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菩萨者是何句义?”
佛告善现:“无句义是菩萨句义。何以故?善现,菩提、萨埵,二既不生;句于其中,理亦非有故,无句义是菩萨句义。
“善现当知,譬如空中鸟迹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譬如梦境、幻事、阳焰、光影、水月、响声、空花、变化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
“善现当知,如一切法真如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一切法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法定、法住、实际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
“善现当知,如幻士色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幻士受、想、行、识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
“善现当知,如幻士眼处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幻士耳、鼻、舌、身、意处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
“善现当知,如幻士色处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幻士声、香、味、触、法处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
“善现当知,如幻士眼界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幻士耳、鼻、舌、身、意界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
“善现当知,如幻士色界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幻士声、香、味、触、法界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
“善现当知,如幻士眼识界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幻士耳、鼻、舌、身、意识界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
“善现当知,如幻士眼触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幻士耳、鼻、舌、身、意触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
“善现当知,如幻士眼触为缘所生诸受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幻士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
“善现当知,如幻士无明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幻士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
“善现当知,如幻士行内空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幻士行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
“善现当知,如幻士行四念住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幻士行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
“善现当知,如幻士乃至行佛十力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幻士行四无所畏、四无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
“复次,善现,如佛色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佛受、想、行、识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佛眼处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佛耳、鼻、舌、身、意处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佛色处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佛声、香、味、触、法处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佛眼界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佛耳、鼻、舌、身、意界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佛色界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佛声、香、味、触、法界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佛眼识界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佛耳、鼻、舌、身、意识界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佛眼触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佛耳、鼻、舌、身、意触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佛眼触为缘所生诸受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佛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佛无明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佛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佛行内空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佛行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无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佛行四念住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佛行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乃至如佛行佛十力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佛行四无所畏、四无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
“复次,善现,如有为界中无为界句义实无所有,无为界中有为界句义亦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无生无灭、无作无为、无成无坏、无得无舍、无染无净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
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如何法无生无灭、无作无为、无成无坏、无得无舍、无染无净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耶?”
佛告善现:“如色乃至识无生无灭、无作无为、无成无坏、无得无舍、无染无净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眼处乃至意处无生无灭、无作无为、无成无坏、无得无舍、无染无净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色处乃至法处无生无灭、无作无为、无成无坏、无得无舍、无染无净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眼界乃至意界无生无灭、无作无为、无成无坏、无得无舍、无染无净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色界乃至法界无生无灭、无作无为、无成无坏、无得无舍、无染无净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眼识界乃至意识界无生无灭、无作无为、无成无坏、无得无舍、无染无净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眼触乃至意触无生无灭、无作无为、无成无坏、无得无舍、无染无净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无生无灭、无作无为、无成无坏、无得无舍、无染无净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无明乃至老死无生无灭、无作无为、无成无坏、无得无舍、无染无净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无生无灭、无作无为、无成无坏、无得无舍、无染无净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是乃至如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无生无灭、无作无为、无成无坏、无得无舍、无染无净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
“复次,善现,如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毕竟净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是乃至如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毕竟净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我乃至见者句义实无所有,无所有故,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日出时暗冥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劫尽时诸行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诸如来、应、正等觉净戒蕴中恶戒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诸如来、应、正等觉静定蕴中乱心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诸如来、应、正等觉明慧蕴中恶慧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诸如来、应、正等觉解脱蕴中系缚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诸如来、应、正等觉解脱知见蕴中非解脱知见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日月等大光明中诸暗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如佛光中一切日月星宝火药及诸天等光明句义实无所有,菩萨句义亦复如是实无所有。
“何以故?善现,若菩提、若萨埵、若菩萨句义,如是一切皆非相应非不相应,无色、无见、无对、一相,所谓无相。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皆非实有,无著无礙,当勤修学,应正觉知。”
具寿善现即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于何等一切法,皆非实有,无著无礙,当勤修学?诸菩萨摩诃萨云何于一切法应正觉知?”
佛告善现:“一切法者,谓善法非善法、有记法无记法、世间法出世间法、有漏法无漏法、有为法无为法、共法不共法。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于如是等一切法性无著无礙,当勤修学;诸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实无所有,应正觉知。”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何等名为世间善法?”
佛告善现:“世间善法者,谓孝顺父母,供养沙门、婆罗门,敬事师长;施性福业事,戒性福业事,修性福业事;供侍病者俱行福,方便善巧俱行福;世间十善业道;若膖胀想、脓烂想、青瘀想、异赤想、变坏想、啄啖想、离散想、骸骨想、焚烧想;若世间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若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寂静随念、入出息随念、身随念、死随念。善现,此等名为世间善法。”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何等名为不善法?”
佛告善现:“不善法者,谓害生命、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及忿恨、覆恼、谄诳、矫害、嫉、悭、慢等。善现,此等名为不善法。”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何等有记法?”
佛告善现:“即诸善法及不善法,名有记法。”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何等名为无记法?”
佛告善现:“谓无记身业、无记语业、无记意业、无记四大种、无记五根、无记五蕴、无记十二处、无记十八界、无记异熟法。善现,此等名为无记法。”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何等名为世间法?”
佛告善现:“谓世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业道,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十二支缘起法。善现,此等名为世间法。”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何等名为出世间法?”
佛告善现:“谓出世间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未知根、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有寻有伺三摩地、无寻唯伺三摩地、无寻无伺三摩地,若明、若解脱,若念、若正知、若如理作意,若八解脱、若九次第定,若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无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若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礙解、十八佛不共法。善现,此等名为出世间法。”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何等名为有漏法?”
佛告善现:“谓堕三界,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若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善现,此等名为有漏法。”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何等名为无漏法?”
佛告善现:“谓四念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善现,此等名为无漏法。”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何等名为有为法?”
佛告善现:“谓三界系法,若五蕴,若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若四念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善现,此等名为有为法。”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何等名为无为法?”
佛告善现:“若法无生、无灭、无住、无异,若贪尽、瞋尽、痴尽,若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善现,此等名为无为法。”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何等名为共法?”
佛告善现:“谓世间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五神通。善现,此等名为共法,共异生故。”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何等名为不共法?”
佛告善现:“谓四念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善现,此等名为不共法,不共异生故。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于如是等自相空法不应执著,以一切法无分别故。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于一切法以无二为方便,应正觉知,以一切法皆无动故。善现,于一切法无二、无动是菩萨句义,无分别、无执著是菩萨句义,以是故,无句义是菩萨句义。”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何缘菩萨复名摩诃萨?”
佛告善现:“由是菩萨于大有情众中当为上首故,复名摩诃萨。”
善现白言:“何等名为大有情众,菩萨于中当为上首?”
佛告善现:“谓住种性、第八、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及从初发心乃至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如是皆名大有情众。菩萨于此大有情众中当为上首故,复名摩诃萨。”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如是菩萨何缘能于大有情众当为上首?”
佛告善现:“由是菩萨已发坚固金刚喻心定不退坏,是故能于大有情众当为上首。”
善现复言:“何谓菩萨金刚喻心?”
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发如是心:‘我今当被大功德铠,无边生死大旷野中,为诸有情破坏一切烦恼怨敌。我当普为一切有情,枯竭无边生死大海。我当弃舍一切身财,为诸有情作大饶益。我当等心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我当普令诸有情类,游三乘道趣般涅槃。我当虽以三乘济度一切有情,而都不见有一有情得灭度者。我当觉了一切法性无生无灭、无净无染。我当纯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修行六种波罗蜜多。我当修学于一切法,通达究竟遍入妙智。我当通达一切法相一理趣门。我当通达一切法相二理趣门。我当通达一切法相多理趣门。我当修学种种妙智,达诸法性,引胜功德。’善现,是谓菩萨金刚喻心。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安住此心,决定能于大有情众当为上首。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发如是心:‘一切地狱、傍生、鬼界及人天中,诸有情类所受苦恼,我当代受,令彼安乐。’诸菩萨摩诃萨发如是心:‘我为饶益一有情故,经于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受诸地狱种种重苦,无数方便教化,令得无余涅槃。如是次第,普为饶益一切有情,为彼一一各经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受诸地狱种种重苦,一一各以无数方便教化,令得无余涅槃。作是事已,自种善根,复经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圆满修集菩提资粮,然后方证所求无上正等菩提。’善现,如是誓愿,亦名菩萨金刚喻心。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安住此心,决定能于大有情众当为上首。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恒常发起胜心大心,由此心故,决定能于大有情众常为上首。”
具寿善现白言:“世尊,何谓菩萨胜心大心?”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发如是心:‘我应从初发心乃至证得一切智智,定当不起贪欲、瞋恚、愚痴、忿恨、覆恼、谄诳、嫉悭、矫害、见慢等心,亦定不起趣求声闻、独觉地心。’是为菩萨胜心大心。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安住此心,决定能于大有情众当为上首。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发起决定不倾动心,由此心故,决定能于大有情众当为上首。”
具寿善现白言:“世尊,何谓菩萨不倾动心?”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发如是心:‘我应当依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修习发起一切所修、所作事业而无憍逸。’善现,是谓菩萨不倾动心。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安住此心,决定能于大有情众当为上首。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普于一切诸有情类,平等发起真利乐心,由此心故,决定能于大有情众当为上首。”
具寿善现白言:“世尊,何谓菩萨真利乐心?”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发如是心:‘我当决定穷未来际,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为作归依、洲渚、舍宅,常不舍离。’善现,是谓菩萨真利乐心。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安住此心,决定能于大有情众当为上首。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常勤精进爱法、乐法、欣法、喜法,由此因缘,决定能于大有情众当为上首。”
具寿善现白言:“世尊,何等为法?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常于此法爱乐欣喜?”
佛告善现:“所言法者,谓色非色皆无自性,都不可得,不可破坏,不可分别,是名为法。言爱法者,谓于此法起欲希求;言乐法者,谓于此法称赞功德;言欣法者,谓于此法欢喜信受;言喜法者,谓于此法慕多修习亲近爱重。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常能如是爱法、乐法、欣法、喜法而不憍举,决定能于大有情众当为上首。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安住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修四念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是菩萨摩诃萨决定能于大有情众当为上首。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住金刚喻三摩地,乃至住无著无为无染解脱如虚空三摩地,是菩萨摩诃萨由此因缘,决定能于大有情众当为上首。
“善现,由如是等种种因缘,诸菩萨摩诃萨决定能于大有情众当为上首,是故菩萨复名摩诃萨。”
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我亦乐以智慧辩才,说诸菩萨由此义故名摩诃萨。”
佛告舍利子:“随汝意说。”
舍利子言:“世尊,以诸菩萨方便善巧,能为有情宣说法要,令断我见、有情见、命者见、生者见、养者见、士夫见、补特伽罗见、意生见、儒童见、作者见、受者见、知者见、见者见,由此义故名摩诃萨。
“世尊,以诸菩萨方便善巧,能为有情宣说法要,令断常见、断见、有见、无见,由此义故名摩诃萨。
“世尊,以诸菩萨方便善巧,能为有情宣说法要,令断蕴见、处见、界见、谛见、缘起见,由此义故名摩诃萨。
“世尊,以诸菩萨方便善巧,能为有情宣说法要,令断四念住见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见,由此义故名摩诃萨;以诸菩萨方便善巧,能为有情宣说法要,令断成熟有情见、严净佛土见、菩萨见、如来见、菩提见、涅槃见、转法轮见,由此义故名摩诃萨。
“世尊,以诸菩萨方便善巧,能为有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宣说永断一切见法,由此义故名摩诃萨。”
时,具寿善现问舍利子言:“若菩萨摩诃萨能为有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宣说永断诸见法要,何因何缘有诸菩萨,自有所得而为方便,起蕴见、处见、界见、谛见、缘起见、四念住见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见,及成熟有情见、严净佛土见、菩萨见、如来见、菩提见、涅槃见、转法轮见耶?”
舍利子言:“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无方便善巧者,以有所得而为方便,发起蕴见乃至转法轮见;是菩萨摩诃萨无方便善巧故,决定不能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为诸有情宣说永断诸见法要。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有方便善巧者,能为有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宣说永断诸见法要,是菩萨摩诃萨决定不起蕴等诸见。”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我亦乐以智慧辩才,说诸菩萨由此义故名摩诃萨。”
佛告善现:“随汝意说。”
善现白言:“世尊,以诸菩萨为欲证得一切智智,发菩提心、无等等心、不共声闻独觉等心,于如是心亦不取著,由此义故名摩诃萨。何以故?世尊,以一切智智心是真无漏不堕三界,求一切智智心亦是无漏不堕三界,于如是心不应取著,是故菩萨名摩诃萨。”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云何菩萨摩诃萨无等等心、不共声闻独觉等心?”
善现答言:“诸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不见少法有生有灭、有减有增、有染有净。舍利子,若不见少法有生有灭、有减有增、有染有净,亦不见有声闻心、独觉心、菩萨心、如来心。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无等等心、不共声闻独觉等心。诸菩萨摩诃萨于如是心亦不取著。”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若菩萨摩诃萨于如是心不应取著,则于一切声闻、独觉、异生等心亦不应取著,及于色、受、想、行、识心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心亦不应取著。何以故?如是诸心无心性故。”
善现答言:“如是,如是,诚如所说。”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若一切心无心性故不应取著,则色、受、想、行、识亦无色、受、想、行、识性不应取著,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亦无十八佛不共法性不应取著。”
善现答言:“如是,如是,诚如所说。”
舍利子言:“若一切智智心是真无漏不堕三界,则一切愚夫异生、声闻、独觉等心,亦应是真无漏不堕三界。何以故?如是诸心皆本性空故。”
善现答言:“如是,如是,诚如所说。”
舍利子言:“若如是心本性空故,是真无漏不堕三界,则色、受、想、行、识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亦应是真无漏不堕三界。何以故?如是诸法皆本性空故。”
善现答言:“如是,如是,诚如所说。”
舍利子言:“若心色等法无心色等性故不应取著,则一切法皆应平等都无差别。”
善现答言:“如是,如是,诚如所说。”
舍利子言:“若一切法等无差别,云何如来说心色等有种种异?”
善现答言:“此是如来随世俗说,非随胜义。”
舍利子言:“若诸异生、声闻、独觉、菩萨、如来心色等法,皆是无漏不堕三界,则诸异生及诸圣者、菩萨、如来应无差别。”
善现答言:“如是,如是,诚如所说。”
舍利子言:“若诸凡圣、菩萨、如来无差别者,云何佛说凡圣大小有种种异?”
善现答言:“此亦如来依世俗说,不依胜义。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为方便故,于所发起大菩提心、无等等心、不共声闻独觉等心不恃不执,于色非色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无取无著,由此义故名摩诃萨。”
尔时,满慈子白佛言:“世尊,我亦乐以智慧辩才,说诸菩萨由此义故名摩诃萨。”
佛告满慈子:“随汝意说。”
满慈子言:“世尊,以诸菩萨普为利乐一切有情,被大功德铠故,发趣大乘故,乘大乘故,名摩诃萨。”
时,舍利子问满慈子言:“云何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一切有情被大功德铠?”
