心故。六离嫉妒破戒垢不坏。如经净心故。七广利益众生不坏。如经无边心故。八求上胜解脱不坏。如经求智心故。九化众生行不坏。如经满足方便智行心故。云何得自在力胜。

  经曰。是菩萨此诸菩萨心随顺成就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精进成一切外道异论不能动故。随顺成入诸智地故。远离成转声闻辟支佛地故。一向成决定趣佛智故。不退成一切诸魔烦恼不能坏故。坚住成善住菩萨智慧明故。正住成善修空无相无愿法行故。助正行成方便智观故。不舍行成集助菩提分法故。是菩萨住菩萨现前地中。般若波罗蜜行增上成就。得第三利顺忍。随顺如实法无有违逆故。

  论曰。是菩萨此诸菩萨心随顺成就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得般若波罗蜜行力胜能深入故。是中力胜有九种。一能降伏他力。如经不退转精进成一切外道异论不能动故。二能断疑力。如经随顺成入诸智地故。三自乘不动力。如经远离成转声闻辟支佛地故。四密处决定信力。如经一向成决定趣佛智故。五不散坏力。如经不退成一切诸魔烦恼不能坏故。六依烦恼障净对治坚固力。如经坚住成善住菩萨智慧明故。七广对治力。如经正住成善修空无相无愿法行故。八化众生力。如经助正行成方便智观故。九智障净力。如经不舍行成集助菩提分法故。是菩萨住菩萨现前地中。般若波罗蜜行增上成就。得第三利顺忍。随顺如实法无有违逆。是诸法者如上所说力胜所摄故。

  经曰。诸佛子。是菩萨住此菩萨现前地已多见诸佛以大神通力大愿力故。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百千那由他佛多亿佛多百亿佛多千亿佛多百千亿佛多百千万亿那由他佛。以大神通力大愿力故。是菩萨见诸佛时。以上心深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供具悉以奉施。以诸菩萨上妙乐具供养众僧。以此善根皆愿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诸佛所生上恭敬。专心听法闻已受持。闻受持已得如实三昧智慧光明随顺修行行已忆持。是菩萨智慧转胜。复得诸佛法藏。是菩萨住此菩萨现前地中。于无量百劫。彼诸善根转胜明净。无量千劫无量百千劫无量百千那由他劫无量亿劫无量百亿劫无量千亿劫无量百千亿劫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彼诸善根转胜明净。诸佛子。譬如本真金以琉璃磨莹光色转胜明净。诸佛子菩萨如是。住此菩萨现前地中。彼诸善根方便智观转胜明净。转转寂灭成就不坏。诸佛子。譬如月光明轮照众生身令得清凉。四种风吹所不能坏。诸佛子。菩萨如是住此菩萨现前地中。彼诸善根能灭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众生烦恼之火。四种魔道所不能坏。是菩萨十波罗蜜中般若波罗蜜增上。余波罗蜜非不修习随力随分。诸佛子。是名略说菩萨第六菩萨现前地。若菩萨住此地中。多作化乐天王。所作自在善巧灭除众生我慢。善转众生我慢法心。所作善业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是诸福德皆不离念佛念法念僧念菩萨念菩萨行念波罗蜜念十地念不坏力念无畏念不共佛法。乃至不离念一切种一切智智。常生是心。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大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为导为将为师为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复从是念发精进行。以精进力故。于一念间得百千亿三昧。见百千亿佛。知百千亿佛神力。能动百千亿佛世界。能入百千亿佛世界。能照百千亿佛世界。能教化百千亿佛世界众生。能住寿百千亿劫。能知过去未来世各百千亿劫事。能善入百千亿法门。能变身为百千亿。于一一身能示百千亿菩萨。以为眷属。若以愿力自在胜上。菩萨愿力过于此数。示种种神通。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声或行或庄严或加或信或业是诸神通。乃至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不可数知。

  论曰。闻受持已。得如实三昧智慧光明随顺修行者。得义陀罗尼。此句示现因彼事故说依胜三昧得奢摩他毗婆舍那光明胜行。行已忆持者。能持彼行故。是菩萨智慧转胜。乃至彼诸善根转胜明净者。解脱彼障证彼义故。琉璃磨莹真金喻者。此地中出世间智增上光明转胜示现。如经诸佛子譬如本真金以琉璃磨莹光色转胜明净。乃至以方便智观转胜明净故。以无障碍智现前。般若波罗蜜行光明现前故。名为现前地。方便智观者。不住道行所摄明智故。月光明轮喻者。胜前地智示现轮小光明大。如经诸佛子譬如月光明轮。乃至四种魔道所不能坏故。魔道者。随顺魔事魔行故。余如前释。

  论曰。第七地中。有五种相差别。一乐无作行对治差别。二彼障对治差别。三双行差别。四前上地胜差别。五彼果差别。云何乐无作行对治。

  经曰。尔时金刚藏菩萨言。诸佛子。若菩萨善具足六地行已欲入第七菩萨地者。是菩萨当以十种方便智发起殊胜行入。何等为十。所谓善修空无相无愿而集大功德助道。入诸法无我无寿命无众生而不舍起四无量。起功德法。作增上波罗蜜行而无法可取。得远离三界而能应化起庄严三界行。毕竟寂灭诸烦恼焰而能为一切众生起灭贪嗔痴烦恼焰行。随顺幻梦影响化水中月镜中像自性不二而起作业无量差别心。善知一切国土道如虚空而起庄严净佛国土行。知诸佛法身自性无身而起色身相好庄严行。知诸佛音声无声本来寂灭不可说相而随一切众生。起种种差别庄严音声行。入诸佛。于一念顷通达三世事而能分别种种相劫数修行。随一切众生心差别观故。诸佛子是菩萨如是十种方便智。发起殊胜行。具足六地行已。得入第七菩萨地。诸佛子。是菩萨此十种方便智发起殊胜行现前行。名入第七菩萨地。

  论曰。乐无作行对治者。方便智发起十种殊胜行。如经诸佛子若菩萨善具足六地行已欲入第七菩萨地者是菩萨当以十种方便智发起殊胜行入。彼菩萨无障碍智现前般若波罗蜜行现前时即于无作行中生乐心。非起增上行。彼乐对治此十种法差别示现。方便智者。不舍众生法无我智对治。摄取增上行。发起殊胜行。此胜行于出世间及世间增上行更无胜者。有四种功德故。一财及身胜因事。随所须意取得财及身胜因功德集故。如经所谓善修空无相无愿而集大功德助道故。二护恶行因事。如是得胜无量修行。于一切众生中。不起妄行故。如经入诸法无我无寿命无众生而不舍起四无量故。三护善根因事。得彼胜因增上故。功德法增上行。以波罗蜜行故。如经起功德法作增上波罗蜜行而无法可取故。四摄众生因事。于中有七种门。一愿力取生作上首。教化余众生故。上首者。众生随逐故。如经得设离三界而能应化起庄严三界行故。二说对治故。为灭烦恼染及随烦恼使常自寂灭故。如经毕竟寂灭诸烦恼焰而能为一切众生起灭贪嗔痴烦恼焰行故。三为灭诸障故。障有四种。如五地中说。如经随顺幻梦影响化水中月镜中像自性不二而起作业无量差别心故。四于大法众会集故。如经善知一切国土道如虚空而起庄严净佛国土行故。五见闻亲近供养修行生福德故。如经知诸佛法身自性无身而起色身相好庄严行故。六转法轮故。如经知诸佛音声无声本来寂灭不可说相。而随一切众生起种种差别庄严音声行故。七随所问善释故。如经入诸佛于一念顷通达三世事而能分别种种相劫数修行随一切众生心差别观故。此十种发起殊胜行共对摄取对治摄取善修行空无相无愿等。入一切法无我无寿命无众生等。如是次第应知。此十种法现前得住第七地。如经诸佛子。是菩萨此十种方便智发起殊胜行现前行名入第七菩萨地故。如是乐无作行对治差别。七地已说。次说彼障对治有二种相。一修行无量种。二修行无功用行。

  经曰。是菩萨住第七菩萨地中。入无量众生界。入诸佛无量教化众生业。入无量世界网。入诸佛无量清净国土。入无量诸法差别。入无量诸佛智得无上道。入无量劫数。入无量诸佛通达三世事。入无量众生信乐胜事差别入无量诸佛名色身种种示现。入无量众生心行根信种种差别。入无量诸佛音声语言令众生欢喜。入无量众生心心所行种种差别。入无量诸佛随智慧行。入乘无量声闻乘信解。入诸佛无量说道。令众生信解。入无量辟支佛乘集成。入诸佛无量深智慧门。入所说。入诸菩萨无量所行道。入诸佛无量所说大乘集成事。令菩萨得入。

  论曰。修行无量种者。随所作利益何等众生。众生住何处。以何等智慧。以何等心。以何等行。置何等乘。以此差别。有十种修行。是中随所作利益何等众生者。于无量众生以无量业教化故。如经是菩萨住第七菩萨地中入无量众生界入诸佛无量教化众生业故。众生住何处者。于无量世界中。令依清净佛国土故。如经入无量世界网入诸佛无量清净国土故。以何等智慧者。无量种种法界智慧觉故。如经入无量诸法差别入无量诸佛智得无上道故。无量劫数通达三世。亦入智慧觉。如经入无量劫数入无量诸佛通达三世事故。以何等心者。有三种事。一有众生信种种天身心随同行。随彼信说故。如经入无量众生信乐胜事差别入无量诸佛名色身种种示现故。二知过去心习软中利根如应说法。如经入无量众生心行根信种种差别入无量诸佛音声语言令众生欢喜故。三以何等行者。随众生心说对治故。如经入无量众生心心所行种种差别入无量诸佛随智慧行故。置何等乘者。于三乘中置声闻乘中者。如经入乘无量声闻乘信解入诸佛无量说道令众生信解故。置辟支佛乘中者。如经入无量辟支佛乘集成。入诸佛无量深智慧门入所说故。置大乘中者。如经入诸菩萨无量所行道。入诸佛无量所说大乘集成事令菩萨得入故。如是彼障对治无量种差别修行十种已说。次说修行无功用行。

  经曰。是菩萨作如是念。是诸佛世尊。有无量无边境界。是境界不可以若千百亿劫千亿劫百千亿劫。乃至复过此数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不可算数。如是诸佛境界我皆应集。自然不以分别得成。以不分别不取相故成。是菩萨如是善观智通。日夜常修方便智。熏发起殊胜行。善住坚固以不动法故。

  论曰。是中自然者。自性胜无分别故。如经自然不以分别得成以不分别不取相故成。此句示现是菩萨如是善观智通日夜常修方便智熏发起殊胜行善住坚固以不动法故者。彼障对治故。如是彼障对治差别此地已说。次说双行分有四种相。一二行双无间二信胜。三能作大义。四菩提分差别。

  经曰。是菩萨起于道时。一念心不舍。是菩萨修行智慧。来时亦起去时亦起。住时亦起坐时亦起卧时亦起。乃至睡梦皆能起道。离诸阴盖住诸威仪。常不离如是相念。是菩萨于念念中。具足菩萨十波罗蜜。何以故。如是菩萨起一切心。于念念中以大悲为首。修习一切佛法。皆回向如来智故。是菩萨求佛道时。所修善根。舍与一切众生是檀波罗蜜。能灭一切烦恼热是尸波罗蜜慈悲为首。能忍一切众生是羼提波罗蜜。求转胜善根心无厌足是毗梨耶波罗蜜。所修诸行心不驰散常向一切智智是禅波罗蜜。现忍诸法自性不生是般若波罗蜜。能起无量智门是方便波罗蜜。期上上胜智是愿波罗蜜。一切外道邪论及诸魔众不能沮坏菩萨道是力波罗蜜。如实观知一切法相是智波罗蜜。如是诸佛子。是菩萨住此菩萨远行地中。念念具足十波罗蜜。亦具足四摄法。亦具足四家三十七助菩提分法三解脱门。略说乃至一切助菩提分法。于念念中皆悉具足。

  论曰。是中一念中。奢摩他毗婆舍那二行双现前故。住诸威仪者。一切行中彼修行时无间不断不息行故。如经是菩萨起于道时一念心不舍。乃至住诸威仪故。远离一切烦恼盖故。信胜者。彼无量智中殊异义庄严相现前专念故。如经常不离如是相念故。能作大义者。念念具足十波罗蜜大义故。如经是菩萨于念念中具足菩萨十波罗蜜乃至智波罗蜜故。是中方便波罗蜜者。起无量智事。以是智故。起布施等无量行愿力摄故。愿波罗蜜者。起上上智。以是智故起布施等上上行生摄取胜故。力波罗蜜者。一切异论及诸魔众不能坏行。以是行故远离布施等障故。智波罗蜜者。如实观知一切法相。以是智故布施等一切种差别知为化众生故。菩提分差别者。有四种相。一依大乘行波罗蜜故。如经如是诸佛子是菩萨住此菩萨远行地中。念念具足十波罗蜜故。二依教化众生。行四摄法故。如经亦具足四摄法故。三依烦恼障增上净故。家菩提分解脱门者。何处住。以何等门修行得清净。如经亦具足四家三十七助菩提分法三解脱门故。家者般若家谛家舍烦恼家苦清净家故四依智障清净。如经略说一切助菩提分法于念念中皆悉具足故。如是双行差别已说。次说前上地胜差别。下地增上方便行满足故。七地中说。

  经曰。尔时解脱月菩萨。问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菩萨但于第七菩萨地中具足一切助菩提分法。为当一切菩萨诸地中亦皆具足。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菩萨于十菩萨地中悉具足一切助菩提分法。但第七地胜故得名。何以故。佛子。是菩萨此菩萨地中方便行具足得入智慧神通行故。佛子。菩萨于初地中发愿。观一切佛法故。具足助菩提分法。第二地中除心恶垢故。具足助菩提分法。第三地中愿转增长得法明故。具足助菩提分法。第四地中入道故。具足助菩提分法。第五地中随顺行世间法故。具足助菩提分法。第六地中。入甚深法门故。具足助菩提分法。此第七菩萨地中。起一切佛法故。具足一切助菩提分法。

  论曰。云何下地增上方便行满足。以满足故。入大智通行。如经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菩萨于十菩萨地中悉具足一切菩提分法。但第七地胜故得名。何以故。佛子。是菩萨此菩萨地中方便行具足得入智慧神通行故。是中通者五神通。智者如前说。云何此地中方便行满足。彼余世间出世间行中更起殊胜行。是故此七地中起一切佛法故。能具足助菩提分法。如经佛子。菩萨于初地中发愿观一切佛法故具足助菩提分法。乃至此第七菩萨地中起一切佛法故。具足一切助菩提分法故。如是前上地胜差别下地增上方便行满足已说。云何上地增上修行智慧方便菩提分。功用行满足故。

  经曰。何以故。佛子。菩萨从初地来乃至七地。得诸智慧所行道。以是力故。从第八菩萨地乃至第十地。无功用行自然满足。佛子。譬如二世界。一染净世界。二纯净世界。是二中间难可得过。欲过此界当以大神通力。佛子。菩萨如是行于染净菩萨道难可得过。当以大愿力大方便智力大神通力故乃可得过。解脱月菩萨言。佛子。七菩萨地为是染行为是净行。金刚藏菩萨言。佛子。从初地来菩萨所行皆离烦恼染业。何以。故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随道所行如分平等故。不名为过七地烦恼行。佛子。譬如转轮圣王乘上宝象游四天下。知有贫穷困苦染过之人。而不为彼过所染。然王未免人身。若舍人身生于梵世住梵天宫。见行千世界。示梵王光明威力。尔时不名为人。佛子。菩萨亦如是。从初地来乘诸波罗蜜乘行一切世间。亦知世间烦恼染过。而不为烦恼过之所染。以乘正道故。而不名为过七地烦恼染。若菩萨舍一切功用行。从七地入第八地。尔时名为乘菩萨清净乘行一切世间。如实知一切烦恼染过。而不为烦恼过之所染。以得过故。佛子。菩萨住是第七菩萨地。过多贪欲等诸烦恼众。是菩萨住此菩萨远行地中。不名有烦恼者。不名无烦恼者。何以故。一切烦恼不行故。不名有烦恼者。贪求如来智慧未满足故。不名无烦恼者。

  论曰。云何上地增上智慧方便行菩提分。功用满足故。如经。何以故。佛子。菩萨从初地来乃至七地得诸智慧所行道乃至当以大愿力大方便智力大神通力乃可得过故。从初地来远离一切烦恼示现如是。此地名为染净。非染行如分行平等道故。彼菩萨此地中。随力分舍功用道如转轮王譬。第八地中。自然得报行过烦恼染过。示现如生梵世舍转轮王人身。如经诸佛子。譬如转轮圣王乃至不为烦恼过之所染。以得过故。佛子。菩萨住是第七菩萨地过多贪欲等诸烦恼众者。未至报地故。是故此地不名离烦恼行。有功用故。菩萨住此远行地中。不名有烦恼者。乃至未满足故。不名无烦恼者。如是前上地胜差别分已说。次说双行果差别。此有四种相。一业清净。二得胜三昧。三过地。四得胜行。云何业清净。

  经曰。是菩萨住此第七菩萨远行地中。毕竟成就深净身业。毕竟成就深净口业。毕竟成就深净意业。是菩萨所有不善业道。诸佛所呵皆已舍离。所有善业道诸佛所叹是则常行。世间所有经书技术。如五地中说自然而行。是菩萨于三千大千世界中得为大师。唯余诸佛及八地菩萨无有众生。深心妙行能与等者。是菩萨所有禅定三昧三摩跋提神通解脱一切现前。修行门中非善成就报力。如第八菩萨地。是菩萨住此第七菩萨远行地。于念念中具足修集方便智力及一切助菩提分法。得转胜具足。

  论曰。业清净者有四种相。一戒净胜。如经是菩萨住此第七菩萨远行地中毕竟成就深净身业乃至是则常行故。二世间智清净胜。如经世间所有经书技术乃至自然而行故。三得自身胜心行二平等无与等者。如经是菩萨于三千大千世界中乃至深心妙行无与等者故。四得胜力禅等现前胜。如经是菩萨所有禅定三昧乃至得转胜具足故。是中依禅起三昧三摩跋提神通解脱。为教化众生故。寂灭乐行故。灭定三摩拔提。如是次第如是双行果。业清净四种相已说。次说得胜三昧。

  经曰。是菩萨住此第七菩萨远行地中。入名善择智菩萨三昧善思义三昧益意三昧分别义藏三昧择一切义三昧善住坚根三昧智神通门三昧法界业三昧如来利益三昧入名种种义藏世间涅槃门菩萨三昧。菩萨如是大智通门。满足上首十三昧。能入百千菩萨三昧门。净治此地。

  论曰。得胜三昧者有十种相。一依未观义。二依已观义如经是菩萨住此第七菩萨远行地中入名善择智菩萨三昧故。善思义三昧故。三依一句无量义胜。四依一义说无量名如经益意三昧故。分别义藏三昧故。五依通一切五明处智。如经择一切义三昧故。六依烦恼障净。真如观坚根故。如经善住坚根三昧故。七依智障净。有四种障净故。一胜功德障此对治。如经智神通门三昧故。二无障碍智障此对治。如经法界业三昧故。三于深上佛法性弱障此对治。如经如来利益三昧故。四不住行障此对治。如经入名种种义藏世间涅槃门菩萨三昧故。种种义藏者种种善根故。如是大智通门满足上首十三昧。能入百千万菩萨三昧门。净治此地故。已说得胜三昧。次说过地。

  经曰。是菩萨得是三昧智慧方便善清净故。得大悲力故。过声闻辟支佛地。现前思量趣智慧地。

  论曰。过声闻辟支佛地者。有二种相。一修行方便智力。二大悲力故。现前者。能入法流水。思量智慧地者。八地智慧应知。但观奢摩他毗婆舍那道。彼处成就故。复次过者业胜故示现。

  经曰。是菩萨住此第七菩萨远行地中。无量身业无相行。无量口业无相行。无量意业无相行。是菩萨善清净行故。得无生法忍光明。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住菩萨初地。有无量身业无量口业无量意业。已过一切声闻辟支佛行成。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观大法故过。非是自智行力。此第七菩萨地。得自智行力观故。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坏。佛子。譬如王子生在王家。具足王相胜一切臣众。以豪尊力故。非自智行力故。若身长大自具智力所作事成。过一切臣众。如是佛子。菩萨初发心时。已胜一切声闻辟支佛。以深心大故。今住此第七菩萨地中。自智行住故。过一切声闻辟支佛事。

  论曰。无量三业无相行者。入定远离相是。无量声闻缘觉。亦有净业远离相非无量相。不能利益一切众生故。复次此无量胜余下地事故。善清净行者。修方便行满足故。无生法忍光明者。相现前故。王子喻者。此地中胜过示现。修方便行满足故。自智行住者。方便行尽念观住故。如经佛子。譬如王子生在王家乃至自智行住故过一切声闻辟支佛事故。无量身等胜业已说。非但多无量神力。亦无量示胜义故。

  经曰。诸佛子。是菩萨住此第七菩萨远行地。得甚深远离无行。身口意业转求胜行而不舍离。

  论曰。甚深者远入故。远离者彼障灭故。无行者。彼余出世间世间地不能行故。身口意业转求胜行而不舍离者。声闻辟支佛虽离彼相业不如是。得少为足不求上行故。如是双行果过。二乘地已说。云何得胜行。

  经曰。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从何地来能入寂灭定。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菩萨从第六地来能入寂灭定今住第七菩萨地。于念念中能入寂灭定而不证寂灭定。是菩萨毕竟成就不可思议身口意业。佛子。是诸菩萨行实际行而不证寂灭定。佛子。譬如有人乘大船舫入于大海。善知行船善知水相。不为大海水难所害。如是佛子。菩萨住此第七菩萨地中。乘诸波罗蜜船行实际行。而不证寂灭定。

  论曰。行实际行而不证寂灭定。以不舍有故。如经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从第六地来能入寂灭定乃至而不证寂灭定故。如是三摩跋提胜行已说。次说发起胜行。

  经曰。菩萨如是通达三昧智力修行。起大方便智力故。现身世间门深心涅槃。虽眷属围绕而心常远离。以愿力受生三界而不为世间所染。心常寂灭以方便力而还炽然虽然不烧。随顺佛智转声闻辟支佛地。通达诸佛境界藏现魔境界。过四魔道现行魔境界。现诸外道行而深心不舍佛济。通达一切世间事心常在出世间道法。所有庄严之事。胜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四天王释提桓因梵天王而不舍乐法念。

  论曰。发起殊胜行者。有八种行共对治摄。一起功德行随顺世间门。如经菩萨如是通达三昧智力修行起大方便智力故现身世间门深心涅槃故。二上首摄余行。如经虽眷属围绕而心常远离故。三愿取有行。如经以愿力受生三界而不为世间所染故。四家不断行。远离贪欲随烦恼使而示贪欲行事。如经心常寂灭以方便力而还炽然虽然不烧故。五入行。如经随顺佛智转声闻辟支佛地故。六资生行。饮食睡梦等魔境界故。如经通达诸佛境界藏现魔境界故。七退行。示老病死此三魔境界故。如经过四魔道现行魔境界故。八转行。有三种转。一见贪转。如经现诸外道行而深心不舍佛济故。二障碍转。如经通达一切世间事而心常在出世间道法故。三贪转。天龙等尊重心摄取转彼贪心故。如经所有庄严之事胜诸天龙乃至而不舍乐法念故。

  经曰。菩萨成就如是智慧。住此菩萨远行地已多见诸佛。以大神通力大愿力故。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百千那由他佛多亿佛多百亿佛多千亿佛多百千亿佛多百千亿那由他佛。以大神通力大愿力故。是菩萨见诸佛时。以上心深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供具悉以奉施。以诸菩萨上妙乐具供养众僧以此善根皆愿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诸佛所生上恭敬。专心听法闻已受持。闻受持已得如实三昧智慧光明随顺修行行已忆持守护诸佛正法。一切声闻辟支佛智慧问难所不能坏。是菩萨复能利益众生故法忍转净。是菩萨住此菩萨远行地中。于无量劫彼诸善根转胜明净调柔成就。复转尽成就。无量百劫无量千劫。无量百千劫。无量百千那由他劫。无量亿劫无量百亿劫。无量千亿劫无量百千亿劫。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彼诸善根转胜明净调柔成就。复转尽成就。佛子。譬如本真金。以一切众宝具足庄严。光色转胜明净。余庄严具所不能及。如是佛子。菩萨住此第七菩萨远行地中。彼诸善根从方便智起转胜明净。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坏。佛子。譬如日光。一切星宿月光所不能坏。阎浮提内所有泥水悉能干竭。如是佛子。菩萨住此第七菩萨远行地中。彼诸善根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坏。又能干竭一切众生烦恼淤泥。是菩萨十波罗蜜中。方便波罗蜜增上。余波罗蜜非不修习随力随分。诸佛子。是名略说菩萨第七菩萨远行地。若菩萨住此地中多作他化自在天王所作自在善令众生发生正智。亦令众生渡烦恼海。所作善业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是诸福德。皆不离念佛念法念僧念菩萨念菩萨行念波罗蜜念十地念不坏力念无畏念不共佛法。乃至不离念一切种一切智智。常生是心。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大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为导为将为师为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复从是念发精进行。以精进力故。于一念间得百千亿那由他三昧。见百千亿那由他佛。知百千亿那由他佛神力。能动百千亿那由他佛世界。能入百千亿那由他佛世界。能照百千亿那由他佛世界。能化百千亿那由他佛世界众生。能住寿百千亿那由他劫。能知过去未来世各百千亿那由他劫事。能善入百千亿那由他法门。能变身为百千亿那由他。于一一身能示百千亿那由他菩萨以为眷属。若以愿力自在胜上菩萨愿力。过于此数示种种神通。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声或行或庄严或加或信或业。是诸神通乃至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不可数知。

  论曰。守护诸佛正法者。于三千大千世界中得为大师故。修方便行满足故。彼守护上首故。利益众生故法忍转显。此地释名应知。如经是菩萨复能利益众生故法忍转净故。修行功用尽至故。名为远行地。一切众宝具足庄严。真金喻者。示现一切菩提分法方便行。功用满足故。此地中诸善根转胜明净示现。如经譬如本真金乃至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坏故。日光喻者。如前地说。此地胜故。如经佛子譬如日光乃至又能干竭一切众生烦恼淤泥故。余如前说。

  论曰。第八地中有七种相差别。一总明方便作集地分。二得净忍分。三得胜行分。四净佛国土分。五得自在分。六大胜分。七释名分。云何总明方便作集地分。

  经曰。尔时金刚藏菩萨言。诸佛子。若菩萨于七地中善集慧方便。善清净诸行。善集助道法。善起大愿力。善加如来力加。自善根力得力故。常念随顺如来力无畏不共佛法故。善净深心觉故。成就福德智力故。大慈悲等不舍一切众生行故。通达无量智道故。

  论曰。总明方便作集地分者。七地总故同相及别相。云何同相。同相有三种。一者二种无我上上证故。二者不住道清净故。三者彼方便智行所摄满足。助菩提分法故。如经诸佛子。若菩萨于七地中善集慧方便故。善清净诸行故。善集助道法故。云何别相。善起大愿力。等初地等诸地。如经善起大愿力故。第二地中。是故我应等行十善业道修行一切种令清净具足彼处如来力故。如经善加如来力加故。第三地中厌得不退禅定等。自善根力得通达故。如经自善根力得力故。第四地中所说法分别智教化智障净胜念通达佛法。如经常念随顺如来力无畏不共佛法故。第五地中深净心平等善净深心等。如经善净深心觉故。第六地中大悲自在为首增上观因缘集成就福德智力。如经成就福德智力故。第七地中方便智慧发起殊胜道。不舍一切众生行。如经大慈悲等不舍一切众生行故。以无量众生界故入无量智道。如经通达无量智道故。如是第八地总明方便作集地分已说。云何得净忍分。得无生法忍故。彼清净自然无功用行应知。

  经曰。入一切法本来无生。无成。无相。无出。不失。无尽。不行。非有有性。初中后平等。真如无分别入一切智智。是菩萨远离一切心意识忆想分别。无所贪着。如虚空平等。入一切法如虚空性。是名得无生法忍。

  论曰。复次彼忍于四种无生中应知。四种无生者。一事无生。二自性无生。三数差别无生。四作业差别无生。是中事无生者。实有七种事。一净分法中本有实此对治。如经入一切法本来无生故。二新新生实此对治。如经无成故。三者相实此对治。如经无相故。四后际实此对治。如经无出故。五先际实染分中烦恼障故此对治。如经不失故。六尽实诸众生此对治。如经无尽故。七杂染实净分中此对治。如经不行故。自性无生者。是法无我彼法无我。自体无性故。如经非有有性故。彼观事故是此忍不得言无所有观。法无我无二相故。数差别无生者。于三时中染净法不增减故。如经初中后平等故。作业差别无生者。于真如中净无分别佛智故。如经真如无分别入一切智智故。如是无生法忍观示现。次示现行远离报分别境界想。摄受分别性想故。如经是菩萨远离一切心意识忆想分别故。想者远离障法想非无治法想。彼治想于下地中有三种胜事。一无功用自然行。如经无所贪着故。二遍一切法相。如经如虚空平等故。三入真如不动自然行故。如经入一切法如虚空性。是名得无生法忍故。如是八地得净忍分已说。次说得胜行分。

  经曰。又佛子。如是成就法忍。菩萨即时得是第八菩萨不动地。得为深行菩萨难可得知。无能分别。离一切相。离一切想一切贪着。无量无边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坏寂静一切寂静而现在前。佛子。譬如比丘得具足神通心得自在。次第入灭尽定。一切动心忆想分别皆悉尽灭。佛子。菩萨亦如是。住是第八菩萨不动地。即离一切有功用行及诸忆念得无功用法。离身口意务住报行成。佛子。譬如有人梦中见身堕在大河。是人尔时发大勇猛施大方便欲出此河。发勇猛时忽然便寤。寤已即离一切勇猛方便懅事。佛子。菩萨亦如是。从初已来见诸众生堕四大河。发大精进力广修行道至不动地。即离一切想有功用行。是菩萨一切不行二心诸所忆想不复现前。佛子。譬如生在梵天。欲界烦恼一切不行。如是佛子。菩萨住此菩萨不动地。一切心意识等不行。一切佛心菩提心菩萨心涅槃心不行。何况当行世间心。

  论曰。是中得胜行者。得深行故。深行有七种。一难入深。如经又佛子。如是成就法忍菩萨即时得是第八菩萨不动地得为深行菩萨难可得知故。二同行深。诸净地菩萨同故。如经无能分别故。三境界深。能取可取不现前故。如经离一切相离一切想一切贪着故。护一切障想故。言离一切贪着。四修行深。自利利他行故。如经无量无边故。五不退深。如经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坏故。六离障深。如经寂静故。七对治现前深。如经一切寂静而现在前故。真如一切寂静故。灭尽定喻者。示彼行寂灭故。如经佛子譬如比丘乃至离身口意务住报行成故。一切动心忆想分别皆悉尽灭者无彼依止故。即离一切有功用行者。过功用行地故。得无功用法者。得彼对治法故。以得无功用法自然行故。住报行成示现得有功用行相违法故。复住报行成者。善住阿梨耶识真如法中故梦寤喻者。示此行中护彼过想有正智想此行寂灭故。如经佛子譬如有人梦中见身乃至诸所忆想不复现前故。是中依清净世间涅槃二心不行故。依境界受用念想不行故。生梵天喻者。于下地心一向不行得报地故。此说远离胜。如经佛子譬如生在梵天乃至何况当行世间心故。是中顺行不顺行二分心等佛等不行故。大乘小乘差别故。大乘小乘中。众生法差别故无学学差别。佛等涅槃差别说应知。是中顺行者。顺行分中心等不行故。如经一切心意识等不行故。是中不顺行者。不顺行分中佛等不行故。如经佛心乃至涅槃心不行故。大乘小乘差别。大乘中差别者。佛菩萨涅槃差别故。小乘中差别者。声闻涅槃阿罗汉等差别故。大小乘中众生法差别者。佛菩萨差别故。法差别者。菩提涅槃差别故。小乘中无学学众生差别故。是中法差别者。涅槃差别故。无学差别者。阿罗汉差别故。有学差别故。阿那含等差别故。如是等行皆悉不行故。