满慈子言:“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时,不为利乐少分有情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普为利乐一切有情修行布施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净戒波罗蜜多时,不为利乐少分有情修行净戒波罗蜜多,普为利乐一切有情修行净戒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安忍波罗蜜多时,不为利乐少分有情修行安忍波罗蜜多,普为利乐一切有情修行安忍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修行精进波罗蜜多时,不为利乐少分有情修行精进波罗蜜多,普为利乐一切有情修行精进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修行静虑波罗蜜多时,不为利乐少分有情修行静虑波罗蜜多,普为利乐一切有情修行静虑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为利乐少分有情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普为利乐一切有情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一切有情被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被大功德铠,利乐有情不为分限,不作是念:‘我当拔济尔所有情令入无余般涅槃界,尔所有情不令其入;我当拔济尔所有情令住无上正等菩提,尔所有情不令其住。’然诸菩萨摩诃萨普为拔济一切有情,令入无余般涅槃界及住无上正等菩提。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一切有情被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我当自圆满布施波罗蜜多,亦令一切有情圆满布施波罗蜜多。我当自圆满净戒波罗蜜多,亦令一切有情圆满净戒波罗蜜多。我当自圆满安忍波罗蜜多,亦令一切有情圆满安忍波罗蜜多。我当自圆满精进波罗蜜多,亦令一切有情圆满精进波罗蜜多。我当自圆满静虑波罗蜜多,亦令一切有情圆满静虑波罗蜜多。我当自圆满般若波罗蜜多,亦令一切有情圆满般若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我当自依如是六种波罗蜜多,安住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修行四念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亦令一切有情依此六种波罗蜜多,安住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修行四念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诸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我当自依如是六种波罗蜜多,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入无余依般涅槃界。亦令一切有情,依此六种波罗蜜多,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入无余依般涅槃界。’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一切有情被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布施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于布施时,都无所吝。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时,所被布施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布施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于布施时,不起声闻、独觉作意。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时,所被净戒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布施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于布施时,信忍欲乐修布施法。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时,所被安忍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布施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于布施时,精进勇猛不舍加行。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时,所被精进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布施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于布施时,一心趣向一切智智,究竟利乐一切有情,不杂声闻、独觉作意。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时,所被静虑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布施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于布施时,住如幻想,不得施者、受者、施物、施所得果。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时,所被般若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时,具被六种波罗蜜多大功德铠。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时,于六波罗蜜多相不取不得,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被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净戒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净戒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净戒时,于诸所有都无悭吝。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净戒波罗蜜多时,所被布施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净戒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净戒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净戒时,于诸声闻及独觉地尚不趣求,况异生地?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净戒波罗蜜多时,所被净戒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净戒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净戒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净戒时,于净戒法信忍欲乐。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净戒波罗蜜多时,所被安忍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净戒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净戒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净戒时,精进勇猛不舍加行。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净戒波罗蜜多时,所被精进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净戒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净戒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净戒时,纯以大悲而为上首,尚不间杂二乘作意,况异生心?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净戒波罗蜜多时,所被静虑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净戒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净戒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净戒时,于一切法住如幻想,于净戒行无恃无得,本性空故。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净戒波罗蜜多时,所被般若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修行净戒波罗蜜多时,具被六种波罗蜜多大功德铠。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修行净戒波罗蜜多时,于六波罗蜜多相不取不得,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被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安忍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安忍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安忍时,为成安忍于身命等无所恋著。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安忍波罗蜜多时,所被布施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安忍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安忍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安忍时,不杂声闻及独觉等下劣作意。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安忍波罗蜜多时,所被净戒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安忍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安忍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安忍时,于安忍法信忍欲乐。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安忍波罗蜜多时,所被安忍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安忍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安忍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安忍时,精进勇猛不舍加行。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安忍波罗蜜多时,所被精进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安忍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安忍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安忍时,摄心一境,虽遇众苦而心无乱。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安忍波罗蜜多时,所被静虑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安忍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安忍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安忍时,住如幻想,为集佛法成熟有情,观诸法空不执怨害。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安忍波罗蜜多时,所被般若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修行安忍波罗蜜多时,具被六种波罗蜜多大功德铠。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修行安忍波罗蜜多时,于六波罗蜜多相不取不得,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被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精进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精进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精进时,能勤修学难行施行。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精进波罗蜜多时,所被布施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精进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精进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精进时,勤护净戒终无毁犯。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精进波罗蜜多时,所被净戒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精进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精进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精进时,能勤修学难行忍行。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精进波罗蜜多时,所被安忍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精进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精进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精进时,能勤修学有益苦行。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精进波罗蜜多时,所被精进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精进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精进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精进时,能勤修学静虑等至。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精进波罗蜜多时,所被静虑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精进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精进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精进时,能勤修学无取著慧。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精进波罗蜜多时,所被般若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修行精进波罗蜜多时,具被六种波罗蜜多大功德铠。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修行精进波罗蜜多时,于六波罗蜜多相不取不著,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被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静虑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静虑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静虑时,静心行施,乱心悭吝不复现前。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静虑波罗蜜多时,所被布施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静虑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静虑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静虑时,定心护戒,令诸恶戒不复现前。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静虑波罗蜜多时,所被净戒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静虑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静虑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静虑时,住慈悲定,而修安忍不恼有情。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静虑波罗蜜多时,所被安忍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静虑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静虑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静虑时,安住净定,勤修功德,离诸懈怠。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静虑波罗蜜多时,所被精进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静虑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静虑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静虑时,依静虑等引发胜定,离扰乱心。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静虑波罗蜜多时,所被静虑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静虑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静虑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静虑时,依静虑等引发胜慧,离恶慧心。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静虑波罗蜜多时,所被般若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修行静虑波罗蜜多时,具被六种波罗蜜多大功德铠。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修行静虑波罗蜜多时,于六波罗蜜多相不取不得,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被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般若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般若时,虽施一切,而能不见施、受者、物。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被布施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般若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般若时,虽护净戒,而都不见持犯差别。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被净戒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般若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般若时,依胜空慧而修安忍,不见能忍、所忍等事。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被安忍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般若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般若时,虽观诸法皆毕竟空,而以大悲勤修善法。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被精进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般若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般若时,虽修胜定,而观定境皆毕竟空。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被静虑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般若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修般若时,观一切法、一切有情及一切行皆如幻等,而修种种无取著慧。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被般若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具被六种波罗蜜多大功德铠。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于六波罗蜜多相不取不得,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被大功德铠。
“舍利子,如是名为诸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一切有情被大功德铠。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安住一一波罗蜜多,皆修六种波罗蜜多令得圆满,是故名被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虽得静虑、无量、无色而不味著,亦不随彼势力受生,亦不为彼势力所引。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静虑波罗蜜多时,所被方便善巧般若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虽得静虑、无量、无色,住远离见、寂静见、空无相无愿见而不证实际,不入声闻及独觉地,超胜一切声闻、独觉。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静虑波罗蜜多时,所被方便善巧般若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舍利子,由诸菩萨普为利乐一切有情,被如是等大功德铠故,复名摩诃萨。
“舍利子,如是普为利乐有情被大功德铠菩萨摩诃萨,普为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处大众中欢喜赞叹,作如是言:‘某方某世界中有某名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一切有情被大功德铠,严净佛土,成熟有情,游戏神通,作所应作。’如是展转,声遍十方,人天等闻皆大欢喜,咸作是言:‘是菩萨摩诃萨不久当证所求无上正等菩提,令诸有情皆获利乐。’”
尔时,舍利子问满慈子言:“云何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
满慈子言:“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一切有情,被六波罗蜜多大功德铠已,复为利乐诸有情故,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住,广说乃至断乐断苦,无喜忧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静虑具足住。复依静虑起慈俱心,行相广大,无二无量,无怨、无害、无恨、无恼,遍满善修,胜解周普,充溢十方,尽虚空、穷法界,慈心胜解具足而住;起悲、喜、舍俱心行相胜解,亦复如是。依此加行,复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广说乃至超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持此静虑、无量、无色,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诸有情故,先自安住如是静虑、无量、无色,于入、住、出诸行、相、状善分别知。得自在已,复作是念:‘我今当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为断一切有情诸烦恼故,说诸静虑、无量、无色,分别开示令善了知诸定爱味、过患、出离,及入、住、出诸行、相、状。’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依止静虑波罗蜜多,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普为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
“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说诸静虑、无量、无色时,不为声闻、独觉等心之所间杂。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依止静虑波罗蜜多,修行净戒波罗蜜多,普为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
“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说诸静虑、无量、无色时,于如是法信忍欲乐。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依止静虑波罗蜜多,修行安忍波罗蜜多,普为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
“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修诸静虑、无量、无色时,以自善根为有情故,回求无上正等菩提,于诸善根勤修不息。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依止静虑波罗蜜多,修行精进波罗蜜多,普为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
“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依诸静虑、无量、无色,引发殊胜等至、等持、解脱、胜处、遍处等定,于入、住、出皆得自在,不堕声闻、独觉等地。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依止静虑波罗蜜多,修行静虑波罗蜜多,普为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
“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修诸静虑、无量、无色时,于诸静虑、无量、无色及静虑支,以无常、苦、无我行相及空、无相、无愿行相,如实观察不舍大悲,不堕声闻及独觉地。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依止静虑波罗蜜多,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普为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修慈定时,作如是念:‘我当赈济一切有情皆令得乐。’修悲定时,作如是念:‘我当救拔一切有情皆令离苦。’修喜定时,作如是念:‘我当赞励一切有情皆令解脱。’修舍定时,作如是念:‘我当等益一切有情皆令尽漏。’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依止无量,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普为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
“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于四无量入、住、出时,终不趣求声闻、独觉,唯求无上正等菩提。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依止无量,修行净戒波罗蜜多,普为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
“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于四无量入、住、出时,不杂声闻、独觉作意,唯于无上正等菩提信忍欲乐。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依止无量,修行安忍波罗蜜多,普为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
“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于四无量入、住、出时,勤断诸恶,勤修诸善,求趣菩提曾无暂舍。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依止无量,修行精进波罗蜜多,普为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
“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于四无量入、住、出时,引发种种等持、等至,能于其中得大自在,不为彼定之所引夺,亦不随彼势力受生。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依止无量,修行静虑波罗蜜多,普为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
“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于四无量入、住、出时,以无常、苦、无我行相及空、无相、无愿行相,如实观察不舍大悲,不堕声闻及独觉地。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依止无量,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普为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依如是等方便善巧,修习六种波罗蜜多,普为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修一切种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修一切种三解脱门,乃至修一切种如来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无所得为方便,起内空智,乃至起无性自性空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
“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无所得为方便,于一切法发起非乱非定妙智、非常非无常妙智、非乐非苦妙智、非我非无我妙智、非净非不净妙智、非空非不空妙智、非有相非无相妙智、非有愿非无愿妙智、非寂静非不寂静妙智、非远离非不远离妙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
“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无所得为方便,智不行过去、未来、现在,非不知三世法;智不行欲、色、无色界,非不知三界法;智不行善、不善、无记,非不知三性法;智不行世间、出世间,非不知世间、出世间法;智不行有为、无为,非不知有为、无为法;智不行有漏、无漏,非不知有漏、无漏法,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
“舍利子,以诸菩萨由如是等方便善巧,普为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故复名摩诃萨。
“舍利子,如是普为利乐有情发趣大乘菩萨摩诃萨,普为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处大众中欢喜赞叹,作如是言:‘某方某世界中有某名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一切有情发趣大乘,严净佛土,成熟有情,游戏神通,作所应作。’如是展转,声遍十方,人天等闻皆大欢喜,咸作是言:‘是菩萨摩诃萨不久当证所求无上正等菩提,令诸有情皆获利乐。’”
尔时,舍利子问满慈子言:“云何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
满慈子言:“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虽乘布施波罗蜜多而不得布施波罗蜜多,不得施者、受者、施物及所遮法;虽乘净戒波罗蜜多而不得净戒波罗蜜多,不得持戒及犯戒者并所遮法;虽乘安忍波罗蜜多而不得安忍波罗蜜多,不得能忍及所忍境并所遮法;虽乘精进波罗蜜多而不得精进波罗蜜多,不得精进及懈怠者并所遮法;虽乘静虑波罗蜜多而不得静虑波罗蜜多,不得修定及散乱者,不得定境及所遮法;虽乘般若波罗蜜多而不得般若波罗蜜多,不得修慧及愚痴者,不得善、不善、无记法,不得世间、出世间法,不得有为、无为法,不得有漏、无漏法及所遮法。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为遣修故修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修三解脱门,如是乃至修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施设、言说,菩提及萨埵俱不可得故;色乃至识但有假名、施设、言说,不可得故;眼乃至意但有假名、施设、言说,不可得故;色乃至法但有假名、施设、言说,不可得故;眼识界乃至意识界但有假名、施设、言说,不可得故;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但有假名、施设、言说,不可得故;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但有假名、施设、言说,不可得故,广说乃至如来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但有假名、施设、言说,不可得故;真如、法界、法性、法定、法住、实际但有假名、施设、言说,不可得故;能觉、所觉但有假名、施设、言说,不可得故;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但有假名、施设、言说,不可得故。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从初发心乃至证得一切智智,常修圆满不退神通,成熟有情,严净佛土,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世尊,于诸佛所听受大乘相应妙法,既听受已,如理思惟、精勤修学。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
“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虽乘大乘,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世尊,于诸佛所听受妙法,成熟有情,严净佛土,而心都无佛土等想。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住不二地,观诸有情应以何身而得度者,即便现受如是之身。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乃至证得一切智智,随所生处常不远离大乘正法。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不久当得一切智智,为天人等转正法轮。如是法轮,声闻、独觉、天、魔、梵等所不能转。舍利子,以诸菩萨普为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故复名摩诃萨。
“舍利子,如是普为利乐有情乘于大乘菩萨摩诃萨,普为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处大众中欢喜赞叹,作如是言:‘某方某世界中某名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一切有情乘于大乘,不久当得一切智智,为天人等转正法轮。其轮世间诸声闻等皆不能转。’如是展转,声遍十方,人天等闻皆大欢喜,咸作是言:‘是菩萨摩诃萨不久当得一切智智,转妙法轮度无量众。’”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如说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者,云何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
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能被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铠,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若菩萨摩诃萨能被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铠,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若菩萨摩诃萨能被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铠,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若菩萨摩诃萨乃至能被如来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铠,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若菩萨摩诃萨能被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铠,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若菩萨摩诃萨能自变身如佛形像,放大光明照三千界乃至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与诸有情作饶益事,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被如是等诸功德铠,放大光明照三千界乃至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亦令诸界六三变动,谓动、极动、等极动等,为诸有情作大饶益。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能被布施波罗蜜多大功德铠,普化三千大千世界如吠瑠璃,亦化自身为大轮王,七宝眷属无不圆满,诸有情类须食与食,须饮与饮,须衣与衣,须乘与乘,涂香、末香、烧香、花鬘、房舍、卧具、医药、灯烛、真珠、金银及余种种珍宝资具,随其所须悉皆施与。作是施已,复为宣说六到彼岸相应之法,令彼闻已终不坠堕,至得无上正等菩提,常不舍离六到彼岸相应之法。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
“善现,如工幻师或彼弟子,住四衢道对大众前,化作种种贫乏有情,随其所须,皆化施与。于意云何?如是幻事,为有实不?”
善现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能被布施波罗蜜多大功德铠,或化世界如吠瑠璃,或化自身为轮王等,随有情类所须施与,及为宣说六到彼岸相应之法。如是菩萨虽有所为而无其实。何以故?诸法性相皆如幻故。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自被净戒波罗蜜多大功德铠,为有情故生轮王家,绍轮王位富贵自在,安立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于十善业道,或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或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或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或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亦为宣说如是诸法令其安住,至得无上正等菩提,于如是法常不舍离。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
“善现,如工幻师或彼弟子,住四衢道对大众前,化作无量百千有情,令其安住十善业道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于意云何?如是幻事,为有实不?”
善现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为有情故生轮王家,绍轮王位富贵自在,安立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于十善业道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如是菩萨虽有所为而无其实。何以故?诸法性相皆如幻故。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自被安忍波罗蜜多大功德铠,亦劝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令被安忍波罗蜜多大功德铠。善现,云何菩萨摩诃萨自被安忍波罗蜜多大功德铠,亦劝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令被安忍波罗蜜多大功德铠?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至得无上正等菩提,被安忍铠常作是念:‘假使一切有情之类,皆持刀仗来见加害,我终不起一刹那顷忿恨瞋心,劝诸有情亦修是忍。’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如心所念皆能成办,乃至证得一切智智,常不舍离如是安忍,亦令有情修如是忍。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
“善现,如工幻师或彼弟子,住四衢道对大众前,化作种种诸有情类,或持刀杖更相加害,或有相劝修安忍行。于意云何?如是幻事,为有实不?”
善现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自被安忍波罗蜜多大功德铠,亦劝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令被安忍波罗蜜多大功德铠。如是菩萨虽有所为而无其实。何以故?诸法性相皆如幻故。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自被精进波罗蜜多大功德铠,亦劝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令被精进波罗蜜多大功德铠。善现,云何菩萨摩诃萨自被精进波罗蜜多大功德铠,亦劝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令被精进波罗蜜多大功德铠?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身心精进,断诸恶法,修诸善法,亦劝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修习如是身心精进,乃至证得一切智智,常不舍离如是正勤。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
“善现,如工幻师或彼弟子,住四衢道对大众前,化作种种诸有情类,自修精进,亦劝他修。于意云何?如是幻事,为有实不?”
善现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自修精进,亦劝有情令修精进。如是菩萨虽有所为而无其实。何以故?诸法性相皆如幻故。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自被静虑波罗蜜多大功德铠,亦劝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令被静虑波罗蜜多大功德铠。善现,云何菩萨摩诃萨自被静虑波罗蜜多大功德铠,亦劝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令被静虑波罗蜜多大功德铠?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住一切法平等定中,不见诸法有定有乱,而常修习如是静虑波罗蜜多,亦劝有情修习如是平等静虑,乃至证得一切智智,常不舍离如是静虑。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
“善现,如工幻师或彼弟子,住四衢道对大众前,化作种种诸有情类,令修诸法平等静虑,亦相劝修如是静虑。于意云何?如是幻事,为有实不?”
善现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一切法平等定中,亦劝有情修如是定。如是菩萨虽有所为而无其实。何以故?诸法性相皆如幻故。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自被般若波罗蜜多大功德铠,亦劝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令被般若波罗蜜多大功德铠。善现,云何菩萨摩诃萨自被般若波罗蜜多大功德铠,亦劝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令被般若波罗蜜多大功德铠?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住无戏论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不得诸法若生若灭、若染若净此彼差别,亦劝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安住如是无戏论慧。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
“善现,如工幻师或彼弟子,住四衢道对大众前,化作种种诸有情类,令自安住无戏论慧,亦令劝他住如是慧。于意云何?如是幻事,为有实不?”
善现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自能安住无戏论慧,亦劝有情住如是慧。如是菩萨虽有所为而无其实。何以故?诸法性相皆如幻故。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被如上说诸功德铠,观察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一切有情。有诸有情摄受邪法,行诸恶行。是菩萨摩诃萨以神通力自变其身,遍满如是诸佛世界,随彼有情所乐示现,自现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亦劝他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劝诸有情行此行已,复随类音为说六种波罗蜜多相应之法,令彼闻已乃至证得一切智智,常不舍离如是妙法。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
“善现,如工幻师或彼弟子,住四衢道对大众前,化作种种诸有情类,令自安住六到彼岸,亦令劝他安住此法。于意云何?如是幻事,为有实不?”
善现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普于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自现其身,随宜安住六到彼岸,亦劝有情令住此行常不舍离。如是菩萨虽有所为而无其实。何以故?诸法性相皆如幻故。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被如上说诸功德铠,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不杂声闻、独觉作意。是菩萨摩诃萨不作是念:‘我当安立尔所有情于布施等波罗蜜多,尔所有情不当安立。’但作是念:‘我当安立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于布施等波罗蜜多。’不作是念:‘我当安立尔所有情于内空等,尔所有情不当安立。’但作是念:‘我当安立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于内空等。’不作是念:‘我当安立尔所有情于四念住等,尔所有情不当安立。’但作是念:‘我当安立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于四念住等。’不作是念:‘我当安立尔所有情于空解脱门等,尔所有情不当安立。’但作是念:‘我当安立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于空解脱门等。’不作是念:‘我当安立尔所有情于佛十力等,尔所有情不当安立。’但作是念:‘我当安立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于佛十力等。’不作是念:‘我当安立尔所有情于预流果等,尔所有情不当安立。’但作是念:‘我当安立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于预流果等。’不作是念:‘我当安立尔所有情于佛无上正等菩提,尔所有情不当安立。’但作是念:‘我当安立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于佛无上正等菩提。’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
“善现,如工幻师或彼弟子,住四衢道对大众前,化作种种诸有情类,其数无量随其所应,方便安立令住布施,乃至令住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于意云何?如是幻事,为有实不?”