  经曰。佛子。是菩萨得此不动地已。本愿力住故。诸佛尔时彼法流水门中与如来智慧。复作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得此究竟忍顺一切诸佛法故。善男子。我等所有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佛法成就。汝今未得当为成就诸佛法故。勤求精进亦莫舍此忍门。

  论曰。此与如来智慧力。转彼深行乐足心故。叹得上法故。不得修教授故。若不舍此忍行不得成就一切佛法故。依彼有力能作故。如经佛子是菩萨得此不动地已本愿力住乃至亦莫舍此忍门故。

  经曰。复次善男子。汝虽得是寂灭解脱。此凡夫众生不善不寂灭。常在种种烦恼集中。为种种异念觉观所害。汝当愍念如是众生。

  论曰。依彼众生无大利益事。现起烦恼使在家出家分中深着烦恼众生转故。如经善男子汝虽得是寂灭解脱乃至汝当愍念如是众生故。不善者现起烦恼染故。不寂灭者不远离彼使故。常在种种烦恼集中者。于在家分中故。为种种异念觉观所害者。于出家分中故。

  经曰。复次善男子。汝应念本所愿欲大利益众生欲得不可思议智慧门。

  论曰。依愿教化众生。智行广能转故。如经复次善男子汝应念本所愿乃至欲得不可思议智慧门故。

  经曰。复次善男子。此一切法中。法性有佛无佛法界常住。诸如来不以得此法故。说名为佛。声闻辟支佛亦得此无分别法。

  论曰。依不共义。功行疲惓彼垢转故。如经复次善男子此一切法中法性乃至亦得此无分别法故。

  经曰。复次善男子。汝观我等无量净身无量智慧无量佛国土无量光轮无量起智无量净音。汝今应起如是等事。

  论曰。无量净身等彼佛法成就有力示现依利益众生故。此利益众生事以何事身。如经复次善男子。汝观我等无量净身故。以何等智。世谛智第一义谛智。如经无量智慧故。以何等土清净国土。如经无量佛国土故。以何等摄伏。如经无量光轮故。随所度众生行智慧。如经无量起智故。随所言说。如经无量净音故。如来作无量利益众生。汝今应起如是等事示现。

  经曰。复次善男子。汝今适得此一法明。所谓一切法寂灭无分别法明。如是善男子。如来法明。无量入无量作无量转。汝为得彼故应起此法。

  论曰。复示诸佛无量胜行。如经复次善男子汝今适得此一法明乃至应起此法故。无量入者法门差别故。无量作者作事差别故。无量转者依上上不断差别故。

  经曰。复次善男子。汝观十方无量国土无量众生。无量法差别。汝应如实尽通达彼事。如是佛子。诸佛与此菩萨。如是等无量无边起智慧门。以此无量智慧门故。是菩萨能起无量差别业皆悉成就。

  论曰。复少作在随所见无量世界众生法差别。少分观即能成就转故。如经复次善男子。汝观十方无量国土乃至皆悉成就故。

  经曰。金刚藏菩萨。语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若诸佛不与此菩萨起智门者。是菩萨尔时即入涅槃。弃舍利益一切众生。以诸佛与此菩萨无量无边起智门故于一念中所起智业。比从初发心以来乃至竟第七地。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分百千那由他分亿分百亿分千亿分百千亿分百千亿那由他分不及一。乃至无量无边阿僧祇分亦不及一。乃至非算数譬喻之所能及。所以者何。佛子先以一身起行起故。今此菩萨地中。得菩萨无量身差别故。集无量行力故。无量音声起故。无量智慧起故。无量生起故。无量清净国土故。教化无量众生故。供养恭敬无量诸佛故。随顺觉无量法故。得无量神通力起故。无量众会差别故。无量身口意业集一切菩萨行力。以不动法故。佛子。譬如乘船欲入大海。未至大海多用功力。若至大海不复用力。但以风力而去。若于大海一日所行。比本功力。至于百岁不能得及。如是佛子。菩萨善集善根资粮。乘大乘船。到菩萨所行大智慧海。于一念间无功用智能入一切智智处。本有功用行。若一劫若百千万劫不能得及。

  论曰。是中即入涅槃者。与智慧示现。如经以诸佛与此菩萨无量无边起智门故。乃至以不动法故。以诸佛与此菩萨无量无边起智门者。彼行中摄功德因胜。同作教授说故。乃至算数等。次第解释应知。数分者。一一为二二二为四。如是等喻亦不及一。是事不可喻比故。无量身差别者。一切菩萨身。信解如自身故。如是无量音声起等亦无量应知。此十句依教化众生。依集助道行。依障清净应知。随身住随所说随依智随所取生随何国土。得教化众生随集功德助道。集智慧助道。供养恭敬无量诸佛故。随顺觉无量法故。随神通障正觉障清净故。此一切处。随顺无量身口意业应知。以不动法者。无间不断集故。佛子譬如乘船乃至百千万劫不能得及者。船喻彼行速疾。知因胜示现。善集善根资粮者。于七地中修菩萨行故。乘大乘船到菩萨所行。大智慧海者。八地智慧海应知。如是八地得胜行分已说。次说净佛国土。此净佛国土有三种自在行。一器世间自在行。二众生世间自在行。三智正觉自在行。云何器世间自在行。

  经曰。佛子。是菩萨得菩萨第八地。从大方便慧起无功用心。在菩萨道观一切智智力。所谓观世界成观世界坏。是菩萨随世间成彼如实知。随世间坏彼如实知。随业因缘集故。世间成彼亦知。随业因缘尽故。世间坏彼亦知。随世间几时成彼亦知。随世间几时坏彼亦知。随世间几时成住彼亦知。随世间几时坏住彼亦知。是菩萨知地界小相。知地界大相。知地界无量相。知地界差别相。是菩萨知水界小相。知水界大相。知水界无量相。知水界差别相。是菩萨知火界小相。知火界大相。知火界无量相。知火界差别相。是菩萨知风界小相。知风界大相。知风界无量相。知风界差别相。是菩萨知微尘细相粗相无量相。知差别相。随何世界中所有微尘集散。微尘差别皆悉能知。随何世界中。所有地界若干微尘皆悉能知。所有水界若干微尘皆悉能知。所有火界若干微尘皆悉能知。所有风界若干微尘皆悉能知所有众生身若干微尘皆悉能知。所有国土身若干微尘皆悉能知。是菩萨知诸众生粗身细身差别若干微尘成。知地狱身依若干微尘成。知畜生身依若干微尘成。知饿鬼身依若干微尘成。知阿修罗身依若干微尘成。知天身依若干微尘成。知人身依若干微尘成。是菩萨通达入如是分别微尘智已。知欲界成知色界成知无色界成。知欲界坏知色界坏知无色界坏。知欲界小相。知欲界大相。知欲界无量相。知欲界差别相。知色界小相。知色界大相。知色界无量相。知色界差别相。知无色界小相。知无色界大相。知无色界无量相。知无色界差别相。如是入思量三界智中。是菩萨复善起智明。善知众生身差别。善知分别众生身。善观所应生处。是菩萨随众生生处。随众生身集业。而为受身教化众生故。是菩萨现身遍满三千大千世界。随众生身各各差别。如是随顺生处。起现前光明。若二三千大千世界。若三四五。若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若百三千大千世界。若千若万若百万若千万若百千万若亿万若百千万亿那由他。乃至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三千大千世界。身遍其中随众生自身差别信如是生处起现前光明智随顺故。是菩萨成就如是智慧。于一佛国土身不动摇。乃至不可说诸佛国土。于众会中。起现前光明故。

  论曰。器世间自在。行者有五种自在。一随心所欲彼能现及不现。二随何欲彼能现。三随时欲彼即时现。四随广狭欲彼能现。五随心几许欲彼能现。如经佛子是菩萨得菩萨第八地从大方便慧起无功用心在菩萨道观一切智智力乃至随世间坏彼如实知故。此世界成坏等。初器世间自在行中。随心所欲彼能现及不现故。随业因缘集故。世间成彼亦知。随业因缘尽故。世间坏彼亦知。业集尽智。第二随何欲彼能现故。随世间几时成乃至第四句随世间几时坏住彼亦知。随世间几时成等智。第三随几时欲彼即时现故。是菩萨知地界小相。乃至知人身依若干微尘成。地等相差别智。第四随广狭欲彼能现故。是菩萨入如是分别微尘智中乃至现前光明成坏智乃至于一佛国土身不动摇。第五随心几许欲彼能现故。是中地界次第境界智相智。云何境界智。非定地报识境界是名小相。定地识境界是名大相。如来境界是名无量相。云何相智。自相同相是名差别相。身粗细者。色无色等诸众生如是次第欲界等境界智相智。欲界人境界是名小相。天境界大相。色界觉观境界小相。无觉无观境界大相。无色界佛法中凡夫境界小相。声闻菩萨大相。一切如来境界无量相。善知众生身差别。善知分别众生身者。善知身不同方便异生同生差别。应知诸佛国土于众会中起现前光明者。彼处处法身体示现如是净佛国土器世间自在行已说。云何众生世间自在行。

  经曰。是菩萨随众生身差别信。随决定信差别。彼彼佛国土中。彼彼大会中。如是如是自身示现。是菩萨若于沙门众中示沙门形色。婆罗门众中示婆罗门形色。刹利众中示刹利形色。毗舍众中示毗舍形色。首陀众中示首陀形色。居士众中示居士形色。长者众中示长者形色。四天王众中示四天王形色。帝释众中示帝释形色。如是焰摩众中。兜率众中。化乐众中。他化自在众中。魔众中。梵天众中。示梵天形色。乃至阿迦尼吒天众中示阿迦尼吒天形色。是菩萨应以声闻身度者示声闻形色。应以辟支佛身度者示辟支佛形色。应以菩萨身度者示菩萨形色。应以佛身度者示佛身形色。佛子如是所有不可说诸佛国土中。随众生身信乐差别。彼彼佛国土中。如是自身差别示现。

  论曰。众生世间自在行者。彼调伏自在故彼行化众生身心自同事自身心等分示现。如经是菩萨随众生身差别信乃至彼彼佛国土中如是自身差别示现故。如是众生世间自在行已说。云何智正觉自在行。第一义谛智世谛智等。

  经曰。是菩萨远离一切身相分别得身平等。是菩萨知众生身。知国土身。知业报身。知声闻身。知辟支佛身。知菩萨身。知如来身。知智身。知法身。知虚空身。是菩萨如是知众生深心起乐。若以众生身作自身。如是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辟支佛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作自身。是菩萨如是知众生深心起乐。若以自身作众生身。如是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辟支佛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作众生身。是菩萨如是知众生深心起乐。何等何等身。何等何等身中能自在作。是菩萨知众生身集业身报身烦恼身色身知无色身。是菩萨知国土身小相大相无量相垢相净相广相乱住相倒住相平正相。知方网差别相知业报身假名差别声闻身假名差别辟支佛身假名差别。知菩萨身假名差别。是菩萨知如来身菩提身愿身化身受神力身相好庄严身光明身意生身功德身法身。知智身。是菩萨善知智身善思量相。善如实观相。果行所摄相。世间出世间差别相。三乘差别相。共不共相。乘不乘相。善知学无学相。是菩萨知法身平等相。知不坏相。知转时假名差别相众生非众生法差别相。知佛法圣僧法差别相。是菩萨知虚空身无量相周遍相无形相不异相无边相。知显色身别异相。

  论曰。第一义谛智者。远离一切身相分别。示得身平等自身他身不分别故。如经是菩萨远离一切身相分别得身平等故。此是不同声闻辟支佛。第一义智示现世谛智者。善知众生身等染分净分不二分善分别知故。如经是菩萨知众生身乃至知虚空身故。是中众生世间器世间。彼二生因业。烦恼是染分。三乘是净分。此三乘随何智随何法。彼净显示虚空是不二分故。是菩萨如是知众生深心起乐。若以众生身作自身。乃至以虚空身作自身等。是菩萨如是知众生深心起乐。若以自身作众生身。乃至以自身作虚空身等。是中以众生身作自身者。彼自在中所作摄取行种种示现。是中众生身者。业生烦恼妄想染差别。色无色界差别皆如实知。如经是菩萨知众生身集业身报身烦恼身色身知无色身故。国土身者。千等世界差别应知。净不净世界差别皆善分别知。广等世界差别皆善分别知。如经是菩萨知国土身乃至知方网差别相故。广相等诸句义如初地说。业报声闻辟支佛菩萨身假名差别者。自相同相差别假名分别无我人故。如经是菩萨知业报身假名差别乃至知菩萨身假名差别故。是菩萨知如来身者。示成正觉为菩提故。愿生兜率天故。所有佛应化故。自身舍利住持故。所有实报身故。所有光明摄伏众生故。所有同不同世间出世间心得自在解脱故。所有不共能作广大利益因故。所有如来无漏界故。所有无障碍智故。是故此智能作一切事。彼事差别皆悉能知。如经是菩萨知如来身菩提身乃至知智身故。是菩萨知智身者。闻思智差别修智差别果行智差别世间出世间智差别皆如实知。如经是菩萨善知智身乃至知学无学相故。是菩萨知法身平等相者。无量法门明等一法身故。如闻取故。随所化众生根性相应时说差别故。有根无根差别相故。知第一相差别皆悉能知。如经是菩萨知法身平等相乃至知佛法圣僧法差别相故。是菩萨知虚空身者。知无尽相遍相不可见相无障碍相无为相。能通受色相因色彼分别皆悉能知。如经是菩萨知虚空身无量相乃至知显色身别异相故。如是八地净佛国土三自在行已说。次说得十自在。

  经曰。是菩萨善知起如是诸身。则得命自在不可说不可说劫命住持故。得心自在无量阿僧祇三昧入智故。得物自在一切世界无量庄严严饰住持示现故。得业自在如现生后时业报住持示现故。得生自在一切世界生示现故。得愿自在随心所欲佛国土时示成三菩提故。得信解自在一切世界中佛满示现故。得如意自在。一切佛国土中如意作变事示现故。得法自在无边无中法门明示现故。得智自在如来力无畏不共法相好庄严三菩提示现故。

  论曰。得自在者。是菩萨如是修行。器世间众生世间智正觉世间三种自在行故。得十自在。如经是菩萨善知起如是诸身则得命自在乃至得智自在故。此十自在对治十种怖畏。如是次第应知。何者是十种怖畏。一死怖畏。二烦恼垢怖畏。三贫穷怖畏。四恶业怖畏。五恶道怖畏。六求不得怖畏。七谤法罪业怖畏。八追求时缚不活怖畏。九云何云何疑怖畏。十大众威德怖畏。如是八地得十自在分已说。次说大胜分。

  经曰。是菩萨得是菩萨十自在已。即时名为不可思议智者无量智者广智者不可坏智者。菩萨如是至已。如是智成就。常集起清净身业。常集起清净口业。常集起清净意业。智慧为首智随顺转般若波罗蜜增上。大悲为首方便善巧善能分别。自起愿力善加诸佛所加。常不舍利益众生行。遍知无边世界差别事。佛子略说菩萨得此菩萨不动地。身口意业所作皆能集起一切佛法。是菩萨得此菩萨不动地。善住净心力中离一切烦恼集故。善住深心力中常不离道故。善住大悲力中不舍利益众生故。善住大慈力中救一切世间故。善住陀罗尼力中不忘法故。善住辩才力中智慧善巧分别一切佛法故。善住神通力中行无边世界差别故。善住愿力中不舍一切菩萨所行故。善住波罗蜜力中修集一切佛法故。善住如来加力中一切种一切智智现前故。是菩萨得如是智力。示一切所作。一切事中无有过咎故。