善现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安立无量无数无边诸有情类,令住布施乃至无上正等菩提。如是菩萨虽有所为而无其实。何以故?诸法性相皆如幻故。”
尔时,善现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者,诸菩萨摩诃萨不被功德铠,当知是为被大乘铠。何以故?以一切法自相空故。所以者何?世尊,色乃至识、色乃至识相空,眼处乃至意处、眼处乃至意处相空,色处乃至法处、色处乃至法处相空,眼界乃至意界、眼界乃至意界相空,色界乃至法界、色界乃至法界相空,眼识界乃至意识界、眼识界乃至意识界相空,眼触乃至意触、眼触乃至意触相空,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相空,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相空,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相空,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相空,如是乃至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相空,菩萨摩诃萨菩萨摩诃萨相空,被大功德铠被大功德铠相空。
“世尊,由是因缘,诸菩萨摩诃萨不被功德铠,当知是为被大乘铠。”
佛告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善现当知,一切智智无造无作,一切有情亦无造无作,诸菩萨摩诃萨为此事故被大乘铠。”
具寿善现白言:“世尊,何因缘故,一切智智无造无作,一切有情亦无造无作,诸菩萨摩诃萨为此事故被大乘铠?”
佛告善现:“由诸作者不可得故,一切智智无造无作,一切有情亦无造无作。所以者何?
“善现,色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受、想、行、识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色乃至识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眼处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耳、鼻、舌、身、意处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眼处乃至意处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色处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声、香、味、触、法处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色处乃至法处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眼界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耳、鼻、舌、身、意界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眼界乃至意界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色界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声、香、味、触、法界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色界乃至法界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眼识界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耳、鼻、舌、身、意识界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眼识界乃至意识界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眼触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耳、鼻、舌、身、意触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眼触乃至意触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眼触为缘所生诸受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我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有情、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见者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我乃至见者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梦境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响、像、幻事、光影、阳焰、空花、寻香城、变化事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梦境乃至变化事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内空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无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四念住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如是乃至如来十力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四无所畏、四无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如来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真如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法界、法性、法定、法住、实际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真如乃至实际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菩萨摩诃萨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如来应正等觉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如来应正等觉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一切智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道相智、一切相智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由此因缘,一切智智无造无作,一切有情亦无造无作,诸菩萨摩诃萨为此事故被大乘铠。善现,由此义故,诸菩萨摩诃萨不被功德铠,当知是为被大乘铠。”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者,色无缚无解,受、想、行、识无缚无解。”
时,满慈子问善现言:“尊者说色无缚无解,说受、想、行、识无缚无解耶?”
善现答言:“如是,如是,我说色无缚无解,说受、想、行、识无缚无解。”
满慈子言:“何等色无缚无解?何等受、想、行、识无缚无解?”
善现答言:“如梦色无缚无解,如梦受、想、行、识无缚无解;如响、如像、如光影、如阳焰、如幻事、如空花、如寻香城、如变化事色无缚无解,如响乃至如变化事受、想、行、识无缚无解。何以故?如是一切色乃至识,无所有故无缚无解,远离故无缚无解,寂静故无缚无解,无生故无缚无解,无灭故无缚无解,无染故无缚无解,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过去色无缚无解,过去受、想、行、识无缚无解;未来、现在色无缚无解,未来、现在受、想、行、识无缚无解。何以故?如是一切色乃至识,无所有故无缚无解,远离故无缚无解,寂静故无缚无解,无生故无缚无解,无灭故无缚无解,无染故无缚无解,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善色无缚无解,善受、想、行、识无缚无解;不善、无记色无缚无解,不善、无记受、想、行、识无缚无解。何以故?如是一切色乃至识,无所有故无缚无解,远离故无缚无解,寂静故无缚无解,无生故无缚无解,无灭故无缚无解,无染故无缚无解,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世间色无缚无解,世间受、想、行、识无缚无解;出世间色无缚无解,出世间受、想、行、识无缚无解。何以故?如是一切色乃至识,无所有故无缚无解,远离故无缚无解,寂静故无缚无解,无生故无缚无解,无灭故无缚无解,无染故无缚无解,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有漏色无缚无解,有漏受、想、行、识无缚无解;无漏色无缚无解,无漏受、想、行、识无缚无解。何以故?如是一切色乃至识,无所有故无缚无解,远离故无缚无解,寂静故无缚无解,无生故无缚无解,无灭故无缚无解,无染故无缚无解,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一切法无缚无解。何以故?以一切法无所有故、远离故、寂静故、无生故、无灭故、无染故、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布施波罗蜜多无缚无解,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无缚无解。何以故?以布施等波罗蜜多无所有故、远离故、寂静故、无生故、无灭故、无染故、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内空无缚无解,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无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无缚无解。何以故?以内空等无所有故、远离故、寂静故、无生故、无灭故、无染故、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四念住无缚无解,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无缚无解。何以故?以四念住等无所有故、远离故、寂静故、无生故、无灭故、无染故、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如是乃至如来十力无缚无解,四无所畏、四无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无缚无解。何以故?以十力等无所有故、远离故、寂静故、无生故、无灭故、无染故、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一切菩萨摩诃萨行无缚无解,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无缚无解。何以故?以菩萨行等无所有故、远离故、寂静故、无生故、无灭故、无染故、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一切智无缚无解,道相智、一切相智无缚无解。何以故?以一切智等无所有故、远离故、寂静故、无生故、无灭故、无染故、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真如无缚无解,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无缚无解。何以故?以真如等无所有故、远离故、寂静故、无生故、无灭故、无染故、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菩萨摩诃萨无缚无解,如来应正等觉无缚无解。何以故?以菩萨摩诃萨、如来应正等觉无所有故、远离故、寂静故、无生故、无灭故、无染故、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一切有为无缚无解,一切无为无缚无解。何以故?以有为等无所有故、远离故、寂静故、无生故、无灭故、无染故、无净故无缚无解。
“满慈子,诸菩萨摩诃萨于如是无缚无解微妙法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如实知。满慈子,诸菩萨摩诃萨于如是无缚无解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四念住乃至一切相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勤修学。
“满慈子,诸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住如是无缚无解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四念住乃至一切相智。满慈子,诸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成熟无缚无解有情,应严净无缚无解佛土,应亲近供养无缚无解诸佛,应听受无缚无解法门。
“满慈子,是菩萨摩诃萨常不远离无缚无解诸佛,常不远离无缚无解神通,常不远离无缚无解五眼,常不远离无缚无解诸陀罗尼,常不远离无缚无解诸三摩地。满慈子,是菩萨摩诃萨当起无缚无解道相智,当证无缚无解一切智、一切相智,当转无缚无解法轮,当以无缚无解三乘法要安立无缚无解诸有情类。
“满慈子,若菩萨摩诃萨修行无缚无解六波罗蜜多,能证无缚无解一切法性,无所有故、远离故、寂静故、无生故、无灭故、无染故、无净故无缚无解。满慈子当知,是菩萨摩诃萨名被无缚无解大乘铠者。”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菩萨摩诃萨大乘相?齐何当知菩萨摩诃萨发趣大乘?如是大乘从何处出?至何处住?如是大乘为何所住?谁复乘是大乘而出?”
佛告善现:“汝初所问‘何等是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善现,六波罗蜜多是菩萨摩诃萨大乘相。云何为六?谓布施波罗蜜多、净戒波罗蜜多、安忍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静虑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
“善现,云何布施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自舍一切内外所有,亦劝他舍内外所有,持此善根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波罗蜜多。
“善现,云何净戒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自受持十善业道,亦劝他受持十善业道,持此善根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净戒波罗蜜多。
“善现,云何安忍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自具增上安忍,亦劝他具增上安忍,持此善根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安忍波罗蜜多。
“善现,云何精进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自于五波罗蜜多勤修不舍,亦劝他于五波罗蜜多勤修不舍,持此善根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精进波罗蜜多。
“善现,云何静虑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自方便善巧入诸静虑、无量、无色,终不随彼势力受生,亦能劝他方便善巧入诸静虑、无量、无色,不随彼定势力受生,持此善根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静虑波罗蜜多。
“善现,云何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自如实观察一切法性,于诸法性无取无著,亦劝他如实观察一切法性,于诸法性无取无著,持此善根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多。善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无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
“云何内空?内谓内法,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当知此中眼由眼空非常非坏,乃至意由意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内空。
“云何外空?外谓外法,即是色、声、香、味、触、法。当知此中色由色空非常非坏,乃至法由法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外空。
“云何内外空?内外谓内外法,即内六处及外六处。当知此中内法由外法空非常非坏,外法由内法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内外空。
“云何空空?空谓一切法空,此空复由空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空空。
“云何大空?大谓十方,即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当知此中东方由东方空非常非坏,乃至下方由下方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大空。
“云何胜义空?胜义谓涅槃。当知此中涅槃由涅槃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胜义空。
“云何有为空?有为谓欲界、色界、无色界。当知此中欲界由欲界空非常非坏,色、无色界由色、无色界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有为空。
“云何无为空?无为谓无生、无灭、无住、无异。当知此中无为由无为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无为空。
“云何毕竟空?毕竟谓若法究竟不可得。当知此中毕竟由毕竟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毕竟空。
“云何无际空?无际谓无初、后际可得。当知此中无际由无际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无际空。
“云何散无散空?散谓有放、有弃、有舍可得,无散谓无放、无弃、无舍可得。当知此中散无散由散无散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散无散空。
“云何本性空?本性谓若有为法性、若无为法性,如是一切皆非声闻、独觉、菩萨、如来所作,亦非余所作故名本性。当知此中本性由本性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本性空。
“云何自共相空?自相谓一切法自相,如变礙是色自相,领纳是受自相,取像是想自相,造作是行自相,了别是识自相,如是等若有为法自相、若无为法自相,是为自相。共相谓一切法共相,如苦是有漏法共相,无常是有为法共相,空、无我是一切法共相,如是等有无量共相。当知此中自共相由自共相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自共相空。
“云何一切法空?一切法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有色无色,有见无见,有对无对,有漏无漏,有为无为,是为一切法。当知此中一切法由一切法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一切法空。
“云何不可得空?不可得谓此中求诸法不可得。当知此中不可得由不可得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不可得空。
“云何无性空?无性谓此中无少性可得。当知此中无性由无性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无性空。
“云何自性空?自性谓诸法能和合自性。当知此中自性由自性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自性空。
“云何无性自性空?无性自性谓诸法无能和合者性、有所和合自性。当知此中无性自性由无性自性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无性自性空。
“复次,善现,有性由有性空,无性由无性空,自性由自性空,他性由他性空。
“云何有性由有性空?有性谓有为法,此有性由有性空。
“云何无性由无性空?无性谓无为法,此无性由无性空。
“云何自性由自性空?谓一切法皆自性空,此空非智所作,非见所作,亦非余所作,是谓自性由自性空。
“云何他性由他性空?谓一切法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定、法性、法界、法平等性、法离生性、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实际,皆由他性故空,是谓他性由他性故空。
“善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无量百千无上微妙诸三摩地,即健行三摩地、宝印三摩地、师子游戏三摩地、妙月三摩地、月幢相三摩地、一切法涌三摩地、观顶三摩地、法界决定三摩地、决定幢相三摩地、金刚喻三摩地、入法印三摩地、放光无忘失三摩地、善立定王三摩地、放光三摩地、精进力三摩地、等涌三摩地、入一切言词决定三摩地、等入增语三摩地、观方三摩地、总持印三摩地、无忘失三摩地、诸法等趣海印三摩地、遍覆虚空三摩地、金刚轮三摩地、离尘三摩地、遍照三摩地、不眴三摩地、无相住三摩地、不思惟三摩地、无垢灯三摩地、无边光三摩地、发光三摩地、普照三摩地、净坚定三摩地、无垢光三摩地、发妙乐三摩地、电灯三摩地、无尽三摩地、具威光三摩地、离尽三摩地、无动三摩地、无瑕隙三摩地、日灯三摩地、净月三摩地、净光三摩地、发明三摩地、作所应作三摩地、智幢相三摩地、金刚鬘三摩地、住心三摩地、普明三摩地、善住三摩地、宝积三摩地、妙法印三摩地、一切法平等性三摩地、舍爱乐三摩地、入法顶三摩地、飘散三摩地、分别法句三摩地、平等字相三摩地、离文字相三摩地、断所缘三摩地、无变异三摩地、无品类三摩地、无相行三摩地、离翳暗三摩地、具行三摩地、不变动三摩地、度境界三摩地、集一切功德三摩地、决定住三摩地、无心住三摩地、净妙花三摩地、具觉支三摩地、无边灯三摩地、无边辩三摩地、无等等三摩地、超一切法三摩地、决判诸法三摩地、散疑网三摩地、无所住三摩地、一相庄严三摩地、引发行相三摩地、一行相三摩地、离行相三摩地、妙行相三摩地、达诸有底散坏三摩地、入施设语言三摩地、解脱音声文字三摩地、炬炽然三摩地、严净相三摩地、无标帜三摩地、具一切妙相三摩地、不喜一切苦乐三摩地、无尽行相三摩地、具陀罗尼三摩地、摄伏一切正性邪性三摩地、静息一切违顺三摩地、离憎爱三摩地、无垢明三摩地、具坚固三摩地、满月净光三摩地、大庄严三摩地、照一切世间三摩地、定平等性三摩地、有诤无诤平等理趣三摩地、无巢穴无标帜无爱乐三摩地、决定安住真如三摩地、离身秽恶三摩地、离语秽恶三摩地、离意秽恶三摩地、如虚空三摩地、无染著如虚空三摩地。如是等三摩地有无量百千,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善现,云何名为健行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能受一切三摩地境,能办无边殊胜健行,能为一切等持导首,是故名为健行三摩地。
“云何名为宝印三摩地?谓此三摩地能印一切定,是故名为宝印三摩地。
“云何名为师子游戏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胜定游戏自在,是故名为师子游戏三摩地。
“云何名为妙月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如净满月普照诸定,是故名为妙月三摩地。
“云何名为月幢相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普能任持诸定胜相,是故名为月幢相三摩地。
“云何名为一切法涌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普能涌出一切胜定,是故名为一切法涌三摩地。
“云何名为观顶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普能观察一切定顶,是故名为观顶三摩地。
“云何名为法界决定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能于法界决定照了,是故名为法界决定三摩地。
“云何名为决定幢相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能决定持诸定幢相,是故名为决定幢相三摩地。
“云何名为金刚喻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能摧诸定,非彼所伏,是故名为金刚喻三摩地。
“云何名为入法印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普能证入一切法印,是故名为入法印三摩地。
“云何名为放光无忘失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放胜定光照有情类,令彼忆念曾所受法,是故名为放光无忘失三摩地。
“云何名为善立定王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定王善能建立,是故名为善立定王三摩地。
“云何名为放光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定光普能开发,是故名为放光三摩地。
“云何名为精进力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能发诸定精进势力,是故名为精进力三摩地。
“云何名为等涌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令诸等持平等涌现,是故名为等涌三摩地。
“云何名为入一切言词决定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言词决定悟入,是故名为入一切言词决定三摩地。
“云何名为等入增语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定名普能悟入训释理趣,是故名为等入增语三摩地。
“云何名为观方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定方普能观照,是故名为观方三摩地。
“云何名为总持印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能总任持诸定妙印,是故名为总持印三摩地。
“云何名为无忘失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定相皆无忘失,是故名为无忘失三摩地。
“云何名为诸法等趣海印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令诸胜定等皆趣入,如大海印摄受众流,是故名为诸法等趣海印三摩地。
“云何名为遍覆虚空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等持遍能覆护,无所简别如太虚空,是故名为遍覆虚空三摩地。
“云何名为金刚轮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普能任持一切胜定,令不散坏如金刚轮,是故名为金刚轮三摩地。
“云何名为离尘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能灭一切烦恼缠垢,是故名为离尘三摩地。
“云何名为遍照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遍照诸定令甚光显,是故名为遍照三摩地。
“云何名为不眴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更不希求余定余法,是故名为不眴三摩地。
“云何名为无相住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不见诸定中有少法可住,是故名为无相住三摩地。
“云何名为不思惟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所有下劣心、心所法悉皆不转,是故名为不思惟三摩地。
“云何名为无垢灯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如持净灯照了诸定,是故名为无垢灯三摩地。
“云何名为无边光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能发大光照无边际,是故名为无边光三摩地。
“云何名为发光三摩地?谓若住此等持无间,能发一切胜定光明,是故名为发光三摩地。
“云何名为普照三摩地?谓若得此等持无间,即能普照诸胜定门,是故名为普照三摩地。
“云何名为净坚定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得诸等持净平等性,是故名为净坚定三摩地。
“云何名为无垢光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能普蠲除一切定垢,是故名为无垢光三摩地。
“云何名为发妙乐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领受一切等持妙乐,是故名为发妙乐三摩地。
“云何名为电灯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照诸等持如电光焰,是故名为电灯三摩地。
“云何名为无尽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引诸等持功德无尽,而不见彼尽不尽相,是故名为无尽三摩地。
“云何名为具威光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等持威光独盛,是故名为具威光三摩地。
“云何名为离尽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见诸等持一切无尽,而不见有尽不尽相,是故名为离尽三摩地。
“云何名为无动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令诸等持无动无掉亦无戏论,是故名为无动三摩地。
“云何名为无瑕隙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令诸等持见无瑕隙,是故名为无瑕隙三摩地。
“云何名为日灯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令诸定门发光普照,是故名为日灯三摩地。
“云何名为净月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令诸等持除暗如月,是故名为净月三摩地。
“云何名为净光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一切等持得四无礙解,是故名为净光三摩地。
“云何名为发明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令诸定门发明普照,是故名为发明三摩地。
“云何名为作所应作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办诸等持所应作事,又令诸定所作事成,是故名为作所应作三摩地。
“云何名为智幢相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见诸等持妙智幢相,是故名为智幢相三摩地。