  论曰。大胜者。有三种大。一智大二业大三彼二住功德大。云何智大。不可思议智者不住世间。不住涅槃故。如经是菩萨得是菩萨十自在已。即时名为不可思议智者故。此不可思议有三种应知。一修行尽至不可思议。二所知不可思议。三除障智不可思议。如经无量智者故广智者故不可坏智者故。是名智大。菩萨如是至已。乃至集起一切佛法故。是菩萨如是至已者。如上说。如是智成就者。亦如上说。常集起清净三业者。此是业大。彼净业有四种相。一起能起起同时。如经智慧为首故智随顺转故。二智摄不染作利益众生行等。如经般若波罗蜜增上故大悲为首方便善巧善能分别故。三因摄自行他行因等。如经善起愿力故善加诸佛所加故。四作业所起利益众生。净佛国土成就一切佛法。如经常不舍利益众生行故。遍知无边世界差别事故。佛子略说菩萨得此菩萨不动地身口意业所作皆能集起一切佛法故。是名业大。彼二住功德大者。善住净心力等示现依七种功德故。一善住道功德。如经是菩萨得此菩萨不动地善住净心力中离一切烦恼集故。善住深心力中常不离道故。善住大悲力中不舍利益众生故。善住大慈力中救一切世间故。又善住道功德。初二远离障故。对治坚固故。次二不舍众生故。二不忘功德。如经善住陀罗尼力中不忘法故。三成就口业功德。如经善住辩才力中智慧善巧分别一切佛法故。四心自在成就功德。如经善住神通力中行无边世界差别故。五愿力成就功德。如经善住愿力中不舍一切菩萨所行故。六修行成就功德。如经善住波罗蜜力中集一切佛法故。七与智功德。如经善住如来加力中一切种一切智智现前故。是菩萨得如是智力示一切所作者。得无憎爱。不分别众生有烦恼无烦恼。平等作业故。一切事中无有过咎者。以得此七种功德故。如是八地大胜分已说。次说释名分。

  经曰。佛子。此菩萨智地名为不动地。不可坏故。名为不转地。智慧不退故。名为难得地。一切世间难知故。名为王子地。无家过故。名为生地。随意自在故。名为成地。更不作故。名为究竟地。智慧善分别故。名为涅槃地。善起大愿力故。名为加地。他不能动故。名为无功用地。善起先道故。

  论曰。释名有二种。一地释名。二智者释名。地释名者有六种相。一染对治。此染有二种。一下地功用行小乘愿诸魔业。二烦恼习行此对治。如经佛子此菩萨智地名为不动地不可坏故名为不转地智慧不退故。二得甚深。如经名为难得地一切世间难知故。三发行清净。如经名为王子地无家过故名为生地随意自在故。是中发净者。如王子一切所作无过故。行净者。住生地所欲事自在成就故。四世间出世间有作净胜。如经名为成地更不作故名为究竟地智慧善分别故。是中出世间有作净胜者。以智慧善分别智障净故。五彼二无作净胜。如经名为涅槃地善起大愿力故。无作净胜者。以本愿力不舍利益一切众生故。六菩萨地胜。如经名为加地他不能动故名为无功用地善起先道故。又菩萨地胜者。六地七地胜故。六地胜者。发起殊胜行他事念动故。七地有功用。此地中善起先道无功用自然行故。智者释名者。以何义故。菩萨名为得不动菩萨。今说此事应知。

  经曰。佛子菩萨成就如是智慧。名为得入佛性。名为佛功德自照明。名为随佛威仪行。名为佛境界现前。日夜常为善加诸佛加。常为四天王释提桓因梵天王等之所奉迎。常为密迹金刚神之所侍卫。不舍三昧力。常现无量诸身差别。一切身行中势力成就。成就大果报神通。于无边三昧中得自在。能受无量记。随化世间示成正觉。是菩萨如是通达入大乘众数。善思量大乘通。日夜常放智光明炎。入无障碍法界道。善知界道差别。能示一切相功德随意自在。善解先际后际。通达一切回转魔道智。入如来智慧境界。能于无边世界中行菩萨道不退转力故。是故菩萨名为得不动菩萨。

  论曰。彼复有二种义。名为得不动菩萨。一一向不动。二一体不动。佛性随顺因故。如经佛子菩萨成就得如是智慧名为得入佛性等。是中佛性者。界满足胜。随顺因者。三种相示现。一摄功德二行三近。如经名为佛功德自照明故。名为随佛威仪行故。名为佛境界现前故。是中自照明者。善清净义故。威仪行者。名为正行故。现前者。近佛境界故。是中一向不动者。如经日夜常为善加诸佛加故。彼复依五功德应知。一供养功德。如经常为四天王释提桓因梵天王等之所奉迎故。二护功德。如经常为密迹金刚神之所侍卫故。三依止功德。如经不舍三昧力故。四国土清净功德。如经常现无量诸身差别故。五教化众生功德。

  复次教化众生功德。有五种示现。一愿取诸有生。如经一切身行势力成就故。二根心使智力。如经成就大果报神通故。三无量法力转法轮故。如经于无边三昧中得自在故。四受力。如经能受无量记故。五说力。如经随化世间示成正觉故。是菩萨如是通达者。一向不动故。是中一体不动者。入大乘众数。如经是菩萨如是通达入大乘众数故。入大乘众数者。名不破坏义。此有九种。一智不坏。如经善思量大乘通故。二说不坏。如经日夜常放智光明焰故。三解脱不坏。如经入无障碍法界道故。四佛国土清净不坏。如经善知界道差别故。五入大乘不坏。如经能示一切相功德故。六神通不坏。如经随意自在故。七能解释义不坏。如经善解先际后际故。八坐道场不坏。如经通达一切回转魔道智故。九正觉不坏。如经入如来智慧境界故。能于无边世中行菩萨道不退转力故者。行无障碍不断绝故。以行无障碍不断义故。名为得不动地菩萨。

  经曰。菩萨得菩萨不动地。常不离见无量诸佛。善行三昧力故。及大愿力故。见诸佛时而不舍供养恭敬。是菩萨于一一劫中一一世界中见无量佛无量百佛无量千佛无量百千佛无量百千那由他佛无量亿佛无量百亿佛无量千亿佛无量百千亿佛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佛。以大神通力大愿力故。见诸佛时。以上心深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供具悉以奉施。以诸菩萨上妙乐具供养众僧。以此善根皆愿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亲近诸佛。从诸佛受本世界差别等诸法明。是菩萨转深入如来法藏。问世界差别事中无能尽者。是菩萨彼诸善根。无量劫中转胜明净。无量百劫无量千劫无量百千劫无量百千那由他劫无量亿劫无量百亿劫无量千亿劫无量百千亿劫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彼诸善根转胜明净。佛子。譬如本真金。善巧金师作庄严具。已系在阎浮提王若颈若项。阎浮提人余宝庄严具无能夺者。如是佛子菩萨住此不动地。彼诸善根一切声闻辟支佛。乃至七地菩萨所不能坏。菩萨得是地大智光明灭诸众生烦恼闇障。以善分别智门故。佛子譬如千世界主大梵天王。能于一时流布慈心满千世界。亦能放光遍照其中如是。

  佛子菩萨。住此菩萨不动地中。能放身光照十千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世界众生。渐能除灭诸烦恼火令得清凉。是菩萨十波罗蜜中。愿波罗蜜增上。余波罗蜜非不修习随力随分。佛子。是名略说菩萨第八菩萨不动地。若广说者于无量劫数不能尽。菩萨住是地中。多作大梵天王主千世界自在最胜。与诸众生声闻辟支佛菩萨波罗蜜道无有穷尽。说世间性差别中无能坏者。所作善业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是诸福德皆不离念佛念法念僧念菩萨念菩萨行念波罗蜜念十地念不坏力念无畏念不共佛法。乃至不离念一切种一切智智。常生是心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大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为导为将为师为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复从是念发精进行。以精进力故于一念间得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三昧。见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诸佛。能知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佛神力。能动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世界。能入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佛世界。能照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佛世界。能化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佛世界众生。能住寿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劫。能知过去未来世各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劫事。能善入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法门。能变身为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于一一身能示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以为眷属。若以愿力自在胜上。菩萨愿力过于此数。示种种神通。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声或行或庄严或加或信或业。是诸神通乃至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不可数知。

  论曰。从诸佛受本世界差别等诸法明者。彼因相故。阎浮提王真金作庄严具譬者。得清净地身心胜故。善根光明转更明净示现。如经佛子譬如千世界主大梵天王乃至令得清凉故。余如前说。

  论曰。第九地中有四分差别。一法师方便成就。二智成就。三入行成就。四说成就。第八地中但净佛国土教化众生。此第九地中辩才力故。教化众生成就一切相。能教化故此胜彼故。云何法师方便成就。

  经曰。尔时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菩萨以如是无量智善思量智。更求转胜深寂灭解脱。复转求如来究竟智慧。入如来深密法中。思惟选择不思议大智慧。选择诸陀罗尼三昧及智令清净故。现诸神通广大行。通达世界差别行。修如来力无畏不共佛法无障调柔。通达如来转法轮庄严事。不舍大悲大愿力。得入第九菩萨地。

  论曰。是中法师方便成就者。依他利益自利益。一一五三句示现。依无色得解脱想可化众生作利益故。如经尔时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菩萨以如是无量智善思量智更求转胜深寂灭解脱故。依未得究竟佛智自利益。如经复转求如来究竟智故。依根熟菩萨。依邪念修行可化众生。依未知法众生。转法轮令得知。依邪归依众生。依信生天众生。如是次第五句示利益他行。如经入如来深密法中故。思惟选择不思议大智慧故。选择诸陀罗尼三昧及智令清净故。现诸神通广大行故。通达世界差别行故。示清净国土。转信生天众生令入佛法故。依正觉依转法轮依涅槃。此如是次第三句示自利益行。如经修如来力无畏不共佛法无障调柔故。通达如来转法轮庄严事故。不舍大悲大愿力。得入第九菩萨地故。不舍利益众生。大涅槃示现。以得不舍大悲大愿力故。应知如是九地法师方便成就分已说。云何智成就。

  经曰。是菩萨住此菩萨善慧地中。如实知善不善无记法行。有漏无漏法行。世间出世间法行。思议不思议法行。定不定法行。声闻辟支佛法行。菩萨行法行。如来地法行。有为法行。如实知无为法行。

  论曰。是中智成就者。依何等法说法。应知彼法净染不二。如经是菩萨住此菩萨善慧地中如实知善不善无记法行故。于净法中有有漏无漏。如经有漏无漏法行故。复无漏法中。有世间出世间法行。如经世间出世间法行故。复彼法有思议不思议。如经思议不思议法行故。彼思议复有定不定。如经定不定法行故。彼复于三乘中。如经声闻辟支佛法行故。菩萨行法行如来地法行故。彼复三乘法中。示有为无为依顺行。如经有为法行如实知无为法行故。如是九地智成就分已说。云何入行成就。

  经曰。是菩萨。随顺如是智慧。如实知众生心行稠林。烦恼行稠林。业行稠林。根行稠林。信行稠林。性行稠林。深心行稠林。使行稠林。生行稠林。习气行稠林。如实知三聚差别行稠林。

  论曰。是中入行成就者。依共依烦恼业生共染烦恼染净等。依定不定时。如经是菩萨随顺如是智慧如实知众生心行稠林故。乃至三聚差别行稠林故。彼复定不定时根等。次第根等相似信等。如经根行稠林故。信行稠林故。性行稠林故。深心行稠林故。使行稠林故。生行稠林故。习气行稠林故。如实知三聚差别行稠林故。稠林者。众多义故难知义故。行者不正信义故。云何心行稠林差别。

  经曰。是菩萨如实知众生诸心种种相。心杂相。心轻转生不生相。心无形相。心无边一切处众多相。心清净相。心染不染相。心缚解相。心幻起相。心随道生相。乃至无量百千种种心差别相。皆如实知。

  论曰。是中心行稠林差别者。心种种差别异故。如经是菩萨如实知众生心种种相故。彼心种种相。有八种。一差别相。心意识六种差别故。如经心杂相故。二行相。住异生灭行故。如经心轻转生不生相故。三第一义相。观彼心离心心身不可得故。如经心无形相故。四自相顺行无量境界取故。如经心无边一切处众多相故。五自性不染相。如经心清净相故。六同烦恼不同烦恼相。如经心染不染相故。七同使不同使相。如经心缚解相故。八因相。诸菩萨以愿力生余众生自业力生故。如经心幻起相故。心随道生相故。乃至无量百千种种心差别相皆如实知故。以自性清净心故。第六第七心染不染故。心缚解故。此二句烦恼染示现。第八句心随道故。生染示现。云何烦恼行稠林差别。

  经曰。是菩萨。如实知诸烦恼深入相。行无边相。共生不离相。烦恼使一义相。心相应不相应相。随道生处得报相。三界中差别相。爱无明见箭大过相。三种业因不断相。略说乃至如实知八万四千烦恼行差别相。

  论曰。烦恼行稠林差别者。三种事示现。一远入乃至有顶故。如经是菩萨如实知烦恼深入相故。二难知无量善根等修集行故。如经行无边相故。三染业烦恼生染故。是中随所缚以何缚及所缚事此事说烦恼染染事示现。如经共生不离相故。烦恼使一义相故。心相应不相应相故。是中随所缚者。迭共同事迭共相依共生不离故。以何缚者。谓使以有使故。不得解脱烦恼使一义故。所缚事者。谓心心相应不相应故。不相应者。示可得解脱故。身事生道界因故。生烦恼染示现。如经随道生处得报相故。三界中差别相故。于三分中业因障解脱故。随顺世间身口意业故。不断起因故。业烦恼妄想染示现如经爱无明见箭大过相故。三种业根本不断相故。乃至如实知八万四千烦恼行差别相故。三分者。一爱行欲众生。二无戒众生。三外道众生。云何业行稠林差别。

  经曰。是菩萨如实知诸业善不善无记相。有作未作相。心共生不离相。因自性尽集果不失次第相。有报无报相。黑业白业黑白业不黑不白业正受业差别相。业因无量相。圣世间差别相。现报生报后报相。乘非乘定不定相。乃至如实知八万四千诸业差别相。

  论曰。业行稠林差别者。道因差别示现。如经是菩萨如实知诸业善不善无记相故。自性差别。如经有作未作相故。方便差别。如经心共生不离相故。尽集果差别。如经因自性尽集果不失次第相故。已受果未受果差别。如经有报无报相故。对差别。如经黑业白业黑白业不黑不白业正受业差别相故。因缘差别。如经业因无量相故。未集已集差别。如经圣世间差别相故。定不定报差别。如经现报生报后报相故。乘非乘定不定相故。乃至如实知八万四千诸业差别相故。是中自性差别有二种业。一筹量时。二作业时。方便差别者。心共生熏心不别生果故。尽集果差别者。无始时业自然。念念灭坏集不失故。有为作业因尽集故。已受果未受果差别者。生报后报受不受应知。对差别者。黑业对白业。白业对黑业。不黑不白业对二业。二业对不黑不白业。业集成就差别应知。定不定差别者。三种时定不定故。三种乘定不定故。非乘者。世间定不定应知。云何根行稠林差别。

  经曰。是菩萨如实知诸根濡中上差别相。先际后际别异不别异相。上中下相。烦恼共生不离相。乘非乘定不定相。淳熟定相。随根网轻转坏取相相。根增上不坏相。转不转根差别相。深入共生种种差别相。略说乃至如实知八万四千诸根差别相。是菩萨如实知众生信濡中利相。略说乃至如实知八万四千信差别相。是菩萨如实知诸性濡中上相。略说乃至如实知八万四千诸性差别相。是菩萨如实知心濡中上相。略说乃至如实知八万四千心差别相。

  论曰。根行稠林差别有九种。一说器差别。如经是菩萨如实知诸根濡中上差别相故。二根转差别。如经先际后际别异不别异相故。三性差别。如经上中下相故。四烦恼染差别。如经烦恼共生不离相故。五定不定差别。如经乘非乘定不定相故。淳熟定相故。六顺行差别。如经随根网轻转坏取相相故。七声闻净差别。如经根增上不坏相故。八菩萨净差别。如经转不转根差别相故。九示一切根摄差别。如经深入共生种种差别相故。略说乃至如实知八万四千诸根差别相故。是中根转差别者。前后根前根下增平故。性差别者。于三乘中性差别故。烦恼染差别者。喜乐等诸根随烦恼习使染故。定不定差别者。于三乘中于世间中定不定熟不熟故。是中小乘不定根众生。菩萨令转向大乘故。定根者。菩萨令度二乘中解脱报定者。舍顺行差别者。有三种顺行。一身依顺行迭共相缚六入展转故。二生灭顺行轻坏故。三观行取相故。声闻净差别者。行增上障灭能成义故。菩萨净差别者。转不转地差别故。一切根摄差别者。始行方便报熟根差别故。信性心濡中上等无量差别相皆如实知。如经是菩萨如实知众生信濡中上相。乃至如实知八万四千心差别相故。如是性入应知。云何使行稠林差别。