“云何名为金刚鬘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虽能通达一切法,而不见有通达相,是故名为金刚鬘三摩地。
“云何名为住心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心不动摇,不转、不照亦不损减,不念有心,是故名为住心三摩地。
“云何名为普明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定明普能观照,是故名为普明三摩地。
“云何名为善住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等持善能安住,是故名为善住三摩地。
“云何名为宝积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观诸等持皆如宝聚,是故名为宝积三摩地。
“云何名为妙法印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能印诸等持以无印印故,是故名为妙法印三摩地。
“云何名为一切法平等性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不见有法离平等性,是故名为一切法平等性三摩地。
“云何名为舍爱乐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一切法舍诸爱乐,是故名为舍爱乐三摩地。
“云何名为入法顶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一切法能除暗障,亦于诸定能为上首,是故名为入法顶三摩地。
“云何名为飘散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飘散一切定执、法执,是故名为飘散三摩地。
“云何名为分别法句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善能分别诸定法句,是故名为分别法句三摩地。
“云何名为平等字相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得诸等持平等字相,是故名为平等字相三摩地。
“云何名为离文字相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等持不得一字,是故名为离文字相三摩地。
“云何名为断所缘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绝诸等持所缘境相,是故名为断所缘三摩地。
“云何名为无变异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不得诸法变异之相,是故名为无变异三摩地。
“云何名为无品类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不见诸法品类别相,是故名为无品类三摩地。
“云何名为无相行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定相都无所得,是故名为无相行三摩地。
“云何名为离翳暗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诸定翳暗无不除遣,是故名为离翳暗三摩地。
“云何名为具行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定行都无见执,是故名为具行三摩地。
“云何名为不变动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等持不见变动,是故名为不变动三摩地。
“云何名为度境界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超诸等持所缘境界,是故名为度境界三摩地。
“云何名为集一切功德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能集诸定所有功德,于一切法而无集想,是故名为集一切功德三摩地。
“云何名为决定住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定心虽决定住,而知其相了不可得,是故名为决定住三摩地。
“云何名为无心住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心于诸定无转无堕,是故名为无心住三摩地。
“云何名为净妙花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令诸等持皆得清净,严饰光显犹如妙花,是故名为净妙花三摩地。
“云何名为具觉支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令一切定修七觉支速得圆满,是故名为具觉支三摩地。
“云何名为无边灯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一切法皆能照了譬如明灯,是故名为无边灯三摩地。
“云何名为无边辩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一切法得无边辩,是故名为无边辩三摩地。
“云何名为无等等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等持得平等性,亦令诸定成无等等,是故名为无等等三摩地。
“云何名为超一切法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普能超度三界诸法,是故名为超一切法三摩地。
“云何名为决判诸法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胜定及一切法,能为有情如实决判,是故名为决判诸法三摩地。
“云何名为散疑网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等持及一切法,所有疑网皆能除散,是故名为散疑网三摩地。
“云何名为无所住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不见诸法有所住处,是故名为无所住三摩地。
“云何名为一相庄严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不见诸法二相可取,是故名为一相庄严三摩地。
“云何名为引发行相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等持及一切法虽能引发种种行相,而都不见能引发者,是故名为引发行相三摩地。
“云何名为一行相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见诸等持无二行相,是故名为一行相三摩地。
“云何名为离行相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见诸等持都无行相,是故名为离行相三摩地。
“云何名为妙行相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令诸等持起妙行相,是故名为妙行相三摩地。
“云何名为达诸有底散坏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等持及一切法,得通达智如实悟入;既得入已,于诸有法通达散坏令无所遗,是故名为达诸有底散坏三摩地。
“云何名为入施设语言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悟入一切三摩地法,施设语言无著无礙,是故名为入施设语言三摩地。
“云何名为解脱音声文字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见诸等持解脱一切音声文字,众相寂灭,是故名为解脱音声文字三摩地。
“云何名为炬炽然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等持威光照曜,是故名为炬炽然三摩地。
“云何名为严净相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等持能严净相,谓于诸相皆能除灭,是故名为严净相三摩地。
“云何名为无标帜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等持不见标帜,是故名为无标帜三摩地。
“云何名为具一切妙相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诸定妙相无不具足,是故名为具一切妙相三摩地。
“云何名为不喜一切苦乐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等持苦乐之相不乐观察,是故名为不喜一切苦乐三摩地。
“云何名为无尽行相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不见诸定行相有尽,是故名为无尽行相三摩地。
“云何名为具陀罗尼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能总任持诸定胜事,是故名为具陀罗尼三摩地。
“云何名为摄伏一切正性、邪性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等持正性、邪性,摄伏诸见皆令不起,是故名为摄伏一切正性、邪性三摩地。
“云何名为静息一切违顺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等持及一切法,都不见有违顺之相,是故名为静息一切违顺三摩地。
“云何名为离憎爱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等持及一切法,都不见有憎爱之相,是故名为离憎爱三摩地。
“云何名为无垢明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等持都不见有明相、垢相,是故名为无垢明三摩地。
“云何名为具坚固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令诸等持皆得坚固,是故名为具坚固三摩地。
“云何名为满月净光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令诸等持功德增益,如净满月光增海水,是故名为满月净光三摩地。
“云何名为大庄严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令诸等持成就种种微妙希有大庄严事,是故名为大庄严三摩地。
“云何名为照一切世间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照诸等持及一切法,令有情类皆得开晓,是故名为照一切世间三摩地。
“云何名为定平等性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不见等持定散差别,是故名为定平等性三摩地。
“云何名为有诤无诤平等理趣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不见诸法及一切定有诤无诤性相差别,是故名为有诤无诤平等理趣三摩地。
“云何名为无巢穴无标帜无爱乐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破诸巢穴,舍诸标帜,断诸爱乐而无所执,是故名为无巢穴无标帜无爱乐三摩地。
“云何名为决定安住真如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等持及一切法,常不弃舍真如实相,是故名为决定安住真如三摩地。
“云何名为离身秽恶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令诸等持破坏身见,是故名为离身秽恶三摩地。
“云何名为离语秽恶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令诸等持坏语恶业,是故名为离语秽恶三摩地。
“云何名为离意秽恶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令诸等持坏意恶业,是故名为离意秽恶三摩地。
“云何名为如虚空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有情普能饶益,其心平等如太虚空,是故名为如虚空三摩地。
“云何名为无染著如虚空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观一切法都无所有,如净虚空无染无著,是故名为无染著如虚空三摩地。
“善现,如是等有无量百千微妙希有胜三摩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四念住。云何为四?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住,四、法念住。
“身念住者,谓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虽于内身住循身观,或于外身住循身观,或于内外身住循身观,而永不起身俱寻思,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
“受念住者,谓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虽于内受住循受观,或于外受住循受观,或于内外受住循受观,而永不起受俱寻思,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
“心念住者,谓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虽于内心住循心观,或于外心住循心观,或于内外心住循心观,而永不起心俱寻思,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
“法念住者,谓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虽于内法住循法观,或于外法住循法观,或于内外法住循法观,而永不起法俱寻思,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
“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内身住循身观,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审观自身,行时知行,住时知住,坐时知坐,卧时知卧,如如自身威仪差别,如是如是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内身住循身观,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审观自身,正知往来,正知瞻顾,正知俯仰,正知屈伸,服僧伽胝,执持衣钵,若食若饮,偃息经行,坐起承迎,寤寐语默,入出诸定,皆念正知。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内身住循身观,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审观自身,于息入时念知息入,于息出时念知息出,于息长时念知息长,于息短时念知息短。如转轮师或彼弟子,轮势长时知轮势长,轮势短时知轮势短;是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念知诸息若入若出长短差别。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内身住循身观,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审观自身诸界差别,所谓地界、水、火、风界。如巧屠师或彼弟子断牛命已,复用利刀分析其身割为四分,若坐若立如实观知;是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观察自身地、水、火、风四界差别。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内身住循身观,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审观自身,从足至顶种种不净充满其中,外为薄皮之所缠裹,所谓此身唯有种种发毛爪齿、皮革血肉、筋脉骨髓、心肝肺肾、脾胆胞胃、大肠小肠、屎尿涕唾、涎泪垢汗、痰脓肪[月+册]、脑膜[目+蚩]聍,如是不净充满身中。如有农夫或诸长者,仓中盛满种种杂谷,所谓稻、麻、粟、豆、麦等,有明目者开仓睹之,能如实知其中唯有稻、麻、粟等种种杂谷;是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审观自身,从足至顶,不净充满,不可贪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内身住循身观,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往澹泊路观所弃尸,死经一日或经二日乃至七日,其身膖胀,色变青瘀,臭烂皮穿,脓血流出。见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脱,终归如是。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内身住循身观,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往澹泊路观所弃尸,死经一日或经二日乃至七日,为诸雕、鹫、乌、鹊、鵄、枭、虎、豹、狐、狼、野干、狗等种种禽兽或啄或攫,骨肉狼籍,[齿+查]掣食啖。见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脱,终归如是。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内身住循身观,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往澹泊路观所弃尸,禽兽食已,不净溃烂,脓血流离,有无量种虫蛆杂出,臭秽可污过于死狗。见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脱,终归如是。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内身住循身观,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往澹泊路观所弃尸,虫蛆食已,肉离骨现,肢节相连,筋缠血涂,尚余腐肉。见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脱,终归如是。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内身住循身观,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往澹泊路观所弃尸,已成骨锁,血肉都尽,余筋相连。见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脱,终归如是。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内身住循身观,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往澹泊路观所弃尸,但余众骨,其骨皓白,色如珂雪,诸筋糜烂,肢节分离。见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脱,终归如是。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内身住循身观,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往澹泊路观所弃尸,成白骨已,肢节分散,零落异方。见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脱,终归如是。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内身住循身观,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往澹泊路观所弃尸,诸骨分离各在异处,足骨异处,腨骨异处,膝骨异处,髀骨异处,髋骨异处,脊骨异处,胁骨异处,胸骨异处,膊骨异处,臂骨异处,手骨异处,项骨异处,颔骨异处,颊骨异处,其髑髅骨亦在异处。见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脱,终归如是。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内身住循身观,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往澹泊路观所弃尸,骸骨狼籍,风吹日曝,雨灌霜封,积有岁年,色如珂雪。见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脱,终归如是。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内身住循身观,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往澹泊路观所弃尸,余骨散地,经多百岁或多千年,其相变青,状如鸽色,或有腐朽碎末如尘,与土相和难可分别。见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脱,终归如是。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内身住循身观,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如于内身如是差别住循身观,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于外身住循身观,于内外身住循身观,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随其所应,亦复如是。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内外俱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观,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随其所应,皆应广说。
“善现,如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内外俱身、受、心、法住循身、受、心、法观时,虽作是观而无所得。善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四正断。云何为四?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诸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生欲策励,发起正勤,策心持心,是为第一。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诸已生恶不善法为永断故,生欲策励,发起正勤,策心持心,是为第二。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未生善法为令生故,生欲策励,发起正勤,策心持心,是为第三。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已生善法为令安住不忘增广倍修满故,生欲策励,发起正勤,策心持心,是为第四。善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四神足。云何为四?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依离、依无染、依灭、回向舍,是为第一。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依离、依无染、依灭、回向舍,是为第二。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依离、依无染、依灭、回向舍,是为第三。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依离、依无染、依灭、回向舍,是为第四。善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五根。云何为五?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所修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善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五力。云何为五?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所修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善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七等觉支。云何为七?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所修念等觉支、择法等觉支、精进等觉支、喜等觉支、轻安等觉支、定等觉支、舍等觉支,依离、依无染、依灭、回向舍。善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八圣道支。云何为八?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所修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依离、依无染、依灭、回向舍。善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三三摩地。云何为三?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观一切法自相皆空,其心安住,名空解脱门,亦名空三摩地,是为第一。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观一切法自相空故皆无有相,其心安住,名无相解脱门,亦名无相三摩地,是为第二。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观一切法自相空故皆无所愿,其心安住,名无愿解脱门,亦名无愿三摩地,是为第三。善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十一智。云何十一?谓法智、类智、他心智、世俗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尽智、无生智、如说智。
“云何法智?善现,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五蕴差别相,是为法智。
“云何类智?善现,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眼乃至意、色乃至法皆是无常,是为类智。
“云何他心智?善现,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他有情心、心所法无所疑滞,是为他心智。
“云何世俗智?善现,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诸有情修行差别,是为世俗智。
“云何苦智?善现,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苦应不生,是为苦智。
“云何集智?善现,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集应永断,是为集智。
“云何灭智?善现,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灭应作证,是为灭智。
“云何道智?善现,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道应修习,是为道智。
“云何尽智?善现,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贪、瞋、痴尽,是为尽智。
“云何无生智?善现,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诸有趣永不复生,是为无生智。
“云何如说智?善现,如来所有一切相智,是为如说智。
“善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三根:一、未知当知根,二、已知根,三、具知根。
“云何未知当知根?善现,若诸有学补特伽罗,于诸圣谛未已现观,所有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为未知当知根。
“云何已知根?善现,若诸有学补特伽罗,于诸圣谛已得现观,所有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为已知根。
“云何具知根?善现,谓诸无学补特伽罗,若阿罗汉、若独觉、若已住十地菩萨摩诃萨、若诸如来应正等觉,所有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为具知根。
“善现,若此三根,以无所得为方便者,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三三摩地。云何为三?一、有寻有伺三摩地,二、无寻唯伺三摩地,三、无寻无伺三摩地。
“云何有寻有伺三摩地?善现,若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住,是为有寻有伺三摩地。
“云何无寻唯伺三摩地?善现,若初静虑、第二静虑中间定,是为无寻唯伺三摩地。
“云何无寻无伺三摩地?善现,若第三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定,是为无寻无伺三摩地。
“善现,若此三种,以无所得为方便者,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十随念。云何为十?谓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寂静随念、入出息随念、身随念、死随念。善现,若此十种,以无所得为方便者,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八解脱、九次第定等所有善法,以无所得为方便者,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如来十力。云何为十?
“善现,若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了知因果等法处非处相,是为第一。
“善现,若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了知诸有情类过去、未来、现在种种诸业法受因果别相,是为第二。
“若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了知世间非一种种界相,是为第三。
“若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了知诸有情类非一胜解种种胜解,是为第四。
“若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了知诸有情类诸根胜劣,是为第五。
“若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了知遍行行相,是为第六。
“若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了知诸有情类根、力、觉支、解脱、静虑、等持、等至、染净差别,是为第七。
“若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了知诸有情类有无量种宿住差别,是为第八。
“若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了知诸有情类有无量种死生差别,是为第九。
“若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了知诸漏永尽,得无漏心解脱,得无漏慧解脱,于现法中自作证具足住,能正了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为第十。
“善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四无所畏。云何为四?