  经曰。是菩萨如实知诸使深共生心共生相。心相应不相应不离相。远入相。无始来不恐怖相。一切禅定解脱三昧三摩跋提神通正修相违相。坚系缚三界系相。无始来心相续集相。开诸入门集相。得对治实相。地入随顺不随顺相。不异圣道灭动相。略说乃至如实知八万四千种种使差别相。

  论曰。是中使者。随逐缚义故。此使行稠林差别者。何处随逐以何随逐此事差别示现。何处随逐者。报非报心。如经是菩萨如实知使深共生心共生相故。心不离现事故。欲色无色上中下差别。如经心相应不相应不离相故。随顺乃至有顶。如经远入相故。无边世界唯智怖畏如怨贼未曾有闻思修智是故不灭。如经无始来不恐怖相故。世间禅定等不能灭心随顺行。如经一切禅定解脱三昧三摩跋提神通正修相违相故。以何随逐者。有六种随逐。六种随逐者六句说。一者有不断随逐。以有不断相。似使作缚故。如经坚系缚三界系相故。二远时随逐故。如经无始来心相续集相故。三一身生随逐故。眼等诸入门六种生集识同生随逐故。及阿黎耶熏故随逐。如经开诸入门集相故。四不实随逐。对治实义故。如经得对治实相故。五微细随逐。于九地中六入处烦恼身随逐故。如经地入随顺不随顺相故。六离苦随逐。出世间行余行不能离故。如经不异圣道灭动相故。略说乃至如实知八万四千种种使差别相故。云何生行稠林差别。

  经曰。是菩萨如实知诸生差别相。随业生相。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人天差别相。有色无色生差别相。有想无想生差别相。业是田。爱是水。无明是黑闇。识是种子。后身是生芽相。名色共生而不离相。有痴求爱相续相。欲受欲生乐众生相续无际相。贪着三界相出相。皆如实知。

  论曰。生行稠林差别有八种。一身种种。如经是菩萨如实知诸生差别相故。二业种种。如经随业生相故。三住处种种。如经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人天差别相故。四色相上下种种。如经有色无色生差别相故。有想无想生差别相故。五同外色因种种。如经业是田爱是水无明是黑闇识是种子后身是生芽相故。六自相种种。如经名色共生而不离相故。七本顺生因种种。如经有痴求爱相续相故。八集苦谛种种差别示现。如经欲受欲生乐众生相续无际相故。贪着三界相出相皆如实知故。是中欲爱者。乐贪共取处处求故。欲生者。复有乐有众生爱自身他身心着相往来上下界取着故。小大无量无想相出有轮展转苦谛差别示现。云何习气行稠林差别。

  经曰。是菩萨如实知习气行不行差别相。随道生处熏有习气。随共众生行有习气。随业烦恼有习气。随善不善无记法有习气。后有有习气。次第随逐有习气。深入不断烦恼牵有习气。有实不实有习气。声闻辟支佛菩萨如来见闻亲近熏有习气。皆如实知。

  论曰。习气行稠林差别有十种。一与果现在非现在差别。如经是菩萨如实知习气行不行相故。二道熏差别。如经随道生处熏有习气故。三亲近众生熏差别。如经随共众生行行有习气故。四功业烦恼熏差别。如经随业烦恼有习气故。五善业等熏差别。如经随善不善无记法有习气故。六中阴熏差别。如经后有有习气故。七与果次第熏差别。如经次第随逐有习气故。八离世间禅因熏差别。远入熏不断烦恼烦恼牵故。如经深入不断烦恼牵有习气故。九同法异外道行解脱熏差别。如经有实不实有习气故。十乘熏差别示现。如经声闻辟支佛菩萨如来见闻亲近熏有习气皆如实知故。云何三聚行稠林差别。

  经曰。是菩萨如实知众生三聚正定相邪定相离此二不定相。正见正定相邪见邪定相离此二不定相。五逆邪定相五根正定相。离此二不定相。八邪邪定相正位正定相。更不作故离此二不定相。妒吝恶行不转邪定相修行无上圣道正定相。离此二不定相。皆如实知。佛子。菩萨随顺如是智。名为安住菩萨善慧地。

  论曰。众生三聚行稠林差别有五种。一有涅槃法无涅槃法三乘中一向定差别。如经是菩萨如实知众生三聚正定相邪定相离此二不定相故。二善行恶行因差别。如经正见正定相邪见邪定相离此二不定相故。三恶道善道因差别。如经五逆邪定相五根正定相离此二不定相故。四外道声闻因差别。如经八邪邪定相正位正定相更不作故离此二不定相故。五菩萨差别示现。如经妒吝恶行不转邪定相修行无上圣道正定相离此二不定相皆如实知故。舍可化众生名妒。不喜施他财名吝过能生他苦恶行不转。菩萨波罗蜜相违邪定菩萨。是名法师方便成就智成就入行成就。三种事成就此地中善住。如经佛子菩萨随顺如是智名为安住菩萨善慧地故。云何说成就与众生解脱方便故。

  经曰。是菩萨。住此菩萨善慧地已。如实知众生如是诸行差别相。随其解脱而与因缘。是菩萨如实知化众生法。如实知度众生法。说声闻乘法。说辟支佛乘法。说菩萨乘法。如实知说如来地法。是菩萨如是知已。如实为众生说法令得解脱。随心差别随使差别。随根差别随信差别。随境界差别。种种行习气。随顺一切境界智随顺性行稠林。随生烦恼业习气转。随聚差别。随乘信令得解脱而为说法。

  论曰。说成就者。随其解脱而与因缘。如经是菩萨住此菩萨善慧地已如实知众生如是诸行差别相随其解脱而与因缘故。彼说成就。复三种相示现。一智成就。二口业成就。三法师成就。智成就者。随所知随所依此事说应知。何者随所知说。解脱器得熟故。解脱体正度故。解脱差别以三乘差别故。如经是菩萨如实知化众生法乃至如实知说如来地法故。何者随所依说。所说法对器故。随应度者。授对治法故。是义二句说所说法器成随根随信而为说法此义二句说。如经是菩萨如是知已如实为众生说法令得解脱随心差别随使差别随根差别随信差别故。随譬喻解器。如经随境界差别种种行习气故。随种种异行器。如经随顺一切境界智故。乃至得成就器。如经随顺性行稠林故。随辞辩器彼生烦恼业熏同行故。如经随生烦恼业习气转故。定不定根转器。如经随聚差别故。随乘因能乘出器。如经随乘信令得解脱而为说法故。云何智业成就。

  经曰。是菩萨住此菩萨善慧地中。略说作大法师。住在大法师深妙义中。守护诸佛法藏。

  论曰。是中说者持者二句示现。住在大法师深妙义中者。有二十种能作法师事。云何能作法师事。一者时。二者正意。三者顿。四者相续。五者渐。六者次。七者句义渐次。八者示。九者喜。十者劝。十一者具德。十二者不毁。十三者不乱。十四者如法。十五者随众。十六者慈心。十七者安隐心。十八者怜愍心。十九者不着利养名闻。二十者不自赞毁他。是中时者无八难故。如偈说。

  如王怀忧恼  病恚着诸欲
  险处无侍卫  谗佞无忠臣
  如是八难时  智臣不应语
  心王亦如是  非时不应说

  正意者。正威仪住非不正住。此义云何。自立他坐不应为说法。如是等如戒经中广说。何以故诸佛菩萨敬重法故。以敬法故。令他生尊重心。闻法恭敬摄心听故。顿者。是菩萨正意。为一切众说一切法。离悭法垢故。相续者。说无休息舍诸法中嫉妒意故。渐者。如字句次第说故。次者。如字句次第义。亦如是说故。句义渐次者。说同义法不说不同义法故。示者。示所应示等故。喜者。喜所应喜故。劝者怯弱众生助令勇猛故。具德者。现智比智阿含所证具说故。不毁者。随顺善道说故。不乱者。不动不杂正入非稠林故。如法者。具说四圣谛故。随众者。于四众八部随所应闻而为说法故。如是十五种相。菩萨随顺利益他说一切法故。慈心者。于怨众生中起慈心说法故。安隐心者。于恶行众生中起利益心说法故。怜愍心者。于受苦乐放逸众生中起怜愍利乐心说法故。不着利养名闻者。心不悕望常行远离故。不自赞毁他者。离我慢嫉妒随烦恼为众生说法故。如是五种相。菩萨自心清净故。具此二十事能作法师。是名住大法师深妙义中故。如是说成就中智成就已说。云何口业成就。

  经曰。通达无量智方便四无碍智。起菩萨言辞说法。是菩萨日夜常不坏四无碍智。何等为四。所谓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

  论曰。口业成就者。菩萨以四无碍言音说法。如经通达无量智方便乃至乐说无碍故。不坏者。不动故。是中四无碍境界者。一法体。二法境界体。三正得与众生。四正求与无量门。是中法体者。远离二边生法所摄如色碍相如是等。法境界体者。彼远离二边生法所摄中。如实智境界。菩萨如彼生法所摄智境界中住如色。何者是色眼色等虚妄分别如是等。正得与众生者。于彼如实智境界中随他所喜言说正知随他言说正知而与故。正求与无量门者。于彼随他所喜言语正知无量种种义语随知而与故。是四无碍智十种差别。一依自相。二依同相。三行相。四说相。五智相。六无我慢相。七小乘大乘相。八菩萨地相。九如来地相。十作住持相。后五是净相。云何自相。

  经曰。是菩萨用法无碍智知诸法自相。以义无碍智知诸法差别相。以辞无碍智知不坏说诸法。以乐说无碍智知诸法次第不断说。

  论曰。是中自相者。有四种。一生法自相。二差别自相。三想坚固自相。四彼想差别自相。如经是菩萨用法无碍智知诸法自相故。以义无碍智知诸法差别相故。以辞无碍智知不坏说诸法故。以乐说无碍智知诸法次第不断故。是中不坏说者。随所觉诸相随彼彼众生种种说法故。次第不断说者。次第不息无量众多异名为坚固彼义故。云何同相。

  经曰。复次以法无碍智知诸法无体性。以义无碍智知诸法生灭相。以辞无碍智知诸法假名而不断假名法说。以乐说无碍智随假名不坏无边法说。

  论曰。是中同相有四种。一者一切法同相。二者一切有为法同相。三者一切法假名同相。四者假名假名同相。如经复次以法无碍智知诸法无体性故。以义无碍智知诸法生灭相故。以辞无碍智知诸法假名而不断假名法说故。以乐说无碍智随假名不坏无边法说故。是中无常门入无我义中。第二同相初智境界成。是中知诸法假名。而不断假名法者。假名法以余假名法说。随假名不坏无边法者。不坏前假名而能异假名说。云何行相。

  经曰。复次以法无碍智知现在诸法差别。以义无碍智知过去未来诸法差别。以辞无碍智知过去未来现在诸法。以不坏说法。以乐说无碍智于一一世得无量法明故说法。

  论曰。是中行相者有四种。一生行相。二已生未生行相。三物假名行相。四说事行相。如经复次以法无碍智知现在诸法差别故。以义无碍智知过去未来诸法差别故。以辞无碍智知过去未来现在诸法以不坏说法故。以乐说无碍智于一一世得无边法明故。说法故一一世现在世故。过去未来彼彼世间摄受应知。见过去未来世知现在世。如是彼菩萨智境界成就。事行相者。不出三世中应知。无量法明者。异异法明应知。云何说相。

  经曰。复次以法无碍智知诸法差别。以义无碍智知诸法义差别。以辞无碍智随诸言音而为说法。以乐说无碍智随所乐解而为说法。

  论曰。是中说相者有四种一修多罗说相。二彼解释说相。三随顺说相。四相似说相。如经复次以法无碍智知诸法差别故。以义无碍智知诸法义差别故。以辞无碍智随诸言音而为说法故。以乐说无碍智随所乐解而为说法故。是中随诸言音说者。随彼众生言音说故。随所乐解说者。随诸众生所有心念。乃至随所有种种譬喻说。云何智相。

  经曰。复次以法无碍智以法智知诸法差别不坏方便。以义无碍智以比智如实知诸法差别。以辞无碍智以世智正见故说法。以乐说无碍智以第一义智方便故说法。

  论曰。是中智相者。有四种。一现见智。二比智。三欲得方便智。四得智。如经复次以法无碍智以法智知诸法差别不坏方便故。以义无碍智以比智如实知诸法差别故。以辞无碍智以世智正见故说法。以乐说无碍智以第一义智方便故说法。是中法智者。知谛差别不异方便法智差别不坏方便故。比智者。如此如实分别余亦如是。比智如实谛差别知故。第一义智方便者。非颠倒异说应知。云何无我慢相。

  经曰。复次以法无碍智知诸法一相不坏。以义无碍智知阴界入谛因缘集方便。以辞无碍智知一切世间之所归敬善妙音声字句说法。以乐说无碍智所说转胜无量法明说法。

  论曰。是中无我慢相者。有四种。一第一义谛无我慢相。二世谛无我慢相。三说美妙无我慢相。四说无上无我慢相。如经复次以法无碍智知诸法一相不坏故。以义无碍智知阴界入谛因缘集方便故。以辞无碍智知一切世间之所归敬善妙音声字句说法故。以乐说无碍智所说转胜无量法明说法故。是中一相不坏者。无我不坏故。我知无我我证无我。如是等坏阴等方便入无我故。是故彼菩萨智境界成。一聚积着我。二异因着。三欲着。四作着。此对治如是次第。阴等方便应知。云何小乘大乘相。

  经曰。复次以法无碍智知诸法无有差别摄在一乘。以义无碍智知分别诸乘差别门。以辞无碍智能说诸乘不坏。以乐说无碍智于一一乘无量法明说。

  论曰。是中小乘大乘相者。有四种。一观相。二性相。三解脱相。四念相。如经复次以法无碍智知诸法无有差别摄在一乘故。以义无碍智知分别诸乘差别门故。以辞无碍智能说诸乘不坏故。以乐说无碍智于一一乘无量法明说故。是中知诸法无有差别摄在一乘者。一观不异应知。能说诸乘不坏者。依同解脱不惧。无量法明说者。种种法明分别说故。随可度者依种种念行随顺解脱。云何菩萨地相。

  经曰。复次以法无碍智知一切菩萨行法行智行随智入。以义无碍智知分别说十地义差别入。以辞无碍智不坏说与随顺诸地道。以乐说无碍智说一一地无量相。

  论曰。是中菩萨地相者。有四种。一智相。二说相。三与方便相。四入无量门相。如经复次以法无碍智知一切菩萨行法行智行随智入故。以义无碍智知分别说十地义差别入故。以辞无碍智知不坏说与随顺诸地道故。以乐说无碍智说一一地无量相故。是中一切菩萨行者。法行智行示现观智说故。十地差别者。谓心说者口言应知。不坏说与随顺诸地道者。不颠倒教授故。云何如来地相。

  经曰。复次以法无碍智知一切佛于一念间得正觉。以义无碍智知种种时事相差别。以辞无碍智随正觉差别说。以乐说无碍智于一一句法无量劫说而不穷尽。

  论曰。是中如来地相者。有四种。一法身相。二色身相。三正觉相。四说相。如经复次以法无碍智知一切佛于一念间得正觉故。以义无碍智知种种时事相差别故。以辞无碍智随正觉差别说故。以乐说无碍智。于一一句法无量劫说而不穷尽故。是中时者。随何劫中成何等佛事者。随以何等佛国土。随何等佛身相者。随名所记可得见闻故。随正觉者。依十种佛如正觉应知。云何作住持相。

  经曰。复次以法无碍智知一切佛语力无畏不共佛法大悲无碍智行转法轮随顺一切智智。以义无碍智知随顺如来音声出八万四千随众生心随根随信差别。以辞无碍智一切众生行以如来音声不坏说。以乐说无碍智。以诸佛智行神通圆满。随信说法。