“善现,若无所得而为方便,自称我是正等觉者。设有沙门、若婆罗门、若天魔梵、或余世间,依法立难及令忆念,言于是法非正等觉,我于彼难正见无因。以于彼难见无因故,得安隐住无怖无畏,自称我处大仙尊位,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转妙梵轮。其轮清净正真无上,一切沙门、若婆罗门、若天魔梵、或余世间,皆无有能如法转者。是为第一。
“善现,若无所得而为方便,自称我已永尽诸漏。设有沙门、若婆罗门、若天魔梵、或余世间,依法立难及令忆念,言如是漏未得永尽,我于彼难正见无因。以于彼难见无因故,得安隐住无怖无畏,自称我处大仙尊位,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转妙梵轮。其轮清净正真无上,一切沙门、若婆罗门、若天魔梵、或余世间,皆无有能如法转者。是为第二。
“善现,若无所得而为方便,为诸弟子说障道法。设有沙门、若婆罗门、若天魔梵、或余世间,依法立难及令忆念,言习此法不能障道,我于彼难正见无因。以于彼难见无因故,得安隐住无怖无畏,自称我处大仙尊位,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转妙梵轮。其轮清净正真无上,一切沙门、若婆罗门、若天魔梵、或余世间,皆无有能如法转者。是为第三。
“善现,若无所得而为方便,为诸弟子说尽苦道。设有沙门、若婆罗门、若天魔梵、或余世间,依法立难及令忆念,言修此道不能尽苦,我于彼难正见无因。以于彼难见无因故,得安隐住无怖无畏,自称我处大仙尊位,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转妙梵轮。其轮清净正真无上,一切沙门、若婆罗门、若天魔梵、或余世间,皆无有能如法转者。是为第四。
“善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四无礙解。云何为四?一、义无礙解,二、法无礙解,三、词无礙解,四、辩无礙解。善现,如是四无礙解,若无所得而为方便,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十八佛不共法。云何十八?善现,谓诸如来、应、正等觉,常无误失;无卒暴音;无忘失念;无种种想;无不定心;无不择舍;志欲无退;精进无退;念无退;慧无退;解脱无退;解脱知见无退;一切身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一切语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一切意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于过去世所起智见,无著无礙;于未来世所起智见,无著无礙;于现在世所起智见,无著无礙。善现,如是十八佛不共法,无不皆以无所得为方便,当知是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陀罗尼门。何等陀罗尼门?谓字平等性、语平等性入诸字门。云何字平等性、语平等性入诸字门?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入[(哀-口)@可]字门,悟一切法本不生故;入洛字门,悟一切法离尘垢故;入跛字门,悟一切法胜义教故;入者字门,悟一切法无死生故;入娜字门,悟一切法远离名相无得失故;入砢字门,悟一切法出世间故,爱支条缘永被害故;入柁字门,悟一切法调伏寂静,真如平等无分别故;入婆字门,悟一切法离缚解故;入荼字门,悟一切法离热矫秽得清净故;入沙字门,悟一切法无挂礙故;入缚字门,悟一切法语音道断故;入[多+页]字门,悟一切法真如不动故;入也字门,悟一切法如实不生故;入瑟吒字门,悟一切法制伏任持相不可得故;入迦字门,悟一切法作者不可得故;入娑字门,悟一切法时平等性不可得故;入磨字门,悟一切法我所执性不可得故;入伽字门,悟一切法行动取性不可得故;入他字门,悟一切法所依处性不可得故;入阇字门,悟一切法能所生起不可得故;入湿缚字门,悟一切法安隐之性不可得故;入达字门,悟一切法能持界性不可得故;入舍字门,悟一切法寂静性不可得故;入佉字门,悟一切法如虚空性不可得故;入羼字门,悟一切法穷尽性不可得故;入萨[多+页]字门,悟一切法任持处非处令不动转性不可得故;入若字门,悟一切法所了知性不可得故;入刺他字门,悟一切法执著义性不可得故;入阿字门,悟一切法能为因性不可得故;入薄字门,悟一切法可破坏性不可得故;入绰字门,悟一切法欲乐覆性不可得故;入飒磨字门,悟一切法可忆念性不可得故;入嗑缚字门,悟一切法可呼召性不可得故;入蹉字门,悟一切法勇健性不可得故;入键字门,悟一切法厚平等性不可得故;入搋字门,悟一切法积集性不可得故;入拿字门,悟一切法离诸喧诤,无往无来,行住坐卧不可得故;入颇字门,悟一切法遍满果报不可得故;入塞迦字门,悟一切法聚积蕴性不可得故;入逸娑字门,悟一切法衰老性相不可得故;入酌字门,悟一切法聚集足迹不可得故;入吒字门,悟一切法相驱迫性不可得故;入择字门,悟一切法究竟处所不可得故。
“善现,此择字门,是能悟入法空边际。除此诸字,表诸法空,更不可得。何以故?此诸字义,不可宣说,不可显示,不可书持,不可执取,不可观察,离诸相故。善现,譬如虚空,是一切物所归趣处;此诸字门,亦复如是。诸法空义,皆入此门,方得显了。
“善现,入此[(哀-口)@可]字等,名入诸字门。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若于如是入诸字门得善巧智,于诸言音所诠、所表皆无挂礙,于一切法平等空性尽能证持,于众言音咸得善巧。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能听如是入诸字门印相、印句,闻已受持,读诵通利,为他解说,不徇名誉利养恭敬,由此因缘得二十种功德胜利。云何二十?谓得强忆念,得胜惭愧,得坚固力,得法旨趣,得增上觉,得殊胜慧,得无礙辩,得总持门,得无疑惑,得违顺语不生恚爱,得无高下平等而住,得于有情言音善巧,得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谛善巧,得缘起善巧、因善巧、缘善巧、法善巧,得根胜劣智善巧、他心智善巧,得观星历善巧,得天耳智善巧、宿住随念智善巧、神境智善巧、死生智善巧,得漏尽智善巧,得说处非处智善巧,得往来智善巧、威仪路善巧。善现,是为得二十种功德胜利。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所得如是陀罗尼门,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汝问‘齐何当知菩萨摩诃萨发趣大乘?’者,若菩萨摩诃萨修行六种波罗蜜多时,从一地趣一地,齐此当知菩萨摩诃萨发趣大乘。
“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六种波罗蜜多时,从一地趣一地?善现,若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无所从来、亦无所趣。何以故?善现,以一切法无去无来、无从无趣,由彼诸法无变坏故。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于所从趣地不恃、不思惟,虽修治地业而不见彼地。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六种波罗蜜多时,从一地趣一地。
“云何菩萨摩诃萨修治地业?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初地时,应善修治十种胜业。云何为十?一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增上意乐业,利益事相不可得故;二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一切有情平等心业,一切有情不可得故;三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布施业,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故;四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亲近善友业,于诸善友无执著故;五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求法业,诸所求法不可得故;六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常乐出家业,所弃舍家不可得故;七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爱乐佛身业,相随好因不可得故;八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开阐法教业,所分别法不可得故;九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破憍慢业,诸兴盛法不可得故;十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谛语业,一切语言不可得故。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初地时,应善修治此十胜业。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二地时,应于八法思惟修习令速圆满。云何为八?一者、清净尸罗;二者、知恩报恩;三者、住安忍力;四者、受胜欢喜;五者、不舍有情;六者、常起大悲;七者、于诸师长以敬信心,谘承供养如事诸佛;八者、勤求修习波罗蜜多。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二地时,于此八法应思应学令速圆满。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三地时,应住五法。云何为五?一者、勤求多闻常无厌足,于所闻法不著文字;二者、以无染心常行法施,虽广开化而不自高;三者、为严净土植诸善根,虽用回向而不自举;四者、为化有情,虽不厌倦无边生死而不憍逸;五者、虽住惭愧而无所著。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三地时,应常安住如是五法。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四地时,应于十法受持不舍。云何为十?一者、住阿练若常不舍离;二者、常好少欲;三者、常好喜足;四者、常不舍离杜多功德;五者、于诸学处常不弃舍;六者、于诸欲乐深生厌离;七者、常乐发起寂灭俱心;八者、舍一切物;九者、心不滞没;十者、于一切物常无顾恋。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四地时,于如是十法应受持不舍。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五地时,应远离十法。云何为十?一者、应远离居家;二者、应远离苾蒭尼;三者、应远离家悭;四者、应远离众会忿诤;五者、应远离自赞毁他;六者、应远离十不善业道;七者、应远离增上傲慢;八者、应远离颠倒;九者、应远离犹豫;十者、应远离贪、瞋、痴。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五地时,应常远离如是十法。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六地时,应圆满六法。云何为六?所谓六种波罗蜜多,即是布施乃至般若。复应远离六法。云何为六?一者、声闻心;二者、独觉心;三者、热恼心;四者、见乞者来不喜愁戚心;五者、舍所有物追恋忧悔心;六者、于来求者方便矫诳心。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六地时,常应圆满前说六法,及应远离后说六法。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七地时,应远离二十法。云何二十?一者、应远离我执乃至见者执;二者、应远离断执;三者、应远离常执;四者、应远离相执;五者、应远离见执;六者、应远离名色执;七者、应远离蕴执;八者、应远离处执;九者、应远离界执;十者、应远离谛执;十一者、应远离缘起执;十二者、应远离住著三界执;十三者、应远离一切法执;十四者、应远离于一切法如理、不如理执;十五者、应远离依佛见执;十六者、应远离依法见执;十七者、应远离依僧见执;十八者、应远离依戒见执;十九者、应远离依空见执;二十者、应远离厌怖空性。
“复应圆满二十法。云何二十?一者、应圆满通达空;二者、应圆满证无相;三者、应圆满知无愿;四者、应圆满三轮清净;五者、应圆满悲愍有情,及于有情无所执著;六者、应圆满一切法平等见,及于此中无所执著;七者、应圆满一切有情平等见,及于此中无所执著;八者、应圆满通达真实理趣,及于此中无所执著;九者、应圆满无生忍智;十者、应圆满说一切法一相理趣;十一者、应圆满灭除分别;十二者、应圆满远离诸想;十三者、应圆满远离诸见;十四者、应圆满远离烦恼;十五者、应圆满止观地。十六者、应圆满调伏心性;十七者、应圆满寂静心性;十八者、应圆满无礙智性;十九者、应圆满无所爱染;二十者、应圆满随心所欲往诸佛土,于佛众会自现其身。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七地时,常应远离如前所说二十种法,及应圆满如后所说二十种法。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八地时,应圆满四法。云何为四?一者、应圆满悟入一切有情心行;二者、应圆满游戏诸神通;三者、应圆满见诸佛土,如其所见而自严净种种佛土;四者、应圆满承事供养诸佛世尊,于如来身如实观察。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八地时,于此四法应勤圆满。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九地时,应圆满四法。云何为四?一者、应圆满根胜劣智;二者、应圆满严净佛土;三者、应圆满如幻等持数入诸定;四者、应圆满随诸有情善根应熟,故入诸有自现化生。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九地时,于此四法应勤圆满。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十地时,应圆满十二法。云何十二?一者、应圆满摄受无边处所大愿,随有所愿皆令证得;二者、应圆满随诸天龙及药叉等异类音智;三者、应圆满无礙辩说;四者、应圆满入胎具足;五者、应圆满出生具足;六者、应圆满家族具足;七者、应圆满种姓具足;八者、应圆满眷属具足;九者、应圆满生身具足;十者、应圆满出家具足;十一者、应圆满庄严菩提树具足;十二者、应圆满一切功德成办具足。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十地时,应勤圆满此十二法。善现当知,若菩萨摩诃萨住第十地已,与诸如来应言无别。
“云何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增上意乐业?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修集一切殊胜善根,是为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增上意乐业。
“云何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一切有情平等心业?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引发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为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一切有情平等心业。
“云何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布施业?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有情,无所分别而行布施,是为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布施业。
“云何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亲近善友业?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见诸善友劝化有情,令其修习一切智智,即便亲近、恭敬供养、尊重赞叹、谘受正法,昼夜承奉无懈倦心,是为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亲近善友业。
“云何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求法业?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勤求如来无上正法,不堕声闻、独觉等地,是为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求法业。
“云何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常乐出家业?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一切生处,恒厌居家喧杂迫迮犹如牢狱,常欣佛法清净出家,寂静无为如空无礙,是为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常乐出家业。
“云何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爱乐佛身业?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才一睹见佛形相已,乃至证得一切智智,终不舍于念佛作意,是为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爱乐佛身业。
“云何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开阐法教业?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于佛在世及涅槃后,为诸有情开阐法教,初中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白梵行,所谓契经乃至论议,是为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开阐法教业。
“云何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破憍慢业?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常怀谦敬,伏憍慢心,由此不生下姓卑族,是为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破憍慢业。
“云何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谛语业?善现,若菩萨摩诃萨称知而说,言行相符,是为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谛语业。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初地时,应善修治此十胜业。
“云何菩萨摩诃萨清净尸罗?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不起声闻、独觉作意,及余破戒障菩提法,是为菩萨摩诃萨清净尸罗。
“云何菩萨摩诃萨知恩报恩?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诸菩萨殊胜行时,得他小恩尚能重报,况大恩惠而当不酬?是为菩萨摩诃萨知恩报恩。
“云何菩萨摩诃萨安住忍力?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一切有情设皆侵害,而能于彼无恚害心,是为菩萨摩诃萨住安忍力。
“云何菩萨摩诃萨受胜欢喜?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见诸有情,于三乘行已得成就,深心欢喜,是为菩萨摩诃萨受胜欢喜。
“云何菩萨摩诃萨不舍有情?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欲普拔济一切有情,是为菩萨摩诃萨不舍有情。
“云何菩萨摩诃萨常起大悲?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诸菩萨殊胜行时,恒作是念:‘我为饶益一一有情,假使各如无量无数殑伽沙劫,在大地狱受诸重苦,或烧、或煮、或斫、或截,若刺、若悬、若磨、若捣,受如是等无量苦事,乃至令彼诸有情类乘于佛乘而入圆寂,如是一切有情界尽,我大悲心曾无懈废。’是为菩萨摩诃萨常起大悲。
“云何菩萨摩诃萨于诸师长以敬信心,谘承供养如事诸佛?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为求无上正等菩提,恭顺师长无所顾恋,是为菩萨摩诃萨于诸师长以敬信心,谘承供养如事诸佛。
“云何菩萨摩诃萨勤求修习波罗蜜多?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普于一切波罗蜜多,专心求学不顾余事,是为菩萨摩诃萨勤求修习波罗蜜多。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二地时,于此八法应思应学,令速圆满。
“云何菩萨摩诃萨勤求多闻常无厌足,于所闻法不著文字?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发勤精进,作是念言:‘若此佛土、若十方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所说正法,我当听闻、受持读诵、修学究竟令无所遗,而于其中不著文字。’是为菩萨摩诃萨勤求多闻常无厌足,于所闻法不著文字。
“云何菩萨摩诃萨以无染心常行法施,虽广开化而不自高?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为诸有情宣说正法,尚不自为持此善根回向菩提,况求余事?虽多化导而不自恃,是为菩萨摩诃萨以无染心常行法施,虽广开化而不自高。
“云何菩萨摩诃萨为严净土植诸善根,虽用回向而不自举?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勇猛精进修诸善根,为欲庄严诸佛净国,及为清净自他心土,虽为是事而不自高,是为菩萨摩诃萨为严净土植诸善根,虽用回向而不自举。
“云何菩萨摩诃萨为化有情,虽不厌倦无边生死而不憍逸?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为欲成就一切有情,植诸善根严净佛土,乃至未满一切智智,虽受无边生死勤苦,而无厌倦亦不自高,是为菩萨摩诃萨为化有情,虽不厌倦无边生死而不憍逸。
“云何菩萨摩诃萨虽住惭愧而无所著?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专求无上正等菩提,于诸声闻、独觉作意具惭愧故终不暂起,而于其中亦无所著,是为菩萨摩诃萨虽住惭愧而无所著。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三地时,应常安住如是五法。
“云何菩萨摩诃萨住阿练若常不舍离?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勤求无上正等菩提,超诸声闻、独觉等地,是为菩萨摩诃萨住阿练若常不舍离。
“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好少欲?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尚不自为求大菩提,况欲世间及二乘事?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好少欲。
“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好喜足?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唯为证得一切智智故,于余事无所执著,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好喜足。
“云何菩萨摩诃萨常不舍离杜多功德?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常于深法起谛察忍,是为菩萨摩诃萨常不舍离杜多功德。
“云何菩萨摩诃萨于诸学处常不弃舍?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于所学处坚守不移,是为菩萨摩诃萨于诸学处常不弃舍。
“云何菩萨摩诃萨于诸欲乐深生厌离?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于妙欲乐不起欲心,是为菩萨摩诃萨于诸欲乐深生厌离。
“云何菩萨摩诃萨常乐发起寂灭俱心?善现,若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曾无起作,是为菩萨摩诃萨常乐发起寂灭俱心。
“云何菩萨摩诃萨舍一切物?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于内外法都不摄受,是为菩萨摩诃萨舍一切物。
“云何菩萨摩诃萨心不滞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于诸识住曾不起心,是为菩萨摩诃萨心不滞没。
“云何菩萨摩诃萨于一切物常无顾恋?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于一切事曾不思惟,是为菩萨摩诃萨于一切物常无顾恋。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四地时,于如是十法应受持不舍离。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居家?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游诸佛土,随所生处常乐出家,剃除须发,受持法服,现作沙门,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居家。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苾蒭尼?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诸苾蒭尼,不与共居如弹指顷,亦复于彼不起异心,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苾蒭尼。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家悭?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应长夜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今此有情自由福力感得如是好施主家,故我于中不应悭嫉。’既思惟已,远离家悭,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家悭。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众会忿诤?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若处众会,其中或有声闻、独觉,或说彼乘相应法要,令我退失大菩提心,是故定应远离众会。’复作是念:‘诸忿诤者,能使有情发起瞋害,造作种种恶不善业,尚违善趣,况大菩提?是故定应远离忿诤。’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众会忿诤。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自赞毁他?善现,若菩萨摩诃萨都不见有内外诸法,故应远离自赞毁他,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自赞毁他。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十不善业道?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如是十种不善业道,尚当能礙人天善趣,况于圣道及大菩提而不为障?故我于彼定应远离。’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十不善业道。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增上慢傲?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不见有法可能发起此慢傲者,故应远离,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增上慢傲。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颠倒?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颠倒事都不可得,是故定应远离颠倒,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颠倒。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犹豫?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犹豫事都不可得,是故定应远离犹豫,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犹豫。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贪瞋痴?善现,若菩萨摩诃萨都不见有贪、瞋、痴事,故应远离如是三法,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贪、瞋、痴。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五地时,应常远离如是十法。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六波罗蜜多?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圆满六种波罗蜜多,超诸声闻及独觉地。又住此六波罗蜜多,佛及二乘能度五种所知海岸。云何为五?一者、过去,二者、未来,三者、现在,四者、不可说,五者、无为。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六波罗蜜多。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声闻心?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诸声闻心,非证无上大菩提道,故应远离。所以者何?厌生死故。’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声闻心。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独觉心?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诸独觉心,非证无上大菩提道,故应远离。所以者何?乐涅槃故。’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独觉心。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热恼心?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此热恼心,非证无上大菩提道,故应远离。所以者何?畏生死故。’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热恼心。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见乞者来不喜愁戚心?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此愁戚心,非证无上大菩提道,故应远离。所以者何?违慈悲故。’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见乞者来不喜愁戚心。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舍所有物追恋忧悔心?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此追悔心,非证无上大菩提道,故应远离。所以者何?违本愿故。谓我初发菩提心时,作是愿言:诸我所有施来求者随欲不空。如何今时施已追悔?’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舍所有物追恋忧悔心。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于来求者方便矫诳心?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此矫诳心,非证无上大菩提道,故应远离。所以者何?违本誓故。谓我初发菩提心时,作是誓言:凡我所有,施来求者,随欲不空。如何今时而矫诳彼?’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于来求者方便矫诳心。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六地时,常应圆满前说六法,及应远离后说六法。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我执乃至见者执?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我乃至见者毕竟非有、不可得故,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我执乃至见者执。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断执?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毕竟不生、无断义故,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断执。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常执?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性既不生、无常义故,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常执。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相想?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贪等惑无所有故,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相想。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见执?善现,若菩萨摩诃萨都不见有诸见性故,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见执。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名色执?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名色性都无所有、不可得故,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名色执。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蕴执?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诸蕴性都无所有、不可得故,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蕴执。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处执?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诸处性都无所有、不可得故,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处执。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界执?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诸界性都无所有、不可得故,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界执。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谛执?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诸谛性都无所有、不可得故,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谛执。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缘起执?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缘起性都无所有、不可得故,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缘起执。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住著三界执?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三界性都无所有、不可得故,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住著三界执。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一切法执?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诸法性皆如虚空不可得故,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一切法执。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于一切法如理、不如理执?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诸法性都不可得,无有如理、不如理故,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于一切法如理、不如理执。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依佛见执?善现,若菩萨摩诃萨知依佛见执不得见佛故,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依佛见执。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依法见执?善现,若菩萨摩诃萨知真法性不可见故,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依法见执。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依僧见执?善现,若菩萨摩诃萨知和合众无相无为不可见故,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依僧见执。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依戒见执?善现,若菩萨摩诃萨知罪福性俱非有故,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依戒见执。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依空见执?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诸空法都无所有不可见故,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依空见执。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厌怖空性?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自性皆空,非空与空有所违害,故厌怖事俱不可得,由此空法不应厌怖,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厌怖空性。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通达空?善现,若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自相皆空,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通达空。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证无相?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不思惟一切相,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证无相。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知无愿?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于三界法智皆不起,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知无愿。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三轮清净?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具足清净十善业道,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三轮清净。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悲愍有情,及于有情无所执著?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已得大悲及严净土都无所执,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悲愍有情,及于有情无所执著。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一切法平等见,及于此中无所执著?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不增不减都无所执,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一切法平等见,及于此中无所执著。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一切有情平等见,及于此中无所执著?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于诸有情不增不减都无所执,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一切有情平等见,及于此中无所执著。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通达真实理趣,及于此中无所执著?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真实理趣,虽如实通达而无所通达都无所执,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通达真实理趣,及于此中无所执著。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无生忍智?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忍一切法无生、无灭、无所造作,及知名色毕竟不生,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无生忍智。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说一切法一相理趣?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行不二相,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说一切法一相理趣。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灭除分别?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不起分别,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灭除分别。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远离诸想?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远离小大及无量想,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远离诸想。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远离诸见?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远离声闻、独觉地见,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远离诸见。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远离烦恼?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弃舍一切有漏烦恼习气相续,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远离烦恼。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止观地?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一切智、一切相智,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止观地。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调伏心性?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不著三界,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调伏心性。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寂静心性?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善摄六根,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寂静心性。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无礙智性?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得佛眼,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无礙智性。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无所爱染?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弃舍六处,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无所爱染。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随心所欲往诸佛土,于佛众会自现其身?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胜神通,往诸佛土承事供养诸佛世尊,请转法轮度有情类,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随心所欲往诸佛土,于佛众会自现其身。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七地时,常应远离前二十法,及应圆满后二十法。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悟入一切有情心行?善现,若菩萨摩诃萨用一心智,如实遍知一切有情心及心所,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悟入一切有情心行。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游戏诸神通?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游戏种种自在神通,为欲亲近供养佛故,从一佛国趣一佛国,而能不生游佛国想。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游戏诸神通。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见诸佛土,如其所见而自严净种种佛土?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住一佛土,能见十方无边佛国,亦能示现,而曾不生佛国土想。又为成熟诸有情故,现处三千大千世界转轮王位而自庄严,亦能弃舍而无所执,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见诸佛土,如其所见而自严净种种佛土。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供养承事诸佛世尊,于如来身如实观察?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于法义趣如实分别,如是名为以法供养承事诸佛。又谛观察诸佛法身,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供养承事诸佛世尊,于如来身如实观察。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八地时,于此四法应勤圆满。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根胜劣智?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住佛十力,如实了知一切有情诸根胜劣,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根胜劣智。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严净佛土?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严净一切有情心行,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严净佛土。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如幻等持数入诸定?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住此等持,虽能成办一切事业,而心于法都无动转,又修等持极成熟故,不作加行能数现前,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如幻等持数入诸定。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随诸有情善根应熟,故入诸有自现化生?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为欲成熟诸有情类,殊胜善根随其所宜,故入诸有而现受生,是为菩萨摩诃萨随诸有情善根应熟,故入诸有自现化生。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九地时,于此四法应勤圆满。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摄受无边处所大愿,随有所愿皆令证得?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已具修六波罗蜜多极圆满故,或为严净诸佛国土,或为成熟诸有情类,随心所愿皆能证得,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摄受无边处所大愿,随有所愿皆令证得。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随诸天、龙及药叉等异类音智?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习殊胜词无礙解,能善了知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言音差别,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随诸天、龙及药叉等异类音智。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无礙辩说?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习殊胜辩无礙解,为诸有情能无尽说,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无礙辩说。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入胎具足?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虽一切生处实恒化生,而为益有情现入胎藏,于中具足无边胜事,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入胎具足。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出生具足?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于出胎时,示现种种希有胜事,令诸有情见者欢喜获大利乐,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出生具足。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家族具足?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或生刹帝利大族姓家、或生婆罗门大族姓家,父母真净,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家族具足。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种性具足?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常在过去诸菩萨摩诃萨种性中生,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种性具足。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眷属具足?善现,若菩萨摩诃萨纯以无量无数菩萨摩诃萨众而为眷属,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眷属具足。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生身具足?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于初生时,其身具足一切相好,放大光明遍照无边诸佛世界,亦令彼界六种变动,有情遇者无不蒙益,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生身具足。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出家具足?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于出家时,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众前后围绕尊重赞叹,往诣道场,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受持应器,引导无量无边有情,令乘三乘而趣圆寂,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出家具足。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庄严菩提树具足?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殊胜善根广大愿力,感得如是大菩提树,吠瑠璃宝以为其茎,真金为根,枝叶花果皆以上妙七宝所成,其树高广遍覆三千大千佛土,光明照曜周遍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庄严菩提树具足。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一切功德成办具足?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满足殊胜福慧资粮,成熟有情,严净佛土,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一切功德成办具足。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十地时,应勤圆满此十二法。
“云何菩萨摩诃萨住第十地已,与诸如来应言无别?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已圆满六波罗蜜多,乃至已圆满十八佛不共法,具一切智、一切相智,若复永断一切烦恼习气相续,便住佛地。由此故说:若菩萨摩诃萨住第十地已,与诸如来应言无别。
“善现,云何菩萨摩诃萨住第十地趣如来地?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方便善巧,行六波罗蜜多、四念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超净观地、种性地、第八地、具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独觉地及菩萨地,又能永断一切烦恼习气相续,便成如来、应、正等觉,住如来地。善现,如是菩萨摩诃萨住第十地趣如来地。善现,齐此当知菩萨摩诃萨发趣大乘。
“复次,善现,汝问‘如是大乘从何处出?至何处住?’者,善现,如是大乘从三界中出,至一切智智中住,然以无二为方便故无出无住。所以者何?善现,若大乘、若一切智智,如是二法非相应非不相应,无色、无见、无对、一相,所谓无相。何以故?善现,无相之法,非已出住,非当出住,非今出住。所以者何?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法界空亦有出住,然法界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法界空,法界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真如空、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寂静界、断界、离界、灭界空亦有出住,然真如空乃至灭界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真如空,真如空自性空,乃至灭界空,灭界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色空亦有出住,然色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色空,色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受、想、行、识空亦有出住,然受、想、行、识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受、想、行、识空,受、想、行、识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眼处空亦有出住,然眼处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眼处空,眼处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耳、鼻、舌、身、意处空亦有出住,然耳、鼻、舌、身、意处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耳、鼻、舌、身、意处空,耳、鼻、舌、身、意处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色处空亦有出住,然色处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色处空,色处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声、香、味、触、法处空亦有出住,然声、香、味、触、法处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声、香、味、触、法处空,声、香、味、触、法处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眼界空亦有出住,然眼界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眼界空,眼界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耳、鼻、舌、身、意界空亦有出住,然耳、鼻、舌、身、意界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耳、鼻、舌、身、意界空,耳、鼻、舌、身、意界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色界空亦有出住,然色界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色界空,色界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声、香、味、触、法界空亦有出住,然声、香、味、触、法界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声、香、味、触、法界空,声、香、味、触、法界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眼识界空亦有出住,然眼识界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眼识界空,眼识界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耳、鼻、舌、身、意识界空亦有出住,然耳、鼻、舌、身、意识界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耳、鼻、舌、身、意识界空,耳、鼻、舌、身、意识界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眼触空亦有出住,然眼触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眼触空,眼触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耳、鼻、舌、身、意触空亦有出住,然耳、鼻、舌、身、意触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耳、鼻、舌、身、意触空,耳、鼻、舌、身、意触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空亦有出住,然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空,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空亦有出住,然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空,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梦境空亦有出住,然梦境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梦境空,梦境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幻事、阳焰、响、像、光影、空花、变化空亦有出住,然幻事空乃至变化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幻事空,幻事空自性空,乃至变化空,变化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布施波罗蜜多空亦有出住,然布施波罗蜜多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布施波罗蜜多空,布施波罗蜜多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空亦有出住,然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空,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内空空亦有出住,然内空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内空空,内空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无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空亦有出住,然外空空乃至无性自性空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外空空,外空空自性空,乃至无性自性空空,无性自性空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四念住空亦有出住,然四念住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四念住空,四念住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空亦有出住,然四正断空乃至八圣道支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四正断空,四正断空自性空,乃至八圣道支空,八圣道支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乃至佛十力空亦有出住,然佛十力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佛十力空,佛十力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四无所畏、四无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空亦有出住,然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四无所畏空,四无所畏空自性空,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空,十八佛不共法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诸预流者有恶趣生,诸一来者有频来生,诸不还者有欲界生,诸大菩萨有自利生,诸阿罗汉、独觉、如来有后有生,然无是事。何以故?诸预流等恶趣生等不可得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预流空亦有出住,然预流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预流空,预流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菩萨、如来空亦有出住,然一来空乃至如来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一来空,一来空自性空,乃至如来空,如来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名字、假想、施设、言说空亦有出住,然名字、假想、施设、言说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名字、假想、施设、言说空,名字、假想、施设、言说空自性空故。
“善现,诸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无相无为空亦有出住,然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无相无为空不能从三界中出,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无相无为空,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无相无为空自性空故。
“善现,由此因缘,如是大乘从三界中出,至一切智智中住,然以无二为方便故无出无住。所以者何?无相之法无动转故。
“复次,善现,汝问‘如是大乘为何所住?’者,善现,如是大乘都无所住。所以者何?以一切法皆无所住。何以故?诸法住处不可得故。善现,如是大乘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住无所住。
“善现,如法界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法界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法界自性法界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寂静界、断界、离界、灭界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真如自性乃至灭界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真如自性真如自性空,乃至灭界自性灭界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色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色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色自性色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受、想、行、识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受、想、行、识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受、想、行、识自性受、想、行、识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眼处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眼处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眼处自性眼处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耳、鼻、舌、身、意处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耳、鼻、舌、身、意处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耳、鼻、舌、身、意处自性耳、鼻、舌、身、意处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色处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色处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色处自性色处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声、香、味、触、法处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声、香、味、触、法处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声、香、味、触、法处自性声、香、味、触、法处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眼界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眼界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眼界自性眼界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耳、鼻、舌、身、意界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耳、鼻、舌、身、意界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耳、鼻、舌、身、意界自性耳、鼻、舌、身、意界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色界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色界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色界自性色界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声、香、味、触、法界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声、香、味、触、法界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声、香、味、触、法界自性声、香、味、触、法界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眼识界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眼识界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眼识界自性眼识界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耳、鼻、舌、身、意识界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耳、鼻、舌、身、意识界无住无不住。何以故?耳、鼻、舌、身、意识界自性耳、鼻、舌、身、意识界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眼触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眼触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眼触自性眼触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耳、鼻、舌、身、意触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耳、鼻、舌、身、意触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耳、鼻、舌、身、意触自性耳、鼻、舌、身、意触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眼触为缘所生诸受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梦境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梦境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梦境自性梦境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幻事、阳焰、响、像、光影、空花、变化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幻事乃至变化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幻事乃至变化自性幻事乃至变化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布施波罗蜜多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布施波罗蜜多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布施波罗蜜多自性布施波罗蜜多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自性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内空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内空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内空自性内空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无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自性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四念住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四念住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四念住自性四念住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乃至如佛十力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佛十力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佛十力自性佛十力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四无所畏、四无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预流者恶趣生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预流者恶趣生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预流者恶趣生自性预流者恶趣生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一来者频来生,不还者欲界生,大菩萨自利生,阿罗汉、独觉、如来后有生,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一来者频来生乃至如来后有生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一来者频来生乃至如来后有生自性一来者频来生乃至如来后有生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预流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预流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预流自性预流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菩萨、如来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一来乃至如来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一来乃至如来自性一来乃至如来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名字、假想、施设、言说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名字、假想、施设、言说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名字、假想、施设、言说自性名字、假想、施设、言说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如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无相无为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以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无相无为自性无住无不住。何以故?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无相无为自性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无相无为自性空故,大乘亦尔,非住非不住。
“善现,由此因缘,如是大乘虽无所住,而以无二为方便故住无所住。
“复次,善现,汝问‘谁复乘是大乘而出?’者,善现,都无乘是大乘出者。何以故?善现,若所乘乘、若能乘者、若时、若处,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所以者何?以一切法皆无所有都不可得,如何可言有所乘乘、有能乘者、乘时、乘处?故不可说实有乘是大乘出者。何以故?