  论曰。是中作住持相者。有四种。一觉相。二差别相。三说相。四彼无量相。如经复次以法无碍智知一切佛语力无畏不共佛法大悲无碍智行转法轮随顺一切智智故。以义无碍智知随顺如来音声出八万四千随众生心随根随信差别故。以辞无碍智一切众生行以如来音声不坏说故。以乐说无碍智以诸佛智行神通圆满随信说法故。是中佛语者。能说法故。力者。能破憍慢众生故。无畏者。能降伏外道故。不共佛法者。不同声闻辟支佛故。大悲者。常能说法故。无碍智行者。依彼说法故。转法轮者。随顺说法故。此一切事一切智智通达知故。随心者。随心性应知。诸佛智行神通圆满者。诸佛法身此行为利益众生行不可坏故。言圆满随彼信故。示现菩萨无尽乐说。如是口业成就已说。云何法师自在成就。四种事示现。一持成就。二说成就。三问答成就。四受持成就。云何持成就。

  经曰。佛子菩萨如是善知无碍智。安住第九菩萨地。名为得诸佛法藏能作大法师。得众义陀罗尼。众法陀罗尼。起智陀罗尼。光明陀罗尼。善意陀罗尼。众财陀罗尼。威德陀罗尼。无障碍门陀罗尼。无量陀罗尼。得种种义陀罗尼。得如是等陀罗尼门。满足十阿僧祇百千陀罗尼门。如是十阿僧祇百千音声方便。如是十阿僧祇百千无量信乐门差别说法。是菩萨得如是十阿僧祇百千无量陀罗尼门。能于无量诸佛所听法闻已不忘。如所闻法能以无量差别门为人演说。

  论曰。持成就者。有十种陀罗尼。一义陀罗尼。如经得众义陀罗尼故。二闻陀罗尼。如经得众法陀罗尼故。三智陀罗尼。如经起智陀罗尼故。四放光陀罗尼。如经光明陀罗尼故。五降伏他陀罗尼。如经善意陀罗尼故。六供养如来布施摄取贫穷众生陀罗尼。如经得众财陀罗尼故。七于大乘中狭劣众生。示教利益陀罗尼。如经威德陀罗尼故。八不断辩才陀罗尼。如经得无障碍门陀罗尼故。九无尽乐说陀罗尼。如经得无量陀罗尼故。十种种义乐说陀罗尼。如经得种种义陀罗尼故。乃至随所闻无量差别说如是等。余经文。说成就问答成就受持成就。如经说应知。易解故不释。余如前说。

  经曰。是菩萨于一佛所以十阿僧祇百千陀罗尼门听受法。如从一佛听法。余无量无边诸佛亦复如是。是菩萨于礼敬佛时所闻法明门能受。非多学声闻。得大陀罗尼力。于十万劫所能受持。是菩萨得如是陀罗尼力及无碍智乐说力说法。说法时在于法座。遍一切三千大千世界随众生心差别说法。是菩萨法座。唯除诸佛及受职菩萨于一切中最为殊胜。得无量法明。是菩萨处于法座。或以一音说。令一切大众悉得解了。即得解了。或以种种音说。令一切大众各得开解。即得开解。或但放光明说。令一切大众各得解法。即得解法。或以一切毛孔皆出法音。或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色物皆出法音。或以一音周遍一切法界皆令得解。或以一切音声法声住持。或于一切世界歌咏乐音一切音声皆出法音。或于一字声中一切法字句声皆差别说。或于不可说世界无量地水火风聚细微尘差别一一微尘中不可说法门皆悉能说。是菩萨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于一念间一时问难。彼一一众生以无量音声差别问难。如一人所问余者异问。是菩萨于一念间悉受如是问难。但以一音皆令开解。如是二三千大千世界。若三四五。若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若百三千大千世界。若千三千大千世界。若万十万百万若亿三千大千世界。若十亿百千万亿那由他。乃至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于一念间一时问难。彼一一众生以无量音声差别问难。如一人所问余者异问。是菩萨于一念间悉受如是问难。但以一音皆令开解。

  是菩萨于不可说不可说世界遍满其中。随心随根随信为众生说法得法明故。求如来力满足佛事。与一切众生而作依止。

  是菩萨转倍精进摄取如是智明。若于一一毛头处。有不可说不可说世界微尘数如来大会。佛在其中而为说法。一一如来为不可说不可说世界微尘数众生说法。一一众生心中有不可说不可说世界微尘数心生如来。如是随众生心而与法门。如一佛一切佛在一一毛头处亦如是。如是一切法界中。于是中生大忆念力。于一念间从一切佛所受一切法明而不失一句。何况所说一切世界中众生。

  是菩萨住此菩萨善慧地中。转胜昼夜更无余念入佛境界。常得亲近一切诸佛。通达甚深菩萨解脱。是菩萨随顺如是智。常入三昧不离亲近诸佛。而于一一劫中见无量佛无量百佛无量千佛无量百千佛无量百千那由他佛无量亿佛无量百亿佛无量千亿佛无量百千亿佛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佛。以上妙供具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亲近诸佛。于诸佛所种种问难通达说法陀罗尼。是菩萨彼诸善根转胜明净。佛子譬如本真金作庄严具。已系在转轮圣王若颈若顶。一切小王四天下人。所有一切诸庄严具无能及者。如是佛子。菩萨住此菩萨善慧地中。彼诸善根转胜明净。一切声闻辟支佛及下地菩萨所不能坏。是菩萨善根转明。能照众生烦恼心稠林处。照已还摄。佛子。譬如大梵王二千世界中所有一切深稠林处皆悉能照。如是佛子。菩萨住此菩萨善慧地中。彼诸善根光明照诸众生烦恼心稠林处。照已还摄。是菩萨十波罗蜜中。力波罗蜜增上。余波罗蜜非不修习随力随分。佛子。是名略说菩萨第九菩萨善慧地。若广说者。于无量劫说不可尽。菩萨住此地中。多作大梵天王得大势力主二千世界。于自在中而得自在。如实正解最为殊胜善能宣说。声闻辟支佛菩萨波罗蜜行众生问难无能穷尽。所作善业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是诸福德。皆不离念佛念法念僧念菩萨念菩萨行念波罗蜜念十地念不坏力念无畏念不共佛法。乃至不离念一切种一切智智。常生是心。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大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为导为将为师为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复从是念发精进行。以精进力故。于一念间得十阿僧祇百千佛国土微尘数三昧。见十阿僧祇百千佛国土微尘数佛。知十阿僧祇百千佛国土微尘数佛神力。能动十阿僧祇百千佛国土微尘数世界。能入十阿僧祇百千佛国土微尘数世界。能照十阿僧祇百千佛国土微尘数世界。能化十阿僧祇百千佛国土微尘数世界众生。能住寿十阿僧祇百千佛国土微尘数劫。能知过去未来世各十阿僧祇百千佛国土微尘数劫事。能善入十阿僧祇百千佛国土微尘数法门。能变身为十阿僧祇百千佛国土微尘数。于一一身能示十阿僧祇百千佛国土微尘数菩萨以为眷属。若以愿力自在胜上菩萨愿力。过于此数示种种神通。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声或行或庄严或加或信或业。是诸神通乃至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不可数知。

  论曰。菩萨于九地中已作净佛国土及化众生。第十地中修行令智觉满足。此是胜故。此地中有八分差别。一方便作满足地分。二得三昧满足分。三得受位分。四入大尽分。五地释名分。六神通力无上有上分。七地影像分。八地利益分。云何方便作满足地分。

  经曰。尔时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若菩萨如是无量智善观智。乃至第九菩萨地善择智。善满足清白法。集无量助道法。善摄大功德智慧。广行增上大悲。广知世界差别。深入众生界稠林行。念随顺入如来行境界。深入趣向如来力无畏不共佛法。名为得至一切种一切智智受位地。

  论曰。是中地方便作满足地分者。于初地至九地中善择智业应知。如经佛子若菩萨如是无量智善观智。乃至第九菩萨地善择智故。此善择智有七种相。一善修行故。有三句。如经善满足清白法集无量助道法善摄大功德智慧故。此诸句次第相释应知。二普遍随顺自利利他故。如经广行增上大悲故。三令佛土净。如经广知世界差别故。四教化众生。如经深入众生界稠林行故。五善解。如经念随顺入如来行境界故。如来境界者。真如法故。六无厌足。如经深入趣向如来力无畏不共佛法故。七地尽至入。如经名为得至一切种一切智智受位地故。如是十地方便作满足地分已说。云何得三昧满足分。

  经曰。佛子。菩萨随顺行如是智。得入受位地。即得菩萨名离垢三昧而现在前。名入法界差别三昧。名庄严道场三昧。名一切种花光三昧。名海藏三昧。名海成就三昧。名虚空界广三昧。名善择一切法性三昧。名随一切众生心行三昧。名现一切诸佛现前住菩萨三昧而现在前。如是等上首十阿僧祇百千诸三昧门皆现在前。是菩萨皆悉入此一切三昧。善知三昧方便。乃至三昧所作正受。此菩萨乃至十阿僧祇百千三昧。最后三昧名一切智智受胜位菩萨三昧而现在前。

  论曰。得三昧满足者。离垢三昧等共眷属现前故。离垢三昧者。离烦恼垢故。而现在前者。不加功力自然现在前故。此离垢三昧复有九种三昧。离八种垢应知。一入密无垢。如经名入法界差别三昧故。二近无垢。如经名庄严道场三昧故。三放光无垢。如经名一切种花光三昧故。四陀罗尼无垢。如经名海藏三昧故。五起通无垢。如经名海成就三昧故。六清净佛土无垢有二句。无量正观故。如经名虚空界广三昧。名善择一切法性三昧故。七化众生无垢。如经名随一切众生心行三昧故。八正觉无垢。成菩提时一切诸佛迭共现前知故。如经名现一切诸佛现前住菩萨三昧而现在前故。乃至名一切智智受胜位菩萨三昧而现在前者。一切智智无分别一切智智平等。受位故。善知三昧方便。乃至三昧所作正受者。满足三昧事示现如是。十地得三昧满足分已说。云何得受位分。

  经曰。是三昧现在前时。即有大宝莲华王出。周圆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宝间错庄严。过于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善根所生。行诸法如幻性境界所成。光明普照一切法界。过一切诸天所有境界。大琉璃摩尼宝为茎。不可量栴檀王为台。大玛瑙宝为须。阎浮檀金为叶。华身有无量光明。一切众宝间错其内。无量宝网弥覆其上。满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等莲花以为眷属。如是成就具足诸相已。尔时菩萨其身姝妙称可花座。是菩萨得一切智智受胜位三昧力故。即时身在大宝莲花王座上坐。是菩萨在大宝莲花王座上坐时。尔时大宝莲花王眷属莲花座上皆有菩萨。一一菩萨皆坐莲花座上。围绕彼菩萨。一一菩萨各得十十百千三昧。皆一心恭敬瞻仰大菩萨。

  论曰。是中得受位者。随何等座随何等身量。随何等眷属。随何等相。随何等出处。随所得位。随如是说。六事应知。是中座处者有十种相。一生相。如经是三昧现在前时即有大宝莲花王出故。二量相。如经周圆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故。三胜相。如经一切众宝间错庄严故。四地相。如经过于一切世间境界故。五因相。如经出世间善根所生故。六成相。如经行诸法如幻性境界所成故。七第一义相。如经光明善照一切法界故善照者。名为正观故。八功德相。过一切诸天故。如经过一切诸天所有境界故。九体相。茎台等。如经大琉璃摩尼宝为茎等。十庄严具足相。如经花身有无量光明一切众宝间错其内无量宝网弥覆其上故。随何等身量者。身称花座。如经尔时菩萨其身姝妙称可花座如是等。随何等眷属者。此坐处大宝莲花王座眷属菩萨眷属住在其中。如经尔时大宝莲花王眷属如是等。

  经曰。是菩萨升大宝莲花王座。及眷属菩萨坐莲花座入三昧已。尔时十方一切世界皆大震动。一切恶道皆悉休息。光明普照一切法界。一切世界皆悉严净。皆得见闻一切诸佛大会。何以故。佛子。是菩萨坐大宝莲花王座时。即时两足下放十阿僧祇百千光明。出已悉照十方无量阿鼻地狱等。灭众生苦恼。两膝放十阿僧祇百千光明。出已悉照十方无量畜生。灭除苦恼。脐轮放十阿僧祇百千光明。出已悉照十方无量饿鬼。灭除苦恼。左右胁放十阿僧祇百千光明。出已悉照十方无量人身。灭除苦恼。两手放十阿僧祇百千光明。出已悉照十方无量诸天阿修罗宫。两肩放十阿僧祇百千光明。出已悉照十方无量声闻人项背放十阿僧祇百千光明。出已悉照十方无量辟支佛身面门放十阿僧祇百千光明。出已悉照十方无量从初发心乃至得九地菩萨。白毫相放十阿僧祇百千光明。出已悉照十方无量得位菩萨身而住一切魔宫隐蔽不现。顶上放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光明。出已悉照十方一切诸佛大会。围绕一切世界十匝。住虚空中成大光明轮网台。名高大光明作大供养供养诸佛。如是供养从初发心乃至得九地菩萨所作供养诸佛。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百千那由他分不及一。亿分不及一。百亿分不及一。千亿分不及一。百千亿分不及一。百千亿那由他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是大光明轮网台胜十方世界所有华香末香烧香涂香散香花鬘衣服宝盖幢幡众宝璎珞摩尼宝珠供养之具。过于一切世间境界。以从出世间善根生故。一一佛大会上皆雨众宝。犹如大雨。若有众生觉知如是供养者。当知皆是必定不退无上大道。如是诸光明雨大供养已。彼一切光明悉照十方一切诸佛大会。围绕一切世界十匝。入诸佛足下。尔时彼诸佛及彼大菩萨。知某世界中某甲菩萨行如是菩萨道成就菩萨得位地时。又佛子。即时十方无边菩萨乃至住九地者。皆来围绕设大供养一心瞻仰。各得十十百千三昧诸得位地菩萨。于功德庄严金刚万字胸出一大光明名坏魔怨。有十阿僧祇百千光明以为眷属。出已悉照十方无量世界。示无量神力亦来入是大菩萨功德庄严金刚万字胸。此光明灭已。是菩萨即时得百千增上大势力功德智慧而现在前。

  论曰。随何等相者。一切世界动等相。如经是菩萨升大宝莲花王座乃至皆得见闻一切诸佛大会故。随何等出处者。以出光明故。复次光明三种业应知。一利益业。二发觉业。三摄伏业。如经何以故佛子是菩萨坐大莲花王座即时两足下放十阿僧祇百千光明乃至功德智慧而现在前故。必定不退无上大道。于地中决定义故。复有异义定不放逸。所作之事决定心故。功德庄严金刚万字胸者。于菩萨胸中有功德庄严金刚万字相。名为无比。

  经曰。如是佛子。尔时诸佛放眉间白毫相光。名益一切智通。有阿僧祇光明眷属。照于十方一切世界无有遗余十匝围绕一切世界。示于诸佛大神通力。劝发无量百千万亿诸佛。一切十方诸佛国土六种震动。灭除一切恶道苦恼。一切魔宫隐蔽不现。示一切诸佛得菩提处。示一切诸佛大会神通庄严之事。照明一切法界际。一切虚空界。尽一切世界已还来集。在一切菩萨大会之上周匝围绕。示大神通光明庄严之事。是光明入彼大菩萨顶上。其诸眷属光明入诸眷属莲花座上。菩萨顶上光明入是菩萨身时。彼诸菩萨各得先所未得十十百千三昧。彼诸光明一时入彼菩萨顶时。彼菩萨名为得位。入诸佛境界具佛十力堕在佛数。佛子。譬如转轮圣王长子玉女宝所生具足王相。转轮圣王令子在白象宝阎浮檀金座上。取四大海水。上张罗网宝盖幡华宝幢种种庄严。手执金钟香水灌子顶上。即名灌顶刹利王数。具足转十善道故。得名转轮圣王。如是佛子。彼菩萨从诸如来得受位已。名得智位。具足十力堕在佛数。佛子。是名菩萨大乘位地。菩萨为是位故。受无量百千万亿苦难行事。是菩萨得是位已。无量功德智慧转增。名为安住菩萨法云地。

  论曰。随所得位者。诸如来光明。彼菩萨迭互知平等摄受故。如经如是佛子尔时诸佛放眉间白毫相光名益一切智通如是等。云何得位如转轮圣王长子。如经譬如转轮圣王长子如是等。此菩萨同得位时。名为善住此地中。如经是菩萨得是位已无量功德智慧转增名为安住菩萨法云地。如是得受位分已说。云何入大尽分。入大尽分者。有五种。一智大。二解脱大。三三昧大。四陀罗尼大。五神通大此事依五种义分别应知。一依正觉实智义。二依心自在义。三依发心即成就一切事义。四依一切世间随利益众生义。五依堪能度众生义。云何智成就。

  经曰。佛子。是菩萨住此菩萨法云地。如实知欲界集色界集无色界集。如实知众生界集识界集。有为界集无为界集。虚空界集法界集。如实知涅槃界集。如实知邪见诸烦恼界集。世界成坏集。声闻行集。辟支佛行集菩萨行集。诸佛力无畏不共佛法色身法身集。一切种一切智智集。得菩提转法轮示灭度集。略说乃至如实知入一切法成智差别集。是菩萨以如是智通达胜慧。如实知众生业化。烦恼化见作化。世界化法界化。声闻化辟支佛化。菩萨化如来化。如实知一切分别无分别化。是菩萨如实知佛力持法持僧持。业持烦恼持时持。愿持供养持。行持劫持。如实知智持。是菩萨如实知诸佛所有细微入智。所谓行细微入智。退细微入智。入胎细微入智。生细微入智。奋迅细微入智。出家细微入智。得菩提细微入智。转法轮细微入智。持寿命细微入智。示涅槃细微入智。如实知法久住细微入智。是菩萨如实知诸佛所有密处。所谓身密口密意密。筹量时非时密。与菩萨授记密。摄伏众生密。乘种种密。一切根行差别密。一切信如实所作密。如实知行得菩提密。是菩萨如实知诸佛所有入劫智。所谓一劫入阿僧祇劫。阿僧祇劫入一劫。有数劫入无数劫。无数劫入有数劫。一念劫入无量劫。无量劫入一念劫。劫入非劫。非劫入劫。有佛劫入无佛劫。无佛劫入有佛劫。有佛劫入有佛劫。无佛劫入无佛劫。过去未来劫入现在劫。现在劫入过去未来劫。未来过去劫入现在劫。现在劫入未来过去劫。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短劫入短劫。长劫入长劫。如实知一切劫相相入。是菩萨如实知诸佛所有入智。所谓入凡夫道智。入微尘智。入国土身菩提智。入众生身心菩提智。入一切处随菩提智。入乱行示现智。入顺行示现智。入逆行示现智。入思议不思议智。入世间出世间智。行示现智。入声闻智。辟支佛智。菩萨智。如实知如来智行智。佛子。诸佛智慧如是广大无量无边。菩萨住此地即能得入如是智慧。

  论曰。是中智大复有七种应知。一集智大。二应化智大。三加持智大。四入细微智大。五密处智大。六入劫智大。七入道智大。是中初依能断疑力应知。第二依彼身起力。第三依彼如是如是转行力。第四依彼应化加持善集不二智作故。第五依护根未熟众生不令惊怖。第六依命行加持舍自在意故。第七依对治意说。是中集智者。因缘集智应知。彼复随所有分染。或净或灭。随所有三界处。随所有众生。随染净等心。随所有有为法无为法无知知故。随所有处虚空等。随所说正不正法。随所证不证。谓于涅槃随所邪见过余外道等彼不能证。随所有器世间坏成。随所有三乘。彼集差别应知。如经佛子是菩萨住此菩萨法云地。如实知欲界集。乃至如实知入一切法成智差别集故。是中应化智者。众生应化等差别应知。如经是菩萨以如是智通达胜慧乃至如实知一切分别无分别化故。是中烦恼见作化者。应化示烦恼染见作故。法界化者。所说法行故。彼应化一切分别无分别如实知故。是中加持智者。如经是菩萨如实知佛力持乃至如实知智持故。如经应知。是中智持者。一切智智故。此智能作一切事故。入细微智者。如经是菩萨如实知诸佛所有细微入智乃至如实知法久住细微入智故。如经应知。是中奋迅者。现行七步等应知。是中密处智者。如经是菩萨如实知诸佛所有密处。乃至如实知行得菩提密故。如经应知。是中入劫智者。所谓入劫。如经是菩萨如实知诸佛所有入劫智。所谓一劫入阿僧祇劫乃至如实知一切劫相相入故。如经应知。是中入者。平等解脱一切劫迭相入故。是中入道智者。依凡夫地依我慢行者。依信求生天者。依觉观者。如经是菩萨如实知诸佛所有入智。所谓入凡夫道智乃至即能得入如是智慧故。如是七种智大已说。云何解脱大。

  经曰。佛子。是菩萨如是通达此地行。得名菩萨不思议解脱门。无障碍解脱。净智差别解脱。普门光解脱。如来藏解脱。随顺不退轮解脱。入通达三世解脱。法界藏解脱。解脱光轮解脱。名得菩萨一切境界无余解脱。佛子。是菩萨十菩萨解脱门为首。得如是等无量无边百千万阿僧祇菩萨解脱门。皆于第十菩萨地中得如是乃至无量无边百千万阿僧祇三昧。无量无边百千万阿僧祇陀罗尼。无量无边百千万阿僧祇神通。亦复如是。

  论曰。是中解脱大者。一依神通境界。如经佛子是菩萨如是通达此地行得名菩萨不思议解脱门故。二能至无量世界愿智无碍。如经无障碍解脱故。三知世间出世间有学无学声闻辟支佛菩萨如来解脱智等。如经净智差别解脱故。四随意转事。如经普门光解脱故。五法陀罗尼。如经如来藏解脱故。六能破他言。如经随顺不退转轮解脱故。七三世劫随意住持。如经入通达三世解脱故。八一切法一切种因缘集智。如经法界藏解脱故。九光不离身而能普照。如经解脱光轮解脱故。十依一时知无量世界诸众生心。如经名得菩萨一切境界无余解脱故。是中三昧大者。如经如是乃至无量无边百千万阿僧祇三昧故。是中陀罗尼大者。如经无量无边百千万阿僧祇陀罗尼故。是中神通大者。如经无量无边百千万阿僧祇神通亦复如是故。如是十地入大尽分已说。云何地释名分。

  经曰。是菩萨通达如是智慧随顺菩提。成就无量念力方便毕竟。是菩萨于十方无量佛所。无量大法明。无量大法照。无量大法雨。于一念间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佛子。譬如娑伽罗云澍大雨聚余地处不能受不能堪不能思不能持。唯除大海。如是佛子。一切如来秘密处。所谓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彼一切众生。一切声闻辟支佛。皆不能受不能堪不能思不能持。从初地乃至住九地菩萨。亦不能受不能堪不能思不能持。唯此住法云地菩萨。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佛子。譬如大海。一大龙王起大云雨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若二若三四五若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若百龙王。若千若万若亿若百亿若千亿若百千亿那由他龙王。乃至无量无边不可称说诸大龙王起大云雨。于一念间一时澍下。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所以者何。大海是无量广大器故。如是佛子。菩萨住此菩萨法云地中。于一佛所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若二若三四五若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若百诸佛若千若万若亿若百亿若千亿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乃至无量无边不可称说诸佛所。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于一念间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是故此地名为法云地。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住此法云地几许佛所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于一念间能受能堪能思能持。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菩萨住此法云地。于不可数不可说佛所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于一念间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佛子。譬如十方所有不可说百千万亿那由他佛国土微尘数等诸世界中所有众生。彼众生中一众生得闻持陀罗尼。无余为佛持者。最大声闻闻持陀罗尼第一。譬如金刚莲华上佛。有名大胜比丘。闻持陀罗尼第一。其一众生成就如是闻持陀罗尼力。如彼一众生余一切世界所有众生皆亦如是成就闻持陀罗尼力。其一人所受法第二人不重受。如是一切各各不同。佛子。于意云何。彼一切众生所受闻持陀罗尼力宁为多不。解脱月菩萨言。佛子。彼一切众生所受闻持陀罗尼力甚多无量。金刚藏菩萨言。佛子。我今当为汝说。是菩萨住此法云地。于一念间于一佛所名三世法界藏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彼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受持方便上说。一切众生闻持陀罗尼力。比此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百千那由他分不及一。亿分不及一。百亿分不及一。千亿分不及一。百千亿分不及一。百千亿那由他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如一佛所如前所说。十方世界微尘数等诸佛所。复过此数无量无边诸佛所。名三世法界藏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于一念间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是故此地名为法云地。复次佛子。是菩萨住此法云地。自从愿力起大慈悲云。震大法雷音。通明无畏以为电光。大智慧光以为疾风。大福德善根为厚密云。现种种色身为杂色云。说正法雨破诸魔怨。于一念间如前所说。诸世界中所有微尘如是百千万亿那由他世界皆悉遍覆。复过此数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世界亦皆遍覆澍大甘露善根法雨。灭除众生随心所乐无明所起烦恼尘焰。是故此地名为法云地。复次佛子。是菩萨住此菩萨法云地。于一世界中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初生。出家。得佛道。请转法轮。示大涅槃。一切佛事随所度众生得智自在。若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如前微尘数等世界。复过此数百千万亿阿僧祇世界。从兜率天退乃至示大涅槃。一切佛事随所度众生得智自在。

  论曰。是中地释名者。有三种。一云法相似。以遍覆故。此地中闻法相似如虚空身遍覆故。二灭尘除垢相似法。此法能灭众生烦恼尘故。三度众生从兜率天退乃至示大涅槃故渐化众生故。如大云雨生成一切卉物萌芽故。是中成就无量念力方便毕竟者。近说受持义故。如经是菩萨通达如是智慧随顺菩提成就无量念力方便毕竟故复能受持众多微密速疾持故。如经是菩萨于十方无量佛所无量大法明。如是等。是中无量诸佛无量大法明者。说众多故。入如来微密处故。一念间者。速疾受故。闻法者。性故作故。二事示现。云何性。大法光明故。闻思智摄受故。大法照修慧智摄受故。云何作大法雨。如大云与他法雨故。于中起信故。言受受所说字句故。言堪以能取义故。言思彼二摄受不失故。言持大海亦如是。以不浊故。言受能受一切水故。言堪余水数入失本名故。言思用不可尽故。言持应知。如经名三世法界藏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乃至是故此地名为法云地故。是中名三世法界藏者。于法界中三种事藏。云雷电等譬喻相似法应知。如经复次佛子是菩萨住此法云地自从愿力乃至是故此地名为法云地故。是中大智慧光以为疾风者。风相似法。现种种色身者。随世间种种身回转。杂色云相似法故。说正法雨破诸魔怨者。雨相似法故。如是此地释名分已说。云何神通力无上有上分。

  经曰。是菩萨住在此地。于智慧中得上自在力。善择大智通随心所念。或以狭国为广。广国为狭。复随心念。或以垢国为净。净国为垢。如是广大无量乱住倒住正住等一切世界。自在力故种种能成。是菩萨复随心念。或于一微尘中示一世界所有一切铁围山等。然彼微尘而不增长。若二若三四五若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若百若千若万若亿若百亿若千亿若百千亿若百千亿那由他世界。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世界所有一切铁围山等。入一微尘中。然彼微尘亦不增长。是菩萨复随心念。或以一世界庄严之事示二世界。复随心念。或以一世界庄严之事乃至示无量不可说不可说世界。复随心念。或以二世界庄严之事示一世界。乃至或以无量不可说不可说世界庄严之事示一世界。复随心念。乃至或以无量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众生置一世界中。然诸众生而不恐怖不觉不知。复随心念。或以一世界众生乃至置无量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中。然诸众生亦不恐怖不觉不知。复随心念。或于一毛道示一切佛境界庄严之事。复随心念。乃至或以无量不可说不可说一切佛境界庄严之事示一毛道。复随心念。于一念间示现无量不可说不可说世界微尘等身。于一一身中示如是等微尘数手以此诸手勤心供养十方诸佛。以一一手执恒河沙等花箱以散诸佛。如是花箱如是花鬘末香涂香熏香衣服宝盖幡花宝幢一切庄严事亦复如是。于一一身中示如是等微尘数头。于一一头中示如是等微尘数舌。以此诸舌赞叹诸佛功德之事。如是等事于念念中遍满十方。于念念中无量世界示得菩提。乃至示大涅槃庄严住持。于三世中示无量身。于自身中示有无量诸佛。示无量佛世界庄严之事。亦示世界成坏之事。或于自身一毛孔中出一切风灾而不恼众生。复随心念。或以无量无边世界为一海水。此海水中作大莲花光明庄严遍覆无量无边世界。于中示现大菩提树庄严妙事。乃至示一切种一切智智。或于自身示十方光明摩尼宝珠电光日月星宿诸光明等乃至一切世界诸光明等皆于身中现。以口嘘气能动十方无量世界而不令众生有惊怖想。示十方世界风灾劫尽火灾劫尽水灾劫尽。随一切众生种种心念应现色身庄严成就。或以自身作如来身。以如来身作自身。以如来身作自佛国。以自佛国作如来身。如是佛子。是菩萨住此菩萨法云地中神变如是。复过于此有余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神通庄严。自在示现。

  论曰。是中神通力无上有上者。有六种相应知。一依内。二依外。三自相。四作住持。五令欢喜。六大胜。是中神通力无上者。比余众生神通力故。有上者。比于如来神通力故。是中依内者。有四种。一不思议解脱。二三昧。三起智陀罗尼。四神通。如前所说。依外者。外事地等。复有外事自他身等。是中自相者有二种。一转外事等。二应化自身等。是中转者。复有三种。一略广转。二异事转。三自在转。能作一切众生种种庄严等。云何略广转。如经是菩萨住在此地于智慧中得上自在力善择大智通随心所念或以狭国为广广国为狭故。云何异事转。如经复随心念或以垢国为净净国为垢乃至一切世界自在力故种种能成故。云何自在转。如经是菩萨复随心念于一微尘中示一世界乃至然诸众生亦不恐怖不觉不知故。云何应化自身等。如经复随心念或于一毛道示一切佛境界庄严之事复随心念乃至或以不可说不可说一切佛境界庄严之事示一毛道故。是中作住持者。供养门等成就集助菩提法故。如经复随心念于一念间示现无量不可说不可说世界微尘等身乃至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庄严自在示现故。云何令欢喜。