“善现,我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如是有情乃至见者亦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法界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亦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色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受、想、行、识亦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眼处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耳、鼻、舌、身、意处亦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色处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声、香、味、触、法处亦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眼界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耳、鼻、舌、身、意界亦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色界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声、香、味、触、法界亦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眼识界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耳、鼻、舌、身、意识界亦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眼触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耳、鼻、舌、身、意触亦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亦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布施波罗蜜多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亦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内空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无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亦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四念住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亦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乃至佛十力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四无所畏、四无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亦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预流者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菩萨、如来亦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预流果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独觉菩提、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亦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一切智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道相智、一切相智亦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无相无为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前、后、中际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若往若来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若行若住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若死若生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若增若减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复次,善现,此中何法不可得故说不可得?善现,此中法界不可得故说不可得,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亦不可得故说不可得。所以者何?以法界等,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布施波罗蜜多不可得故说不可得,净戒乃至般若波罗蜜多亦不可得故说不可得。所以者何?以布施波罗蜜多等,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内空不可得故说不可得,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亦不可得故说不可得。所以者何?以内空等,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四念住不可得故说不可得,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亦不可得故说不可得。所以者何?以四念住等,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乃至佛十力不可得故说不可得,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亦不可得故说不可得。所以者何?以佛十力等,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预流者不可得故说不可得,一来乃至如来亦不可得故说不可得。所以者何?以预流者等,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预流果不可得故说不可得,一来果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亦不可得故说不可得。所以者何?以预流果等,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无相无为不可得故说不可得。所以者何?以无生等,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初地不可得故说不可得,乃至第十地亦不可得故说不可得。所以者何?以初地等,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此中云何十地?谓净观地、种性地、第八地、具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独觉地、菩萨地、如来地,是为十地。
“善现,内空中初地不可得故说不可得,乃至无性自性空中初地不可得故说不可得;内空中第二地乃至第十地不可得故说不可得,乃至无性自性空中第二地乃至第十地不可得故说不可得。所以者何?以于此中初地等,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内空中成熟有情不可得故说不可得,乃至无性自性空中成熟有情不可得故说不可得。所以者何?以于此中成熟有情,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内空中严净佛土不可得故说不可得,乃至无性自性空中严净佛土不可得故说不可得。所以者何?以于此中严净佛土,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内空中五眼不可得故说不可得,乃至无性自性空中五眼不可得故说不可得。所以者何?以于此中五眼,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虽观诸法皆无所有都不可得,毕竟净故,无乘大乘而出住者,然无所得而为方便乘于大乘,彼三界生死中出,至一切智智中住,穷未来际利乐有情。”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言大乘,大乘者,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最尊最胜、最上最妙。
“世尊,如是大乘与虚空等。犹如虚空,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大乘亦尔,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
“世尊,由此缘故,菩萨摩诃萨大乘,即是一切智智乘。
“世尊,又如虚空,无来无去、无住可见;大乘亦尔,无来无去、无住可见,无动无住,故名大乘。
“世尊,又如虚空,前、后、中际皆不可得;大乘亦尔,前、后、中际皆不可得,三世平等超出三世,故名大乘。”
佛告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大乘者,谓六波罗蜜多,即是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大乘者,谓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大乘者,谓一切陀罗尼门、一切三摩地门及诸三摩地,即是健行三摩地乃至无染著如虚空三摩地。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大乘者,谓四念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善现,如是等无量无数无边功德,当知皆是菩萨摩诃萨大乘。
“复次,善现,汝说‘大乘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最尊最胜、最上最妙’者,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善现,此中何等说名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所谓欲界、色、无色界。
“善现,若欲界是真如,非虚妄、无变异、不颠倒、是实、是谛,如所有性一切常恒、无变无易、有实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欲界是所计、是假合、有迁动,乃至一切无常无恒、有变有易、都无实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善现,若色、无色界是真如,非虚妄、无变异、不颠倒、是实、是谛,如所有性一切常恒、无变无易、有实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色、无色界是所计、是假合、有迁动,乃至一切无常无恒、有变有易、都无实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复次,善现,若色是真如,非虚妄、无变异、不颠倒、是实是谛,如所有性一切常恒、无变无易、有实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色是所计、是假合、有迁动,乃至一切无常无恒、有变有易、都无实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善现,若受、想、行、识是真如,非虚妄、无变异、不颠倒、是实是谛,如所有性一切常恒、无变无易、有实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受、想、行、识是所计、是假合、有迁动,乃至一切无常无恒、有变有易、都无实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复次,善现,若眼处是真如,非虚妄、无变异、不颠倒、是实是谛,如所有性一切常恒、无变无易、有实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眼处是所计、是假合、有迁动,乃至一切无常无恒、有变有易、都无实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善现,若耳、鼻、舌、身、意处是真如,非虚妄、无变异、不颠倒、是实是谛,如所有性一切常恒、无变无易、有实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耳、鼻、舌、身、意处是所计、是假合、有迁动,乃至一切无常无恒、有变有易、都无实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复次,善现,若色处是真如,非虚妄、无变异、不颠倒、是实是谛,如所有性一切常恒、无变无易、有实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色处是所计、是假合、有迁动,乃至一切无常无恒、有变有易、都无实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善现,若声、香、味、触、法处是真如,非虚妄、无变异、不颠倒、是实是谛,如所有性一切常恒、无变无易、有实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声、香、味、触、法处是所计、是假合、有迁动,乃至一切无常无恒、有变有易、都无实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复次,善现,若眼界是真如,非虚妄、无变异、不颠倒、是实是谛,如所有性一切常恒、无变无易、有实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眼界是所计、是假合、有迁动,乃至一切无常无恒、有变有易、都无实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善现,若耳、鼻、舌、身、意界是真如,非虚妄、无变异、不颠倒、是实是谛,如所有性一切常恒、无变无易、有实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耳、鼻、舌、身、意界是所计、是假合、有迁动,乃至一切无常无恒、有变有易、都无实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复次,善现,若色界是真如,非虚妄、无变异、不颠倒、是实是谛,如所有性一切常恒、无变无易、有实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色界是所计、是假合、有迁动,乃至一切无常无恒、有变有易、都无实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善现,若声、香、味、触、法界是真如,非虚妄、无变异、不颠倒、是实是谛,如所有性一切常恒、无变无易、有实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声、香、味、触、法界是所计、是假合、有迁动,乃至一切无常无恒、有变有易、都无实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复次,善现,若眼识界是真如,非虚妄、无变异、不颠倒、是实是谛,如所有性一切常恒、无变无易、有实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眼识界是所计、是假合、有迁动,乃至一切无常无恒、有变有易、都无实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善现,若耳、鼻、舌、身、意识界是真如,非虚妄、无变异、不颠倒、是实是谛,如所有性一切常恒、无变无易、有实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耳、鼻、舌、身、意识界是所计、是假合、有迁动,乃至一切无常无恒、有变有易、都无实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复次,善现,若眼触是真如,非虚妄、无变异、不颠倒、是实是谛,如所有性一切常恒、无变无易、有实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眼触是所计、是假合、有迁动,乃至一切无常无恒、有变有易、都无实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善现,若耳、鼻、舌、身、意触是真如,非虚妄、无变异、不颠倒、是实是谛,如所有性一切常恒、无变无易、有实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耳、鼻、舌、身、意触是所计、是假合、有迁动,乃至一切无常无恒、有变有易、都无实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复次,善现,若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是真如,非虚妄、无变异、不颠倒、是实是谛,如所有性一切常恒、无变无易、有实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是所计、是假合、有迁动,乃至一切无常无恒、有变有易、都无实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善现,若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是真如,非虚妄、无变异、不颠倒、是实是谛,如所有性一切常恒、无变无易、有实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是所计、是假合、有迁动,乃至一切无常无恒、有变有易、都无实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复次,善现,若法界是实有,非非有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法界非实有,是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善现,若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是实有,非非有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非实有,是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复次,善现,若布施波罗蜜多是实有,非非有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布施波罗蜜多非实有,是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善现,若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是实有,非非有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非实有,是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复次,善现,若内空是实有,非非有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内空非实有,是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善现,若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无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是实有,非非有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非实有,是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复次,善现,若四念住是实有,非非有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四念住非实有,是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善现,若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是实有,非非有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非实有,是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复次,善现,乃至若佛十力是实有,非非有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佛十力非实有,是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善现,若四无所畏、四无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是实有,非非有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非实有,是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复次,善现,若种性法是实有,非非有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种性法非实有,是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善现,若第八法、预流法、一来法、不还法、阿罗汉法、独觉法、菩萨法、如来法是实有,非非有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第八法乃至如来法非实有,是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复次,善现,若种性补特伽罗是实有,非非有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种性补特伽罗非实有,是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善现,若第八、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菩萨、如来补特伽罗是实有,非非有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第八乃至如来补特伽罗非实有,是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复次,善现,若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是实有,非非有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非实有,是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其中所超无量种心是实有,非非有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其中所超无量种心非实有,是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金刚喻智是实有,非非有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菩萨摩诃萨金刚喻智非实有,是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金刚喻智是实有,非非有者,则菩萨摩诃萨不应用此金刚喻智达一切法自性皆空,永断一切烦恼习气相续,证得一切智智,亦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菩萨摩诃萨金刚喻智非实有,是非有性故,诸菩萨摩诃萨用此金刚喻智达一切法自性皆空,永断一切烦恼习气相续,证得一切智智,亦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复次,善现,若诸如来、应、正等觉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所庄严身是实有,非非有者,则诸如来、应、正等觉威光妙德,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诸如来、应、正等觉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所庄严身非实有,是非有性故,诸如来、应、正等觉威光妙德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复次,善现,若诸如来、应、正等觉所放光明是实有,非非有者,则诸如来、应、正等觉所放光明,不能普照十方各如殑伽沙界,亦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诸如来、应、正等觉所放光明非实有,是非有性故,诸如来、应、正等觉所放光明皆能普照十方各如殑伽沙界,亦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复次,善现,若诸如来、应、正等觉所具六十美妙支音是实有,非非有者,则诸如来、应、正等觉所具六十美妙支音,不能遍告十方无量无数世界所化有情,亦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诸如来、应、正等觉所具六十美妙支音非实有,是非有性故,诸如来、应、正等觉所具六十美妙支音皆能遍告十方无量无数世界所化有情,亦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复次,善现,若诸如来、应、正等觉所转法轮是实有,非非有者,则诸如来、应、正等觉所转法轮非极清净,亦非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等所不能转,亦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诸如来、应、正等觉所转法轮非实有,是非有性故,诸如来、应、正等觉所转法轮最极清净,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等皆无有能如法转者,亦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复次,善现,若诸如来、应、正等觉所化有情是实有,非非有者,则诸如来、应、正等觉所转法轮,不能令彼诸有情类于无余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亦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诸如来、应、正等觉所化有情非实有,是非有性故,诸如来、应、正等觉所转法轮,皆能令彼诸有情类于无余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亦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善现,由如是等种种因缘故,说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复次,善现,汝说‘大乘与虚空等’者,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所以者何?
“善现,譬如虚空,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一切方分皆不可得;大乘亦尔,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一切方分皆不可得,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善现,又如虚空,长短、高下、方圆、邪正一切形色皆不可得;大乘亦尔,长短、高下、方圆、邪正一切形色皆不可得,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善现,又如虚空,青黄赤白红紫碧绿缥等显色皆不可得;大乘亦尔,青黄赤白红紫碧绿缥等显色皆不可得,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善现,又如虚空,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大乘亦尔,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善现,又如虚空,非增非减、非进非退;大乘亦尔,非增非减、非进非退,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善现,又如虚空,非染非净;大乘亦尔,非染非净,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善现,又如虚空,无生、无灭、无住、无异;大乘亦尔,无生、无灭、无住、无异,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善现,又如虚空,非善非非善、非有记非无记;大乘亦尔,非善非非善、非有记非无记,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善现,又如虚空,无见、无闻、无觉、无知;大乘亦尔,无见、无闻、无觉、无知,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善现,又如虚空,非所知、非所达、非遍知、非永断、非作证、非修习;大乘亦尔,非所知、非所达、非遍知、非永断、非作证、非修习,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善现,又如虚空,非果非有果法、非异熟非有异熟法;大乘亦尔,非果非有果法、非异熟非有异熟法,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善现,又如虚空,非有贪法非离贪法、非有瞋法非离瞋法、非有痴法非离痴法;大乘亦尔,非有贪法非离贪法、非有瞋法非离瞋法、非有痴法非离痴法,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善现,又如虚空,非有初发心可得乃至非有第十发心可得;大乘亦尔,非有初发心可得乃至非有第十发心可得,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善现,又如虚空,非有净观地、种性地、第八地、具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独觉地、菩萨地、如来地可得;大乘亦尔,非有净观地乃至如来地可得,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善现,又如虚空,非堕欲界、非堕色界、非堕无色界;大乘亦尔,非堕欲界、非堕色界、非堕无色界,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善现,又如虚空,非有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独觉向独觉果、菩萨如来可得;大乘亦尔,非有预流向乃至如来可得,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善现,又如虚空,非有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如来地可得;大乘亦尔,非有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如来地可得,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善现,又如虚空,非有色非无色、非有见非无见、非有对非无对、非相应非不相应;大乘亦尔,非有色非无色、非有见非无见、非有对非无对、非相应非不相应,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善现,又如虚空,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大乘亦尔,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善现,又如虚空,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大乘亦尔,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善现,又如虚空,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大乘亦尔,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善现,又如虚空,非暗非明;大乘亦尔,非暗非明,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善现,又如虚空,非可得非不可得;大乘亦尔,非可得非不可得,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善现,又如虚空,非蕴界处非离蕴界处;大乘亦尔,非蕴界处非离蕴界处,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善现,又如虚空,非可说非不可说;大乘亦尔,非可说非不可说,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善现,由如是等种种因缘,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复次,善现,汝说‘犹如虚空,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大乘亦尔,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者,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所以者何?善现,有情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有情、若虚空、若大乘,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有情无量无数无边故,当知虚空亦无量无数无边;虚空无量无数无边故,当知大乘亦无量无数无边。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有情无量无数无边,若虚空无量无数无边,若大乘无量无数无边,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有情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有情、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无所有故,当知有情亦无所有。有情无所有故,当知命者亦无所有。命者无所有故,当知生者亦无所有。生者无所有故,当知养者亦无所有。养者无所有故,当知士夫亦无所有。士夫无所有故,当知补特伽罗亦无所有。补特伽罗无所有故,当知意生亦无所有。意生无所有故,当知儒童亦无所有。儒童无所有故,当知作者亦无所有。作者无所有故,当知受者亦无所有。受者无所有故,当知知者亦无所有。知者无所有故,当知见者亦无所有。见者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法界亦无所有。法界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法界、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展转亦无所有。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色亦无所有。色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色、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受、想、行、识展转亦无所有。受、想、行、识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受、想、行、识,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眼处亦无所有。眼处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眼处、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耳、鼻、舌、身、意处展转亦无所有。耳、鼻、舌、身、意处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耳、鼻、舌、身、意处,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色处亦无所有。色处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色处、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声、香、味、触、法处展转亦无所有。声、香、味、触、法处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声、香、味、触、法处,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眼界亦无所有。眼界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眼界、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耳、鼻、舌、身、意界展转亦无所有。耳、鼻、舌、身、意界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耳、鼻、舌、身、意界,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色界亦无所有。色界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色界、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声、香、味、触、法界展转亦无所有。声、香、味、触、法界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声、香、味、触、法界,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眼识界亦无所有。眼识界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眼识界、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耳、鼻、舌、身、意识界展转亦无所有。耳、鼻、舌、身、意识界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耳、鼻、舌、身、意识界,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眼触亦无所有。眼触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眼触、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耳、鼻、舌、身、意触展转亦无所有。耳、鼻、舌、身、意触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耳、鼻、舌、身、意触,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亦无所有。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展转亦无所有。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布施波罗蜜多亦无所有。布施波罗蜜多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布施波罗蜜多、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展转亦无所有。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内空亦无所有。内空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内空、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无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展转亦无所有。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四念住亦无所有。四念住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四念住、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展转亦无所有。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乃至佛十力亦无所有。佛十力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佛十力、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四无所畏、四无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展转亦无所有。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种性法亦无所有。种性法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种性法、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第八法、预流法、一来法、不还法、阿罗汉法、独觉法、菩萨法、如来法展转亦无所有。第八法乃至如来法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第八法乃至如来法,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预流亦无所有。预流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预流、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菩萨、如来亦无所有。一来乃至如来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一来乃至如来,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声闻亦无所有。声闻无所有故,当知独觉亦无所有。独觉无所有故,当知正等觉亦无所有。正等觉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独觉乘亦无所有。独觉乘无所有故,当知声闻乘亦无所有。声闻乘无所有故,当知如来亦无所有。如来无所有故,当知一切相智亦无所有。一切相智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声闻、若独觉、若正等觉、若大乘、若独觉乘、若声闻乘、若如来、若一切相智、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如涅槃界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大乘亦尔,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由此因缘故作是说:犹如虚空,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大乘亦尔,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
“复次,善现,汝说‘又如虚空,无来无去、无住可见;大乘亦尔,无来无去、无住可见’者,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所以者何?善现,以一切法无来无去亦复不住。何以故?善现,以一切法若动若住不可得故,由此因缘,大乘亦无来处、去处、住处可得。所以者何?善现,色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受、想、行、识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色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受、想、行、识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色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受、想、行、识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色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受、想、行、识、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色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受、想、行、识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何以故?善现,色乃至识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眼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耳、鼻、舌、身、意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眼处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耳、鼻、舌、身、意处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眼处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耳、鼻、舌、身、意处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眼处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耳、鼻、舌、身、意处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眼处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耳、鼻、舌、身、意处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何以故?善现,眼处乃至意处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色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声、香、味、触、法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色处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声、香、味、触、法处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色处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声、香、味、触、法处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色处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声、香、味、触、法处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色处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声、香、味、触、法处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何以故?善现,色处乃至法处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眼界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耳、鼻、舌、身、意界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眼界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耳、鼻、舌、身、意界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眼界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耳、鼻、舌、身、意界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眼界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耳、鼻、舌、身、意界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眼界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耳、鼻、舌、身、意界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何以故?善现,眼界乃至意界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色界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声、香、味、触、法界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色界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声、香、味、触、法界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色界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声、香、味、触、法界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色界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声、香、味、触、法界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色界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声、香、味、触、法界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何以故?善现,色界乃至法界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眼识界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耳、鼻、舌、身、意识界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眼识界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耳、鼻、舌、身、意识界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眼识界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耳、鼻、舌、身、意识界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眼识界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耳、鼻、舌、身、意识界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眼识界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耳、鼻、舌、身、意识界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何以故?善现,眼识界乃至意识界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眼触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耳、鼻、舌、身、意触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眼触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耳、鼻、舌、身、意触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眼触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耳、鼻、舌、身、意触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眼触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耳、鼻、舌、身、意触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眼触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耳、鼻、舌、身、意触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何以故?善现,眼触乃至意触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何以故?善现,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地界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水、火、风、空、识界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地界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水、火、风、空、识界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地界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水、火、风、空、识界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地界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水、火、风、空、识界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地界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水、火、风、空、识界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何以故?善现,地界乃至识界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法界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法界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法界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法界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法界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何以故?善现,法界乃至安隐界等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布施波罗蜜多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布施波罗蜜多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布施波罗蜜多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布施波罗蜜多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布施波罗蜜多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何以故?善现,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四念住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四念住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四念住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四念住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四念住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何以故?善现,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如是乃至佛十力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四无所畏、四无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佛十力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佛十力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佛十力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佛十力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何以故?善现,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菩提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佛陀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菩提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佛陀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菩提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佛陀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菩提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佛陀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菩提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佛陀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何以故?善现,菩提佛陀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有为界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无为界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有为界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无为界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有为界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无为界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有为界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无为界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善现,有为界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无为界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何以故?善现,有为界、无为界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
“善现,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无来无去、无住可见,犹如虚空。
“复次,善现,汝说‘又如虚空,前、后、中际皆不可得;大乘亦尔,前、后、中际皆不可得,三世平等超出三世,故名大乘’者,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所以者何?善现,过去世过去世空,未来世未来世空,现在世现在世空,三世平等三世平等空,超出三世超出三世空,大乘大乘空,菩萨菩萨空。何以故?善现,空无一、二、三、四、五等差别之相,是故大乘三世平等超出三世。
“善现,此大乘中,等不等相俱不可得,贪离贪相俱不可得,瞋离瞋相俱不可得,痴离痴相俱不可得,慢离慢相俱不可得,如是乃至善非善相俱不可得,有记无记相俱不可得,常无常相俱不可得,乐及苦相俱不可得,我无我相俱不可得,净不净相俱不可得,欲界出欲界相俱不可得,色界出色界相俱不可得,无色界出无色界相俱不可得。何以故?善现,此大乘中诸法自性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过去色过去色空,未来、现在色未来、现在色空;过去受、想、行、识过去受、想、行、识空,未来、现在受、想、行、识未来、现在受、想、行、识空。
“善现,空中过去色不可得。何以故?过去色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色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色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色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色可得?善现,空中过去受、想、行、识不可得。何以故?过去受、想、行、识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受、想、行、识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受、想、行、识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受、想、行、识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受、想、行、识可得?
“复次,善现,过去眼处过去眼处空,未来、现在眼处未来、现在眼处空;过去耳、鼻、舌、身、意处过去耳、鼻、舌、身、意处空,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处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处空。
“善现,空中过去眼处不可得。何以故?过去眼处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眼处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眼处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眼处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眼处可得?善现,空中过去耳、鼻、舌、身、意处不可得。何以故?过去耳、鼻、舌、身、意处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耳、鼻、舌、身、意处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处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处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处可得?