  经曰。尔时会中一切菩萨众。及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四天王释提桓因梵天王摩醯首罗净居天等。各作是念。若菩萨神通智力能如是。无量无边佛复云何。尔时解脱月菩萨。知诸大众心所念已。问金刚藏菩萨言。佛子。今诸大众。闻是菩萨神通智力堕在疑网。为断疑故少示菩萨神通之力庄严妙事。尔时金刚藏菩萨。即入一切佛国体性菩萨三昧。金刚藏菩萨入一切佛国体性菩萨三昧。时彼一切菩萨众及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四天王释提桓因梵天王摩醯首罗净居天等。皆自见身入金刚藏菩萨身中于其身内见佛国土。彼国土中所有诸相庄严妙事。于百千万亿劫说不可尽。于中有道场树。其茎周围十万三千大千世界。高百万三千大千世界。覆荫三千亿三千大千世界。称树高广有师子座。其座上有佛。号一切智通王如来。一切大众咸皆见。佛坐在道场树下师子座上。其中诸相庄严妙事。于百千万亿劫说不可尽。金刚藏菩萨示现如是大神力已。还令一切诸菩萨众及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四天王释提桓因梵天王摩醯首罗净居天等各在本处。尔时一切大众欢喜踊跃生希有想默然而住。观金刚藏菩萨。尔时解脱月菩萨语金刚藏菩萨言。佛子。甚为希有。此三昧神通庄严有大势力。佛子此三昧名为何等。金刚藏菩萨言。佛子。此三昧名为一切佛国体性。尔时解脱月菩萨问金刚藏菩萨言。佛子。此三昧境界庄严神通妙事为齐几许。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若菩萨随心所念。善修成此三昧力故。能示如是佛国土微尘数等。诸佛国土自身中现。复过此数。佛子。菩萨住此菩萨法云地。得如是等无量百千菩萨三昧。以是义故。此菩萨乃至得位菩萨及住善慧地菩萨。不能测知。若身身业难可测知。若口口业难可测知。若意意业难可测知。若神通事难可测知。若观三世智难可测知。若入三昧境界难可测知。若智境界难可测知。若游戏诸解脱难可测知。若应化所作。若加所作。若神力所作难可测知。乃至举足下足所作。乃至得位菩萨及住善慧地菩萨不能测知。佛子。菩萨法云地。如是无量今已略说。若广说者。无量百千阿僧祇劫。无量百千万无量百千亿不能得尽。解脱月菩萨问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若菩萨神通行境界力如是无量。佛神通行境界力复云何。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譬如有人取四天下中二三豆土。作如是言。无边世界地界为多此耶。汝所问者。我谓如是。如来无量智慧。云何以菩萨智慧而欲测量。佛子如人取四天下中少地界余在极多如是。佛子。菩萨法云地。于无量劫说但说一分。何况如来地。金刚藏菩萨语解脱月菩萨言。佛子。是诸如来证知我言。佛子。假使十方于一一方无量世界微尘数等诸佛国土十地菩萨皆满其中。譬如甘蔗竹苇稻麻丛林。此诸菩萨于无量劫所修行业功德智慧。于如来功德智慧力。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百千那由他分不及一。亿分不及一。百亿分不及一。千亿分不及一。百千亿分不及一。百千亿那由他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如是佛子。是菩萨通达如是智慧。顺如来身口意业。不舍菩萨三昧力。能见诸佛勤心供养。于一一劫中以一切种供具上上供养无量诸佛。而能具受诸佛神力所加转复明胜。是菩萨于法界中所有问难无能胜者。无量百劫。无量千劫。无量百千劫。无量百千那由他劫。无量亿劫。无量百亿劫。无量千亿劫。无量百千亿劫。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不可穷尽。佛子。譬如善巧金师善治此金为庄严具。以无上摩尼宝珠间错其中。系在自在天王若颈若顶。其余天人庄严之具无能及者。如是佛子。是菩萨住此第十菩萨法云地中。彼菩萨不可思议智行。一切众生一切声闻辟支佛。从初地乃至住第九地菩萨所不能及。是菩萨住此地中。大智照光明。能令一切众生乃至住一切智智。其余智慧之明所不能坏。佛子。譬如摩醯首罗天王光明过一切生处众生。光明能令众生身心清凉。如是佛子。是菩萨住此第十菩萨法云地中。彼智慧光明。一切声闻辟支佛。从初地乃至住九地菩萨所不能及。是菩萨住此地中。能令一切众生住一切智智法中。佛子。是菩萨随顺如是智慧。十方诸佛为说智慧。令通达三世行。正知法界差别。遍覆一切世间界。照一切世间界。令一切众生界得证法故。略说。乃至随顺得一切智智。是菩萨十波罗蜜中。智波罗蜜增上。佛子。是名略说菩萨第十菩萨法云地。若广说者。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不可穷尽。若菩萨住此地中。多作摩醯首罗天王具足自在。善授众生声闻辟支佛菩萨波罗蜜行。于法界中有问难者无能令尽。所作善业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是诸福德皆不离念佛念法念僧念菩萨念菩萨行念波罗蜜念十地念不坏力念无畏念不共佛法。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常生是心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大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为导为将为师为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复从是念发精进行。以精进力故。于一念间。得十不可说百千万亿那由他佛世界微尘数三昧。得见十不可说百千万亿那由他佛世界微尘数佛。能知十不可说百千万亿那由他佛世界微尘数佛神力。能动十不可说百千万亿那由他佛世界微尘数世界。能入十不可说百千万亿那由他佛世界微尘数世界。能照十不可说百千万亿那由他佛世界微尘数世界。能教化十不可说百千万亿那由他佛世界微尘数世界众生。能住寿十不可说百千万亿那由他佛世界微尘数劫。能知过去未来世各十不可说百千万亿那由他佛世界微尘数劫事。能善入十不可说百千万亿那由他佛世界微尘数法门。能变身为十不可说百千万亿那由他佛世界微尘数身。于一一身示十不可说百千万亿那由他佛世界微尘数菩萨以为眷属。若以愿力自在。胜上菩萨愿力。过于此数示种种神通。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声或行或庄严或加或信或业。是诸神通。乃至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不可数知。

  论曰。是中令欢喜者。能断疑故。断疑有二种。一示现自神通力。二说一切法故。云何示现自神通力。如经尔时会中一切菩萨众及一切天龙夜叉。如是等。如是自力示现。断众生疑令欢喜故。云何说一切法。如经如是佛子是菩萨通达如是智慧顺如来身口意业乃至转复明胜。是菩萨于法界中所有问难无能胜者。如是等。是中大胜者。有二种。一神通力胜。二算数胜。此二种事胜一切前地故。如经说应知三世智等通故。通三种行故。一能断疑行。如经佛子是菩萨住此地中随顺如是智十方诸佛为说智慧令通达三世行等。三世行者。道义应知。二速疾神通行。闻说如来秘密法故。如经正知法界差别故。三等作助行。此有三种应知。一作净佛国土平等。为化众生故。二作法明平等。三作正觉平等。如经遍覆一切世间界故。照一切世间界故。令一切众生界得证法故。略说。乃至随顺得一切智智。如是等。如是此地神通力无上有上分已说。次说地影像分。是中地影像者。有四种。一池。二山。三海。四摩尼宝珠。以况四种功德故。一修行功德。二上胜功德。三难度能度大果功德。四转尽坚固功德。云何修行功德。

  经曰。佛子。是菩萨十地。次第顺行趣向一切种一切智智。佛子。譬如从阿耨大池流出四河。充满阎浮提。不可穷尽。转复增长乃至充满大海。如是佛子。菩萨从菩提心流出善根大愿之水。以四摄法充满众生界不可穷尽。转复增长乃至满足得一切种一切智智。

  论曰。是中修行功德者。依本愿力修行。以四摄法作利益他行。自善根增长及得菩提自利益行应知。如经佛子譬如从阿耨大池流出四河乃至满足得一切种一切智智故。云何上胜功德。

  经曰。佛子。是菩萨十地。因佛智故而有差别。譬如依大地故有十大山王差别。何等为十。所谓雪山王。香山王。毗陀略山王。仙圣山王。由乾陀罗山王。马耳山王。尼民陀罗山王。斫迦婆罗山王。众相山王。须弥山王。佛子。譬如雪山王。一切药草集在其中。是诸药草取不可尽。如是佛子。菩萨住在菩萨欢喜地中。一切世间书论技艺文诵咒术集在其中。一切世间书论技艺文诵咒术不可穷尽。佛子。譬如香山王。一切诸香集在其中。一切诸香取不可尽。如是佛子。菩萨住在菩萨离垢地中。一切菩萨持戒正受行香集在其中。一切菩萨持戒正受行香不可穷尽。佛子。譬如毗陀略山王。纯净宝性一切诸宝集在其中。一切诸宝取不可尽。如是佛子。菩萨住在菩萨明地中。一切世间禅定神通解脱三昧三摩跋提集在其中。一切世间禅定神通解脱三昧三摩跋提问答不可穷尽。佛子。譬如仙圣山王。纯净宝性五通圣人集在其中。五通圣人不可穷尽。如是佛子。菩萨住在菩萨焰地中。一切行中殊胜智行集在其中。一切行中殊胜智行种种问难不可穷尽。佛子。譬如由乾陀罗山王。纯净宝性一切夜叉诸大鬼神集在其中。一切夜叉诸大鬼神不可穷尽。如是佛子。菩萨住在菩萨难胜地中。一切自在如意神通变化庄严集在其中。一切自在如意神通变化庄严问答不可穷尽。佛子。譬如马耳山王。纯净宝性一切众果集在其中。一切众果取不可尽。如是佛子。菩萨住在菩萨现前地中。说入因缘集观集在其中。说入因缘集观声闻果证问答不可穷尽。佛子。譬如尼民陀罗山王。纯净宝性一切大力龙神集在其中。一切大力龙神不可穷尽。如是佛子。菩萨住在菩萨远行地中。种种方便智集在其中。种种方便智说辟支佛果证问答不可穷尽。佛子。譬如斫迦婆罗山王。纯净宝性得自在众集在其中。得自在众不可穷尽。如是佛子。菩萨住在菩萨不动地中。起一切菩萨自在道集在其中。起一切菩萨自在道。说一切世间界差别问答不可穷尽。佛子。譬如众相山王。纯净宝性诸大阿修罗众集在其中。诸大阿修罗众不可穷尽。如是佛子。菩萨住在菩萨善慧地中。知一切众生逆顺行集在其中。知一切众生逆顺行。说一切世间生灭相问答不可穷尽。佛子。譬如须弥山王。纯净宝性诸大天众集在其中。诸大天众不可穷尽。如是佛子。菩萨住在菩萨法云地中。如来力无畏不共佛法集在其中。如来力无畏不共佛法示现佛事问答不可穷尽。佛子。此十大宝山王同在大海。因大海得名。如是佛子。菩萨十地同在一切智。因一切智得名。

  论曰。是中上胜功德者。依一切智增上行十地故。如经佛子是菩萨十地因佛智故而有差别。譬如依大地故有十大山王差别故。是中纯净诸宝山喻者。喻八种地。厌地善清净故。复次诸山王非众生数。众生数依故。非众生数者。有二种。一受用事。二守护积聚宝事等。是中受用事者。有二种。一众生四大增损对治。二长养众生依雪山香山毗陀略山马耳山。此四山非众生数依故。药草众香众宝一切果集在其中。一切果者。第六山中众生数者。复有六种难对治故。六种难者。一贫难。二死难。三俭难。四不调伏难。五恶业难。六怨敌难。第四山中五通福田对治贫难。第五山中夜叉大神神通变化对治死难。第七山中诸大龙王对治俭难。第八山中得自在众对治不调伏难。第九山中阿修罗说咒对治恶业难。第十山中自在四天王。对治怨敌难。此一切山集在其中者。如所说事能生一切物故。言集在其中不可穷尽者。顺行不断不休息故。彼十大山因大海得名。大海亦因大山得名。菩萨十地亦复如是。同在一切智因一切智得名。彼因果相显故。如经佛子此十大宝山王同在大海。因大海得名。如是佛子菩萨十地同在一切智。因一切智得名故。云何难度能度大果功德。

  经曰。佛子譬如大海以十相故数名大海无有能坏。何等为十。一渐次深。二不受死尸。三余水失本名。四同一味。五无量宝聚。六甚深难度。七广大无量。八多有大身众生依住。九潮不过限。十能受一切大雨无有厌足。如是佛子。菩萨行以十相故数名菩萨行无有能坏。何等为十。所谓菩萨欢喜地中。渐次起大愿故。菩萨离垢地中。不共破戒死尸住故。菩萨明地中。舍诸世间假名数故。菩萨焰地中。恭敬三宝得一味不坏故。菩萨难胜地中。无量方便智起世间所作宝故。菩萨现前地中。观甚深因缘集法故。菩萨远行地中。以无量方便智。善择诸法故。菩萨不动地中。示现起大庄严事故。菩萨善慧地中。得甚深解脱通达世间行。如实所证不过限故。菩萨法云地中。能受一切诸佛大法明雨无有厌足故。

  论曰。是中难度能度大果功德者。因果相顺故。十地如大海难度能度。得大菩提果故。大海有八种功德应知。一易入功德。如经渐次深故。二净功德。如经不受死尸故。三平等功德。如经余水失本名故。四护功德。如经同一味故。五利益功德。如经无量宝聚故。六不竭功德。谓深广等。如经甚深难度故。广大无量故。七住处功德。以大众生依住故。如经多有大身众生依住故。八护世间功德。潮不过时受水无厌。如经潮不过限故。能受一切大雨无有厌足故。大海相似法菩萨十地行。亦有十种相应如经。如是佛子菩萨行以十相故。数名菩萨行。无有能坏故。如是等。云何转尽坚固功德。

  经曰。佛子。譬如大摩尼宝珠过十宝性。一出大海。二巧匠善治。三善转精妙。四善清净。五善净光泽。六善钻穿。七贯以宝缕。八置在琉璃高幢。九放一切光明。十随王意雨众宝物能与一切众生一切宝物。如是佛子。菩萨发萨婆若心过十圣性。一初发心布施离悭。二善修持戒正行明净。三善修禅定三昧三摩跋提令转精妙。四菩提分善清净。五方便神通善净光泽。六因缘集观善钻穿。七种种方便智缕善贯穿。八置于自在神通幢上。九观众生行放多闻智慧光明。十诸佛授智位。尔时能为一切众生现作佛事。即名得萨婆若。

  论曰。是中转尽坚固功德者。大摩尼宝喻。如经佛子譬如大摩尼宝珠等故。过十宝性者。摩尼宝过毗琉璃等以出故取。乃至放一切光明示现此宝。有八种功德摄故。八种功德者。一出功德。选择而取以善观故。二色功德。巧匠善治故。三形相功德。善转精妙故。四无垢功德。善清净故。五明净功德。善净光泽故。六起行功德。善钻穿故。贯以宝缕故。置在琉璃高幢故。此三句示现。七神力功德。放一切光明遍照一切处故。八不护功德。随王意雨众宝物。能与一切众生一切宝物。正智受位故。一切众生同善根藏故。过十圣性者。过声闻辟支佛等性故。声闻有八种性。四行四果差别故。辟支佛有二种性。行果差别故。如是十地影像分已说。云何地利益分。

  经曰。佛子。是菩萨行善集一切种一切智智功德集法门品。若众生不深种善根者。不能得闻解脱月菩萨言。佛子。此集一切种一切智智功德集法门品。若得闻者。此人成就几许功德。金刚藏菩萨言。佛子。随一切智智所摄观集诸功德。此集一切种一切智智功德集法门品亦复如是。此人得闻此法门。所得功德亦复如是。何以故佛子若非菩萨不得闻此集一切种一切智智功德集法门品。何况能信。何况能持。何况正修行。说此经时。以佛神力。以得法力。十方世界十亿佛土微尘数等诸佛世界。六种十八相动。所谓动遍动等遍动。踊遍踊等遍踊。觉遍觉等遍觉。起遍起等遍起。震遍震等遍震。吼震吼等遍吼。以佛神力以得法力故。雨种种天花如云而下。雨天衣雨天宝。雨天庄严具雨天盖雨天幡。雨天幢雨天伎乐。雨天音声。赞叹一切智地。及赞十地殊胜之事。如此世界四天下。他化自在天中自在天王宫摩尼宝藏殿说十地法。如是十方一切世界周遍皆说此十地法。以佛神力故。十方过十亿佛土微尘数等世界。有十亿佛土微尘数等诸菩萨来集遍满十方虚空。到已皆作是言。善哉善哉。佛子。善说菩萨住诸地相。佛子。我等一切亦名金刚藏。从名金刚胜世界金刚幢佛所来。彼一切世界皆承佛神力说此法门。众会亦如是。字句亦如是。释名亦如是。义趣亦如是不增不减。佛子。是故我等承佛神力。来到此众为证是法。佛子。如我等来至此众。如是十方一切世界。一一世界中四天下。上他化自在天中自在天王宫摩尼宝藏殿。皆有十亿佛土微尘数等菩萨往为作证。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承佛神力说此经时。如来随喜。彼一切菩萨众及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四天王释提桓因梵天王摩醯首罗净居天众皆大欢喜。佛在他化自在天中成道未久第二七日自在天王宫摩尼宝藏殿。金刚藏菩萨说欢喜奉行。

  论曰。是中地利益者。有二种。一生信功德。二供养功德。复次此法门中。决定信说大利益义示现。如经佛子是菩萨行善集一切种一切智智功德集法门品。如是等。解脱月菩萨言。如是等。金刚藏菩萨言。如是等故。为于此经中生信得功德。复生信功德缘生义故。以神通力示现六种十八相动。如经说此经时以佛神力以得法力故。如是等。是中六种动者。一动。二踊。三上去。四起。五下去。六吼。十八相此六种动等相。下中上如是次第应知。器世间中。依四种众生聚。一依不善众生。二依信种种天众生。三依我慢众生。四依咒术众生。为此众生下中上次第差别故。动乃至吼。如是十八句异义应知。如是生信功德及缘生义已说。是中供养功德者。如经雨种种天华如云而下。如是等。一切世界说此法门示现为无量法门利益众生示现。如经如此世界四天下。如是等。余者易解。

  • 上一部:乾隆大藏经·大乘论·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三卷
  • 下一部:乾隆大藏经·大乘论·佛地经论七卷
  • 乾隆大藏经·大乘论·十地经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