“复次,善现,过去色处过去色处空,未来、现在色处未来、现在色处空;过去声、香、味、触、法处过去声、香、味、触、法处空,未来、现在声、香、味、触、法处未来、现在声、香、味、触、法处空。
“善现,空中过去色处不可得。何以故?过去色处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色处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色处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色处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色处可得?善现,空中过去声、香、味、触、法处不可得。何以故?过去声、香、味、触、法处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声、香、味、触、法处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声、香、味、触、法处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声、香、味、触、法处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声、香、味、触、法处可得?
“复次,善现,过去眼界过去眼界空,未来、现在眼界未来、现在眼界空;过去耳、鼻、舌、身、意界过去耳、鼻、舌、身、意界空,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界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界空。
“善现,空中过去眼界不可得。何以故?过去眼界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眼界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眼界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眼界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眼界可得?善现,空中过去耳、鼻、舌、身、意界不可得。何以故?过去耳、鼻、舌、身、意界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耳、鼻、舌、身、意界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界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界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界可得?
“复次,善现,过去色界过去色界空,未来、现在色界未来、现在色界空;过去声、香、味、触、法界过去声、香、味、触、法界空,未来、现在声、香、味、触、法界未来、现在声、香、味、触、法界空。
“善现,空中过去色界不可得。何以故?过去色界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色界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色界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色界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色界可得?善现,空中过去声、香、味、触、法界不可得。何以故?过去声、香、味、触、法界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声、香、味、触、法界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声、香、味、触、法界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声、香、味、触、法界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声、香、味、触、法界可得?
“复次,善现,过去眼识界过去眼识界空,未来、现在眼识界未来、现在眼识界空;过去耳、鼻、舌、身、意识界过去耳、鼻、舌、身、意识界空,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识界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识界空。
“善现,空中过去眼识界不可得。何以故?过去眼识界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眼识界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眼识界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眼识界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眼识界可得?善现,空中过去耳、鼻、舌、身、意识界不可得。何以故?过去耳、鼻、舌、身、意识界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耳、鼻、舌、身、意识界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识界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识界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识界可得?
“复次,善现,过去眼触过去眼触空,未来、现在眼触未来、现在眼触空;过去耳、鼻、舌、身、意触过去耳、鼻、舌、身、意触空,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触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触空。
“善现,空中过去眼触不可得。何以故?过去眼触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眼触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眼触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眼触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眼触可得?善现,空中过去耳、鼻、舌、身、意触不可得。何以故?过去耳、鼻、舌、身、意触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耳、鼻、舌、身、意触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触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触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触可得。
“复次,善现,过去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过去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空,未来、现在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未来、现在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空;过去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过去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空,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空。
“善现,空中过去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可得。何以故?过去眼触为缘所生诸受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眼触为缘所生诸受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眼触为缘所生诸受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眼触为缘所生诸受可得?善现,空中过去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可得。何以故?过去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可得?
“复次,善现,过去布施波罗蜜多过去布施波罗蜜多空,未来现在布施波罗蜜多未来现在布施波罗蜜多空;过去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过去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空,未来现在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未来现在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空。
“善现,空中过去布施波罗蜜多不可得。何以故?过去布施波罗蜜多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布施波罗蜜多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布施波罗蜜多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布施波罗蜜多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布施波罗蜜多可得?善现,空中过去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不可得。何以故?过去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可得?
“复次,善现,过去四念住过去四念住空,未来现在四念住未来现在四念住空;过去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过去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空,未来现在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未来现在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空。
“善现,空中过去四念住不可得。何以故?过去四念住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四念住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四念住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四念住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四念住可得?善现,空中过去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不可得。何以故?过去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可得。
“复次,善现,如是乃至过去佛十力过去佛十力空,未来现在佛十力未来现在佛十力空;过去四无所畏、四无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过去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空,未来现在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未来现在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空。
“善现,空中过去佛十力不可得。何以故?过去佛十力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佛十力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佛十力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佛十力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佛十力可得?善现,空中过去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不可得。何以故?过去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可得。
“复次,善现,过去异生过去异生空,未来现在异生未来现在异生空;过去声闻、独觉、菩萨、如来过去声闻、独觉、菩萨、如来空,未来现在声闻、独觉、菩萨、如来未来现在声闻、独觉、菩萨、如来空。
“善现,空中过去异生不可得。何以故?过去异生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异生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异生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异生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异生可得?以我、有情乃至知者、见者皆无所有不可得故。善现,空中过去声闻、独觉、菩萨、如来不可得。何以故?过去声闻、独觉、菩萨、如来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声闻、独觉、菩萨、如来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声闻、独觉、菩萨、如来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声闻、独觉、菩萨、如来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声闻、独觉、菩萨、如来可得?以我、有情乃至知者、见者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前际色不可得,后际中际色不可得,三际平等中色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现,平等中前后中际色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况平等中有前后中际色可得?善现,前际受、想、行、识不可得,后际中际受、想、行、识不可得,三际平等中受、想、行、识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现,平等中前后中际受、想、行、识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况平等中有前后中际受、想、行、识可得?
“复次,善现,前际眼处不可得,后际中际眼处不可得,三际平等中眼处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现,平等中前后中际眼处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况平等中有前后中际眼处可得?善现,前际耳、鼻、舌、身、意处不可得,后际中际耳、鼻、舌、身、意处不可得,三际平等中耳、鼻、舌、身、意处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现,平等中前后中际耳、鼻、舌、身、意处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况平等中有前后中际耳、鼻、舌、身、意处可得?
“复次,善现,前际色处不可得,后际中际色处不可得,三际平等中色处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现,平等中前后中际色处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况平等中有前后中际色处可得?善现,前际声、香、味、触、法处不可得,后际中际声、香、味、触、法处不可得,三际平等中声、香、味、触、法处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现,平等中前后中际声、香、味、触、法处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况平等中有前后中际声、香、味、触、法处可得?
“复次,善现,前际眼界不可得,后际中际眼界不可得,三际平等中眼界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现,平等中前后中际眼界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况平等中有前后中际眼界可得?善现,前际耳、鼻、舌、身、意界不可得,后际中际耳、鼻、舌、身、意界不可得,三际平等中耳、鼻、舌、身、意界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现,平等中前后中际耳、鼻、舌、身、意界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况平等中有前后中际耳、鼻、舌、身、意界可得?
“复次,善现,前际色界不可得,后际中际色界不可得,三际平等中色界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现,平等中前后中际色界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况平等中有前后中际色界可得?善现,前际声、香、味、触、法界不可得,后际中际声、香、味、触、法界不可得,三际平等中声、香、味、触、法界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现,平等中前后中际声、香、味、触、法界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况平等中有前后中际声、香、味、触、法界可得?
“复次,善现,前际眼识界不可得,后际中际眼识界不可得,三际平等中眼识界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现,平等中前后中际眼识界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况平等中有前后中际眼识界可得?善现,前际耳、鼻、舌、身、意识界不可得,后际中际耳、鼻、舌、身、意识界不可得,三际平等中耳、鼻、舌、身、意识界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现,平等中前后中际耳、鼻、舌、身、意识界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况平等中有前后中际耳、鼻、舌、身、意识界可得?
“复次,善现,前际眼触不可得,后际中际眼触不可得,三际平等中眼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现,平等中前后中际眼触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况平等中有前后中际眼触可得?善现,前际耳、鼻、舌、身、意触不可得,后际中际耳、鼻、舌、身、意触不可得,三际平等中耳、鼻、舌、身、意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现,平等中前后中际耳、鼻、舌、身、意触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况平等中有前后中际耳、鼻、舌、身、意触可得?
“复次,善现,前际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可得,后际中际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可得,三际平等中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现,平等中前后中际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况平等中有眼触为缘所生诸受可得?善现,前际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可得,后际中际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可得,三际平等中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现,平等中前后中际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况平等中有前后中际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可得?
“复次,善现,前际布施波罗蜜多不可得,后际中际布施波罗蜜多不可得,三际平等中布施波罗蜜多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现,平等中前后中际布施波罗蜜多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况平等中有前后中际布施波罗蜜多可得?善现,前际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不可得,后际中际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不可得,三际平等中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现,平等中前后中际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况平等中有前后中际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可得?
“复次,善现,前际四念住不可得,后际中际四念住不可得,三际平等中四念住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现,平等中前后中际四念住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况平等中有前后中际四念住可得?善现,前际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不可得,后际中际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不可得,三际平等中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现,平等中前后中际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况平等中有前后中际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可得?
“复次,善现,如是乃至前际佛十力不可得,后际中际佛十力不可得,三际平等中佛十力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现,平等中前后中际佛十力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况平等中有前后中际佛十力可得?善现,前际四无所畏、四无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不可得,后际中际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不可得,三际平等中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现,平等中前后中际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况平等中有前后中际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可得?
“复次,善现,前际异生不可得,后际中际异生不可得,三际平等中异生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现,平等中前后中际异生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况平等中有前后中际异生可得?以我、有情乃至知者、见者皆无所有不可得故。善现,前际声闻、独觉、菩萨、如来不可得,后际中际声闻、独觉、菩萨、如来不可得,三际平等中声闻、独觉、菩萨、如来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现,平等中前后中际声闻、独觉、菩萨、如来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况平等中有前后中际声闻、独觉、菩萨、如来可得?以我、有情乃至知者、见者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住此三际平等性中,精勤修学一切相智,无取著故速得圆满。善现,是名菩萨摩诃萨三际平等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住如是大乘中,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疾能证得一切相智,利益安乐一切有情。”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如来、应、正等觉善能正说菩萨摩诃萨大乘。世尊,如是大乘最尊最胜、最上最妙,过去诸菩萨摩诃萨于此中学,已能证得一切相智,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未来诸菩萨摩诃萨于此中学,当能证得一切相智,利益安乐一切有情;现在十方无量、无数、无边世界诸菩萨摩诃萨于此中学,今能证得一切相智,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是故大乘最尊最胜、最上最妙,能为一切菩萨摩诃萨真胜所依,能令菩萨摩诃萨速能证得一切相智,利益安乐一切有情。”
佛告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善现,过去、未来、现在诸菩萨摩诃萨,皆依大乘精勤修学,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利益安乐诸有情类。是故大乘最尊最胜、最上最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
尔时,具寿满慈子白佛言:“世尊,如来先令尊者善现为诸菩萨摩诃萨宣说般若波罗蜜多,而今何故乃说大乘?”
具寿善现即白佛言:“世尊,我前所说诸大乘义,将无违越所说般若波罗蜜多。”
佛告善现:“汝前所说诸大乘义,皆于般若波罗蜜多一切随顺,无所违越。何以故?善现,一切善法、菩提分法,若声闻法、若独觉法、若菩萨法、若如来法,如是一切无不摄入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尔时,善现复白佛言:“世尊,云何一切善法、菩提分法,若声闻法、若独觉法、若菩萨法、若如来法,皆悉摄入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佛告善现:“若布施波罗蜜多,若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若四念住,若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若空解脱门,若无相、无愿解脱门;若佛十力,若四无所畏、四无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若一切智,若道相智、一切相智;若无忘失法,若恒住舍性,善现,诸如是等一切善法、菩提分法,若声闻法、若独觉法、若菩萨法、若如来法,如是一切皆悉摄入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善现,若大乘,若般若波罗蜜多,若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若色,若受、想、行、识;若眼处,若耳、鼻、舌、身、意处;若色处,若声、香、味、触、法处;若眼界,若耳、鼻、舌、身、意界;若色界,若声、香、味、触、法界;若眼识界,若耳、鼻、舌、身、意识界;若眼触,若耳、鼻、舌、身、意触;若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若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若四静虑,若四无量、四无色定;若八解脱,若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若四念住,若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若空解脱门,若无相、无愿解脱门;若善法,若非善法;若有记法,若无记法;若有漏法,若无漏法;若有为法,若无为法;若世间法,若出世间法;若苦圣谛,若集、灭、道圣谛;若欲界,若色、无色界;若内空,若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无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若法界,若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若陀罗尼,若三摩地;若佛十力,若四无所畏、四无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若诸如来,若佛所觉所说法、律;若菩提,若涅槃。如是等一切法,皆非相应非不相应,无色、无见、无对、一相,所谓无相。善现,由此因缘,汝前所说诸大乘义,皆于般若波罗蜜多,一切随顺,无所违越。所以者何?
“善现,大乘不异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不异大乘;大乘不异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不异大乘。何以故?若大乘,若般若波罗蜜多,若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其性无二、无二分故。
“善现,大乘不异四念住,四念住不异大乘;大乘不异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不异大乘。何以故?若大乘,若四念住,若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其性无二、无二分故。
“善现,大乘乃至不异佛十力,佛十力不异大乘;大乘不异四无所畏、四无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不异大乘。何以故?若大乘,若佛十力,若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其性无二、无二分故。
“善现,由此因缘,汝前所说诸大乘义,皆于般若波罗蜜多,一切随顺,无所违越。若说大乘则说般若波罗蜜多,若说般若波罗蜜多则说大乘,由此二名义无异故。”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前际诸菩萨摩诃萨皆无所有、都不可得,后际诸菩萨摩诃萨皆无所有、都不可得,中际诸菩萨摩诃萨皆无所有、都不可得。
“世尊,色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受、想、行、识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
“世尊,眼处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耳、鼻、舌、身、意处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
“世尊,色处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声、香、味、触、法处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
“世尊,眼界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耳、鼻、舌、身、意界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
“世尊,色界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声、香、味、触、法界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
“世尊,眼识界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耳、鼻、舌、身、意识界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
“世尊,眼触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耳、鼻、舌、身、意触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
“世尊,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
“世尊,布施波罗蜜多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
“世尊,四念住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
“世尊,空解脱门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无相、无愿解脱门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
“世尊,佛十力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四无所畏、四无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
“世尊,内空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无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
“世尊,法界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
“世尊,声闻乘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独觉乘、大乘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
“世尊,即色,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色,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即受、想、行、识,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受、想、行、识,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眼处,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眼处,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即耳、鼻、舌、身、意处,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耳、鼻、舌、身、意处,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色处,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色处,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即声、香、味、触、法处,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声、香、味、触、法处,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眼界,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眼界,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即耳、鼻、舌、身、意界,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耳、鼻、舌、身、意界,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色界,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色界,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即声、香、味、触、法界,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声、香、味、触、法界,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眼识界,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眼识界,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即耳、鼻、舌、身、意识界,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耳、鼻、舌、身、意识界,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眼触,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眼触,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即耳、鼻、舌、身、意触,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耳、鼻、舌、身、意触,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即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布施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布施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即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四念住,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四念住,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即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空解脱门,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空解脱门,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即无相、无愿解脱门,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无相、无愿解脱门,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佛十力,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佛十力,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即四无所畏、四无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内空,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内空,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即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无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法界,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法界,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即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声闻乘,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声闻乘,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即独觉乘、大乘,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离独觉乘、大乘,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
“世尊,我于是等一切法,以一切种、一切处、一切时,求诸菩萨摩诃萨都无所见竟不可得,云何令我以般若波罗蜜多教诫教授诸菩萨摩诃萨?世尊,诸菩萨摩诃萨诸菩萨摩诃萨者,但有假名都无自性。如说我等毕竟不生,但有假名都无自性;诸法亦尔,毕竟不生,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世尊,何等色毕竟不生?何等受、想、行、识毕竟不生?世尊,若毕竟不生则不名色,亦不名受、想、行、识。
“世尊,何等眼处毕竟不生?何等耳、鼻、舌、身、意处毕竟不生?世尊,若毕竟不生则不名眼处,亦不名耳、鼻、舌、身、意处。
“世尊,何等色处毕竟不生?何等声、香、味、触、法处毕竟不生?世尊,若毕竟不生则不名色处,亦不名声、香、味、触、法处。
“世尊,何等眼界毕竟不生?何等耳、鼻、舌、身、意界毕竟不生?世尊,若毕竟不生则不名眼界,亦不名耳、鼻、舌、身、意界。
“世尊,何等色界毕竟不生?何等声、香、味、触、法界毕竟不生?世尊,若毕竟不生则不名色界,亦不名声、香、味、触、法界。
“世尊,何等眼识界毕竟不生?何等耳、鼻、舌、身、意识界毕竟不生?世尊,若毕竟不生则不名眼识界,亦不名耳、鼻、舌、身、意识界。
“世尊,何等眼触毕竟不生?何等耳、鼻、舌、身、意触毕竟不生?世尊,若毕竟不生则不名眼触,亦不名耳、鼻、舌、身、意触。
“世尊,何等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毕竟不生?何等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毕竟不生?世尊,若毕竟不生则不名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亦不名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
“世尊,何等布施波罗蜜多毕竟不生?何等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毕竟不生?世尊,若毕竟不生则不名布施波罗蜜多,亦不名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世尊,何等四念住毕竟不生?何等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毕竟不生?世尊,若毕竟不生则不名四念住,亦不名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
“世尊,何等空解脱门毕竟不生?何等无相、无愿解脱门毕竟不生?世尊,若毕竟不生则不名空解脱门,亦不名无相、无愿解脱门。
“世尊,何等佛十力毕竟不生?何等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毕竟不生?世尊,若毕竟不生则不名佛十力,亦不名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世尊,何等内空毕竟不生?何等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毕竟不生?世尊,若毕竟不生则不名内空,亦不名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
“世尊,何等法界毕竟不生?何等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毕竟不生?世尊,若毕竟不生则不名法界,亦不名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
“世尊,何等声闻乘毕竟不生?何等独觉乘、大乘毕竟不生?世尊,若毕竟不生则不名声闻乘,亦不名独觉乘、大乘。
“世尊,我岂能以毕竟不生般若波罗蜜多,教诫教授毕竟不生诸菩萨摩诃萨?
“世尊,离毕竟不生,亦无菩萨摩诃萨能行无上正等菩提。
“世尊,若菩萨摩诃萨闻如是说,心不沉没亦不忧悔,其心不惊不恐不怖,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能行般若波罗蜜多。”